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黔驢技窮

十六日夜間,第二次戰役迎來了第一個轉折點。

首先向司令部彙報戰果的不是第六十五集團軍,而是中部戰線上的第五十四集團軍。

雖然在進攻中遇到了一些麻煩,特別是聯軍的大規模轟炸,讓部隊遭受了很大損失,但是第五十四集團軍只比規定時間多用了一個小時就打下了陽德,圍殲了守衛這處戰略要地的數千名韓軍。

此時,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陽德附近。

第三十九集團軍沒有參加戰鬥,而是忙着修復被聯軍炸斷的鐵路線。要知道,在此之前,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完全依靠公路運輸,只有修通鐵路線,前線作戰部隊才能獲得更加有效的後勤保障。

第五十四軍佔領陽德後,第三十九集團軍才向西運動。

按照作戰計劃的安排,第五十四集團軍將把主力留在陽德,守衛後勤部補給線,並且擔負起修復鐵路線的重任。在第三十九集團軍向西突擊的時候,還得向南派遣偵察部隊,盯住盤踞在南部山區裡的韓軍。

只是,在收到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戰報後,黃峙博調整了作戰計劃。

第五十四集團軍沒有留下,而是繼續向南挺進。

原因很簡單,在之前的戰鬥中,第五十四集團軍遭到的損失並不大,部隊仍然有很強的戰鬥力。雖然陽德是從元山到平壤鐵路線上的重要戰略據點,但是離三八線還很遠,留在這裡的第五十四集團軍很難爲第三十九集團軍提供掩護。更重要的是,如果聯軍調動部署在開城的第七步兵師,第五十四集團軍的部署位置就太靠後了,壓力將全部集中在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四十七集團軍身上。

爲了保險起見,黃峙博決定讓第五十四集團軍繼續前進。

這個決定,體現出了黃峙博的才能,特別是對戰場局勢的把握能力。

在後面的戰鬥中,他的這個安排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問題是,第五十四集團軍南下後,陽德的防禦非常空虛。雖然黃峙博有理由相信,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四十七集團軍肯定能頂住美軍的反撲,即便美軍動用全部主力,也無法立即扭轉戰局,而第六十五集團軍在東線的進攻也不會立即失敗,但是在東西兩線之間,陽德是唯一的結合部,而陽德南面的戰場寬度在一百公里以上。如此巨大的缺口,肯定會成爲聯軍的反擊目標。

讓第五十四集團軍單獨頂在前面,風險非常大。

在調整作戰計劃的時候,黃峙博有兩個選擇:一是讓充當戰役預備隊的第十六集團軍或者第十三集團軍南下,填補這個漏洞;二是讓不太適合地面作戰,已經很難派上用場的第十五空降軍上陣。

保險起見的話,黃峙博應該動用一個主力集團軍。

爲了後面的作戰考慮,則應該動用第十五空降軍。

只是,黃峙博做了一個完全讓人看不懂的決定:讓第十六集團軍、第十三集團軍各派遣一個旅的兵力,隨同第十五空降軍的第43空降師前往陽德,由第43空降師負責守衛,兩個旅則充當進攻部隊的預備隊。

這個安排,正好反映出了黃峙博對這場戰役的安排。

陽德是聯軍西線戰場上的第一個突破口,也是最重要的突破口。雖然制訂計劃時,黃峙博沒有對第五十四集團軍抱太大希望,甚至沒有想過在戰役的第二天就讓第三十九集團軍向西突擊。按照之前的安排,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作爲戰役預備隊,主要協助第二十四集團軍作戰。說得簡單一點,在第四十七集團軍取得突破,迫使聯軍動用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之後,將由第三十九集團軍負責側翼迂迴,首先圍住這兩支部隊,然後集中兵力圍殲成爲孤軍的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最後再來對付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因此需要在正面戰場上投入更多兵力。但是在戰局發生變化,即聯軍沒有及時出動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的情況下,黃峙博及時調整了作戰安排,決定把重點放在南面,暫時不去理會北面的兩個師。

事實上,這也正是黃峙博最初的戰役設想。

只是,打到這個時候,局面仍然不夠明朗,所以在安排作戰力量的時候,黃峙博有所保留,沒有讓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傾巢出動。

做出這個部署後,志願軍已經向勝利邁出了一大步。

雖然增派到陽德的部隊要在十七日下午才能趕到,但是第五十四集團軍在十六日夜間十點過就向南出發了。

到此,聯軍離失敗只有一步之遙。

不管皮特是否看清了黃峙博的戰役企圖,聯軍的選擇都不多。

第四十七集團軍還在向平壤挺進,而平壤是朝鮮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要是志願軍打下平壤,哪怕只是打到平壤郊外,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都將插翅難飛。聯軍別無選擇,必須守住平壤。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駐紮在南埔的第一支機動部隊上陣。

如果說第四十七集團軍的任務是堵住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那麼剛剛到達的第三十九集團軍的任務就是截住聯軍的增援部隊。與第四十七集團軍相比,第三十九集團軍的突擊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就算把第四十七集團軍擋在平壤外面,第三十九集團軍到達後,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也會被志願軍包圍。

