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催婚

“兒啊!汝也老大不小了,也該考慮下婚事了。”

顏良萬萬沒有想到,兩世爲人的自己,回到一千八百年前,依舊逃脫不了被催婚的局面。

在前一世時,小公務員顏立善和女友同居的日子過得美滋滋,期間也曾見過雙方家長,不止一次經受過催婚的考驗,只不過那時候他和女友都覺得這樣的日子逍遙自在,若是結婚肯定要被催着生娃,生了娃肯定會進入了地獄模式,所以就一拖再拖。

這一世卻不一樣,自己剛剛二十出頭就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取了同縣大族魏氏的嫡女,過了兩三年又生了個寶貝女娃,只不過天妒紅顏,妻子去世得早。

這一次,剛剛回到下曲陽城外的老宅之中,給母親大人磕過頭,略盡慰問之後,母親趙氏就問起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面對母親殷殷期望的眼神,顏良只得嬉皮笑臉地道:“阿母,我不是還有梅娘嘛!”

趙氏卻板起臉來到:“那能一樣嗎?梅娘雖然討喜,可終究只是個妾,以她的身份是扶不得正的,你還是得娶個士族女郎爲妻啊!”

顏良也不由在心裡嘆了口氣,這年頭尊卑上下分明,梅娘雖然已經成了自己的妾室,但出身低微,非到萬不得已不會立爲正妻。

可是顏良又融合了二十一世紀人的思維,對於父母之命那套極爲不適應,若是娶了個自己不喜歡的女子爲妻,既耽誤了自己又耽誤了別人。

顏良好不容易回家拜見母親,自然不願意惹老人家不樂意,便顧左右而言他道:“阿母且不急說這事,兒有一事相稟,你那乖孫阿枚已經有了意中人啦!”

果然,趙氏一聽孫子的喜事,立刻眉開眼笑地道:“噢?阿枚看上哪家人家的女郎了?”

顏良獻寶似地答道:“是東郡太守畢齊家的女郎。”

趙氏卻疑惑道:“東郡太守畢齊?此又是何等人物?我怎麼不記得冀州世家裡有畢姓?”

顏良尷尬地道:“呃……這畢齊非是冀州人氏,乃是兗州東平國人氏,其從兄畢瑜見爲博陵太守,從兄畢諶見爲魯相,也是當地顯赫大族。”

趙氏道:“噢?原來是兗州人,阿枚這孩子怎麼就不在本州尋個良配,非要去外州找呢?外州之人哪有我冀州人氏牢靠?不過聽你這麼一說,這畢家家世也不算差,倒也配得上阿枚這孩子。對了,阿枚人呢?怎麼沒跟你一起過來見我?”

顏良額頭淌下三滴冷汗,心道這年頭也有地域歧視啊,要不得要不得。

“回稟母親大人,阿枚如今升爲一曲假候了,正率部下紮營呢,我這就去喚他過來拜見您老人家。”

顏良說罷就待開溜,卻聽趙氏道:“慢着!你走什麼走,你倒說說,阿枚過了年才十九,就曉得娶妻生子延續我顏氏血脈,你都三十歲的人了,怎麼就還不如你侄兒懂事呢?你現在膝下一個子息都無,又天天在外邊打生打死的,就沒一丁點讓我放心。”

聽母親嘮叨個沒完,顏良只覺一個頭兩個大,只得老老實實坐在母親身前挨訓。

趙氏翻來覆去嘮叨了一會兒後,說道:“前些時候聽說你要回來,倒是有好幾戶人家的夫人前來尋我說道,向我薦了不少適齡女郎,不僅有本縣的,連外縣的都有,你看是不是給你安排見見?”

“啊?這就要相親啊?”

趙氏說道:“什麼相親,不過是讓你兄嫂找個由頭,召各位夫人攜着各家女郎前來小聚,屆時你尋個機會露個面,看看能不能對上眼便是。”

顏良心裡猶如無數頭草泥馬奔過,心道:“我操!原來還不止是單對單的相親,而是要玩‘非誠勿擾’、‘百裡挑一’,要不要玩得這麼大啊!”

趙氏見顏良的面部表情豐富,卻不答話,以爲他不同意,頓時這臉色又難看了起來,說道:“哼!不樂意?既然你不願見,那我可就給你定下了,我看我趙家老十一的次女便不錯,還有你先妻魏氏有個從妹也很合適。”

顏良一聽母親要開始亂點鴛鴦譜的節奏,連忙說道:“母親大人,此事先不急,總得孩兒自己中意了纔是。”

趙氏臉色稍霽,說道:“那你是願意見一見了?”

顏良見逃不過這一遭,只得應道:“那……好吧,兒就見一見。”

趙氏笑道:“這纔是我的佳兒,阿母我還打算早些抱你的乖孫呢!”

