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緊急攔截

.片刻遲疑,讓“費爾康”上的二十多名印軍官兵錯失了逃生機會。

第二次朝鮮戰爭與東海戰爭的殘酷事實證明,作爲高價值戰略目標,預警機的安全沒有任何保證。戰後,中國與美國都爲預警機開發了逃生系統,印度等國也對已有的預警機做了改進。

只要有三十秒,“費爾康”的機組乘員就能逃生。

也就是說,如果“費爾康”的機長沒有再次遲疑,至少有三十秒的逃生時間。等他發現那四架戰鬥機不是f-35b,而是j-25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讓所有機組乘員進入逃生艙,只有兩名飛行員能夠彈射逃生。

攻擊來得很突然,被第一枚pl-12e擊中時,“費爾康”甚至沒來得及發出警報。

緊接着,後面三枚pl-12e把“費爾康”炸成了好幾截。

解體前,“費爾康”只發出了一段不完整的戰鬥警報。

事實上,這份警報已經無關緊要了。一百多噸的預警機在空中爆炸解體,數十噸航空燃油爆燃時產生的刺眼火光,在一百多公里外都看得見。當時,十二架su-30mki就在預警機東面大約四十公里處。

此外,布萊爾港的防空雷達也探測到了“費爾康”被導彈擊中時的情況。

戰鬥警報拉響,問題是,除了“費爾康”在兩分鐘前報告四架戰鬥機正在向西飛行,沒有任何其他情報了。

難道中國海軍只出動了四架戰鬥機?顯然不可能。

重任全都壓在了地面防空雷達身上,可是根本沒有用。如果地面防空雷達能夠發現中國戰鬥機,“費爾康”就不會遭毒手。

一時之間,空中的印度飛行員人人自危。

四點三十分不到,十二架su-30mki全部啓動了火控雷達。

雖然su-30mki也配備了相控陣雷達,而且在服役的時候還算先進,但是僅有本世紀初的水準,而且是無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遠遠比不上同時代的先進雷達,更別說與第四代戰鬥機上的雷達相提並論了。

作爲早已落後的戰鬥機,su-30mki絕對不是j-25的對手。

此時,今井利村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印度空軍的預警機被擊落,中國戰鬥機已經來到布萊爾港附近。

今井利村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讓f-35b去搜尋中國戰鬥機,而是下令停止補給,讓艦隊立即起錨出港。

留在港口裡,絕對是死路一條。

如果不立即停止補給作業,就算戰艦沒被反艦導彈擊中,只要港口遭到攻擊,補給設備遭到轟炸機,也會倒大黴。

更重要的是,只有停止補給作業,才能讓更多的戰鬥機升空。

如果需要進行防空作戰,也得首先停止補給作業,才能讓防空戰艦啓動雷達,發射防空導彈。

在進行補給的時候,戰艦上的電子設備都得關閉,更別說發射防空導彈了。

雖然聯合艦隊的十艘戰艦全部在錨泊位置上,燃油補給通過專用船隻進行,沒有靠上碼頭,因此起錨後可以靠自身動力轉向,不會耽擱太多時間,但是布萊爾港本身就不是大型軍港,港內面積非常狹窄,可供大型戰艦航行的水道也很狹窄,所以戰艦起錨後,不可能迅速離開港口。

行動再快,也需要二十分鐘,第一艘戰艦才能離開布萊爾港。

聯合艦隊還有二十分鐘嗎?