皮特別無選擇,只能調動沙裡院的第二支機動部隊。

在做這兩個調動的時候,皮特還給第四步兵師下達了命令,即儘快向平壤突圍,爭取在十七日下午到達平壤。

在他看來,只要第四步兵師能夠及時到達平壤,就能守住撤退通道。

到時候,大不了放棄平壤,讓部隊整體向南撤退。

只是,第三步兵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在第二十四集團軍的猛攻下,第三步兵師只能在戰線上死守。如果撤退,第二十四集團軍不但回跟着南下,還很有可能趁機突破第三步兵師的防線,完成戰術穿插分割,讓第三步兵師在到達平壤前就全軍覆沒。

此外,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在撤往平壤的時候,都得經過順川,而第三步兵師的防線就在順川北面二十多公里處,要是第三步兵師撤走,連第四步兵師都逃不掉,也就只能讓第三步兵師做出犧牲。

按照皮特的設想,等第四步兵師到達平壤後,在平壤北面建立一道新的防線,再讓第三步兵師撤退。

如此一來,最快要到十八日,第三步兵師才能從戰線上撤退。

只是,這仍然不是最大的問題。

發現第五十四集團軍沒有留在陽德,而是繼續南下後,皮特意識到,志願軍的戰役目的不是幹掉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而是要圍殲西線戰場上的所有美軍,不然不會讓第五十四集團軍繼續南下。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第五十四集團軍跟隨第三十九集團軍向西挺進,並且在南面掩護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側翼,聯軍要想把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撤下來,幾乎不可能。第五十四集團軍向南挺進,只能說明,志願軍將首先尋找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決戰,不會在平壤投入太多兵力。

這就意味着,在第五十四集團軍後面,肯定還有志願軍的主力集團軍。

必須承認,皮特的判斷非常準確,可以說八九不離十。

問題是,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皮特卻別無他策。

在第五十四集團軍南面,雖然有一百多公里的山區,但是沿途的城鎮都不設防,最多隻有一些戰鬥力不高的韓軍預備役部隊。以第五十四集團軍的突擊能力,恐怕一兩天就能到達三八線附近。

被志願軍抄了大後方,聯軍離徹底完蛋也就不遠了。

也就是說,聯軍要守的不僅僅是平壤,還有三八線北面的開城。

因爲在朝鮮半島西部沿海平原的最南端,所以開城的地形非常險要,所有交通要道都集中在不到十公里的狹窄地段上。要是讓志願軍打到開城附近,後果將難以想像,也就必須把志願軍堵在山區裡。

到此,皮特動用了美軍的第三支機動部隊。

雖然用掉了最後一支預備隊,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到了這個地步,聯軍最應該考慮的不是如何頂住志願軍的進攻,而是如何讓部署在前線的作戰部隊撤回來。

事實上,聯軍並不是沒有希望。

皮特也知道,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問題一直存在,持續進攻能力非常有限,只要聯軍能夠頂住志願軍的三板斧,接下來就好說了。

問題是,聯軍能夠頂住志願軍的三板斧嗎?

皮特沒有這個信心,聯軍官兵也沒有這個信心。

比起丟掉一些佔領區來說,保住作戰部隊才更加重要。如果部隊撤不下來,聯軍別說佔領平壤,能守住三八線就不錯了。

要知道,參戰的美軍都在西線戰場上。

美軍完蛋後,韓軍能堅持住嗎?

韓軍沒什麼好指望,那麼韓國也就沒有什麼好指望的了。皮特絕對不會相信,志願軍會在三八線停止前進。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志願軍就一度打到三七線附近,佔領了漢城。

這個晚上,東線上的戰鬥,更讓皮特對韓軍不抱任何希望了。

第26章 理由第96章 迴歸正位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7章 不測風雲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321章 起源第179章 救星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69章 左右爲難第31章 返航第26章 排兵佈陣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90章 突發奇想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7章 地面戰爭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27章 改進第8章 高歌猛進第9章 做徹底第8章 擴軍浪潮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3章 闖關第61章 唯一方案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9章 選將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章 千錘百煉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8章 擴軍浪潮第266章 門檻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2章 措手不及第91章 浮上水面第51章 整軍備戰第47章 第一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章 愈演愈烈第270章 投降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95章 迎難而上第24章 反擊第37章 犧牲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5章 戰略方向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20章 多面手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7章 戰略目的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50章 重創第270章 投降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98章 決裂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86章 精心部署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24章 昏了頭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68章 推波助瀾第5章 戰略方向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2章 幕後推手第74章 戰爭狂人第36章 權衡第43章 闖關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93章 鋌而走險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33章 引流疏導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7章 打來的和平
第26章 理由第96章 迴歸正位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7章 不測風雲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321章 起源第179章 救星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69章 左右爲難第31章 返航第26章 排兵佈陣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90章 突發奇想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7章 地面戰爭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27章 改進第8章 高歌猛進第9章 做徹底第8章 擴軍浪潮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3章 闖關第61章 唯一方案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9章 選將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章 千錘百煉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8章 擴軍浪潮第266章 門檻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2章 措手不及第91章 浮上水面第51章 整軍備戰第47章 第一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章 愈演愈烈第270章 投降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95章 迎難而上第24章 反擊第37章 犧牲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5章 戰略方向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20章 多面手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7章 戰略目的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50章 重創第270章 投降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98章 決裂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86章 精心部署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24章 昏了頭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68章 推波助瀾第5章 戰略方向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2章 幕後推手第74章 戰爭狂人第36章 權衡第43章 闖關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93章 鋌而走險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33章 引流疏導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7章 打來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