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

中山相府中,張廣、沮輝等人正奉命關說郭溥,他倆原本以爲靠着先前拉交情,並甄堯在一旁敲邊鼓,此事應當會比較順利。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此事的順利程度竟然大大出乎他們的想象。

當沮輝一開口,郭溥便笑道:“溥久聞顏府君乃是有爲之人,到國之後又是雷厲風行成果斐然,此番顏府君欲要大展拳腳,一舉夷滅黑山頑匪,區區自然甘附驥尾,爲顏府君壯一壯聲勢。”

張廣喜道:“如此便好,此處有我家府君關於鹽鐵酒禁之條陳,還請郭府君過目。”

郭溥接過文書,卻不拆開就看,而是問道:“功曹且爲我說說,那房山之事,究竟是何情形?”

張廣道:“房山?”

“對,房山。”

張廣略一思索,便猜到了是何事,不由也驚訝道:“噫?竟如此迅速,這就拿下房山了?”

卻原來顏良與張廣兵分兩路,顏良西去了靈壽剿賊,而張廣東入中山關說,如今張廣竟還沒有收到房山賊王當已經被剿滅的消息。

而顏良在剿滅賊人之後,爲了幫助手下關說,立刻行文給趙國和中山國,意思是自己剿滅了一股賊人,提醒大家注意守備,莫要給賊人趁機反撲。

往中山的信使從房山直接東去,經過南行唐縣和上曲陽縣,只花了一天多時間就來到盧奴,竟是走在了張廣的前頭。

郭溥道:“功曹尚且不知,顏府君在兩天之前已經剿滅了房山賊人,據說梟首百餘,生俘千餘。”

張廣笑道:“在下從真定行前一日,曾聽府君與長史、司馬言及剿賊之事,之後在下便出發往盧奴而來,不意府君竟如此神速,這便剿滅了房山賊。”

聽張廣這麼一說,郭溥也大爲訝異道:“噢?如此說來,顏府君用兵堪稱神出鬼沒矣。”

如今房山之事已定,張廣也不瞞他,便把當日從顏良、辛毗、張斐等人處聽來的處置手段與郭溥說了,包括用南海陳正爲縣尉,驕敵惑敵之事等等。

郭溥自然是聽得津津有味,說道:“顏府君兵法精妙,若兵士軍資能得保障,夷滅黑山賊指日可待。”

閒聊結束,郭溥便與張廣、沮輝商議起了鹽鐵酒專賣的細節。

當然,這些都是設想,真正要實施還需說服袁大將軍準允這個計劃。

商議過後,郭溥遣甄堯代表自己走一遭常山,向顏良致意,並進一步商定鹽鐵酒專賣計劃的具體措施。

送走了張廣、沮輝等人後,郭溥來到堂外,遙遙看着南方,彷彿是在看向天子所在的方向,心裡思緒萬分。

郭溥雖然是在曹操主政的時候被任命爲中山國相,但他對曹孟德的印象卻極爲惡劣。

因爲郭溥從雒陽護持天子幸長安,又護持天子回雒陽,途中見過了太多亂臣賊子,如董卓、李傕、郭汜、張濟、楊定、楊奉等人心中俱都各懷私心,無視天子尊嚴。

當曹孟德遣人迎奉天子時,天子與衆多朝臣還曾十分慶幸,但發現曹操表面上尊敬天子,但實際上卻與那些亂臣賊子也差不多,甚至猶有過之。

比如臨晉侯太尉楊彪,在天子返雒後守尚書令,乃是朝中第一實權之臣,成爲了曹操把持朝政的阻礙。

當時袁術在淮南僭稱天子,曹操便託詞楊彪和袁術乃是姻戚,誣陷楊彪要廢天子以迎袁術,將其逮捕下獄,命酷吏滿寵刑訊拷掠,欲要置他大逆之罪。

曹操的藉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楊彪四世三公,滿門清忠,自己更親自扶持天子西巡又東返,中間好幾次險些喪命,天子倚之以左膀右臂,竟然被誣陷大逆。

且當時天子到雒陽,若是楊彪有意和袁術勾連,顯然可以遣人送信給南陽袁術,讓袁術北上雒陽。

但實際上楊彪等朝臣得知曹操前來迎駕後,很配合地遷都許縣,進入了曹操的地盤。

當時將作大匠孔融在朝,往見曹操質詢,曹操竟然推脫說是天子下的命令,敢做不敢當,豈不可笑。

最後就連負責刑訊拷掠的滿寵都對曹操說“楊彪考訊無他辭語。當殺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內,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竊爲明公惜之。”

