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山下鏖戰

見敵騎已經衝進了步陣,身處步陣後方的建義中郎將陶升心頭大急,連連揮動旗幟並且大聲呼喝着讓步陣穩住陣腳。

可是任陶升如何呼喊都已經無濟於事,缺乏戰陣經驗的屯兵們遇到危險時下意識地躲開敵騎衝陣的方向,把自身的步陣擠得東倒西歪。

而處於步陣中央的晏姜已經有些後悔先前所作的決定,他是吃了哪門子的閒飯纔要逞這個能,像汲陌一般猥瑣地待在後方不是挺好。

不過晏姜也沒空多想,敵騎已經殺到了他的面前,一杆騎槍直直往他的面門刺來。

他連忙側開半步,避免腦袋被捅成爛瓜,然後手中的大戟也乘勢伸出。

晏姜慣用大戟,所以並未和其他步卒一般用戟去勾刺馬背上的敵騎,那樣敵騎容易格擋招架。

他十分雞賊地把大戟橫在了敵騎面前,戟刃尖銳的小枝正對準了敵騎前進的方向。

他前方的敵騎正在往前衝,雖然看到橫在面前的戟刃,但急切間哪裡勒得住馬,只來得及用騎槍去格擋。

晏姜乘勢握緊戟柄一個橫掃,生生把那名賊騎給勾下了馬來。

晏姜剛想擡起長戟往下一啄送那名賊騎去見幽都王,但面前又衝來了數騎,還未近身,便已經把手中的兵器對準了晏姜。

若是在正常的槍矛步陣,面對敵人的進攻,自然有身旁的袍澤幫忙掩護。

但晏姜往左右一看,臥槽,他身旁的同伴都已經退開了好幾步,就餘下他一個人站在中間,顯得格外刺眼。

這當口他哪裡還顧得上殺敵,連忙往後急退,一邊退一邊還防備着面前的賊騎衝過來。

而這世上之事偏偏是你怕什麼就來什麼,衝來的數騎中有一人護在倒地的同伴身前,另兩騎卻直奔晏姜而來,顯然是要解決了這個落單的步卒。

由於晏姜在後撤步之中,並不能站穩腳步,所以面對兩名賊騎的衝刺幾乎沒多少防備能力。

正當晏姜心頭大呼“我命休矣”的時候,從步陣中央射出一箭,直奔衝在最前的那一騎面門而去。

那一騎沒想到衝得如此近距離上還受到敵人弓弩射擊,根本沒有防備,被一箭射中了面門摔落馬下。

晏姜用眼角餘光看到了這幕場景,心裡暗叫了聲好。

不過他仍沒有脫離危險,第二騎並沒有管面前的倒地同伴,而是繼續打馬向前,一槍刺向後退中的晏姜。

晏姜倉促之下擡起長戟一格,由於發力不當,長戟被敵騎的騎槍給一下子挑飛。

但晏姜藉着這股衝力,借勢倒地一個翻滾,險之又險地滾到了同伴面前,讓對方的衝鋒無功而返。

這時候,這名賊騎已經單槍匹馬突得較前,讓出一大片位置的屯兵們雖然膽戰心驚,但仍是在軍官們的呼喝之下擡起槍矛,勉強擺出了陣勢,讓賊騎不敢再前。

這時候,屯兵後陣響起了清脆的銅鉦之聲。

這一下,不止是普通屯兵,便是軍官們也長出了一口氣,連忙指揮着屯兵緩緩後撤,徹底讓開道路。

驚魂未定的晏姜跟着人羣撤下來之後,卻看到好基友汲陌拿着一張角弓嘲諷道:“嘿!傻大個你是真傻還是假傻,別人都退了你還不退,若不是乃公那一箭,你就便死大個了。”

雖然知道是好基友救了自己一命,但面對他的嘲諷晏姜依舊是惱羞成怒地回道:“那是他們無令而退,把我一個人拋在了前邊。”

汲陌道:“你是不是傻啊!咱這是屯兵,可不是討逆將軍麾下精銳,遇到敵騎衝過來能不慌嗎?”

晏姜被懟得心中鬱悶,卻也無力反駁,他轉過頭一看賊兵衝過去的方向後卻道:“那趙國典農不也是屯兵麼?爲何他們可以攔住賊兵衝陣?”

汲陌嘆了口氣搖搖頭道:“莫要說了,人家那是一般的屯兵麼?人比人氣死人啊!”

