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敵援將至

跟隨着顏良到處巡營的夏侯衡心情很複雜,先是疑惑,再是恍然大悟,然後有些憤怒,最後則歸於彷徨。

當夏侯衡看着顏良一一過問俘虜們的吃食、安危、傷患時,他不禁疑惑,不是說要坑了俘虜,爲何還要關心這些。

他一開始還以爲那些是顏良想要留下的那一批,所以待遇如此優厚,但一個一個營區跟隨過去,他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兗州俘虜都受到了妥善對待,並沒有他預料中的虐待、飢餓等事發生。

這時候,夏侯衡才醒悟顏良所說的坑殺俘虜大約是騙他的,並沒有想要這麼做。

而在巡營過程中,兗州俘虜們看向自己的眼神,大都充滿着好奇、鄙夷乃至於憤怒。

夏侯衡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也明白這些俘虜們定然是誤會了自己已經投靠了河北軍,而他聯想起顏良讓他緊緊跟着卻不許他說話,多半也是故意要造成這個誤會。

雖說他夏侯衡身正不怕影子歪,但對於顏良的故意暗算也感到憤怒,甚至想要拔出刀再刺他一回。

不過身後虎視眈眈的護衛們可不是吃素的,讓夏侯衡不敢造次。

當夏侯衡逐漸冷靜下來後,心中卻莫名地彷徨起來,這其中自然有顏良善待俘虜的影響,也不無與顏良先前那番對話的因素。

當他在一處營區外再度聽到河北軍吏教導俘虜們誦讀着《討曹檄文》時,他不禁生出了些許對自家姑父的懷疑與審視。

這篇檄文他以前自然看過,但當時是當笑話來看,根本沒當回事,但自己親身經歷過戰爭後,卻發現戰爭的殘酷非同尋常,陣前戰死死的倒也罷了,那些投降的士卒,甚至被挾裹的百姓也難以倖免,其中又有多少是被無故屠殺。

屢起釁端之人究竟是善是惡,若眼前寬待俘虜的河北軍爲惡,那曾經對百姓揚起屠刀的姑父等人又算什麼?

想到這裡,夏侯衡心中意興闌珊,連對顏良動刀子的心思都已經拋到了九霄雲外,神情頹唐,只低着個頭跟着當擺設。

顏良這一路上一邊掛着標誌性政客笑容和俘虜們嘮家常,另一邊卻一直在留意打量夏侯衡的神色。

他對於夏侯衡表現出的疑惑、明瞭、憤怒等神情都能夠理解,但最後表現出的彷徨、沮喪則讓他很莫名,難不成這小子這就消極面對人生了?

顏良哪裡曉得夏侯衡是心中道德潔癖發作了,竟然對曹操生出了不滿來。

這也緣着夏侯衡畢竟年輕,沒經歷過上上下下各級官僚機關的污染,也沒有久經戰陣被死亡的殘酷澆冷了熱血。

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個少年,有點實誠,有點憤青,還有點聖母。

當慰問隊伍來到最後一個營區時,卻沒有見到在前幾個營區的教書先生教導學生的和睦場面,這裡的氣氛明顯更緊張一些。

營區門口和裡邊每隔三五步就設置一個崗哨,負責警戒的討逆營士卒面色嚴肅,而這裡的人也少,沒有圍坐一堆的俘虜,只有零零落落地十幾頂小帳篷。

整個營區裡冷冷清清,除了最大的一頂帳篷中偶爾傳來人聲,其他地方都悄無聲息。

當有人報知顏良前來巡營後,最大的帳篷帳幕一掀,昌琦一臉得意地跑了出來,邊走便笑道:“將軍!我可審出情報了,大情報啊!”

顏良見着咋咋呼呼的傢伙就頭痛,把臉一板道:“嚷什麼嚷,近前來說話。”

昌琦蹬蹬蹬跑到身前,剛剛想說話,卻看到了顏良身後的夏侯衡,不由皺眉道:“咦!這小子怎麼也來了?”

顏良卻沒空和他解釋,只道:“說吧!審出什麼了?”

昌琦立刻面現得意之色,答道:“將軍,咱又有仗好打了。”

顏良心下一個咯噔,心裡猜到是曹軍援兵來了,這面色就有點不太好,問道:“噢?怎麼回事?”

昌琦卻沒注意顏良的面色,繼續顯擺道:“我費了老鼻子勁,連恐帶嚇還餓了那幾個傢伙兩頓,這才得了消息。曹賊已經調了援軍前來陳留,估計再有兩三天就到了。”

顏良確認了這個壞消息後,心態也就平和了一些,問道:“曹孟德在官渡自顧不暇,料來也不敢親自過來。說罷,是打哪兒來的援兵?來將何人?”