能讓天下聞名的酷吏滿寵束手無策,足以證明了是莫須有之罪,曹操最後只能放了楊彪,但楊彪也因此事被罷太尉守尚書令之職權柄盡失。

滿寵因爲此事而得到了曹操的青眼,而在此事中勸阻曹操的荀彧、孔融等人,則被曹操在心裡記在了賬本上,日後一個一個都會被清算。

當時曹操把持朝政,專斷專行,氣焰滔天,就連伏皇后之父伏完都只得避其鋒芒。

當時伏完扶保天子東返,得授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可以算得上是朝廷重臣,但伏完知道曹操心眼狹小,又看到太尉楊彪的例子,爲避禍端,便辭去輔國將軍印綬,自降身份拜爲中散大夫,當了個富貴閒人。

今年年初,董承等人密謀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全被一鍋端了,甚至連身懷龍種的董貴人都被一併殺害,天子苦苦哀求也不可免。

要知道當年可是董承招曹操入雒陽迎奉天子,最後連董承都看不下去了,可見曹操的跋扈程度有多少不堪。

郭溥或親眼所見,或從邸報與友人書信中耳聞,對曹操的所作所爲恨之入骨,所以對袁紹南下討逆之事樂見其成。

顏良在南下之役大放光芒,令郭溥對其青眼有加,此番顏良要剿滅黑山賊,亦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郭溥又怎會不支持。

至於說那些專賣所得的利益糾葛,自然有各方博弈,卻也不需要郭溥過多操心。

張廣等人卻不知郭溥有這麼多心思,事情辦妥後立刻原路返回。

途中,張廣與甄堯又去拜見了故太僕甄舉。

甄舉得知顏良甫一到郡便剿滅了一夥惡賊,也是暗暗咋舌,又聽聞中山相郭溥輕易便答應了顏良的請求,知道如今顏良風頭正健,便更屬意於與他聯姻。

不過甄舉對張廣、甄堯做了特別關照,即此事若顏良有意則好,若顏良無意,不必刻意爲之,畢竟他甄氏還做不出強塞女兒的事情來。

不過甄舉的擔心倒是明顯多餘,若是某個傢伙得知這等消息,怕是做夢都會笑醒。

當張廣匆匆回到真定準備繼續往元氏去覆命時,叔父張斐卻叫住了他,說道顏府君不日即將前來真定,着他在真定耐心等候便是。

得了閒的張廣樂意得很,因着他來回盧奴的路上都趕得甚急,所以回到真定時,妻子張甄氏仍舊活蹦亂跳,不過醫者說已經九個多月,分娩在即。

張甄氏身子愈發沉重,比往日裡更爲嗜睡,當張廣在外屋換過衣裳,祛除了寒氣來到裡屋時,也未把妻子給驚醒。

等了好一會,張甄氏才悠然醒轉,睜眼一看自家夫君就在眼前,不由大喜道:“夫君回來了。”

張廣笑道:“辛苦娘子了。”

張甄氏便問起張廣此行辦事是否順利,張廣一五一十事無鉅細地將過程說了。

聽完之後,張甄氏道:“從祖與阿母果然屬意顏府君。

張廣誇道:“我家娘子最是聰慧,所料哪還有錯。不過太僕公卻言此事需得顏府君主動提及,卻是難辦。”

張甄氏道:“這卻不難,夫君不妨將此事透露給六叔知曉,六叔在顏府君麾下日久,想必也願意撮合此事。”

張廣大點其頭道:“着啊!我怎便沒想到!”

張甄氏得意地道:“這做媒之事,自是我等婦人更爲擅長。”

張廣得了非專業媒婆的指導,去與叔父張斐商議。

張斐聞聽此事大感興趣,且覺得此事事關重大,又去稟報了張老令君。

老令君之前曾做過一任鄴縣令,自然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聽說甄氏有意撮合從外孫女與新任國相的好事,哪還有啥不樂意的。

事實證明,八卦精神是自古以來人們一直保有的美德。

很快,這事情傳得整個張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但唯一的例外是所有人都瞞着甄宓,把這個話題中心人物矇在鼓裡。

