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摸黑夜襲

虎頭山後山的小道的確狹窄難行。

在建設飛燕寨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爲如此堅寨絕對不會被人攻克。

只有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張燕才堅持要在後山開鑿出一條小道,可以用作緊急之用。

在張燕的堅持之下,這條之字形的小道被開闢出來,但賊人們哪裡願意花大精力去開鑿保養。

這條平時少人問津的小道上漸漸長滿了野草藤蔓,使得本就不太寬闊平坦的小道更難行走。

飛燕寨中的賊人們沒有接受過夜間行軍作戰的訓練,更沒有接受過攀爬山坡的訓練。

可想而知,這些摸着夜路下山的賊人們會遇到多大的困難。

而且,爲了確保行事的隱秘性,賊兵們甚至都不敢打起火把,全部處於黑暗之中,只能藉着星月之光,摸索前方的道路。

狹窄的山道上,賊人人挨着人,甚至是扶着前邊之人的肩膀前進。

時不時有人被高低不平地面,隨處橫生的雜草藤蔓,碎石絆到腳。

好在隊形密集,前後左右的人可以扶住他們,不至於讓他們摔落到山溝裡去。

這樣一來,下山的速度也就難以提起來。

走了半個時辰,大家都走得渾身是汗,最前方的賊兵纔剛剛下到山腳。

帶領一部賊兵走在最前的是張臨手下一個親信頭目,走在半道的時候他就已經從張臨那邊得知此次夜間行動的真實目的,不是偷襲,而是突圍逃生。

所以面對前方不遠處的幷州軍營地中燃起的火把,巡梭的士卒,他一點都不慌,還吩咐道:“二三子,幷州兵是來接應我等的,切莫與他們發生衝突,待張少當家也下山之後,就帶着我等往西走,引開常山人,助張將軍殺下山去。”

身邊的衆賊兵雖然疑惑怎麼幷州兵變成了盟友,但見遠處的幷州兵果然並無動作,所以也放下心來,在頭目的約束下往山腳並不太寬敞的空地上挪,爲身後繼續下山的同伴讓開道路。

賊兵們本就缺乏訓練,組織程度極低,而這些趁夜下山的賊兵還是從各個部曲中抽調而來,更欠缺最基本的指揮編制。

在山道上還好,三人一排依序前進,也出不了太大的亂子。

而來到山腳下後,反而因爲組織能力的不組,互相推推搡搡擠擠挨挨的,顯得極爲混亂。

大大小小的頭目們雖然極力維持,但也不敢高聲呼喝,以免引人注意,所以成效十分有限。

剛下來數十上百人時還罷了,隨着人數越來越多,來到四五百人時,山腳下的賊人你推我我推你,自己就亂了起來。

突然,前方三四十步外的黑夜裡燃起了一道亮光。

賊兵們不禁看去,分辨出那是一支火把。

在火把的光芒之下,出現了一個頭戴甲冑,身披鐵甲的戰士。

那個戰士不發一言,只是高舉火把,而面孔也隱沒在甲冑下的黑暗中,讓人看不真切。

面對如此詭異的現象,一些膽子比較小的賊兵已經開始疑神疑鬼,低聲議論道莫不是碰上了什麼鬼魅吧!

就在賊兵們的詫異之中,那名戰士用力往前投擲出了火把,直直投向了賊兵們聚集的方位。

隨着火把投來,火光照出了密密麻麻的人頭,擠得如同沙丁魚罐頭一般的人羣。

賊人們尚未對這個詭異的變化做出反應,就聽到剛纔那名戰士所處的方向傳來了一陣箭矢破空聲。

“嗖嗖嗖!嗖嗖嗖!”

聽到破空聲時,一些賊人才感覺不妙,一些人拿起隨身攜帶的兵器遮擋,一些人選擇往同伴的身後躲避,一些人更蹲下身來。

然而,在山腳下待命的賊人實在太過密集,這些追着火光射來的箭矢幾乎沒有落空。

夜間奔襲的賊兵沒有人會帶那種沉重的大楯,偶有人帶着盾牌也是小型皮盾,並不能提供多少遮護能力。

賊兵們慌忙舞動的刀劍非但擋不住勁射而來的箭矢,更有人因爲舞得太急而誤傷到了身邊的同伴,引來同伴的謾罵。

每個人都想以鄰爲盾,躲在同伴身後,因此互相拉扯推搡,絲毫不顧袍澤情誼。

蹲下來的人雖然避免箭矢臨身的危機,但會擋住前後左右人行動,從而有人被絆倒,有人被踐踏,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混亂。

賊兵們驚慌失措,痛苦哀嚎,慌張叫喊,原先就十分無序的隊伍受此刺激,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率領先頭部隊的頭目還稍有些腦子,他見黑夜裡射來的箭矢雖然突兀,但破空聲並不算太密集,且每一波箭矢之間的間隔也顯得有些長,因而可見敵人並不多。

既然被發現了,哪裡還顧得上什麼低調,賊人頭目喊道:“莫慌!敵人不多,隨我向前,殺敵!”

