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求生得生

倉惶跑出先鋒軍大營的郭孚心裡簡直氣炸了肺,他出了營門後跑到無人之處便是一通大罵,但罵了一會兒後也就停了。倒不是說他心情平復,也不是說他罵到詞窮,而是他既渴又餓,實在是沒力氣再罵下去。

這年頭普通百姓都是一日兩餐,軍中也是如此,但世家大族都是習慣一日三餐,往日裡這個時間點郭孚早就已經吃上了。

他原以爲到了先鋒軍營中哪怕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弄點肉脯粟飯湊合湊合也就罷了,誰曾想別說一粒粟飯,就連一滴水都沒能喝上就被趕了出來,這讓趕了老半天路的郭孚怎麼受得了。

一旁的僕從小心翼翼地建言從回去的路上找個裡聚弄點吃食,郭孚心想也只得這樣了,若餓着肚子怕是沒有力氣趕回黎陽大營。

不過,人生到處充滿着意外,正在郭孚餓得頭昏眼花時,卻恰恰好迎面撞上了一人,此人正是右營校尉馬延馬孟昌。

Www¤ttκǎ n¤c o

今兒中營和左營攻城,右營輪休,馬延手下的人又報稱黎陽大營有使者去了中營,最喜打探消息的馬延便帶着人呢想往中營走一遭打聽打聽黎陽營又傳達了什麼新的命令。

只是他才走到半路上就遇上了滿臉晦氣的郭孚,馬延心下微微詫異,面上卻立刻把那坨肥肉給堆出了花朵似的笑容來。

郭孚正自心中滿腔鬱悶無處傾訴,在馬延的刻意逢迎引導下就把剛纔的事情給說了個七七八八,狠狠將顏良給數落了一通。

馬延得知面前這位遭受了冷遇,且飢渴交困,他便好心建議郭孚去他右營中略進飯食再回去覆命。

照理說郭圖比較親近袁紹長子袁譚,而馬延則與袁紹三字袁尚交往更密切,那郭孚和馬延應該不是一路人。不過在這個時候,擁護袁譚和袁尚的冀州臣屬們還遠遠沒有那麼涇渭分明,馬延又向來是牆頭草兩邊倒的秉性,且郭孚已經是餓昏了頭哪裡考慮這許多,就歡歡喜喜地隨馬胖子入了右營。

在右營中郭孚自然是一邊吃着飯一邊繼續噴顏良,馬延雖然畏懼顏良之威風,但前幾日軍議時馬屁拍在了馬腳上,反被顏良一頓數落也讓他心中略有不快,當下便就着郭孚的話頭附和了幾句,兩人越說越起勁,竟有些恨未早日識荊的意思。

浮誇少年和猥瑣胖子的事情暫且不表,且說顏良把郭孚打發走後,剛找了個偏帳讓人端上食案准備用餐,就又聽短兵來報有人請見。

他原本想吃完飯再見來人,卻聽說是來獻造攻具之法的,頓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就召見來人。

進入帳中之人着了低級軍吏的服色,面色有些滄桑,瞧不出真實年紀,走路還一扭一扭的不怎麼利索,顏良眼見之下眉頭微皺,不過立刻就釋懷了,鄧子曾曰過“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只要眼前之人能夠幫他造出合適的攻具,管他是什麼樣子。

來人略有些彆扭地叩拜在地道:“右營所轄斥候屯長仇升,拜見將軍。”

顏良一聽來人名字後大爲詫異,問道:“什麼?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姓仇名升,字德升。”

這年頭沒有拼音沒有字典,繞了一圈,顏良才搞清楚眼前這個小小屯長的姓名,心道:“仇升字德升,求生得生,這名字妙啊!”

因着仇升有個討喜的名字,在顏良眼中也看上去順眼了許多,問道:“你可是不利於行?”

“小人前數日奉校尉之命前往白馬東門處偵伺戰況,事後被校尉責罰,受了二十軍杖,故而如此。”

顏良聽了這個說法,不由疑惑道:“哦?這倒是爲何,你且詳細道來。”

於是仇升便把那日的前情後果一一道來,中間也沒有什麼添油加醋,顏良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雖然他不能偏聽偏信仇升的一面之詞,但從心裡已經信了馬延能做出此等不要臉之事,不過馬延作爲一營校尉,找個由頭責罰自己的屬下軍吏,自己也不好過問。

把這無關緊要之事暫且擱在一旁,顏良問道:“你既是斥候,也有打造攻具的良法獻上麼?”

“稟告將軍,在下家父曾爲濟陰郡中工師,在下耳濡目染之下於建造之事亦稍有所得,故而冒昧請見。”

顏良心道怪不得聽仇升說話不似冀州口音,原來是兗州濟陰人,其父還能做到郡中工師,看來是有名的工匠之家,不由心生幾分期望道:“你且說來,有何良法?”

“諾!小人前時觀城下攻防之戰,私以爲對我軍攻具之威脅莫如城頭石砲。石彈勢大力沉,一旦砸中我軍長車,即便有覆頂擋板亦無甚效用。而長車沉重,需衆多甲士一同推動,石彈不中便罷,一旦擊中,長車傾覆,木屑紛飛,則易牽連衆人。”

從仇升短短几句話裡,顏良看出此人果然是當斥候的好手,不但看得清楚,還能加以思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由讚道:“你眼力不錯,可有什麼改進之法?”

“小人以爲,長車之形制無論如何改進,均無法避免城頭石砲威脅?”

“噢?”顏良心知此人不會專門來告訴自己這等廢話,必有後文,便也不問等他自己說來。

“小人以爲,可專用小車裝載土石,既難以被石彈擊中,即便擊中,亦只折損一車一人,於我大軍無所礙。”

“噢?只一人便可控御之車?難不成要用馬車,牛車?”

“非也,小人以爲可用鹿車。”

“什麼?鹿車?”

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397章 螻蟻第89章 “從心”所欲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65章 誇誇羣第78章 孝子畢軌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437章 衝車第280章 逃賊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63章 帥醒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435章 互狙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28章 上鉤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61章 三面夾攻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549章 女間第7章 鄉野之民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7章 鄉野之民第393章 龜甲陣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91章 算計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72章 再度對決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79章 伶牙俐齒第522章 舊人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543章 古北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94章 論功行賞
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397章 螻蟻第89章 “從心”所欲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65章 誇誇羣第78章 孝子畢軌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437章 衝車第280章 逃賊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63章 帥醒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435章 互狙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28章 上鉤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61章 三面夾攻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549章 女間第7章 鄉野之民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7章 鄉野之民第393章 龜甲陣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91章 算計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72章 再度對決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79章 伶牙俐齒第522章 舊人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543章 古北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94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