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樹梢優勢

在發展武裝直升機的道路上,中國軍隊進行了探索,也走了很多彎路。

受制於動力系統,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中國軍隊沒有真正的武裝直升機。直到二零一六年,第一種武裝直升機才問世。只是到這個時候,傾斜旋轉翼飛機已經開始逐步取代直升機,而中國軍隊也在WZ-20問世後不久,轉向研製攻擊‘性’傾斜旋轉翼飛機,並且決定用來取代武裝直升機。

事實上,這也是當時的國際‘潮’流。

經過第二次朝鮮戰爭,美國首先認識到,武裝直升機即將壽終正寢。因爲受最基本問題限制,直升機在飛行速度、飛行高度、載荷、作戰半徑等方面都不如傾斜旋轉翼飛機,而傾斜旋轉翼飛機在升力飛行模式下,具有直升機的所有特點,所以隨着相關技術成熟,取代直升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當時,美國就以MV-22爲基礎,研製了第一種傾斜旋轉翼攻擊機。

只是受MV-22固有的可靠‘性’問題影響,這種代號X**-22的飛機並沒量產,而是在研製三年後下馬,轉爲技術儲備。

二零二四年,中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二種軍用傾斜旋轉翼飛機,隨即裝備陸軍航空兵。

與MV-22一樣,這種代號QY-1的飛機也存在可靠‘性’偏低的問題,在裝備部隊的第一年就因故障墜毀了三架,還導致機羣停飛半年,而陸軍最終也只採購了一百多架,沒有追加第二筆訂單。

不久之後,第一次印度洋戰爭爆發,隨後中南半島戰爭爆發。

在這兩場戰爭中,武裝直升機都沒派上用場。

特別是在中南半島戰爭中,中國陸軍的WZ-20的表現並不理想,在圍攻河內的戰鬥中還被越軍用步槍擊落了一架。在隨後圍剿越軍殘餘部隊的戰鬥中,至少有五架WZ-20因爲故障墜毀。

相反,一直不太受重視的攻擊機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得非常出‘色’。

當時,空軍與海軍都有一批J-22與J-25戰鬥機專‘門’執行攻擊任務,爲陸軍的地面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比如在攻打海防的一場戰鬥中,空軍的J-22在地面部隊發出支援請求後不到三分鐘就趕了過來,用密集的轟炸擊潰了越軍的反擊部隊。在廣平省的戰鬥中,海軍的J-25更是地面部隊的“守護神”,幾乎是隨叫隨到,而且投下的炸彈消滅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敵軍。

攻擊機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給陸軍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因爲與空軍存在利益衝突,所以陸軍把重點放在了傾斜旋轉翼飛機上。只是,受可靠‘性’等因素影響,陸軍的攻擊‘性’傾斜旋轉翼飛機項目進展得並不順利,在對日戰爭爆發前沒能取得重大突破。

受對日戰爭影響,空軍不是很重視專業的低空攻擊機。

海軍航空兵的任務‘性’更加明確,也沒有在攻擊機項目上投入多少經費。

直到對日戰爭爆發,在軍費暴漲之後,空軍才啓動了低空攻擊機項目,而主要原因還是與陸軍抗衡,即利用該項目去制約陸軍的攻擊‘性’傾斜旋轉翼飛機項目,爭取獲得更多的項目經費。

只是,接下來的全球‘性’自然災害,使所有軍備項目都受到拖累。

即便一切順利,空軍的低空攻擊機項目也要到二零四三年左右才能完成,能在二零四五年裝備部隊就很不錯了。

可以明確的是,中國軍方已經確定了大方向,即發展專‘門’的低空攻擊機。

可以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策,因爲這意味着將放棄武裝直升機與攻擊‘性’傾斜旋轉翼飛機,陸軍航空兵將轉變成爲一支支援能力有限、以短距離垂直投送爲主的作戰力量,即增強陸軍的垂直機動能力。

放棄武裝直升機是否明智,並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

雖然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對意見,比如貴州飛機制造集團就提出,在未來戰爭中,武裝直升機依然有用武之地,而且戰鬥機在對付超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時並不具備優勢,武裝直升機是奪取“樹梢制空權”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的時代,直升機的低空機動‘性’能優勢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空間,而飛行速度更快的低空攻擊機,能夠更加有效的執行對地支援任務。

事實上,這裡說的低空攻擊機,很有強擊機的味道。

從戰術使用,特別是近距離對敵支援來看,低空攻擊機完全能取代武裝直升機,而且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務。不管是在局部武裝衝突,還是在大規模戰爭中,低空攻擊機的作戰效率都要比武裝直升機高得多。比如在中南半島期間,空軍與海軍的戰鬥機在執行近距離支援任務時,作戰效率就是武裝直升機的六倍。只有在一些較爲特殊的情況下,武裝直升機纔有用武之地,而通過改進等手段獲得了攻擊能力的傾斜旋轉翼飛機能在絕大部分時候,執行武裝直升機的任務。

當然,這絕不僅僅是中國軍隊的選擇。

到二零三零年前後,除了俄羅斯還在改進Ka系列與Mi系列武裝直升機、以及歐洲推出了“虎2”武裝直升機之外,中國與美國都沒有新的武裝直升機項目,只是研製了輕型偵察直升機。

只不過,武裝直升機並沒因此立即退出戰爭舞臺。

通過改進硬件、升級軟件等方式,大批在二十一世紀初服役的武裝直升機仍然有足夠強大的作戰能力。比如AH-64就裝備了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其最新改進型號已經用上了隱身技術。