這時候顏枚這小傢伙終於安頓好了手下的部伍來到老宅向大母請安,顏良便找了個藉口趕緊逃出母親的屋子,唯恐再待下去又要給安排上什麼推拒不掉的事情。

回到自己的院中,女兒絮兒正在廊下牽着一具鳩車戲耍。

看到顏良踏入院內,絮兒忙不迭跑到他面前,說道:“阿父,阿父,你送絮兒的鳩車真漂亮。”

顏良略顯詫異,看向絮兒手中牽着的鳩車,只見鳩車乃是黃銅鑄就,上面錯以銀線,刻畫得栩栩如生,端得精美,可他卻不記得自己有送過絮兒這鳩車。

這時候聽到聲響,梅娘從屋中出來,向他展顏一笑,顏良才意會到是梅娘代自己買來,充作自己送給女兒的禮物。

顏良不由心裡責怪自己竟然忘記給女兒帶一份禮物,不過還好梅娘善解人意心思周到,這纔沒在女兒面前出糗。

顏良俯身抱起女兒,說道:“絮兒喜歡這鳩車嗎?”

絮兒笑着答道:“喜歡,謝謝阿父。”

“這鳩車是梅娘代阿父選的,你也要謝謝梅娘。”

絮兒很聽話,轉過身來說道:“謝謝梅姨。”

顏良這才擁着一大一小兩個美人進入了屋中。

第二天一早,顏良來到母親趙氏的屋中問安之後,也顧不上吃朝食,就匆匆出了老宅,來到下曲陽城外的臨時駐地。

左司馬張斐等人已經整裝待發,正準備出營,見到顏良前來,上前見禮道:“末將正要去將軍宅中辭行,沒曾想將軍卻親自過來了。”

顏良拍拍張斐的肩膀道:“休武且先走一步,我兩天之後便率部來真定與你相會。”

張斐道:“將軍難得歸鄉,不若多待幾天再去,國中事務有辛長史與末將先去署理,料來也無太大問題。”

這一回顏良雖然北上走的鉅鹿郡順便回家省親,但常山長史辛毗卻沒和他走一條道,還是沿着趙國東邊的幾個縣直接去常山國治元氏縣赴任。

有了辛毗代爲處置事務,顏良便也不急着去元氏,打算從下曲陽西進,直接去真定縣。

在常山國中,真定縣是十分特殊的存在,倒不是因爲此地出過趙雲這個人物,而是因爲真定還是黑山賊首領張燕的老家,剿匪乃是顏良最爲主要的任務,又怎能不親自往真定走一遭。

在顏良麾下,左司馬張斐乃是常山真定人,在顏良留在下曲陽省親的時間裡,正好由張斐先行一步,回到真定省親,順便可以先安排一下真定的事務。

顏良本來倒是想在下曲陽家中稍稍多待幾日,可昨天被母親趙氏那麼一嚇唬,想着自己即將扮演耍猴戲中的那隻猴子,哪裡還敢多待,便想着兩日後推說常山國中有事,然後就此先行遁去。

但這心思卻不足爲外人道,顏良只是一本正經地說道:“當然是正事要緊,一日不處置好常山之事,某便一日無心安眠。”

張斐還以爲顏良真是一心爲公,稱讚道:“將軍一片公心,堪爲我輩楷模,末將到常山後自當代爲料理縣中事務,以候將軍來到。”

顏良卻不想張斐回錯了意,忙道:“咳咳,不急不急,休武回家後多陪陪妻兒家人,反正也不差這一兩日。對了,人手可帶得充足?”

張斐答道:“有數十人隨行足矣,真定亦是末將的家鄉,諒那張燕也奈何不得我。”

“有休武這話,我便放心了,時候不早了,休武早些啓程吧。”

送走了張斐之後,顏良召來隨他一同北上的諸人,除了隗冉、昌琦等人之外,仇升留在了趙國,而陳正與仲棟、仲遐父子幾個在兗州新投附的屬下,劉劭、時苗等在鄴城招募的官吏盡皆在場。

陳正是交州人氏,來中原本就是屬於歷練,至於是在曹操亦或是在袁紹手下倒是毫不講究,再加上他想起父親吩咐的話,說當日救下自己姓名的老道曾說過“行之他日必有大用,若有機緣,合當在北方。”而冀州比兗州更北,所以陳正十分樂意跟着來冀州。

仲氏父子的選擇就有些出乎顏良的意料,仲氏乃是成陽大族,雖然成陽算是向他示好,供輸物資糧秣,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顏良並沒有攻克成陽。

