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

這亟不可待之人不是旁人,正是義陽少年魏文長。

前幾次路上遇到蟊賊時,多是李三手下的扈從或是蘇雙手下的護衛出面斥退,讓恨不得打起來的魏延大失所望。

這一次渡過風陵渡,眼瞅着要進入一處山嶺,他便自告奮勇地走在隊伍最前方,這不果然便被他遇到了不長眼的蟊賊。

那賊人被打得有些懵圈,心想這商旅怎麼不按常理出牌,一言不合就動拳頭,還懂不懂規矩,打山賊也是犯法的啊!

而身後看熱鬧的兩名賊人忙上前幫手,魏延絲毫不怵,連武器都不用,三拳倆腳就全數給撂倒。

見賊人盡數躺在地上呼痛,魏延雙手叉腰大笑道:“哈哈哈!就汝等這幾下還敢出來劫道,都不夠乃公耍幾下。不過癮不過癮,再來打過!”

這些賊人雖然蠢,但也知道打不過眼前這個少年,哪裡肯起來再挨拳頭。

有一人離得比較遠,在地上扭來扭去想要逃跑,卻被魏延一個跨步上前給提了起來,對着肚子就是一拳,打得那賊人腰彎得似蝦米一般,倒在地上不停抽搐,連胃裡的酸水都吐了出來。

走在隊伍中的衆人這時候也發覺了前邊的動靜,紛紛上前來看,發覺魏延赤手空拳就撂倒了三個賊人,也是嘖嘖稱奇。

徐庶在老家的時候也曾是混社會的,故而在同行的時候與魏延挺聊得來,出言調侃道:“文長,你下手可輕些,莫要把人給打死了。”

魏延一臉嘚瑟地道:“不會,我下手可有分寸呢,打不死,也不知道是不是附近郡縣懸賞的賊人,可以抓去換些賞錢。”

那幾個賊人聽聞要被抓去見官,紛紛哭求道:“大爺,大爺,我等只是苦出身的,實在是過不下去纔在路上討碗飯吃,從沒做過惡,可千萬莫要把我等送去見官啊!”

魏延斥道:“呸!我可不信,若是落單的旅人落到你們手上,還能討了好去?我看汝等個個該殺,既然汝等不願見官,那我就一刀一個,送你們去幽都!”

賊人被嚇了個半死,立刻哭喊道:“不要啊!不要啊!大爺!我等還是去見官吧!”

魏延倒也不是嚇嚇他們而已,而是真個在琢磨,是把他們給吊死好還是砍頭好。

這時候,有一人走上前去,說道:“魏君且不急動手,待我問他一問。”

魏延道:“有啥好問的,趁早一刀一個了結了好上路。”

那人道:“若是惡貫滿盈之輩,殺了便也殺了,若真是新近落草,還未犯下滔天之罪,倒也可令其將功折過,留下一條性命。”

魏延眼睛一白,說道:“汝等讀書人便是麻煩,你且去問吧!看你能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那人上前拾起爲首那賊人的刀仔細看了看,又拿起其餘二賊的武器瞅了瞅,繞着三名賊人打量了半晌,才問道:“汝等說自己是苦出身的,過不下去了纔在道旁打劫?”

那三名賊人忙如小雞啄米似的點頭道:“先生說的是,我等無家可歸,又無衣食,不得已才如此爲之。”

那人又問道:“那汝等且說說,因何原因無家可歸,又爲何選在此處劫道?”

賊人道:“回先生的話,我等本是河對岸王城鄉人氏,前兩年,王城鄉被西涼賊攻破,我等與家人都被擄掠去北邊梁山附近給賊人放馬,期間我等的家人都沒熬住先後死了,我等三人僥倖活了下來。”

“一個月前,我等趁賊人不注意,尋了個機會逃了出來,一路沿着河水而下,回到了家鄉。”

“然而家鄉的裡聚早就被燒爲白地,我等也尋不到自家曾經的親眷鄉人,甚至連祖輩傳下的田地都被人給佔了去。”

“我等無家可歸,又無衣食,不知如何謀生,便生出了些不該有的念頭。”

“不過我等也羞於在鄉里附近行事,這才渡過河水,來到此處的雷首山。”

“我等真沒想過殺人越貨,只是想訛些錢財,好吃上一口飯,不料卻遇上了這位大爺。”

“懇求先生與大爺放我等一條生路,我等保證以後再也不敢爲非作歹,哪怕餓死也不敢了。”

那人道:“噢,如此說來,汝等還真是被迫的?那汝等哪裡來的刀矛?”