“我問得清楚,援兵從南邊豫州的陳國與樑國前來,從陳國來的是西涼人張繡,從樑國來的倒是咱舊日熟人,將軍你猜是誰?”

見昌琦這廝還要顯擺,顏良心裡一想,既是帶兵之將,又是舊日熟人,那基本也就只有一個人選了,說道:“哼!朱文博居然還有臉來?”

昌琦一臉詫異道:“將軍怎知是朱靈那廝?”

顏良心道你都把話說得這麼直白了,我哪裡還猜不出來,回道:“廢話少說,他二人各將多少兵馬?將往何處來?何時能到?”

“據那倆個軍候說,夏侯淵近十日之前就去信曹逆處求援,曹逆行文去陳國、樑國分別命張繡、朱靈往援陳留,曹逆還特地加了夏侯淵爲都護將軍統轄此二人,至於二人所將兵力多寡倒是並不清楚,彼輩說約莫這兩三日內便可來到。”

顏良心道張繡和朱靈二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燈,那張繡倒還罷了,離了賈詡這老陰逼後能耐至少得打五折,可朱靈就不同了,除了能打之外還有腦子,就是他公然背袁投曹,人品差了點。

剛剛把夏侯淵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就來了另倆個扎手的傢伙,這日子還讓不讓人好好過了,自己不過是想來野區偷偷發育一波,這特麼還幾路包圍。

顏良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巡營調戲夏侯衡,心急火燎地吩咐在軍營中召開軍議。

過不多時,所有軍中要員全數來到,顏良開門見山地道:“昌琦審訊得知,曹賊已然遣了張繡出陳國、朱靈出樑國前來陳留聽夏侯淵調遣,目前敵軍人數不明,大約兩三日內便可來到。都說說吧,有什麼想法。”

左司馬張斐道:“還好將軍籌劃得當,趕在敵軍援兵來到之前大敗夏侯淵部,爲我軍佔得先機。”

昌琦道:“甭管他張繡、朱靈,咱來一個打一個,來倆個打一雙,統統把他們打殘了了事。”

顏貯道:“前時我軍設謀伏擊夏侯淵部得手,曹軍此回定有所防備,且敵軍人數未明,具體從何處來亦未可知,還是莫要太過樂觀。”

東郡太守畢齊說道:“將軍大破夏侯淵,又成功引得曹軍遣人來援,可謂是將偏師奇兵之任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若暫且避其鋒芒,退至長垣,待摸清敵情後再作區處。”

右司馬隗冉道:“因着有濟水相隔,我營遊騎難以深入查探南邊敵情,聽說張繡手下有不少涼州騎兵,若其輕兵疾進,恐旦夕可至,倒是不可不防。”

青州別駕王脩道:“從將軍先前種種安排來看,想必是不欲在平丘久留,如今敵軍援兵來到,正合着可以動一動。”

在廣泛採集了衆人的意見後,顏良看出來在座衆人裡分爲兩派,一派主張走,一派主張打。

昌琦是無腦莽,就想着廝殺,隗冉雖是提醒自己注意張繡的西涼騎兵,但估計也有和張繡較量一番的意思。

畢齊最好是趕緊往北撤,他也好去東郡赴任,顏貯與王脩也不建議在平丘久留。

顏良見在座衆人的情緒都不太高,當然要把昌琦這個憨人除外,他便說道:“此番曹孟德遣人來援陳留,然張繡、朱靈二將名位本不弱於夏侯淵,曹逆爲此專門拔擢夏侯淵爲都護將軍,以便於號令統一。”

“若夏侯淵手中尚且有數千強兵,名位又壓過張繡、朱靈半頭,自可順利統轄二將合力攻我。可惜夏侯淵已然大敗虧輸,逃回封丘不過千數殘兵敗卒,如此一來,主弱而客強,張、朱二人尚且能否服膺夏侯淵的統轄還在兩說,故而不必多慮。”

顏良先分析了一通敵人的弱點,給大家打了打氣,又給衆人敲警鐘道:“然張繡、朱靈二將俱都老於行伍,統兵作戰各有所長,目前具體兵力、行進路線等情況不明,我等亦當做好最充分的應對,萬勿疏忽草率。”

聽顏良這麼一說,衆人紛紛應諾。

顏良說道:“我軍多餘的輜重物資已然成功轉至長垣、東郡,故後路無虞,只消把這批俘虜妥善處置後,便可放手施爲。既然我等可敗曹孟德,可敗夏侯淵,自也不怕什麼張繡、朱靈。”

昌琦在一旁起鬨道:“將軍說的是,任誰來都是一樣打殺了。”

顏良不去理睬這個憨貨,轉而問張斐道:“休武,俘虜可都登記造冊了麼?”

