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黃弩

顏良所說的大招,自然不是什麼手榴彈、機關槍、天馬流星拳之類超自然、跨時代的玩意,而是這個時代現成的東西——大黃弩。

衆所周知,弩的拉力要遠超弓,因着可以藉由機簧預先拉開,同一名射手,如果能開三石弓,那至少可以開六石弩。

有漢一代,因爲要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力,對於弩的應用發展極爲重視。

在軍用弩機中,有一種特製品,其張力至少達到十石,便稱之爲大黃弩。

相傳,前漢李廣將軍就曾持大黃弩接連射殺匈奴數將,逼退匈奴的攻勢。

在攻打白馬的時候,顏良麾下的射手曾登上樓櫓用弓弩反向壓制城頭的守軍,其中也有少數神射手用到大黃弩。

但因爲大黃弩拉力強勁,非射手中力大者不能駕馭,故而不能成爲軍中人手一具的主力武器。

顏良在從鄴城北上之時,向袁紹請求撥付一批武器,更花錢貨賄了看守武庫的官員,讓他隨意挑選,其中就包括了兩百具大黃弩和配套的特製弩箭。

這些大黃弩有些放得時間有些久遠,缺乏相應的維護,已經不堪使用,但顏良在拿到之後令工匠修繕維護了一番,最終揀選出百餘具可供使用。

顏良在軍中弓弩手裡挑選力大者充入短兵近衛,歸在牛大手下進行訓練,讓他們熟練運用大黃弩,以作爲關鍵時候的殺手鐗。

在眼下這個狹窄的戰場上,雙方能夠投入的人手都非常有限,正可以發揮大黃弩的長處。

顏良喚過牛大,讓他挑選合適的地形做狙擊位。

沒錯,就是狙擊位。

大黃弩與尋常弩機不同,最大射程可達三百餘步,有效射程也有近兩百步,這在弓弩普遍射距只有百步左右的年代,就相當於可靈活移動的狙擊槍。

牛大個人雖然操作大黃弩的水平只是個菜雞,但挑位置的水平還相當不錯,很快便在平臺附近找到幾個可以攀登的高點,扶持着幾個弩手登高尋找射擊角度。

雖說在溼滑的山壁間攀爬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且攀爬上去後也需要小心掌握平衡,不然射着射着自己掉下了山崖間可不是開玩笑的。

在顏良的提示下,弩手們用繩索綁縛在腰間,另一頭或由人拉住,或固定在附近的大樹之上,這樣可以稍稍增加一點安全感。

等十來個弩手落位後,就開始朝山賊把守的山路路障處試射。

因爲缺乏標示物,最開始的幾次射擊都未能奏效,不是近了就是偏了。

不過在調整了幾發之後,弩手們漸漸能夠找回了準心,有幾發弩箭射到了山賊的人羣裡,帶起了好幾蓬血霧。

山賊們也被這突然而來的襲擊驚到,四處打量攻擊的來源,卻發現攻擊來自於遙遠的山壁之間。

他們試圖用弓弩還擊,但間隔了百餘步的距離,以山賊們的弓弩根本沒辦法射中目標,即便偶有射到官軍弩手身旁,也都被撥開,造成不了大的威脅。

大黃弩手們越射越準,雖說因爲上弦不易,射速並不太高,但幾乎每一支特製加長加粗的弩矢都衝着路障方向射去,若是射到人的話哪怕有皮甲防身都會被無情洞穿,若是射在簡易搭設的路障上,也會狠狠地穿透木板,帶起一蓬木屑。

山賊們顯然沒有料到官軍有如此狠厲的武器,囂張的氣焰有所壓制。

不過,合適的狙擊位置並不算多,山賊們還是可以一邊躲閃一邊往下投擲木石,阻止士卒往上攀登。

就這樣相持了一會兒,顏良這邊兒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那便是弩手們攀登在高處,又要被寒風吹,又要費大力氣開弩,體力消耗嚴重,雖然有厚重的衣物,但也有些捱不住,有一個更險些掉下山崖。