今井利村不敢抱任何希望,所以在下令停止補給後,他又讓留在航母上的f-35b準備升空。

也許,這些戰鬥機對防空作戰沒有多少幫助,但是至少能及時離開戰艦。

爲了把損失控制到最低,今井利村還給所有艦載直升機下達了升空命令,只是得等到補給船隻離開後,才能起飛。

一時之間,聯合艦隊裡的數千名官兵全都動員了起來。

此時,空中戰場上,印度空軍的su-30mki已經遭到攻擊。

因爲“費爾康”被擊落,所以zy-1轉向西行。發現su-30mki發出的雷達信號後,預警機上的空戰引導員沒有改變雷達的工作模式,只是通過定向通信系統,把敵情發送給了在布萊爾港東面待命的十二架j-25。雖然此時偷襲“費爾康”的四架j-25離su-30mki機羣的距離更近,但是與zy-1的距離超過了定向通信設備的最大工作距離,所以預警機無法引導這四架戰鬥機。

收到命令後,十二架j-25中的四架迅速轉向,在五秒鐘內鎖定了十二架su-30mki。

接下來,就是一場空中屠殺了。

鎖定目標後,四架j-25以交叉攻擊的方式,各向六個目標發射了一枚pl-12e,然後繼續向目標逼近。

此時,十二架su-30mki也在向東飛行。

這些戰鬥機中,八架的火控雷達在搜索東面空域,四架在搜索東北方向,而且都以最大功率工作。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su-30mki仍然沒能發現一百多公里外的j-25。

以su-30mki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對j-25的探測距離不會超過六十公里,而在進行超視距離空戰時,j-25絕對不會飛得這麼近。或者說,在su-30mki發現j-25之前,已經被導彈擊中了。

既然su-30mki沒有轉向,所以j-25沒有再次啓動火控雷達。

四點三十四分,su-30mki的導彈告警機響了起來。

在遭到兩枚導彈交叉攻擊的情況下,su-30mki被擊落的概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要知道,pl-12e的機動性能以新一代戰鬥機爲準,即目標的最大過載爲十二個g。按照命中率爲百分之八十計算,導彈的最大過載必須是目標的二點五倍,即必三十個g,而實際設計指標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冗餘。pl-12e的最大機動過載爲五十個g,在攻擊最大過載爲九個g的目標時,命中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su-30mki的最大機動過載只有七個g,比j-11還差了一大截。即便按照九個g計算,遭到兩枚導彈攻擊時,生存概率也不到百分之零點五。

在統計學中,小概率事件等於不可能事件。

僅僅十五秒,十二架su-30mki無一倖免,全部被pl-12e擊落。

這下,問題落到了今井利村手上。

雖然中國海軍的攻擊機羣還沒到達,至少印度空軍的防空雷達還沒發現,但是中國艦隊派來了戰鬥機,肯定派來了攻擊機。

對今井利村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發現中國海軍的攻擊機羣。

四點三十五分,他收到了防空指揮中心發來的消息,所有su-30mki均被擊落,已經返回機場的mig-29最快也要十五分鐘後才能升空,空中已經沒有印度的戰鬥機了,也就無法發現迫近的威脅。

此時,已經有一艘巡洋艦與一艘驅逐艦結束了補給作業。

今井利村沒有遲疑,立即命令這兩艘戰艦啓動防空雷達,而且離開港口。

問題是,戰艦上的防空雷達只能探測到四十公里內的掠海目標,根本發現不了幾百公里之外的攻擊機羣。

今井利村別無選擇,只能讓升空的f-35b啓動雷達,搜索東面空域。

四點三十七分,zy-1截獲了四架f-35b發出的雷達信號。

雖然在這個時候,日本戰鬥機飛行員比較聰明,只讓四分之一的戰鬥機啓動雷達,其他戰鬥機則保持無線電靜默,沒有暴露行蹤,但是這四架f-35b是各自小隊的長機,間隔距離相對較大。

據此,zy-1上的引導員做出了正確判斷:空中不止四架f-35b,肯定有更多的敵機。

因爲j-25已經消滅了su-30mki機羣,又沒有截獲其他印度戰鬥機的雷達信號,所以預警機調整了雷達的工作模式,以主動方式搜索f-35b機羣,以便爲j-25提供更加精確的引導信息。