賊人道:“都是在逃跑的時候,從賊寨中偷作防身的。”

那人點點頭道:“嗯!汝等雖然情有可原,然生出了劫道的念頭,總是不該。”

聽聞此話,魏延不幹了,他方纔在一旁聽了半天,早就不耐煩了,冷笑道:“嘿!彼輩賊子說的話能信麼?若他們說是上山來砍柴,你也信?”

那人道:“我自能分辨出彼輩所言是真是假。”

魏延嗤笑道:“哈哈哈,我看你是讀書讀傻了吧?憑賊人一面之詞也能作數。”

那人也不着惱,問道:“敢問魏君,我等一路行來,你可曾見過如此莽撞,又如此武藝疏鬆,衣衫襤褸的賊人?”

魏延道:“雖是沒見過,然當賊人衣衫襤褸不襤褸,武藝疏鬆不疏鬆,莽不莽撞,又有何相干?”

那人道:“自是相干,我等一行百餘人,僅憑眼前的三人,就敢於劫道麼?即便是如魏君如此強的身手,怕也不能爲之吧?”

魏延聽他說自己身手強,心頭也是一樂,不過仍舊反駁道:“他三人或許是昏了頭了,也或許是大股賊人的眼線。”

那人道:“我等如此多的人,且都帶着兵器,但凡有些腦子的賊人,都會提前查探清楚才下手。若他們是大股賊人的眼線,那不應當快速回報麼?爲何要自行跳出來?”

魏延被問得不知如何回答,脖子一梗,說道:“這你卻要問賊人,爲何問我?”

那人笑道:“我這不是問過賊人了麼?他們已經給了我答案。”

魏延冷哼道:“賊人胡說八道滿口胡言,明顯是愚弄你我,不過是想爲自己脫罪罷了。”

那人重新拾起爲首那賊人的刀,拿到魏延面前道:“魏君且看,此刀如何?”

魏延瞄了一眼,只見這柄環首刀刀身滿是鐵鏽,更有數道缺口,在刀刃三分之一處還有一處很明顯的裂紋,顯然是已經廢了,便說道:“劣劣等,與廢鐵無異。”

那人點點頭,說道:“魏君有眼力,正是廢鐵一柄。”

說着又把另兩人的武器給拿來,指着一把刀問道:“魏君且看此刀如何?”

魏延一看,這把刀刃短而闊,刃尖還微微向前方突出,饒是他練過諸般武器也沒見過,不免疑惑地問道:“這……這是柴刀?”

那人笑道:“魏君有眼力,正是柴刀一柄。你且再看看這把長柄武器如何?”

魏延一看就更抓瞎了,此長柄武器非矛非鈹,乃是一柄短劍用繩子綁在一根竹竿子上,吶吶道:“此物……此物簡直瞎鬧!若是用力劈刺,這短劍定會與竹竿脫離。”

那人又笑道:“魏君不愧武藝精熟,一看就看出這柄武器的缺點來。如此之武器,正可證明此三人非是專門剪徑的賊人,而真如他們所言,乃是無家可歸被逼無奈的苦命人。”

這時候,饒是魏延心裡也有些相信了。

這幾人的武器也太過玩鬧了,憑一柄廢鐵,一柄柴刀加一柄自制瞎幾把搞的東西就想來打劫,這不是嫌自己命長麼?

即便是再落魄的山賊,也不至於窮困如此,拿自己命開玩笑吧?

雖然心裡有些被說服,然而魏延嘴上卻仍舊不肯示弱,說道:“這些賊人哪裡能用得起好刀好劍,我可是聽說,當年鬧黃巾的時候,隨便拎一把鋤頭就能造反。”

那人也不與他反駁,只是問道:“魏君,你說這賊人劫道所爲何來?”

魏延想都不想就答道:“可不是爲了金銀財貨大魚大肉麼?”

那人道:“魏君所言甚是,方纔那人被你打了一拳,想是把他這兩天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你且看看他吐出了些什麼?”

魏延偏頭看去,發現那人身前一灘污漬裡什麼都沒有,盡是些酸水。

不對,還是有些東西的,那一條條有些發綠又有些發黑的東西是啥?

那人不避酸臭,蹲下身從酸水中捏起一根不知何物的東西道:“若我猜得不錯,這是草根,魏君你說這三個賊人若是慣賊,又怎會連一粒米糧都搶不到,要靠挖些草根充飢呢?”

“而且,你且看,這三人瘦弱不堪,衣着破爛,腳上的鞋都爛了,甚至腳上還有血泡,不正合了他們的說法,乃是剛剛從遠方奔逃而歸的苦命人麼?”

至此,魏延被問得毫無脾氣,再也說不出話來。

而圍攏在邊上看熱鬧的士人、商隊夥計全部拍起了掌來,高聲叫好!