顏良忙命人將第一批弩手替換下來,更讓人端上煮開的胡椒水,讓每個士卒都喝一些用以驅寒。

山賊們見官軍那些威力巨大的弩手暫停了攻擊,連忙安排加固路障,運送木石,以待下一波進攻。

不過顏良也沒打算讓山賊安生,在山道的拐角處,他也安排了幾個大黃弩手,在大楯的遮護下朝斜上方發弩,射殺了幾個正在修補路障的山賊。

隨着在狙擊位上的弩手輪替完畢,官軍再度向擋道的山賊發起強力攻勢,一支支奪命的弩箭呼嘯而來,壓制得路障後的山賊根本不敢擡頭。

而昌琦手下的甲士也在火力掩護之下再度發起了衝擊。

親自來到哨所前壓陣的賊帥王當也感覺到了不妙,他在幾個親信護衛的持盾遮護下大聲呵斥着賊人往下拋擲木石禦敵。

但守在最前方的山賊被大黃弩完全壓制住,根本不敢冒頭,原本可以瞄準了上山的官軍拋擲石塊,現在只敢躲在路障後隨意拋擲,至於拋的方向對不對,有沒有往敵人而去,那就管不着了。

經歷了一番拼殺,昌琦手下的甲士終於衝到了隘口,齊齊用大戟頂翻了山賊們搭設的簡易路障,殺上了一片開闊地帶。

從第五個哨所通往山賊主營的是一片較爲平緩的山坡,這片山坡上可以容納不少人,賊帥王當尤不死心,帶領了手下的親信就要把登上山坡的官軍給堵回去。

不過狙擊位上的大黃弩手見狀把仰角稍稍調高,用一波箭雨狠狠地阻止了更多的山賊圍攏上來。

而昌琦手下的甲士甲冑精良,配合嫺熟,很快便在山坡上站穩了腳步,接引越來越多的同伴上來。

王當見勢不妙,連忙率人退守山寨。

攻下了最後一個山道隘口後,這一場剿匪之戰算是贏下了至少一半。

山上的賊人哪裡以爲那幾個山道上的哨所足以守住,所以根本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營建山寨,只是粗粗紮起了一人多高的寨牆。

討逆營可都是從戰場上拼殺過來的銳卒,等閒城池都不在話下,又豈會被區區簡陋的營寨難住。

官軍一邊用弩機壓制寨內賊人,一邊就地取材,砍了附近一株樹當撞木。

在甲士們開始用撞木衝擊寨門的時候,顏良授意所有將士一齊呼喊:“只誅首惡,降者免死。”

在聽到官軍的口號後,很多附從之賊手上的動作便有所遲緩,他們都被官軍如此凌厲的攻勢給嚇着了,眼見山寨不能久守,便生起了求生的心思。

官軍的攻勢愈發無可阻擋,在幾下沉悶的撞擊聲後,山寨大門就此破開,昌琦身先士卒帶着甲士便殺了進去。

而寨門被破之後,賊人的戰意更是冰融雪消,只有少數負隅頑抗之輩被當作負面典型當場圍殺,其餘賊人俱都拋了兵器跪地乞降。

顏良在營寨外負着手悠閒地觀賞着山間的雪景,好似並不是帶兵前來剿匪,而是來郊遊一般。

過不多時,昌琦氣呼呼地跑了過來,說道:“稟報將軍,寨內賊人已經盡數掌握,但那賊首王當不知去向。”

跑了賊首,按說顏良應該大光其火,但他卻神色悠哉,不急不慌地道:“毋憂,你且帶人搜索山寨附近,莫要放過任何一個角落,那賊虜跑不了。”

原來那賊帥王當一看形勢不妙,回到營寨中一邊招呼人死守寨門,一邊則帶上幾個手下親信,隨意用布包裹了一些金珠就從山寨後的小道開溜。

但王當的行動都在顏良的掌控之中,先前新任的靈壽縣尉陳正早就買通了附近的獵戶,知道這上山的道路一共有兩條,一條便是他們正面攻寨走的道路,另一條則是後山小道。

這條小道比之前邊經過修葺的山道還要險峻,很多地方都得扶着山壁而下,尤其是雨雪天氣,簡直難以通行。

但狗急了還會跳牆,兔子急了還會咬人,顏良自然不會放過這條下山的小徑,他讓陳正帶了一百人守候在小徑下方。

賊帥王當與幾個親信戰戰兢兢地攀爬下那條險之又險的小徑,剛剛走到稍稍平緩的地方,正待出一口大氣時,一旁的樹木後突然衝出數十健卒,人人平舉着弩機對着他們。

縣尉陳正笑眯眯地跑出來,用他那略帶着交州口音的雒陽官話說道:“老實一點,放下武器,跪在地上。”

王當同時被幾十具上了弦的弩機瞄準,自不敢輕舉妄動,連忙依言拋了武器,跪倒在地,一邊跪一邊還解下布包,說道:“各位官人,這裡是我攜帶的寶貨,只求各位放我一條生路,這些寶貨都是你們的。”