對,汲陌說得沒錯,仇升率領的趙國典農兵絕不是什麼一般的屯兵。

自從去年十月起,仇升被借調到趙國主持募兵訓練事宜。

他以顏良調派給他的五百老卒爲骨幹,大肆沙汰了郡兵中老弱不堪者,以良家子與流民中精強者補充,共得兵五千。

經過仇升的反覆操練,這五千兵馬的訓練程度提升得很快。

又因爲趙國也實行鹽鐵酒專賣制度,府庫十分充盈,郡兵們的兵甲犀利,糧秣充足。

在面對孫輕入寇的時候,仇升率領的趙國郡兵便大顯身手,先是當道阻擊擊敗孫輕,又會同高邑營抄了贊皇山與逢山上的賊寨,積累了不少戰陣經驗。

這一次仇升雖然只帶了兩千人協助作戰,但都是五千人優中選優的結果,故而人人能戰,人人敢戰。

故而當張臨帶着部衆好不容易衝散了常山典農的步陣之後,迎面卻又遇到趙國郡兵剛剛結下的步陣攔截。

由於常山典農的屯兵們退散得太快,沒有留給仇升充分的準備時間,不過仇升仍然一邊前進一邊整隊,在賊兵們衝過屯兵的陣地時將將把上山的道路攔住。

仇升眯着眼看了看即將衝到眼前的賊人,又看了看自己身前的還在小範圍調整的步陣,心中不無遺憾地想道:“若是能再給我多一刻鐘,不,再多半刻鐘時間,不說能組成像那日毛嶺攔截楊恪時那麼嚴密的防線,至少也能有個七八分樣子。”

雖然事起倉促,但仇升也是隨機應變,將上山的道路攔住了一大半,只餘下最右側的一小半道路。

這倒不是仇升沒能力全部攔住,而是他故意爲之,與攻城的時候圍三闕一的策略相同,讓賊人們至少看到有一條沒有被阻攔住的道路,這樣他們就不會下死力衝陣,防守方的壓力也會響應減輕一些。

而且,這右側的一小半道路靠近山坡,有不少高低不平的石頭,會影響賊人快速通行。

若是在平時,人們自然不會選擇從那邊走,而會走平坦的正中央,但眼下中央道路被阻斷,賊人們想要通過,要麼擊潰面前的步陣,要麼從邊上磕磕絆絆地前進。

衝在最前方的騎兵最爲彪悍,多是張臨從本寨帶出來的人馬以及各山寨少數精銳。

他們挾着衝散屯兵們的威勢,看到面前又有人結陣防禦也並未在意,以爲再如法炮製衝上一陣後便能解決面前的敵人。

當賊騎們隔空朝槍矛陣中投擲短兵時,那些遭到拋擲攻擊的步卒雖然也有中招負傷,但整體的陣型並未鬆散,前方有人負傷倒地,身後便有人補上位置,那一致對外的槍矛陣依然嚴整。

見到面前的步陣並不動搖,很多賊騎便心中動搖,不敢催馬上前,就連他們胯下的坐騎面對閃耀着寒芒的槍刃也是連連嘶鳴不敢向前。

極少數殺紅了眼的賊騎不顧坐騎的反抗,拼命打馬上前,欲要撞破槍矛陣,然而等待他們的命運便是連人帶馬一起被刺成篩子。

也有一批機靈的賊騎見步陣邊上留出了一條空檔,便打馬從空檔方向而去。

但他們的前進也並不順利,地上嶙峋的山石和高低不平的地面讓他們很難提起馬速。

而趙國郡兵更在這一側道路邊上佈滿了弓弩手,隨着軍官的一聲令下,朝正在通行中的賊人展開齊射。

一大波箭雨落下,立刻便射翻了幾十騎,這些賊人或是人中箭或是馬中箭,在道路上翻滾成一片,將本就不太好走的半邊道路堵得更加難行。

第一批往這條道路上通過的兩三百騎,竟然只有半數跑到出了趙國郡兵的射程範圍,另一半都被留在了路上。

前進中的張臨也看到了面前的狀況,他下意識地分辨出這空出的半條道路絕對是常山人設下的陷阱,便立刻搖動旗幟讓身邊的部衆重新整隊,不要再輕易向前。

能夠跟隨張臨來到虎頭山下的賊人多是膽氣豪烈之輩,因爲膽小的早就在上艾縣境內時就已經偷偷溜走。

而到了眼前這個地步,這些賊人也都已經意識到了只能前進不能後退,退便是死路一條,在生死存亡之際,都被逼出了心中的那股子狠勁。

張臨高聲呼喝道:“二三子,飛燕寨中出來呼應的兵馬就在眼前,只消衝散面前的步陣便能會合,且與我併力向前。”

這些時日來張臨多次帶着人親自衝殺在前線,很是博得了這些賊人的認可,故而大家也不以爲他年輕而輕視,聞言都是呼應道:“併力向前!併力向前!”

