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醫學分科

聆風居的書房之內,忙完公事的元氏令陳正匆匆趕到,被僕隸領到此處等候。

或許是等候的時間有些久,陳正竟坐着打起了瞌睡,直到顏良入內都未醒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陳正才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卻看到顏良已經坐在了他的對面。

“下吏失禮了,竟不知將軍來到。”

顏良擺擺手打斷他笑道:“行之辛苦了,既要處置元氏縣務,又要肩負職方司事務,這才疲累至此。”

說着往陳正面前遞過一個散發着熱氣的杯子道:“這是蜀中販運來的蜀荼,我稱之爲茶葉,雖然入口微苦,但有回甘,且能提神醒腦,行之且試飲之。”

陳正接過杯子拿起來抿了一口,初時覺得十分苦澀,但第二口、第三口喝下去卻覺得有一股清新之意,且熱騰騰地好似真能祛除疲勞。

“此物果然神奇,謝將軍。”

顏良時常與陳正打交道,早就毋須客套,直接說出來意道:“此番召行之前來是想問一問你,職方司在鄴城一共有多少佈置,是否牢靠,關鍵時刻有多少人能爲我所用。”

陳正一聽事關鄴城,立刻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略一盤算後答道:“我司在鄴城的佈置一共分三類,一類是收買的耳目,共有數十人之多,但這些人基本都不知曉究竟爲誰效力,一旦有事基本派不上用場。

第二類人是與常山交好的官員,例如淳于瓊、田豐、辛評、審觀、沮鵠等人,此類人雖握有一定實權,然與常山終非休慼相關,若是小事尋求幫手自是無妨,若有緊急之事,則難知心意。

第三類人是下吏親自佈置招攬的手下,有舞姬、女伎、商賈、工匠、守卒等,人數約在三四十人,此類人盡皆牢靠,可在緊急時派上用場。”

顏良聽聞後點了點頭,說道:“行之做得不錯,近來鄴城可有什麼消息麼?”

陳正答道:“袁大將軍的確是病了,辛仲治、田元皓、淳于仲簡、審泰弘等見過大將軍的官員可以佐證。

大將軍病篤後,袁大與袁三之間的繼嗣之爭愈加激烈,每次議事,分別支持兩邊的臣僚都會攻訐不休。

下吏預料,此次正旦饗宴會是二人爭端的高峰。”

對於知曉爭端結果的顏良對這場爭端的兩位主角不報任何希望,說道:“讓他們好好爭吧,把這趟水攪得越渾越好,只消不要殃及池魚便是。你也知道正旦饗宴之事了,在饗宴之前,你要加緊在鄴城的佈置,一旦有事,要確保能有一條逃生的路線。”

聽顏良說得如此嚴重,陳正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說道:“諾,下吏請求親自去一次鄴城進行佈置。”

顏良道:“也好,先前讓你兼領元氏令乃是我出征幽州的權宜之計,如今你便專心負責職方司之事吧,我將署功曹張廣出任元氏令來接替你。”

陳正道:“下吏正苦於事務繁多,能卸下元氏政務正合時宜。”

顏良道:“你先莫要急着前往鄴城,這幾天先將元氏事務與張廣交接一番,到臘日時我有重大事務與汝等商議。”

“諾!”

——☆——☆——☆——

第二天,顏良在國相府中設宴款待李當之、司馬懿等人。

在這個年頭,若論有誰對醫學發展最重視,那就非顏良莫屬。

華佗的《青囊書》是將個人的醫療經驗整理記述,尚未脫離個人筆記的範疇,而張仲景名動後世的《傷寒雜病論》還沒開始創作。

且無論是華佗、張仲景還是他們的先輩,傳授醫術的方式也只是師徒口耳相傳,從形式上較爲傳統,並不利於醫療技術的大力發展。

但顏良的手筆非常大,不僅建立神農學院改變了醫術傳授學習的方式,更在常山全境每個縣設立醫館,用公帑養醫者。

這兩個改變不僅僅多出了大量醫道傳人,更給了這些醫道新手很多鍛鍊的機會。

從昨日下午來到神農學院後,李當之並沒有閒下來,在張機的陪同之下視察了學院的教學,更當場考校了一些學員。

視察下來的結果令李當之十分滿意,他在瞭解到學院的投入規模後感慨道:“如此手筆,即便我等以前有心也無力啊!”

所以今天得知是顏良要設宴款待他,平日裡不修邊幅的李當之也好好修飾了下儀容,穿上了難得穿上的華服。

“李神醫,久仰久仰!”顏良站在郡府門口,隔開老遠看到來人便迎上致意。

李當之連忙躬身道:“老夫一介山野閒人,當不得將軍如此厚遇啊!”

