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

卓如鶴自從當上宰相之後,還從來沒在凌雲閣獲得過皇帝的單獨召見,因此得到消息之時他感到十分意外,走進凌雲閣,心中則生出頗多感慨,覺得自己應該是大楚歷來最難做的宰相。

皇帝起身相迎,兩名太監搬來一張椅子,而不是常見的凳子,卓如鶴行禮之後坐下,暗自警惕。

“朝中官員可還盡心?”

“一切正常,各衙門的人都齊了,前幾天耽誤了一些事情,總算還能彌補過來。”

“廢私奴之事,有勞宰相了。”

卓如鶴起身,“臣不敢推脫,臣自會盡心竭力,只是困難比較多,眼下又值多事之秋,臣的身體狀況也不大好,還請陛下多做準備,以防萬一。”

韓孺子笑了笑,示意卓如鶴坐下,“卓相可還記得你我的第一次見面?”

“臣畢生難忘。”

“那時候卓相說過一句話,‘官府似乎有糧又似乎沒糧’,朕也畢生難忘。”

卓如鶴既感動又羞愧,還有一絲困惑,不明白皇帝提起這句話有何用意,難道是諷刺自己“似乎有病又似乎沒病”?

韓孺子沒想那麼多,繼續道:“那時朕以爲各地官員不以民生爲念,皆是貪官、惡官,也是朕太年輕,如今仔細想來,官員這麼做,無非是爲了應對更緊急的突發情況,更是爲了應對上方的無盡索取,所以,根子不在官員,而在朕。”

卓如鶴回道:“陛下不必對自己苛責太甚,貪官、惡官都是有的,與陛下無關。”

韓孺子沒有繼續“反省”,問道:“墾荒之事進展如何?人手還緊缺嗎?”

墾荒是卓如鶴執政的核心,他馬上回道:“去年豐收,對墾荒助益甚大,人手依然緊缺,不過這種事無需急迫,墾荒者若是太多,官府反而提供不了足夠的耕具,而且此時人多,以後必然人少,到時多出來的耕具會遭到浪費。”

韓孺子點頭,稍稍向前探身,很嚴肅地問:“在卓相看來,宰相的職責是什麼?”

卓如鶴明白,這纔是今日談話的重點,起身行禮,“臣以爲,宰相爲陛下之輔,在政務上,不求精,而求全,不求功,而求穩。”

“皇帝的職責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更難回答,卓如鶴打點精神,小心回道:“皇帝坐擁天下,垂拱而治,首要職責爲選官、用官。”

“卓相所言乃太平天子,若是亂世呢?皇帝也要垂拱而治?”

“若在亂世,天子與宰相一人平亂一人守成,平亂者征戰四方,守成者更需求全求穩,爲平亂者提供所需的一切應用之物。”

“卓相覺得你我二人誰該平亂?誰該守成?”

卓如鶴再行禮,“臣以爲眼下並非亂世。”

“西方有強敵,北方有匈奴,卓相以爲這不是亂世?”

“西方強敵相隔甚遠,且是驟興之國,鋒芒所至,一時無兩,假以時日,其敗也速,大楚嚴陣以待即可,無需過於擔心。至於匈奴,爲禍不是一天兩天了,即便是在武帝之前,匈奴也沒讓大楚成爲亂世,如今其內部分裂,大楚雖稍弱,並不懼它。”

韓孺子點下頭,這就是多數大臣的看法了,所以他們纔不着急,甚至抽空弄出一次怠工,在他們眼裡,眼下的危機很尋常,完全可以正常應對,皇帝沒見過世面,纔會如此認真。

“希望一切皆如卓相所言。”韓孺子曾經盼望過戰爭,現在卻改變了想法,戰爭只是他一人所欲,大臣不支持,最重要的是,百姓也不支持,大多數人寧願過平安的苦日子,也不願勢妻棄子去邊疆立功。

“平亂是一時之功,守成乃萬世之業,朕貪一時之功,不擅守成,眼下雖非亂世,朕守成也有些力不從心,守成之重責,唯有交給宰相。”

卓如鶴做好了準備,要與皇帝脣槍舌劍一番,甚至可以小小地得罪一下,然後藉機請辭,絕沒料到皇帝居然順水推舟,要讓自己擔守成之責,既意外,又有點驚恐,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陛下……”卓如鶴好一會才吐出兩個字,仍不知該說什麼。

“卓相放手去做吧,朝廷又是你的了。”

卓如鶴撲通跪下,“江山是陛下的,臣民是陛下的,朝廷更是陛下的,臣代管而已。”

韓孺子笑了一聲,大臣對這種事有時候比皇帝本人還要敏感,“那就繼續代管吧,朕相信卓相有這個能力。”

“可是……”卓如鶴沒有起身。

韓孺子稍顯嚴厲,“廢私奴之事還要進行,卓相可酌情變通,但不可停止,你說江山與臣民都是朕的,那就不要讓大楚出現化外之地與法外之民。”

卓如鶴終於相信皇帝真是要將相權還給自己,磕頭道:“臣才質粗陋,常令陛下失望,廢私奴任重而道遠,臣也是有心無力,恐令陛下更加失望。”

“宰相覺得私奴該取消嗎?”

