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傾其所有

這場戰鬥來得並不突然,因爲在六月七日夜間,東海艦隊就回到了釣魚島東面,第二艦隊也機動到了東海艦隊後方大約三十公里處,中國海軍在東海戰場上的所有主力戰艦全部進行攻勢防禦部署。

因爲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無作戰能力,即便還有十多艘潛艇,也很難突破由四艘攻擊核潛艇與十二艘常規潛艇組成的外圍反潛網,根本威脅不到中國艦隊,所以在進行攻勢防禦部署的時候,中國艦隊重點面對空中威脅。

隨同艦隊前出的,還有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

中國軍隊的高壓,讓日本空中自衛隊不得不進行反擊。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騰耀輝的主動戰術,讓今井利村決定採取行動,爭取通過一場大規模空中打擊來扭轉戰局。

爲此,今井利村不但動用了全部力量,還對作戰行動做了精心部署。

在六月七日夜間,所有部署在嘉手納的F-16CD轉移到了九州與四國的空軍基地,僅留下了用來奪取制空權的F-22A。

以嘉手納空軍基地的規模,支持一百二十架F-22A不但沒問題,還能達到最高效率。

攻擊開始前,日本空中自衛隊出動了四個中隊的四十八架F-22A,前去與中國空軍的防空戰鬥機爭奪制空權。

這個規模絕對不算小,以F-22A的戰鬥力,應付兩倍於己的J-11與J-10肯定沒問題。

顯然,中國空軍很難在第一時間投入這麼多戰鬥機。要知道,東海艦隊的巡邏海域離大陸將近六百公里,離沖繩只有不到三百公里。即便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同時起飛,也需要兩倍於日本戰鬥機的時間才能趕到戰場。在東海艦隊上空作戰,中國戰鬥機的作戰時間僅爲日本戰鬥機的三分之二。如果不考慮彈藥消耗情況,意味着中國空軍要多出動一半的戰鬥機才能與日本空中自衛隊打成平手。

也就是說,中國空軍需要動用一百四十四架戰鬥機才能保住制空權。

當然,這是理論計算結果。

在戰鬥中,中國空軍、乃至東海艦隊會大規模使用電磁武器,削弱F-22A的優勢,從而降低對制空作戰的要求。

即便按照一對一計算,中國空軍也需要出動四十八架戰鬥機。

同時引導四十八架戰鬥機作戰,基本上是KJ-2000的極限了。如果進行電磁戰,還需要動用KJ-200提供支持。

當然,在艦隊上空作戰,防空戰艦也能引導戰鬥機作戰。

可以說,唯一的優勢就是有東海艦隊。如果沒有東海艦隊提供的支援,中國空軍很難在靠近沖繩的地方擊敗日本空中自衛隊。

問題是,這僅僅是開始。

在出動四個F-22A中隊的時候,轉移到本土的F-16CD機羣、以及剛獲得的F-16CD戰鬥機開始升空。

一次出動一百八十架F-16CD,今井利村絕對是全力以赴。

雖然依靠本土,機場的出動能力不是問題,但是組織一百八十架戰鬥機發起攻擊,絕對是個大問題。

要知道,即便是E-3G,一次也就只能指揮四十多架戰鬥機。

爲此,日本空中自衛隊不得不精心安排攻擊戰術。

F-16CD機羣升空後,每三個中隊編成一個大機羣,由一架F-16D在前方領航,其他戰鬥機排成密集編隊跟進。因此在飛往戰區的途中,只需要支援領航戰鬥機,不需要引導所有戰鬥機。

只是,超大規模機羣出動,難以做到保密。

如果採用正常飛行高度,這些戰鬥機在起飛後不久,就會被東海北部海域上空的中國預警機發現。

更重要的是,F-16CD的作戰半徑遠遠不如F-22A。

在攜帶四枚反艦導彈的情況下,F-16CD只能在機身中心掛架上攜帶一具副油箱,即便算上背部保型油箱裡的燃油,採用高低高剖面,最大作戰半徑也只有一千公里左右,從鹿兒島到東海艦隊巡邏海域的直線距離超過九百公里,接近了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因爲必須考慮在攻擊前遭到攔截,所以F-16CD機羣不可能沿最短航線飛行,甚至得延長超低空突防的距離。如此一來,F-16CD的作戰半徑就達不到一千公里,實際攻擊航程也將超過九百公里。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機羣在返航途中補充燃油。

可惜的是,日本空中自衛隊沒有足夠多的加油機,僅能勉強保證讓三十六架F-16CD返回本土。

顯然,其他的戰鬥機都得飛往嘉手納空軍基地,或者附近的野戰機場。

即便如此,問題依然突出。

主要就是F-16CD的作戰半徑僅有一千公里,如果超低空突防距離超過五百公里,就難以到達攻擊區域。

爲此,在編排戰術的時候,日本空中自衛隊只能讓F-16CD機羣分散。

按照空中自衛隊的攻擊戰術,一個機羣沿最短航線飛行,全程超低空突防,完成作戰任務後飛往沖繩羣島。因爲這些戰鬥機很有可能提前暴露行蹤,所以戰損率肯定最高,返航的戰鬥機不會多到哪裡去。

三個機羣從沖繩羣島東面南下,在沖繩島北面轉向進入東海,而且在進入東海之後才轉爲超低空突防,確保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還有足夠的燃料返回沖繩羣島。作爲主要攻擊力量,這批戰鬥機將得到重點掩護。