顏良上前笑着托起李當之,說道:“我與李神醫不過是角色不同罷了,我是兵家的將軍,而李神醫乃是醫家的高人,自然當得我的禮遇。”

顏良都如此說了,李當之也說不出什麼話來,再度躬身一拜。

今天是正式宴會,張春華並沒有跟來,只有司馬懿與山曜前來,而司馬芝已經提前趕到神農學院相陪。

司馬芝連忙上前引介道:“見過將軍,此爲我族弟司馬仲達,此是懷縣山伯旭。”

顏良見司馬芝身旁站着兩個青年,一個二十出頭,一個二十六七樣子,俱都容貌俊朗衣着得體,一看就是世家子弟。

“歡迎歡迎,在我常山有不少河內名士,稍後幾天的臘祭時常伯槐、楊季纔等人俱都會前來,到時候二君可與彼輩多加來往。”

司馬懿與山曜見顏良貴爲一方大員,仍是對他們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禮謙下士,不免感到榮幸,恭恭敬敬地上前施禮。

進入郡府正堂之中,在顏良執意要求下,李當之被請上了主座與顏良並席,而其餘人等各按尊卑長幼分坐左右。

入座之後,顏良便拉着李當之大聊特聊醫學方面的問題。

雖然顏良對於這個年代的醫學只是一知半解,但他畢竟有後世人的經驗,從醫學分科與李當之聊起。

大體的意思就是說一個醫字其實包容萬千,許多醫者終其一生也不能窺全豹,很多人鑑於天賦與時間有限,什麼都想學卻都學了個囫圇。

就比如精通診治內腑病症的並不一定精通創傷處理,精通鍼灸的在藥草方面可能就有所疏忽,擅長接骨正骨的未必會婦科、兒科。

與其讓百姓對醫道有模糊的認識,不如將醫學細化分類,內科、外科、兒科、婦科、傷科、鍼灸、五官、藥理、養生等學科嚴格界定。

在教授的時候,一個學醫的學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醫理,然後再挑幾門學科專門研習,這樣就更容易培養出有用的醫學生。

如果某個醫者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鑽研出新的技藝,還可以帶動整個醫學技術向前不斷髮展。

在醫館中,也根據各個種類分設科室,這樣就不會有感染了風寒卻找傷科、要看婦科卻找兒科的尷尬情況發生。

李當之對這個說法大感興趣,贊同道:“將軍所言實在令在下茅塞頓開,想吾師教導我輩時,亦是因材施教,主教我藥理,主教中陵鍼灸。而我究二十載之力也不過對藥理略有所得,於內科、外科等道略知皮毛而已。”

顏良道:“那是李神醫過謙了,神醫的皮毛亦是抵得過旁人多年鑽研,就比如樊神醫說是隻精通鍼灸之術,卻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在我軍中亦處置了不少外傷患者。”

李當之道:“那都是師尊教導有方,若是師尊在此,聽聞將軍所言,亦會大爲讚歎。”

顏良嘆道:“我亦久仰華師久矣,奈何緣慳一面,前度致信邀請,卻未能得到華師的迴應。”

李當之道:“想來師尊亦不知這神農學院發展如斯,我當去信向師尊解釋,力邀其來教授學子,引領醫道發揚光大。”

顏良聞言鄭重地朝李當之一拜,說道:“那就勞煩李神醫了。”

在座其他人雖然也有人讀過一些醫書,但大都只知皮毛,對於顏良與李當之的討論大都聽得雲裡霧裡。

大多數常山臣僚都已經習慣了顏良每每發出一些新奇妙論,今日與李當之討論醫術也不過如此。

但這一幕看在司馬懿眼裡就大不一樣了,在他固有的印象裡顏良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將軍,在族兄與同郡友人的書信中得知了顏良治政理民也有一套,卻哪裡想得到他竟然能與久負盛名的神醫探討醫術,且還博得了李當之的讚賞。

司馬懿瞧了一眼主座上談興不止的顏良,心想此人能夠據一郡之地而搞出如此大的聲勢,絕不簡單啊!

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91章 與君共勉第84章 構陷得逞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75章 催戰第83章 團結陣線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79章 馬城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491章 算計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547章 回家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375章 催戰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80章 逃賊第552章 宅鬥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92章 莽一波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63章 帥醒第567章 ****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52章 宅鬥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章 曲意逢迎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98章 白龍山口
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91章 與君共勉第84章 構陷得逞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75章 催戰第83章 團結陣線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79章 馬城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491章 算計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547章 回家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375章 催戰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80章 逃賊第552章 宅鬥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92章 莽一波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63章 帥醒第567章 ****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52章 宅鬥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章 曲意逢迎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498章 白龍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