在一些較爲特殊的戰場上,武裝直升機依然有用武之地。

戈蘭高地就是比較特殊的戰場。

西奈半島的戰鬥中,以‘色’列國防軍沒有動用武裝直升機,不是用不上,而是以‘色’列空軍沒能奪取制空權,而在空曠的荒漠上空,武裝直升機極易遭受戰鬥機攻擊,而且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比如在二十二日上午,埃及空軍的一架J-22M在完成巡邏任務後,發現了一架以‘色’列的AH-64D,隨即用一枚火箭助推制導炸彈將其擊落,導致兩名飛行員遇難,而埃及戰鬥機毫髮無損。

更重要的是,威脅不僅僅來自高空。

在空曠地區作戰,武裝直升機最需要擔心的是機動式野戰防空系統。比如在二十四日之後的三天內,以‘色’列損失了近二十架直升機,其中六架偵察直升機被高‘射’炮擊落,兩架大型運輸直升機被便攜式防空導彈擊落。武裝直升機與這些直升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深入戰區後也很容易被防空火力擊落。

此外,還要考慮其他問題。

在沙漠地區作戰,直升機的可靠‘性’非常低。雖然以軍採取了不少防沙防塵措施,但是在二十八日之前的戰鬥中,至少因爲故障損失了七架直升機,其中三架在執行任務時遇到沙塵暴,因發動機故障墜毀。

在戈蘭高地方向上,氣候影響小得多。

更重要的是,戈蘭高地的地形非常複雜,便於直升機進行超低空隱蔽機動,不易被高空飛行的戰鬥機發現,還能利用地形掩護對裝甲部隊發動突然襲擊,更能夠有效避開敵人的野戰防空系統。

受這些因素影響,以軍的武裝直升機沒有在西奈半島戰場上發揮多大作用,而是集中部署在了本土北方的空軍基地。

可以說,這一百來架AH-64D是巴拉姆少將手上最重要的反裝甲力量。

只是,在戰鬥開打之前,誰也不知道這些武裝直升機能夠發揮多大作用。

十月一日,在敘利亞陸軍積極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巴拉姆少將再次主動出擊,發動了代號“復仇之劍”的反擊行動。

這次,唱主角的不是以軍裝甲部隊,而是以武裝直升機爲主的空中打擊力量。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摩薩德已經獲得了確切情報,指揮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戰場上反敗爲勝的中國陸軍大將戚凱威已經到達大馬士革,以全權軍事顧問的身份,成爲敘利亞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這條情報,肯定對巴拉姆產生過影響。

在回憶錄中,巴拉姆提到,他最崇拜的中國軍人是黃峙博,因此有理由相信,他肯定不會小看戚凱威。

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巴拉姆沒指望通過地面突擊再次打垮敘利亞軍隊。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以軍再次發動大規模地面突擊,就算能夠重創敘利亞軍隊,也會遭受慘重損失。因爲沒有足夠多的預備隊,連最基本的後勤保障都難以保證,所以巴拉姆也不大可能再次冒險。

如此一來,空中反擊成爲唯一選擇。

僅在十月一日夜間,以軍的武裝直升機就出動了近三百架次,大部分武裝直升機都執行了三次作戰任務。

突擊目的很明確:癱瘓敘利亞軍隊的裝甲部隊,儘可能的使敘軍推遲進攻行動。

以軍的反擊非常猛烈,敘軍的抵抗也很頑強。

有了前車之鑑,敘利亞軍隊加強了防禦部署,而且進入前線的裝甲部隊全部分散,沒有前往進攻陣地。

更重要的是,敘利亞也有一支不可小覷的武裝直升機部隊。

十月二日清晨,在以‘色’列加強了反擊力度之後,雙方的武裝直升機開始爭奪樹梢高度優勢,也打響了這場戰爭中的第一場直升機空戰。

第82章 理論突破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9章 救援行動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章 鋼鐵鯊魚第166章 硬骨頭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95章 遺蹟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7章 瘋狂計劃第202章 衝刺第63章 反導攔截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6章 戰爭宣言第4章 戰爭危機第13章 新兵能戰第3章 前沿科技第13章 狙殺第297章 警戒圈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14章 大重建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97章 警戒圈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8章 戰役目的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章 離弦之箭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9章 水深火熱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章 進攻意識第46章 決策點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0章 剋制第8章 經濟賬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88章 進退維谷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章 新崗位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5章 受害者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99章 等不起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46章 海軍新銳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章 唯一選擇第85章 科技戰爭第81章 臨時調整第2章 秘密任務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02章 衝刺第19章 新戰線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63章 毀滅第94章 J-20突擊第47章 前哨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75章 犯糊塗第10章 希望第16章 陰差陽錯
第82章 理論突破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9章 救援行動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章 鋼鐵鯊魚第166章 硬骨頭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95章 遺蹟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7章 瘋狂計劃第202章 衝刺第63章 反導攔截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6章 戰爭宣言第4章 戰爭危機第13章 新兵能戰第3章 前沿科技第13章 狙殺第297章 警戒圈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14章 大重建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97章 警戒圈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8章 戰役目的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章 離弦之箭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9章 水深火熱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章 進攻意識第46章 決策點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0章 剋制第8章 經濟賬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88章 進退維谷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章 新崗位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5章 受害者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99章 等不起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46章 海軍新銳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章 唯一選擇第85章 科技戰爭第81章 臨時調整第2章 秘密任務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02章 衝刺第19章 新戰線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63章 毀滅第94章 J-20突擊第47章 前哨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75章 犯糊塗第10章 希望第16章 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