最後一個機羣也從沖繩羣島東面南下,但是一直飛到宮古列島北面才轉向,進入東海後進行超低空突防。因爲出擊距離超過了一千三百公里,所以這些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將在沖繩東面與加油機會合,然後返回本土。

在今井利村看來,這幾乎是完美的攻擊方案。

中國空軍肯定會盯住最先到達的F-16CD機羣,動用大批防空戰鬥機,讓擔任主攻任務的F-16CD機羣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如果一百零八架F-16CD仍然不能把東海艦隊送到海底,最後三十六架戰鬥機將進行補充攻擊。當然,如果東海艦隊已經全軍覆沒了,第三批F-16CD機羣將攻擊第二支艦隊,確保一舉消滅東海上的中國艦隊,幫助海上自衛隊奪得制海權。

當然,攻擊能否得手,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能否準確掌握東海艦隊的行蹤。

二點半,在F-16CD全部升空,已經向南飛行了大約十五分鐘後,第五個F-22A中隊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

這批戰鬥機不是去奪取制空權的,而是去執行戰術偵察任務。

之前幾場海空戰已經證明,戰術偵察至關重要。中國空軍能一舉消滅第三護衛羣,偵察機功不可沒。

爲此,日本空中自衛隊對這十二架F-22A做了特別改進。

除了換上功率更大的戰術通信電臺之外,還增添了航空照相機,確保在雷達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找到東海艦隊。

當然,這就要求偵察機飛到東海艦隊上空。

除了偵察機,空中自衛隊還得爲攻擊機羣提供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

F-16CD不是隱身戰鬥機,又是在夜間作戰,即便超低空突防,也很容易被中國空軍的預警機發現。

沒有護航戰鬥機,F-16CD很難生存下來,更別說攻擊東海艦隊。

在五月二十九日的戰鬥中,僅僅四架J-20就瓦解了由六十架F-2發起的進攻,讓空中自衛隊功虧一簣。

只是,在安排護航戰鬥機的時候,今井利村遇到了麻煩。

問題就是,如何分配護航戰鬥機。

佯攻機羣要想發揮作用,就要得到足夠的掩護,讓中國空軍認爲威脅來自北面,也就得安排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可是空中自衛隊只剩下了六十架F-22A,如果爲佯攻機羣安排太多的護航戰鬥機,必然削弱其他攻擊機羣的護航力量。要是不安排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佯攻又沒有多少意義。

權衡之後,今井利村決定爲佯攻機羣提供二十四架F-22A。

如果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二十四架F-22A足夠掩護七十二架F-16CD,而中國空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忽視這麼多攻擊機。

剩下的三十六架F-22A全部用來掩護主攻機羣。

至於執行補充打擊任務的F-16CD機羣則沒有護航力量。

按照今井利村的判斷,如果需要動用最後三十六架F-16CD,空中自衛隊肯定奪得了制空權,前面的兩輪打擊也取得了戰果,所以沒有必要單獨安排護航戰鬥機。即便有需要,也可以抽調奪取制空權的戰鬥機前去掩護。

更重要的是,這批戰鬥機最後到達,其他機羣都已返航,空中有足夠多的戰鬥機。

按照這個安排,兩點四十五分,擔任護航任務的F-22A機羣開始升空。

此時,離第一批F-22A升空大約半個小時。

在擔任打擊任務的F-16CD機羣到達之前,空戰就打響了,中國空軍也如同今井利村預料的那樣,投入了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

根據E-3G探測到的信息,戰場上的中國戰鬥機超過了七十架。

只是,局面並不理想。

空戰打響前,中國戰鬥機就使用了電磁武器。更重要的是,戰場在東海艦隊附近,中國戰艦也參加了戰鬥。

不是用防空導彈支援戰鬥機,而是用電磁武器幫助戰鬥機作戰。

結果就是,在與中國戰鬥機交戰的時候,F-22A很難獲得E-3G的支持,更難以進行視距外空戰。

進行貼身肉搏,戰鬥機的數量成了關鍵因素。

第10章 裝甲主力第84章 戰略平衡第55章 墳墓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5章 虧本買賣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62章 彈雨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70章 崩潰第168章 上前線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57章 爭論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31章 掃蕩第15章 轟炸任務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35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5章 受害者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9章 本質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1章 返航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52章 全速追擊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章 千錘百煉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章 絕命之行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章 千慮一失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6章 放長線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0章 關鍵技術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31章 政治變更第7章 機關算盡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7章 第一槍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32章 機會第42章 找準目標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33章 再次出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8章 技不如人第53章 橄欖枝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6章 幽靈墜落第100章 恐懼第43章 根源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33章 最後反擊
第10章 裝甲主力第84章 戰略平衡第55章 墳墓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5章 虧本買賣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62章 彈雨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70章 崩潰第168章 上前線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57章 爭論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31章 掃蕩第15章 轟炸任務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35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5章 受害者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9章 本質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1章 返航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52章 全速追擊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章 千錘百煉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章 絕命之行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章 千慮一失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6章 放長線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0章 關鍵技術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31章 政治變更第7章 機關算盡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7章 第一槍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32章 機會第42章 找準目標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33章 再次出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8章 技不如人第53章 橄欖枝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6章 幽靈墜落第100章 恐懼第43章 根源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33章 最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