當然,zy-1的引導員沒有忘記另外一件事:讓八架沒有參戰的j-25分成四個編隊,前去攔截已經暴露行蹤的四架f-35b。

這下,f-35b的被動探測系統發現了zy-1。

後方,印度空軍的防空系統、以及兩艘日本戰艦上的被動探測系統也截獲了zy-1發出的雷達信號。

中國海軍出動了艦載預警機,肯定出動了攻擊機羣。

按照標準攻擊戰術,中國海軍的攻擊機羣肯定在護航戰鬥機後方,將在空戰開始後十五分鐘內發起攻擊。

“費爾康”在四點三十分之前被擊落,因此攻擊將在四點四十五分之前到達。

留給聯合艦隊的只有最後幾分鐘了。

在防空戰艦的引導下,f-35b機羣沒有轉向,而是向zy-1飛去。

日本海軍的防空戰術也很簡單:擊落zy-1,迫使中國戰鬥機飛到布萊爾港上空進行戰術偵察。如果印度空軍的防空系統能夠發揮作用,就能擊落來犯的戰鬥機。如果不能及時擊落那架預警機,中國戰鬥機就沒有必要進入防空系統的攔截區域,也就無法有效阻止中國海軍的攻擊。

此時,f-35b與zy-1大概有三百公里。

在這個距離上,zy-1探測不到f-35b,只能根據f-35b發出的雷達信號,引導戰鬥機前出攔截。

只是,再過兩分鐘,距離縮短到二百五十公里,zy-1就能發現f-35b了。

在這個時候,f-35b最多用火控雷達探測到zy-1,卻無法發現離得更近的j-25,更不可能發現已經參戰的八架j-25。

四點三十九分,在zy-1的引導下,正面迎戰f-35b的八架j-25啓動了火控雷達。

半分鐘後,在f-35b西北方向八十公里外,四架攻擊了“費爾康”的j-25已經把速度提高到了兩馬赫。

因爲f-35b與zy-1的距離還沒有縮短到aim-120d的最大射程內,所以zy-1沒有轉向規避,爲其提供直接掩護的四架j-25也沒有參加戰鬥。

四點四十一分,與f-35b機羣的距離縮短到兩百公里時,兩架zy-1才向南轉向。

此時,迎戰f-35b的八架j-25已經用火控雷達鎖定了目標,而且確認來襲的不是四架敵機,而是十六架

這個時候,f-35b也發現了迎面飛來的j-25。。.。

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295章 遺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27章 利誘第1章 千錘百煉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85章 重拳出擊第36章 小心過頭第31章 返航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41章 順藤摸瓜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57章 爭論第17章 緊急出動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41章 反擊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74章 反擊第46章 豐收年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9章 新戰線第3章 戰前會議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3章 底線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5章 預演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7章 決戰之前第66章 起航第39章 戰禍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76章 作戰策劃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17章 高姿態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23章 堅持主見第82章 擔憂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4章 勇敢面對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9章 新冷戰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41章 求生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走投無路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5章 戰略方向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89章 統一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1章 矛盾心態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42章 四個小時第234章 決勝點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章 伏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76章 新機會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5章 走投無路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84章 轉變第127章 雷暴第17章 決戰之前
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295章 遺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27章 利誘第1章 千錘百煉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85章 重拳出擊第36章 小心過頭第31章 返航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41章 順藤摸瓜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57章 爭論第17章 緊急出動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41章 反擊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74章 反擊第46章 豐收年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9章 新戰線第3章 戰前會議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3章 底線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5章 預演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7章 決戰之前第66章 起航第39章 戰禍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76章 作戰策劃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17章 高姿態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23章 堅持主見第82章 擔憂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4章 勇敢面對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9章 新冷戰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41章 求生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走投無路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5章 戰略方向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89章 統一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1章 矛盾心態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42章 四個小時第234章 決勝點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章 伏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76章 新機會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5章 走投無路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84章 轉變第127章 雷暴第17章 決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