頭目身邊還是有一些得力的部衆,能夠聽他的指揮,跟着他往前衝。

其餘混亂中的賊兵,見領頭的頭目如此呼喝,也稍稍從被襲擊的混亂中恢復了些許,跟着這頭目便要往前涌。

但在這時,響起了一聲尖銳的鳴鏑聲。

隨着鳴鏑聲起,在他們左側和右側的黑夜裡,同時燃起了數道火光。

火光之間間隔得很開,呈一條圓弧一般,好似包圍了他們。

在火光燃起的同時,正前方響起一陣暴喝。

“殺!殺!殺!”

隨着喊殺聲響起,正前方突然響起了密集的蹄聲,不知有多少騎士從黑夜之中朝他們正面衝來。

“踢踏踢踏踢踏踢踏”

這密集的蹄聲,讓不少正要往前衝的賊人心頭一驚。

若是讓他們用雙腳衝向一批弓弩手,雖然在衝鋒的過程中會遭受一定的傷損,但只要衝過去後就能獲得勝利。

但以步卒與騎兵對衝,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被跑起來的戰馬一撞即便不死也是重傷,更何況還有馬背上的騎兵。

當然,賊兵中還是有膽氣壯不怕死的,比如那名賊兵頭目和他身旁的不少得力部衆就是如此。

他們並沒有被蹄聲所嚇倒,也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欲要解決掉這一夥裝神弄鬼的敵人。

尤其是那個頭目本身就精通騎術,從前方的馬蹄聲中聽出來雖然聲勢很大,但人數並不多,至多也就是二三十騎的樣子。

他喊道:“前邊人不多,大家併肩子上,砍了他們!”

餘者紛紛跟着鼓譟而進。

不過,賊兵們還是高估了自己,更輕視了他們的敵人。

當他們藉着周圍零星火把的微光向前衝,與來騎相遇的時候,迎面便看到幾點寒芒從黑夜裡鑽了出來。

這寒芒正是夏侯衡率領的騎兵手中長槊所生,槊刃反射着星月之光,反射着火焰之芒,在昏暗夜色的掩藏之下,在面前敵人的驚詫之中,刺向了賊兵們的胸膛。

如此短的距離上,賊兵們已經來不及做出太多的反應,只是匆忙提起兵刃格擋,或是努力往側面躲避。

然而,他們的格擋躲避只是徒勞。

討逆營騎士們藉着衝勢,把長槊用力往前刺去。

長槊帶着巨大的力量,挑飛了賊兵們的刀劍矛戟。

長槊擁有極快的速度,讓賊兵們躲之不及。

這一批帶頭前衝的賊兵都是賊人中的佼佼者,身上的衣甲也比餘衆要精良,俱都穿有皮甲鐵甲,那名頭目更身着一副大漢官軍所用的鐵札甲。

不過,無論是皮甲還是鐵札甲,都阻礙不了槊刃的刺擊,銳利的刃尖破開賊兵們身着的衣甲,刺入了他們的身體,刺穿了他們的身體。

處於這小隊騎兵鋒刃位置的正是夏侯衡,他早就聽到面前那名頭目連連發出喊叫指揮,所以微微調整前衝的方向,徑直對上了那名頭目。

那頭目使一柄特製加寬加重的環刀,見一點寒芒直奔自己胸前,倒也不慌亂,擡起環刀用力一個側劈。

在以往的戰鬥中,他曾無數次利用自己沉重的兵器,把敵人的長矛、長戟給劈開,甚至能直接劈斷矛杆。

但這一次,他卻失了算,環刀劈在了槊刃之後的保護槊杆的鐵套筒上,發出一陣令人牙酸的摩擦聲,帶起一道金鐵撞擊時發出的火花。

那長槊槊杆不僅被夏侯衡用雙手緊握,更用右臂牢牢夾在腰肋之間固定,雖然遭到大力劈砍,也不過是微微往側面偏移了些許。

原先是刺向那頭目的左胸,被盪開後轉而刺向頭目的右邊腰肋。

這一下頭目再也避無可避,被槊刃從腋下穿過,在他的肋部劃了一刀巨大的口子。

那頭目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跪倒在地,用手捂住肋部,想要止住那裡涌出的大量鮮血。