他身後那幾個親信也是有樣學樣,把身後布包解下打開,頓時在雪地裡亮起一陣陣耀眼的珠光寶氣。

但王當等人的拙劣行爲根本沒有引起士卒們的貪念,反而在陳正的帶領之下哈哈大笑起來。

從顏良帶兵攻打白馬起,他就在軍中反覆強調,無令不得無故滋擾民衆,攻破城池之後也不得搶掠,在公佈這兩條軍令的同時,他也承諾但凡遇戰事,有功有勞者均可獲獎賞,重傷陣亡者皆可得撫卹。

初時還會有犯禁之人,但隨着幾場戰事下來,顏良兌現了他的承諾,重賞有功,撫卹傷亡,收攏了將士們的心。

比起違反軍令私下吞下財物,一旦嚴查會受到重罰,將士們自然更願意光明正大地獲得獎賞。

官軍的笑聲笑得王當益發惶恐,心裡又有些後悔自己不該當衆露出財寶,若是這些人見財起意,殺了自己往山裡一扔,豈不是冤死。

不過王當擔心的場景並未發生,陳正指着最末一個身材矮小的山賊說道:“你,站起來,把你們幾個的兵器全都踢開。”

待那山賊依令站起來,把兵器一一踢到兩旁,然後陳正又拋出幾條繩索,說道:“把他們的手全部捆起來,捆得結識一點,不然小心你的皮肉。”

見官軍如此小心,王當心裡仗着身大力強最後博一把的念頭都熄了,老老實實地被綁縛住。

陳正這才命人上前,一一把幾個賊人押起來,再叫過一個獵戶,問道:“你可認識此人。”

獵戶痛恨地道:“此人便是賊首王當。”

王當這才知道是獵戶道出了後山小徑的位置,不由惡狠狠地盯着獵戶看,卻是吃了押送的兵卒幾下刀背。

待到陳正繞了一大個圈子,壓着王當來到前山時,顏良也剛剛從山下下來。

見這回剿匪一網打盡一個不漏,顏良哈哈大笑道:“聽說,你要給我一個下馬威?”

王當這時知道自己絕不能善了,便硬氣地道:“是又如何,有本事的趕緊給乃公一個了斷。”

顏良卻不受他激,問道:“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張飛燕的意思?”

王當倒也死硬,回道:“便是乃公自己的意思,不管張將軍的事情。”

顏良道:“嘿,我便也知道,張飛燕不會這麼愚蠢。來人啊,把他押好了,莫要讓他半道死了。”

處置完了賊首王當,顏良對陳正說道:“行之,此事你辦得不錯。”

陳正笑着答道:“全是將士們的功勞,在下何敢居功。”

顏良對陳正的態度很滿意,說道:“若無你把賊人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又找來獵戶引路,要攻下此等險要山道勢必傷亡慘重,此戰你居功至偉,不必再說。”

陳正得了讚賞也不驕傲,只是問道:“此番攻寨戰況如何?”

顏良道:“陣亡了十幾個將士,傷了幾十個。殺百餘賊人,旁的千餘賊人俱都降了。”

聽說戰況如此順利,陳正也贊服道:“將軍神威,賊人莫不披靡。”

顏良笑了笑道:“莫要學那些阿諛之徒,這小小匪類,又是攻其不備,有此戰果不足爲奇。”

陳正陪着笑了會後,又道:“敢問將軍,對這些投降的賊人有何打算?”

這些山賊中有些惡跡斑斑,自然是要甄別出來斬首示衆,但其餘附從之輩皆可充作苦役,用以開山鋪路築城開渠等苦力,有個刑罰名字叫做城旦,便是指此。

但陳正專門問起此事,顯然是有別他的打算,顏良便反問道:“行之有何打算?不妨說說。”

只見陳正神神道道地說道:“將軍,可着彼輩採礦冶鐵。”

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68章 教導營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75章 “山賊”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18章 試攻東城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26章 真小人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75章 催戰第543章 古北口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260章 難產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51章 巧換戰俘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78章 孝子畢軌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3章 泜陽亭第517章 石砲曲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329章 義從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78章 踢毽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539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7章 螻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
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68章 教導營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75章 “山賊”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18章 試攻東城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26章 真小人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75章 催戰第543章 古北口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260章 難產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51章 巧換戰俘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78章 孝子畢軌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3章 泜陽亭第517章 石砲曲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329章 義從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78章 踢毽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539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7章 螻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