張臨以一名親信頭目爲先驅,率着一夥臂力強大的賊人走在最前。

賊人們藉着戰馬的衝勢,在步陣前拋擲出一批短兵,讓步陣產生稍許混亂。

然後這批賊兵們更是不顧惜坐騎,直接強驅着戰馬便硬衝上高舉的槍矛。

趙國郡兵的槍矛紮在戰馬的身軀上,將戰馬紮得高聲悲鳴。

也有一些步卒被巨力一衝拿捏不住槍矛,好在他們身後的袍澤會用肩膀抵住他們的後背,給他們以強勁的倚靠。

在戰馬撞上槍矛陣之前,馬背上的賊人紛紛滾落下馬,手持着短刀便揉身而上。

他們趁着戰馬衝撞出的空檔,成功欺入了步陣中間,砍向了來不及收回槍矛的趙國郡兵。

有數名趙國郡兵被劈砍負傷,使得最前排的槍矛陣又出現一些破綻。

不過這個破綻稍縱即逝,後兩排的槍矛兵察覺有異,立刻從後排往前刺擊,刺向了欲要繼續逼近的賊兵。

有賊兵躲閃不及便被刺翻在步陣之前,有賊兵則身手機敏及時後撤躲過一劫。

不過在賊兵後撤的時候,後排的槍矛兵便踏步上前,替換下受傷的袍澤,繼續保持槍矛陣的嚴整。

而張臨率領的賊兵大部隊也迎了上來,這一次上前的都是步卒,他們與趙國郡兵的兵器相類,都是槍矛長戟。

在裝備相近,戰法類似的情況之下,比拼的便是訓練程度,是個人戰技,是團隊配合,更是士氣,是意志,是決心。

趙國郡兵這一邊訓練程度更好,團隊配合也更佳。

而張臨率領的賊兵們都是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卒,個人戰技方面稍稍佔優。

而在士氣、意志、決心方面,趙國郡兵也不弱,可他們終究是客兵,與討逆營本營將士略有不同,對上人人拼死而戰的賊兵們便略顯下風。

在賊兵們不惜死傷的衝擊之下,趙國郡兵的步陣被衝得頻頻後退,雙方的傷亡率都在迅速攀升。

當兩邊纏戰得難解難分時,一波賊騎越過前方步卒,衝向了趙國郡兵們留出的空檔位置。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是在弓弩的洗禮下倉惶奔逃,而是直接衝向了引弓待發的弓弩手們。

賊人們不按常理出牌的攻擊稍稍造成了趙國郡兵的慌亂,他們在施放了手中的箭矢,射倒了一批賊騎後便匆忙後撤,將身後的刀盾兵們讓了出來。

而這股賊騎專門盯着趙國郡兵的槍矛陣與刀盾兵的間隙位置衝擊,殺得拐角位置的趙國郡兵應接不暇傷亡大增。

處於步陣中央的仇升見狀連連搖動旗幟,命令拐角處的槍矛陣收縮防線往後退避,以減少己方承受的壓力。

不得已之下,趙國郡兵只能再度讓出一些通道,不再強行阻攔在道路中央。

張臨也是見好就收,率着賊兵大部從這衝擊出的空檔裡擠了過去,成功登上了上山的坡道。

在山下討逆營本陣中央,顏良看着面前的戰事,感慨道:“黑山賊中也不乏能手啊!這一波一波的進攻流暢之極。”

他身旁的牛大嘟囔道:“這明明就是趙國郡兵不堪用,若是換了我短兵曲或者元氏本營的人馬,定能把張臨盡數堵截下來。”

顏良聞言把臉一板道:“趙國郡兵哪裡不堪用了?仇德升不過帶了一千八百人,便能抵敵住三四千賊人,在造成敵人大殺傷的同時又維持自身不至於損傷太過,已經是收放自如。若是換了你,擋或許能擋下來,怕是殺敵一千自損也要八百吧?”

牛大被訓了一通也是不敢回嘴,只是略顯委屈,顯然對自己沒能爭到出戰的任務抱有意見。

顏良也猜得到他想什麼,便說道:“既然張臨已經衝上了山,伯舉那邊怕也攔不下來,你帶着騎兵去衝上一陣,在這夥賊人身上狠狠咬上一口。”

“讓他們即便衝進了飛燕寨,也要少幾塊肉!”

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378章 踢毽子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96章 職方掾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44章 殘月彎刀第86章 馳援文丑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50章 固辭東郡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16章 捋順毛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139章 香餌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43章 古北口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358章 變故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97章 螻蟻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393章 龜甲陣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90章 破門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64章 賀喜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26章 北路軍第398章 追擊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7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誤中副車
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378章 踢毽子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96章 職方掾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44章 殘月彎刀第86章 馳援文丑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50章 固辭東郡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16章 捋順毛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139章 香餌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43章 古北口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358章 變故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97章 螻蟻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393章 龜甲陣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90章 破門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64章 賀喜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26章 北路軍第398章 追擊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7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誤中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