第318章 總則

人類在欠發達的外星文明中扮演“上帝”的角色,最早出現在一個名爲“火狐x”的星系中。

“火狐x”星系的核心是一個只存在了不到二十億年、質量大約是太陽百分之八十的年輕恆星。理論上,這顆恆星能夠存在大約一百八十億年。星系內有十四顆行星,其中三顆是類地行星,第二顆位於生命帶內,有着近圓軌道,遠日點與近日點的差距不到百分之一,軌道週期大約爲三百個地球日。因爲有十一度的軌道傾角,所以“火狐x2”行星上有分明的季節性氣候變化。從大小上看,這是一顆與地球很相似的行星,質量與地球相當,半徑比地球略小,有很強的地磁場,只是表面的水域覆蓋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氣候極爲乾燥,而且變化非常頻繁。

探險飛船到來的時候,行星上已經出現了智慧生物。

根據探險家研究,這是一種由類似於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也就是變溫動物進化而來的智慧生命。

因爲“火狐x2”的氣候比地球惡劣,而且氣溫較高,赤道附近地區常年氣溫都在攝氏三十度以上,所以變溫爬行動物進化成智慧生命並不是奇怪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裡,類似於人類的哺乳動物反而更難生存。

從發展程度來看,“火狐x2”文明還處於較爲原始的遊牧時期,大部分智慧個體分散在赤道附近,每一個小羣體中的個體數量都非常少,而且過着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沒有出現固定的文明聚居點。

當時,人類對生物進化的研究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要知道,在人類殖民的數百多萬個星系裡面,特別是在大重建結束之後開闢的殖民星系裡面,某些類地行星上已經進化出了碳基生命,因此人類的生物進化科學家有足夠的研究樣本。

更重要的是,人類已經接觸到了第一種非碳基生命。

地點在名爲“金剛石s”的星系裡面,在一顆近日點不到五千萬公里、遠日點大約只有七千萬公里,條件比水星還要惡劣的行星上,出現了一種以硅元素爲基礎,具備自我複製與增殖的原始生命體。

這個巨大的發現,極大的豐富了人類科學家對宇宙生命形態的瞭解程度。

當然,這些發現,爲探險家在“火狐x2”上扮演“上帝”創造了條件。

探險者沒有盲目採取行動,而是首先利用先前到達的智能微觀粒子,對“火狐x2”進行了全面探測。

僅此一項工作,就花掉了五年時間。

當然,這是絕對有必要的。

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中,不同文明的進化線路很有可能完全不一樣,或者說不一定與人類一樣。一些文明就算沒有進入農耕時代,也很有可能從遊牧時代直接進入工業時代,甚至直接進入核能時代。還有一些文明,在遊牧時代與農耕時代之間,有一個長達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過渡時期。部分文明,甚至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後停滯不前,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後都沒進入核能時代。總而言之,一個宇宙文明能以什麼樣的方式、以及以多快的速度進化,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由文明本身的,而是由文明誕生的搖籃決定的。比如在一些圍繞紅矮星運行的行星上誕生的文明,因爲缺乏足夠的能源,進化速度就比較慢。又比如,在一些圍繞巨行星運行的行星上誕生的文明,因爲缺乏足夠的資源,在進化到某一個階段之後就停滯不前了。

事實上,這些都很容易理解。

做個假設,比如地球上的元素到第二十六位、也就是鐵就終止了,沒有出現像鈾、鐳這樣的重元素,那麼人類文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進入核能時代,在發展到工業時代之後就將停滯不前。當然,人類文明也有可能在工業時代緩慢發展數萬年後,掌握了另外一種核能,即聚變核能,從而進入核能時代。可是不管怎麼說,如果地球上缺乏裂變元素,人類就不會如此順利的進入核能時代。

當時,科學家根據外界條件,建立起了文明演變與進化的數學模型。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掌握了文明發源地的基本情況,特別是行星的自然環境、構成行星的主要元素、恆星系裡恆星的等級等等,就能夠利用超級計算機,對文明的演變與進化進行模擬推算。

也就是說,探險者可以實現估測低等級外星文明的發展速度。

顯然,估測的結果,將成爲人類衡量外星文明威脅等級的重要依據,並且將據此決定如何處置外星文明。

以當時的情況,這是必須做的工作。

要知道,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飛往任何一個星系的探險飛船都只有一艘,如果再次派遣探險飛船過來,需要一千年到三千年。這還是第一輪探險活動的標準,到了第二輪探險活動的時候,就需要三千年到九千年。到了第三輪探險活動的時候,則需要九千年到二萬七千年。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外星文明的進化速度非常快,在人類的探險飛船再次返回前,已經進入到了宇宙時代,那麼探險家就必須在離開之前,摧毀這個文明,使其永遠也無法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

當然,一些發展速度較慢的低級文明可以保留下來。

那麼,哪些纔算發展較慢的低級文明呢?