“回將軍,已大致做完。”

“說說情況。”

“昨夜至今我軍遊騎又俘獲了百餘曹軍,如今俘虜人數三千掛零,約有一千四百餘人在兗州有家有室,有父母妻兒,其餘一千五百餘人則都是軍屯客、無地之民、流民。”

這兗州地區還真是悽慘,俘獲的三千曹兵裡只有一半不到有根有底有去處,其餘一半多竟然都是無根浮萍般的苦命人。

不過顏良覺得這一千四百多人還是有點太多,一下子放了有點捨不得,便道:“你且再將這一千四百餘人盤問一遍,家中父母子女歲數幾何,兄弟幾人。”

張斐有些疑惑地問道:“這略有些繁複,不知有何關係?”

顏良答道:“家中父母年逾花甲者,家中獨子,膝下子女皆未滿十歲者,此三類人我欲放其歸鄉,使其將我軍之威勢,厚待俘虜之義行沿途散佈,以使得兗州百姓明辨是非,棄暗投明。至於其餘人等則盡數押送北上,整訓一番後,可以補充兵員,充作力役。”

張斐聽了之後讚道:“將軍仁厚周到,屬下佩服。”

“現下時間緊迫,你且加把勁,今天便弄出個眉目來。”

“末將遵命。”

“在辨別分類之時,切勿流露口風,以免被人鑽了空子,切記切記!”

“末將明白。”

安排好了俘虜之事,顏良又轉頭吩咐道:“進武,你且辛苦一番,多安排人秘密潛過濟水,務必要查探出具體敵情,方纔好有所針對。”

“末將遵命!”

“諸君且去各自準備,平丘非是久居之地,至於下一步行止,待情報打探後再做定奪。”

雖然在會議上顏良說是再做定奪,不過他心裡是早就有所打算。

對於畢齊等人主張的往北退回長垣和東郡去,在顏良眼裡屬於下下策,這樣做雖然十分穩健,可以更好的保全自身,但仍舊不爲顏良所取。

正如畢齊所說,在平丘伏擊夏侯淵的戰績已經足以在袁大將軍處交差,完全可以不要再冒着風險去和張繡、朱靈等人硬抗。

但此刻的顏良早已經不像白馬城下那般事事謹小慎微,唯恐項上人頭不保,他在與關羽、張遼、曹操、夏侯淵等人的交鋒中漸漸地把昔日冠絕河北的自信找了回來。

關、張、曹、夏侯諸人絕對屬於漢末三國時代最爲難纏的幾個對手,他們都奈何不了自己,有些人更是在自己手底下吃了大虧,足見自己這隻蝴蝶扇起的風已經隱隱間有成爲十二級颱風的趨勢。

雖說仍然不知道官渡一役最終結果能否被改變,但顏良決定自己的這支偏師要打出風采打出自信,徹底放飛一下自我。

所以,顏良的下一個目標可不是什麼長垣、東郡,而是把目標放在了東邊的濟陰郡。

說來也巧,前一任的濟陰太守還是老袁家的人,袁紹的從弟袁敘。

去年的時候袁術被曹操揍得生活不能自理,這時候纔想起自己有個在河北混得風生水起的庶兄,便託袁敘帶話給袁紹想要把得自雒陽之璽快遞給袁紹,只不過中間隔着個聯邦快遞經常玩截留快遞,這事兒才最終黃了。

在袁曹之間的矛盾激化之後,袁敘的身份自然不適合繼續留在濟陰當太守,他也自覺辭去了印綬回了汝南老家當田舍翁。

濟陰是富庶之郡,曹操遂委了夏侯惇來接任太守,但夏侯惇一直留在曹操身邊帶兵,所以只是兼領濟陰太守,實際政務大都由郡丞代行其事。

又因着濟陰位置偏東,不在袁紹南下許都的主要路線上,所以那裡的兵備比之陳留更有不如。

地方富庶,兵備不修,太守不在家,小鬼來當家,袁敘在濟陰多年,肯定還有不少門生故舊在,這塊大大的肥肉哪能不讓顏良垂涎欲滴呢?

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91章 算計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268章 教導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79章 馬城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77章 踏春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00章 逆推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250章 解圍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28章 城外來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14章 回鄉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章 造化弄人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章 死了又死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68章 教導營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84章 構陷得逞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273章 泜陽亭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61章 三面夾攻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
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91章 算計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268章 教導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79章 馬城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77章 踏春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00章 逆推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250章 解圍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28章 城外來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14章 回鄉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章 造化弄人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章 死了又死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68章 教導營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84章 構陷得逞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273章 泜陽亭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61章 三面夾攻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