這幾天甄宓的小日子倒是過得挺舒坦,原本城中士族子弟三天兩頭跑到張宅的迎風閣上飲宴,着實讓人厭煩。

但近些時日卻來得少多了,因爲這幫士族子弟找到了更有趣的所在。

如今真定城最熱鬧的地方不是市坊,也不是酒肆,更不是女閭,而是城北三裡處的軍營。

自從國中大舉募兵,並定下時日準備進行比武較藝後,討逆營的臨時駐地便變得熱鬧非凡。

本着軍民一家親的原則,顏良命軍中大多數訓練對民衆開放,軍中英姿颯颯的訓練很是博得了士民們的口彩。

不過附近百姓最喜歡看的卻不是老卒們的訓練,而是新兵。

因爲新兵們剛開始便編組訓練的時候水平參差不齊,鬧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笑話,爲百姓們增添了無數茶餘飯後的笑料。

而且官府宣佈,所有人不管願不願意應募入伍,都可以參加比試,凡能達到一定標準的,均可得到嘉獎,獎品有銅錢、米糧、刀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因着這項有獎競賽的命令頒佈,激起了士民們的廣泛興趣,他們紛紛來到校場,或自備刀弓,或問軍中借用,練起了身手。

冀州本就民風彪悍,這一操練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很多友朋鄉里之間便較上了勁。

便是那些士族子弟,也挑些騎術、射術等較爲文雅的技藝玩耍比試,取代了平日裡清談坐論的不良習性。

甄宓也聽說了北邊校場的熱鬧場面,有心想要去湊湊熱鬧,但家姐有孕在身,無人陪她過去,便只得作罷。

好在迎風閣算是空了出來,甄宓每日裡便登樓遠望,看着城中不停有士民沿着長街往北門去,聊以打發時間。

這一日,甄宓看到有十數騎從真定西門而入,沿着東西向的大道直直往城池中心。

因着常山靠近產良馬的幽並二州,所以此地大族富戶多蓄養馬匹,富奢之家出門擁十幾騎也並不爲奇。

但甄宓看着這彪人馬由遠及近,隱隱間便覺得與衆不同。

城內禁止縱馬疾馳,這彪人馬也只是緩步奔行,但他們的隊列十分齊整。

隊伍的前方以兩匹馬爲一組,共三組六騎,彼此之間的距離不遠不近,隊伍的後方也是三組六騎,與前方一樣,一共十二騎護持着中間的一個騎者,以十分均勻的速度前行。

待到這彪人馬越來越近,甄宓突然發現中間那騎極爲熟悉,頭戴皮弁,身着紫袍,和那極爲高大寬闊的身影。

原來是他?

甄宓一雙妙目盯着那人行到自家宅邸門前,那中間的騎者好似感應到了什麼,在下馬之前擡眼望向側上方的高閣。

被發現了的甄宓臉上一紅,不由自主往後退了半步,不過這一回卻沒有嚇得蹲到地上。

這從真定西門進城的自然是從元氏回來的顏良,他這一次進城沒有如上一次進入真定一般搞武裝大遊行,弄得滿城皆驚,而是輕車簡從十分低調。

因着那一日在迎風閣上偶遇,顏良對這個高閣十分關注,在入城不久就隔空打量,隱約見到樓上有個人影。

待到行到門口,下馬前的那一瞥,發現這倒人影和那日武裝大遊行時的人影極爲酷肖,連躲避的動作都差不多,心裡便猜測這多半就是甄姬了。

高閣、美人、癡漢,難不成要來一出高閣私會.avi?

這怕是不行,話說這年頭怎麼把妹來着?請看電影請吃飯這種套路明顯不適用了,約人家妹子郊遊倒是不錯,可自己和人家不熟啊!

思來想去,顏良發現好像只剩下詩賦傳情這一手,但細想之下,這刀槍弓馬自己擅長,但詩詞歌賦就稀鬆平常得很了。

萬般無奈之下,顏良想着也只有對不起那些後人,當一回文抄公了。

可怎麼抄呢?知道有洛神賦,但那麼長誰背得出來啊!

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兩句“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原因無他,因爲每次三國殺都能聽到啊!

哎!看來把妹是個高端技術活!

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15章 催婚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37章 衝車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268章 教導營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81章 “刺”客?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98章 朝廷來使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97章 螻蟻第228章 大黃弩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37章 孰爲黃雀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31章 間客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9章 山崗軍議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58章 神射手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581章 “刺”客?第544章 破虜障第49章 做人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2章 罪在先鋒第397章 螻蟻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523章 天津港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7章 一逃又一追
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15章 催婚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37章 衝車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268章 教導營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81章 “刺”客?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98章 朝廷來使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97章 螻蟻第228章 大黃弩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37章 孰爲黃雀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31章 間客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9章 山崗軍議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58章 神射手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581章 “刺”客?第544章 破虜障第49章 做人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2章 罪在先鋒第397章 螻蟻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523章 天津港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7章 一逃又一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