這時,夏侯衡已經策馬從他身側衝過,又將長槊刺向了面前的敵人。

那頭目的慘叫聲也在他身後戛然而止,因爲跟隨在夏侯衡身後的騎兵順手一刀,劈在頭目的脖頸上,讓他一了百了,再也不用擔心失血過多。

跟隨夏侯衡衝出來的人並不多,也就四十幾個人。

他先是親自帶頭裝神弄鬼投擲火把,再帶着部衆們用隨身攜帶的手弩瞄準被火光照射出的賊人齊射。

手弩的威力雖然不如蹶張弩那麼強勁,但在三四十步的近距離上,對準密集人羣射擊,效果簡直驚人。

當聽到賊人頭目組織反擊後,夏侯衡便以事先安排好的隊列發起衝鋒。

戰士們有一半有馬,二十四騎分作三排,第一排七人,第二排八人,第三排九人。

衝鋒的時候,同排每騎之間相隔兩步左右,前後排之間錯開身位,間隔兩個馬身。

第一排的騎士均手持長槊,第二、第三排或用長槊,或用刀戟。

其餘的二十名步卒跟在他們身後放聲大叫,更用環刀拍打盾牌,發出聲響以增其勢。

而左右兩邊突然點起的火把,也是夏侯衡提前分出數人,繞至兩側故意爲之,爲的便是故弄玄虛,讓賊人搞不清狀況,以爲被大股敵人包圍。

這三排騎士衝陣而過,像是犁地一般,把倉促應戰的賊兵衝了個稀里嘩啦。

不少賊兵更是膽氣盡喪,兼之在昏暗的環境之中更增恐懼,完全不知道來敵有多少人,開始大喊大叫到處亂竄。

在馬速降下來之後,夏侯衡倒也並不莽撞衝入大量賊兵中間,而是藉着微弱的火光,配合身後跟進的步卒絞殺一些負隅頑抗的抱團賊人,把他們衝散,繼續影響到更多賊人。

見戰術目標順利達成,夏侯衡心中極爲暢快,心想今日之後討逆營中當傳揚着一個美談,便是他夏侯伯權帶五十人夜襲數千賊人而大獲全勝。

然而,夏侯衡畢竟還是太年輕了,認爲一開始的順利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走在中間稍前位置的張臨這時候也來到了山腳下,他在下坡的時候就看到下方黑夜裡突然亮起幾點火光,然後下方發生了戰鬥,己方隊伍中間大亂。

張臨本以爲是在山腳下紮營的幷州兵不顧先前的約定,與常山人夜襲自己。

但他往遠處望去,見遠處幷州兵營地內並無異動,並不像是他們所爲。

張臨雖也聽到了討逆營將士高呼的喊殺聲,但並不似白天攻防戰時成百上千人那種齊呼。

他也下意識地感覺到,面前的敵人並不會太多。

而且,無論敵人是多與不多,他們已經下到山下,已是能進不能退的局面。

既然已經被敵人發現,再掩藏行跡便是掩耳盜鈴,所以張臨高喝道:“前方有敵人,燃火把,隨我殺敵!”

當山道上下,早已準備好的火把被一一點燃,數十上百支火把照亮了四周。

賊人們這才發現,從前方將他們衝殺得狼奔豕突的敵人,纔不過區區數十人而已,而左右兩邊更是隻有零星幾個人拿着火把故弄玄虛。

面對如此尷尬的場景,賊人們羞憤無比。

羞是其次的,更多的是憤。

看清楚狀況的張臨更高喊道:“這是常山人的斥候,殺了他們,莫要放跑了一個!”

其餘的賊帥、頭目們也積極響應,率領賊兵們怒吼着衝向敵人,欲要撕碎面前這些敢於欺騙羞辱他們的常山人。

剎那間,局勢更易。

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6章 捋順毛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331章 間客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06章 遊說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2章 死了又死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16章 捋順毛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574章 韓侯嶺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40章 佯退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192章 莽一波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75章 “山賊”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336章 西柏陂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398章 追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64章 賀喜第2章 死了又死第375章 催戰第81章 爲民做主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7章 鄉野之民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15章 招撫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49章 做人難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91章 劇本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6章 捋順毛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331章 間客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06章 遊說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2章 死了又死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16章 捋順毛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574章 韓侯嶺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40章 佯退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192章 莽一波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75章 “山賊”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336章 西柏陂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398章 追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64章 賀喜第2章 死了又死第375章 催戰第81章 爲民做主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7章 鄉野之民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15章 招撫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49章 做人難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91章 劇本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