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伏擊

從時間上看,在牧浩洋向黃瀚林彙報情況的時候,也就是北京時間夜間十點左右,從迪戈加西亞起飛的美軍預警機就發現了西印度洋艦隊的艦載預警機,隨後探測到了艦隊上空的防空戰鬥機。

根據美軍的戰報,戰場時間夜間七點半,也就是章玉廷決定在二十三日凌晨返航後大約一個小時,美軍第四艦隊司令官就做出了攻擊決定,出動三艘航母上的二百一十六架艦載戰鬥機、迪戈加西亞的四十八架戰鬥機,爭取一舉擊潰西印度洋艦隊,而他只留下了一百多架防空戰鬥機。

可以說,美軍是傾巢而出。

按照美軍的作戰計劃,在完成首輪打擊之後,將由第三艦隊出動一百九十二架艦載戰鬥機,在二十四架大型加油機的支持下,由迪戈加西亞派遣的三十六架戰鬥機掩護,對西印度洋艦隊進行第二輪打擊。

兩輪高強度打擊,足以確保幹掉西印度洋艦隊。

如果有必要的話,美軍還可以動用部署在澳大利亞的戰略轟炸機,對西印度洋艦隊進行第三次打擊。

美軍的作戰目的很明確:幹掉這條漏網之魚。

可惜的是,直到這個時候,章玉廷仍然矇在鼓裡,並不知道危險已經迫近。

這也不能責怪章玉廷,因爲在不知道艦隊已經暴露的情況下,他不可能讓預警機以主動模式搜尋周圍空域。

如果說需要有人負責的話,應該是母祁鐵,而不是章玉廷。

原因很簡單,空軍應該在二十二日上午向印度派遣八架大型預警機,並且安排其中四架輪流爲西印度洋艦隊提供防空掩護。可是到當天晚上,到達印度的大型預警機只有兩架,而且全部在孟加拉灣方向上。按照母祁鐵的部署,這兩架大型預警機將飛往躍龍機場,負責監視澳大利亞西北地區。原本應該在十多個小時前部署到位的六架預警機,在這個時候仍然留在國內。

事實上,這也不能責怪母祁鐵。

空軍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本土安全,而且當時有足夠多的理由相信,美國會轟炸中國本土的戰略目標,因此在部署預警機的時候,母祁鐵首先加強了本土外圍防線,然後才考慮其他方向。

從重要性上講,印度洋方向肯定排在末位。

可以說,如果空軍的部署到位,章玉廷至少能夠發現迫近的威脅,也就很有可能在當天傍晚讓艦隊轉向,同時增強防空力量。

直到八點過,牧浩洋發來消息,才引起了章玉廷的警惕。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章玉廷應該爲西印度洋艦隊遭受的損失負主要責任,主要就是在二十二日傍晚,牧浩洋已經發出警告,即美軍第四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而且很有可能全速趕往阿拉伯海。在此情況下,作爲一名理智的艦隊指揮官,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與美軍接觸,正確措施是及時讓艦隊向北運動,增強艦隊防空力量。如果章玉廷做出準確判斷,甚至應該打破無線電靜默,讓預警機以主動方式工作。事實上,牧浩洋提供的情報,已經表明西印度洋艦隊隨時有可能遭到攻擊。

問題是,當時章玉廷並沒有這麼做。

也許,在章玉廷看來,被美軍發現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或者說第四艦隊不大可能孤軍深入阿拉伯海,會等到第三艦隊到達之後,再進入阿拉伯海尋找西印度洋艦隊決戰,而第三艦隊最快也要到二十三日下午才能到達迪戈加西亞附近與第四艦隊會合,因此章玉廷認爲在此之前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事實上,這也是他決定在二十三日凌晨轉向的主要原因。

如果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在二十三日下午,西印度洋艦隊已經到達離瓜達爾港大約四百公里處,而空軍至少能夠提供八十架以上的防空戰鬥機,加上艦隊的戰鬥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任何程度的空中打擊。

在關於章玉廷應該負主要責任的觀點中,還包括在接到牧浩洋的警告後,他只增派了十二架防空戰鬥機與兩架艦載預警機,而且沒有擴大防空巡邏範圍,仍然讓戰鬥機在離艦隊二百五十公里的區域內活動。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章玉廷肯定擔心擴大防空巡邏範圍會使艦隊暴露行蹤。

要知道,把防空戰鬥機巡邏範圍擴大到六百公里,預警機的巡邏範圍也只有四百五十公里,而艦隊暴露的概率將提高四倍以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第四艦隊的戰鬥機已經開始起飛了。

在執行攻擊任務的二百一十六架戰鬥機中,有一百二十架攜帶反艦導彈,負責消耗西印度洋艦隊的防空力量,另外九十六架攜帶反艦制導炸彈,負責攻擊西印度洋艦隊。因爲攻擊距離不到一千五百公里,所以美軍戰鬥機沒有必要滿油起飛,能在攜帶攻擊彈藥的同時攜帶少量對空彈藥。

當然,做爲戰術攻擊,首先就要獲取戰術情報。

爲此,從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起飛的四十八架f44c一直在前方飛行,而之前探測到西印度洋艦隊的預警機則伴隨護航戰鬥機活動,除了指揮護航戰鬥機作戰,還負責確定西印度洋艦隊的準確方位。

八點三十五分,章玉廷派出的艦載預警機終於發現了逼近的美軍機羣。

預警機首先探測到的是美軍的大型預警機,雖然航空作戰指揮官沒有立即下達命令,預警機的機長還是非常及時的調整了雷達的工作模式,準確測出了美軍預警機的飛行數據,隨即判斷出美軍預警機正在逼近。