當時,宇宙人類政府給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標準:進入宇宙文明階段所需時間不得低於從太陽系出發的探險飛船再次到達時間的兩倍。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一個低等級外星文明離太陽系大約爲一千光年,那麼在兩千年內不能進化到宇宙文明階段,就可以看成是低威脅性的低級文明,首批到達的探險家可以在向宇宙人類政府申報之後,不摧毀這個文明,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系,或者是留下來開發該文明所在星系中其他行星上的資源。

一般情況下,宇宙文明政府會在這一時期,向這個低級文明再派出一顆智能微觀粒子。

當然,這麼做,主要是爲了持續監視這個文明,並且從微觀上影響該文明,使其無法迅速進入到宇宙文明階段。

可以說,這是人類文明在宇宙大開發時代對待外星文明的主要標準。

在對“火狐x2”進行全面考察後,探險者得出了一個結論:該文明進化緩慢,預計要兩萬年到三萬年才能進入宇宙文明階段。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不會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的低級文明。

只是,兩萬年也不見得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要知道,“火狐x”星系離太陽系大概有二千五百光年,即便到最近的殖民星系,也有大約一千五百光年。也就是說,現在發出消息,要到一千五百年之後,那顆負責監視該文明的智能微觀粒子才能到達。如果該文明出現突變(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爲人類文明在進化中就出現了好幾次突變,而且最近的一次就發生在覈能時代到宇宙時代之間),那麼幹預行動最快也要在三千年後才能開始。

在向宇宙人類政府彙報之後,探險者決定留下來。

當然,不是留下來監視“火狐x2”文明。要知道,以人類的發展程度,一個人創造的價值就超過了整個“火狐x2”文明,而一支探險隊怎麼也有一百多人,留下來進行科學觀察太沒經濟價值了。

探險隊留下來,是因爲星系裡還有三顆類地行星,十顆巨行星,以及大約三百多顆衛星與上千顆小行星。就算按照對待外星文明的基本準則,不去碰“火狐x2”行星,也可以去開發別的星體。

另外,當時探險家已經發現,在一顆巨行星的衛星上,有值得開採的資源。

結果就是,探險隊留了下來,並且在這顆巨行星的衛星上建立了資源開採殖民地,然後搭建起了“傳送門”。

雖然在理論上,可以“傳送”任何物質,包括探險飛船,但是“傳送”的本質是在目的地利用量子通信系統發送的信息,把原物組裝起來,所以在目的地,必須有資源,即至少得有與原物相等的元素資源。結果就是,“傳送”僅被用於人員與一些重要設備,從沒用在大型設備上。至於傳送一艘上萬噸、甚至上億噸的宇宙飛船,那基本上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也沒有人這麼做。

事實上,每一艘探險飛船上都有開闢殖民地所需的必要設備。

也就是說,開闢殖民地最需要的不是物資,而是人員,畢竟探險隊一般也就只有一百多人。

正是如此,當探險隊發現了某顆有價值的星體之後,需要做的就是用“傳送門”把後方的開拓人員接過來,然後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一座可供人類長期居住的小型殖民地,再逐步拓展殖民地的範圍。

以人類的開拓速度,五十到一百年,就能在一個星系內建立起覆蓋所有可供開發星體的殖民地體系。

就這樣,發現“火狐x”星系的探險隊留了下來,並且在後方開拓人員到達後,開始興建殖民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兩到三萬年內,人類就能完成對“火狐x”星系的開發工作,然後決定那個低級文明的命運。

第44章 出山第57章 戰術偵察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302章 覺醒第46章 全速北上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83章 科學寶藏第64章 致命打擊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303章 幸運兒第85章 突擊開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59章 於公於私第63章 卸甲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6章 威逼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60章 圍剿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章 經濟基礎第71章 打撈沉船第37章 回國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11章 大包抄第282章 秘密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5章 墳墓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30章 周旋第63章 卸甲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97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110章 退卻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章 鬥爭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1章 護身符第1章 禁運效果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3章 反導攔截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6章 軍事化第8章 膽識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7章 決戰之前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9章 力挽狂瀾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5章 千慮一失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64章 外交勝利第9章 以退爲進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6章 錯失先機第81章 屏障第6章 點火第41章 糧食投資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高姿態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8章 死撐第58章 戰爭餘燼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04章 猛然覺悟
第44章 出山第57章 戰術偵察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302章 覺醒第46章 全速北上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83章 科學寶藏第64章 致命打擊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303章 幸運兒第85章 突擊開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59章 於公於私第63章 卸甲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6章 威逼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60章 圍剿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章 經濟基礎第71章 打撈沉船第37章 回國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11章 大包抄第282章 秘密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5章 墳墓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30章 周旋第63章 卸甲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97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110章 退卻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章 鬥爭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1章 護身符第1章 禁運效果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3章 反導攔截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6章 軍事化第8章 膽識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7章 決戰之前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9章 力挽狂瀾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5章 千慮一失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64章 外交勝利第9章 以退爲進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6章 錯失先機第81章 屏障第6章 點火第41章 糧食投資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高姿態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8章 死撐第58章 戰爭餘燼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04章 猛然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