“應該,再不取消,這些無籍之民將變成國中之國,雖在大楚境內,卻非大楚臣民。”

“似乎有民又似乎無民?”韓孺子微笑道。

“正是。”卓如鶴覺得身上在出汗。

“楚運不佳,其罪只在朕一人,朕欲重振祖業,唯有依靠朝廷,首先就是宰相。無論如何,卓相有一顆護民、濟民之心,如此足矣,至於具體事務,勉力而爲。”

“臣不敢懈怠,必定盡心竭力。”

“卓相請坐,不必跪着說話。”

卓如鶴起身坐下,心中還是一片茫然,不明白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從何而來。

“朕身邊有一位康自矯,寒門出身,比一般人更知民間疾苦,或可對宰相有所助益。”

卓如鶴心中稍寬,覺得這纔是皇帝正常的手段,回道:“宰相府少一位知事,康自矯榜眼出身,可爲此官。”

“如此甚好。”

知事並非大官,但是常在宰相身邊行走,能夠參與政務,卓如鶴任命康自矯爲此官,也是接受皇帝對自己的監督。

“兵部尚缺掌印之官,卓相可有推薦?”韓孺子又問道。

突然重獲信任,卓如鶴還沒反應過來,心中慌亂,想了一會,“按慣例,兵部尚書應由侍郎升任,或者由別部尚書調任,皆是文臣。如今邊疆多事、軍務繁雜,應該選一位文武兼通的大臣擔任。”

韓孺子嗯了一聲,等卓如鶴的答案。

卓如鶴又想一會,“有一人倒是合適,只怕陛下覺得不妥。”

“爲何不妥?”

“此人剛剛待罪家中,身體也不是太好。”

“崔太傅?”

“正是。”

韓孺子驚訝了一會,突然覺得這條建議也不是太匪夷所思,“說說理由。”

“崔太傅身經百戰,雖非必勝之將,但是熟知軍務,且他從前本是文官,後來被武帝派到南軍,才改爲武職,對部司之責比較瞭解。”

“崔太傅曾是大將軍,擔任兵部尚書豈不是貶職?”

“崔太傅早已卸任,最近又被奪爵,出任兵部尚書乃是戴罪立功,並非貶職。”

韓孺子搖搖頭,“朕剛貶黜崔太傅,突然又委以兵部尚書,外人不知,還以爲朕此前是在虛張聲勢。”

“唯陛下裁定,崔太傅若是不妥,戶部孫尚書可爲備選,兵部周侍郎也可。”

“宰相酌情商定吧,明日遞一份奏章。”韓孺子沒有完全拒絕。

“遵旨,陛下。”卓如鶴知道自己應該告退了,可心裡總是不安,迫切地想要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於是說道:“臣有一言不可不說,請陛下垂聽。”

韓孺子揮下手,示意宰相可以說。

“驟廢私奴,傷筋動骨,大楚承受不住突然增多的大量人口,陛下委臣以重任,臣請先爲私奴入戶籍,其它事情一概緩行。”

這離收回聖旨只差一步,皇帝若是同意,卓如鶴自可放手去做,若不同意,則所謂信任只是一時之興,當不得真。

韓孺子陷於沉默,良久方道:“宰相先與羣臣商量一個具體計劃吧。”

“是,陛下。”卓如鶴心中又信了兩三分,只是納悶究竟是什麼事情改變了皇帝的態度。

卓如鶴告退,一直站在皇帝身邊的張有才忍不住道:“宰相分明是要藉機擡舉崔家,背後必有交易。”

“別管太多,你這麼閒,朕交給你一件重要任務吧。”

張有才面露喜色,“好啊,私訪?還是查案?”

“都不是,從今以後,你替朕掌管寶璽。”

張有才嚇了一跳,中掌璽在宮裡可是不小的官兒,論地位,通常只比中司監低一些,他現在是皇帝的貼身太監,相當於一步登天。

“陛下是說真的?宮裡不是有人掌璽了嗎?”

“可以調離,你是朕相信的人,由你掌璽朕更放心。”

“可我不想離開陛下,別人服侍陛下,我還不放心哩。”

“中掌璽也可以留在朕身邊。”

“那我願意!”張有才喜形於色。

韓孺子笑了笑,“宰相有事做了,御史臺絕不能閒着,你去問問,瞿御史回京了嗎?”

張有才一溜煙地跑出去,很快回來,“樓下的中書舍人說了,瞿御史還在路上,還要至少三天才能到京。”

“嗯,不用着急。”韓孺子手指輕敲桌面,突然停止,“派人去倦侯府,傳趙若素。”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
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