只是,這個時候,預警機沒有發現美軍戰鬥機。

收到消息後,章玉廷猶豫了幾分鐘,才下令讓待命的戰鬥機升空。

以當時的情況,章玉廷肯定知道艦隊已經暴露了,只是在他看來,那架美軍預警機應該剛剛發現艦隊不久,因此美軍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完成攻擊準備工作,因此他有足夠的時間增強艦隊防空力量。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章玉廷仍然沒有打破無線電靜默。

也就是說,他沒有向部署在印度的空軍部隊求援。

也許,在章玉廷看來,西印度洋艦隊有足夠的能力抵擋來自第四艦隊的打擊。

事實上,西印度洋艦隊也確實辦到了。

八點四十分,美軍預警機在四百五十公里外,探測到了西印度洋艦隊。只是伴隨的美軍戰鬥機沒有立即前出,也就沒有被艦載預警機發現。按照美軍的戰術,護航戰鬥機將在負責近距離攻擊的機羣之前進入,而不是去掩護那些攜帶反艦導彈的機羣。由此可見,美軍指揮官非常有信心。

當然,這也與西印度洋艦隊沒有及時擴大防空範圍有關。

如果在傍晚的時候,章玉廷把艦隊防空範圍擴大到六百公里,超過美軍輕型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那麼美軍就必須提前動用護航戰鬥機,也就有可能暴露戰術意圖,而執行外圍攻擊任務的美軍機羣也將受到阻撓。

可惜的是,章玉廷沒有這麼做。

八點五十分,一百二十架美軍戰鬥機在距離西印度洋艦隊五百到五百五十公里的區域內發射了反艦導彈。

一百二十架戰鬥機,總共發射了四百八十枚反艦導彈。

雖然這樣的攻擊不足以幹掉西印度洋艦隊,甚至不會構成嚴重威脅,但是足以消耗掉西印度洋艦隊的防空火力。

要知道,戰鬥機與戰艦上的對空彈藥都非常有限。

也就在這個時候,四十八架f44c提高了飛行速度,開始爲後面跟進的九十六架艦載戰鬥機開路,也同時引開西印度洋艦隊上空的防空戰鬥機,不讓防空戰鬥機去攔截逼近的反艦導彈。

三分鐘後,艦載預警機探測到了逼近的反艦導彈。

只是,艦載預警機也同時探測到了逼近的美軍戰鬥機。

防空作戰立即展開,已經升空的四十多架j32全部迎戰逼近的美軍戰鬥機,而攔截反艦導彈的任務交給了防空戰艦。

這一戰術安排沒有多大的問題,因爲艦載預警機探測到目標的時候,反艦導彈羣離艦隊已經不到兩百公里了,而艦隊區域防空系統的最大攔截範圍超過了二百五十公里,動用戰鬥機攔截反艦導彈,只會干擾反導防空作戰。更重要的是,當時誰也不知道那四十多架美軍戰鬥機是護航戰鬥機。如果這些戰鬥機攜帶的是反艦制導炸彈,那麼就得用防空戰鬥機進行攔截。

所幸的是,美軍使用的輕型反艦導彈在巡航階段以亞音速飛行。

如此一來,反導作戰並沒有立即開始,而是延遲了五分鐘。在此期間,兩艘航母各派出了十二架j32。

直到八點五十八分,反導作戰纔開始。

攔截行動非常順利,對付亞音速輕型反艦導彈,區域防空導彈的單發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即便有漏網之魚,也將遭到中程防空導彈攔截,而極少數能夠逼近戰艦的反艦導彈根本沒有機會突破末段攔截系統。

必須承認,中國艦隊的防空能力非同一般,特別是末段反導攔截能力。

在不到兩分鐘的戰鬥中,四百八十枚反艦導彈悉數被擊落。

只是,這絕非真正的威脅。

第28章 屈服第80章 轉變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81章 屏障第273章 共同化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3章 拉幫結派第7章 關聯性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6章 急轉直下第45章 無用之舉第302章 覺醒第86章 膠着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章 關鍵人物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62章 戰略意第112章 和平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84章 強攻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76章 硬碰硬第52章 大獲全勝第77章 分歧第302章 覺醒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章 離弦之箭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7章 精妙戰術第63章 卸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82章 擔憂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07章 壁壘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53章 繼續打第85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35章 後方部署第69章 休假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2章 出師有名第42章 第五代第219章 火線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59章 起始點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32章 針鋒相對第56章 窗戶紙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26章 多種手段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36章 急轉直下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33章 蠶食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46章 決策點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4章 伏擊戰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78章 船隊的喪鐘
第28章 屈服第80章 轉變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81章 屏障第273章 共同化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3章 拉幫結派第7章 關聯性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6章 急轉直下第45章 無用之舉第302章 覺醒第86章 膠着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章 關鍵人物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62章 戰略意第112章 和平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84章 強攻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76章 硬碰硬第52章 大獲全勝第77章 分歧第302章 覺醒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章 離弦之箭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7章 精妙戰術第63章 卸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82章 擔憂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07章 壁壘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53章 繼續打第85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35章 後方部署第69章 休假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2章 出師有名第42章 第五代第219章 火線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59章 起始點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32章 針鋒相對第56章 窗戶紙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26章 多種手段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36章 急轉直下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33章 蠶食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46章 決策點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4章 伏擊戰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78章 船隊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