而官渡一役,袁氏大敗,曹軍勢起,成陽夾在袁曹雙方的實控領地中間,端的是非常難做。

顏良原本以爲仲氏父子會向他辭行回鄉,這很符合世家大族自保的風格,沒曾想仲棟卻主動表示要隨他一同北上冀州,且他手下一衆成陽子弟並長子仲遐也一同隨行。

顏良意外之餘,也有些明白了仲棟的心思,這年頭兩頭下注堪稱是士族的基本操作,就像潁川荀氏的荀諶、荀彧、荀攸還曾經分頭歸附過三家勢力,如今荀諶還在河北。

仲氏當初還看不清形勢,不敢輕易投向袁紹,故而以資助糧秣提供人力爲名阻止了顏良入成陽,而今雖然曹勢愈強但河北仍舊實力強大,未免他日袁紹真個打敗了曹操,仲氏自然要維持住下在河北的這一注。

顏良倒不虞仲棟有什麼別樣心思,他只覺得仲棟心思敏捷敢作敢爲是個人才,便樂得帶他北上常山,也好充實自己手下的人手。

顏良高坐帳中,先是對劉劭、時苗與張揖說道:“孔才、德胄、稚讓,這幾日趕路趕得急,卻是辛苦三位了。”

從鄴城到下曲陽,中間有將近四百里路,顏良用了四天趕路,雖說這對於顏良麾下的將士來說不算什麼,但劉劭、時苗、張揖三人往日裡哪裡經受過如此高強度的行軍,雖然有車駕可坐,有良馬騎乘,也把他三人累得夠嗆。

不過眼下顏良好意慰問,三人卻不敢叫苦,最爲年長的劉劭說道:“我等並不需步行,哪裡談得上辛苦,不勞將軍掛礙。”

“昨日我心急歸家,也忘了給三位安排住處,一會我要在城中宅邸設宴相請下曲陽令並縣中叟老,三位便隨我一同赴宴,這幾日就暫住在我城中宅邸。”

顏良這番話雖說有爲劉劭等人考慮的因素在,但另一方面也有拉他三人去充場面的意思,畢竟他軍中也只有張斐、陳正、仲棟、夏侯衡等寥寥數人乃是士族出身,其他如隗冉、昌琦、仇升的都是大老粗,打仗練兵不在話下,但士族飲宴那就完全拿不出手,甚至昌琦這廝定會鬧出笑話。

而且,張斐率先回去真定,陳正、仲棟、夏侯衡都不是冀州本地人氏,雖然可以用來顯擺五湖四海都有人來投,但肯定沒有劉劭、時苗、張揖等冀州本地士人會調節氣氛。

眼下二十四節氣已經過了小雪,天氣一日涼過一日,臨時搭設的軍帳中雖然可以備暖爐,但劉劭等沒經歷軍旅生活的人自然不太適應,聽說能住在城中,便都欣然答應了下來。

安排好了三個文士,顏良又問道:“行之,交州溼熱,而冀州乾冷,汝可還能適應?”

陳正答道:“末將小時候身體羸弱,在七八歲時更生過一場大病,險些不治,恰逢中原來的一位仙長救治,其後又傳授了一套強身健體的方法,自此以後就無病無痛,身強體健,些許寒苦自不在話下。”

十幾年前,鉅鹿人張角號稱太平道大賢良師,曾引動天下除了涼州、益州、交州之外的其餘各州一同舉事。

而太平道最爲蠱惑人心的手段之一便是符水治病,故而顏良並未把道士治病和什麼強身健體的方法當一回事,只當陳正是恰巧被治癒。

聽陳正說得鄭重其事,顏良只是隨口應道:“噢?竟還有此等奇遇?”

陳正卻道:“仙長還稱與我有緣,併爲我起名錶字,還說我的機緣當在北方,故而我成年之後便隨士府君的使團來到中原。到中原之後,我多方打聽,方纔得知當日救治我的仙長在中原也大大有名,故而我深信之。”

聽陳正這麼一說,顏良也引起了好奇心,問道:“哦,那仙長是哪位?”

陳正說道:“仙長當日留下道號‘烏角先生’,到得中原後,我纔打聽到仙長姓左,諱慈,字元放。”

第214章 回鄉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29章 勸說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391章 劇本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581章 “刺”客?第336章 西柏陂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0章 求生得生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523章 天津港第1章 造化弄人第206章 遊說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2章 罪在先鋒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58章 神射手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208章 刺客侯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87章 險死還生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192章 莽一波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36章 西柏陂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00章 逆推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490章 破門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74章 計點戰果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79章 馬城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5章 一夕三驚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573章 商隊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46章 殊死一搏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章 求生得生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69章 張遼的抉擇
第214章 回鄉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29章 勸說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391章 劇本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581章 “刺”客?第336章 西柏陂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0章 求生得生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523章 天津港第1章 造化弄人第206章 遊說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2章 罪在先鋒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58章 神射手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208章 刺客侯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87章 險死還生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192章 莽一波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36章 西柏陂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00章 逆推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490章 破門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74章 計點戰果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79章 馬城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5章 一夕三驚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573章 商隊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46章 殊死一搏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章 求生得生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69章 張遼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