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

打仗能使人富足,這句話可不是吹的。兩次戰役以及對佔領區的搜刮讓李嗣業麾下的安西軍獲得了一萬匹阿拉伯馬和兩萬匹駱駝,至於各種金銀,香料更是不計其數。

李嗣業尤爲看重馬匹,他將這些繳獲的馬匹一部分交給負責後勤的寧遠國,一部分給了葛邏祿,其餘多數暫時分配到各個士兵手中,讓他們進行餵養的同時,又增加了機動能力。

要照這個速度發展,安西軍遲早要迎來全騎兵時代,李嗣業琢磨着,到時候可以嘗試把成吉思汗玩過的魚鱗陣給拿出來,全面探索一下對付步兵方陣以及對付騎兵方陣的辦法。或者回到安西后把火炮和火槍搞出來,以騎兵爲矛,以步兵方陣爲盾。

站在平頂屋的房頂上思維發散的時候,身後下方的軍營中正在分配駱駝和馬匹。對於這些鉅額財富的分配,衆人吵鬧了三天。田珍、王正見、馬磷爲代表的騎兵派,主張在安西軍中再擴充出五千人的騎兵,以段秀實等人爲主的後勤派,認爲應該把這些馬平均地分配到唐軍的各團各隊各什,增加攜帶給養情況下的長途奔襲能力,這纔是翻越沙漠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舉措。

李嗣業最終做出最終拍板,可以將駱駝分配到底層士兵手中馱運給養,但是阿拉伯馬不行,這可是世界上第二大優種馬。他允許將軍們把阿拉伯馬暫時分配出去,但只能是以借的方式,等戰役結束回到安西后必須交出來,由都護府安排,專門在伊利河一帶開闢馬場來餵養配種。

他還下發佈告警告這些分得馬匹的什長們,不能把馬給我餓死或弄丟了,所有人都登記着名字,回到安西后交不出馬匹,扣除同等價值的軍餉和獎賞。

要知道阿拉伯馬從來都是有市無價,大食人對自家的馬匹管理很嚴格,如同某大國保密級別的對外軍售。這些馬是從來不賣到外國去的,即使有例外,在康居,龜茲、等地的市場上的估價在九萬錢以上。要知道同爲突厥敦馬,它的價格纔剛九千四百錢,之間整整相差十倍。

他們若是丟一匹這樣的馬,就只能傾家蕩產來賠了。本來將士們對分馬的事情還頗爲期待,但一聽馬不是自己的,發生了意外還得自己賠償,彷彿當頭被澆了一盆冷水,感覺這是給自己分了一匹祖宗,需要盡心盡力伺候着。

……

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康居城的一側,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涌出幾百個人,手中拿着火把和長短兵器,浩浩蕩蕩往城西的一座清真寺廟奔去。

守在官邸門口的唐軍如臨大敵,以爲是百姓暴動要造唐軍的反了,紛紛抽出橫刀,端平了弓弩。

還好這些百姓的攻擊方向不是唐軍的營地,而是大食人在這裡修建的寺,他們衝進了寺廟中,把裡面的人都拖了出來,將手中的火把沿着窗戶扔進去,很快那座壯觀高大的大食寺燃起了烈烈的火焰,將整個石殿都吞沒了。看起來真讓人惋惜。

燕小四沒見過這種景象,連忙帶着人衝出了大門,跑到了街道上。他回頭眺望屋頂向李嗣業徵求指令:“大夫,該如何應對,要不要我帶人過去彈壓一下!”

李嗣業饒有興趣地擺擺手:“不必,不必,這是教派衝突,是拜火教和大食教之間的矛盾。你們不必從旁干涉,可以帶人過去守着,不要造成更大的騷亂,也不要攻擊教民們。”

燕小四懵懂地點了點頭,帶着一隊人馬到達了現場。看到唐軍到來,教衆們一度縮手縮腳,但唐軍只是圍在一邊看戲,他們狂熱的情緒又點燃了起來,對幾個大食教徒進行社會性的毒打。

大食籍教徒早已經跑光了,捱打的這幾個不過是在本地發展的教衆。這個可以理解,因爲大食軍佔領康居期間,大力推廣大食教,對拜火教進行打壓,通過向非大食教徒們徵收重稅,軍事佔領的同時也要把教義給宣傳開來,這種強迫性的宣傳方式,當然會引起當地人和拜火教徒的反彈。

拜火教在大唐很流行,是所有粟特人的最基本信仰,它也是三大宗教誕生之前,中亞地區最古老最具影響地位的宗教。歷史學者們以此宗教的創始人稱呼它爲索羅亞斯德教,教徒們信奉的是智慧和光明之神阿胡拉·馬茲達。至於它爲什麼被叫成拜火教,是因爲教義中認爲火是馬茲達的兒子,是被創造出來的人類唯一的朋友。

拜火教在呼羅珊地區受到了壓制,但在廣袤的河中地區,它的影響地位不容動搖,即使大食人進來也沒有改變。念頭想到這裡,李嗣業的腦海中有了一個明確而又清晰的想法。

拜火教的一些教義和儀式都很正義,祭祀火神辦社火儀式,基本上還符合他的三觀。除去天葬讓禿鷹啄食屍體讓人難以忍受外,好像幾十年前這個規矩也發生了改革,聽說只有教內的薩寶和最虔誠的信徒纔有資格享受天葬,他實在是不明白,這玩意兒竟然還有人搶着去享受的。

在聰明人的眼裡,一切宗教一切信仰都是爲政治而服務的,如果有了現代知識的話,還知道它是替統治者管理民衆的工具。有的只是表達一種政治主張,或者向某種勢力靠攏,比如說寫日記的不正經人就受洗加入了基督教,那只是爲了討好他的金主而已。

所以李嗣業思來想去,要在越過沙漠進攻木鹿城之前,挑一個隆重適合的日子,前往康居城中最大的祆寺參拜一下馬茲達馬神爺。

他把此事吩咐給負責搞對外關係的岑參,反正這小子腦子聰明,過目不忘,一學就會,他在西域這幾年已經學會了粟特語,正好可以跟這些拜火教的薩寶祆正們進行交涉。

岑參一聽說李嗣業要去祆寺拜神,當場表示不能理解:“爲啥呀,你可是個漢人,怎麼能拜胡人的神?”

李嗣業立刻反問他道:“那釋迦摩尼還是胡人的佛祖,爲啥玄奘還要西去求經,咱們漢人還要修建佛寺,吃齋唸佛。”

“那不一樣,唸佛是真的信仰,你根本不相信這個。”

“誰說我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入鄉隨俗,到了哪裡,就要拜哪裡的神。況且自高仙芝劫掠石國以來,我們唐軍在這些河中九國胡中的威信跌到了低谷,要不是大食人逼着這幫粟特人改信大食教讓他們抗拒,他們早就幫助大食人一起跟我們對着幹了。”

“你想錯了,因爲我不相信,所以我纔要加入拜火教。”

“這什麼意思?”

李嗣業笑着斜睨了他一眼:“連這個都不知道,還敢自稱是讀書人,我給你說得更明白一點,用信仰來對付信仰,本身就是我最大的信仰。你仔細想,自己琢磨去吧。”

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
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