徐庶笑得最是開心,走上前道:“哈哈哈哈!若是比武藝,文長你一個能打十個,可若是比斷事清楚,抽絲剝繭,十個魏文長也比不上一個龐士元啊!”

魏延被徐庶當衆調笑,也只是別過臉去碎碎唸了幾聲。

而被誇的龐統卻謙道:“文武有別罷了,若非魏君一開始就制服了此三人,僕即便是再能斷事,也是無力御賊也!”

聽龐統如此說,魏延的臉色纔好看了一些,向龐統拱手道:“龐君斷事之能,延不能及也!”

北上的士人間,隱隱間也分幾個小圈子,王粲、士孫萌、裴潛、司馬芝、蔡睦幾個官二代是一個小圈子,徐庶、石韜、孟建、陳靖是一個小圈子,而龐統、劉廙等荊州人又是另一個小圈子,至於崔鈞、張機等一些人則遊離在各圈子之外,魏延與傅肜二人年紀輕,資歷淺,也不屬於任何圈子。

平時各個圈子之間的人物雖也有交集,但彼此之間總有些隱約的鄙視鏈,大部分人雖然知道龐統多智,魏延勇武,但都沒親眼所見。

這回見到魏延的身手,以及龐統細緻而微的觀察力和絲絲入扣的分析推斷,都是大爲讚歎,嘖嘖稱奇。

尤其是龐統的表現,令看過顏良所授名錄而心中有底的顏益也暗暗驚歎,此人簡直多智近妖,從兄看人還真是準啊!

咦!不對,從兄還沒見過此人呢!

如此說來,從兄纔是真·有鬼神之能!

顏益按捺住心頭的震撼,上前道:“魏君之身手,龐君之智斷,皆令人大開眼界,真心讚歎!”

衆人也紛紛應和,那些士人說話還文縐縐的,如什麼“張湯之復生”之類的話。

而那些商隊夥計則直白得多,稱讚道:“觀魏君擒賊、龐君斷案,簡直比優伶們唱得都精彩!”

顏益轉過頭又對那三名可憐人道:“汝等當感謝魏君,若無魏君制止,汝等勢必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人便是再蠢也分得清楚好歹,立刻跪在地上朝魏延叩頭道:“謝過大爺,謝過大爺!”

顏益又道:“汝等還當感謝龐君,若無龐君明識智斷,汝等早已化作了幾具無頭野鬼!即便是有冤屈也無從說道。”

三人又轉過身對龐統叩首道:“謝過先生,謝過先生!”

顏益道:“看汝等身世可憐,境遇悽慘,若是留汝等在此地,汝等無所生計,怕仍是會走上鋌而走險的道路,豈非縱放惡徒?”

三人忙叩頭道:“我等萬萬不敢了,若我等再行不法之事,直教天打雷劈!”

顏益搖搖頭道:“此終非善策,既然此番二君救了汝等,我以爲當救人救到底。眼下常山對外收容流民,開墾荒田,若符合條件,亦可從軍殺賊,汝等可願隨我前往常山,以自身雙手贖去罪孽,自力更生?”

三人雖然心裡惴惴不安,不知顏益所言是真是假,會否又落入賊窩做牛做馬,不過也知道眼下不容不答應,便點頭道:“我等願意。”

顏益道:“來人,拿三套衣衫和鞋履,再拿些清水,三張胡餅來。”

三人一聽有衣服鞋子還有水和食物,立刻感動落淚,發自真心地向顏益叩頭道:“謝先生活命之恩,大恩大德,此生必報!”

顏益道:“不必謝我,我亦是奉了常山相的令諭而爲,你要謝就謝過顏府君吧!”

三人又是一陣叩頭道謝,暫且不提。

在場所有人對此事能以如此方式收場,也是紛紛叫好。

士人中最年長的崔鈞看看魏延,看看龐統,又看看顏益,心道這些年輕人都不簡單啊!

自己,還真是老咯!

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74章 韓侯嶺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524章 驚變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58章 神射手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360章 劉皇伯第463章 帥醒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215章 催婚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1章 造化弄人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75章 “山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39章 香餌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章 造化弄人第573章 商隊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39章 香餌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17章 聲東擊西第363章 官二代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373章 新儒學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52章 宅鬥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358章 變故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
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74章 韓侯嶺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524章 驚變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58章 神射手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360章 劉皇伯第463章 帥醒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215章 催婚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1章 造化弄人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75章 “山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39章 香餌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章 造化弄人第573章 商隊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39章 香餌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17章 聲東擊西第363章 官二代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373章 新儒學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52章 宅鬥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358章 變故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