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

李嗣業愣怔了一瞬,心想自己的名聲已經這樣大了嗎?

他知道在梨園裡有各種隱藏身份的貴胄,包括李家的公主和郡主,郡王,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愛好樂曲,當然也有人只是爲了接近皇帝而濫竽充數。聽說安祿山回京敘功的時候也會跑到梨園中,表演一下偏向搞笑的參軍戲,能在梨園中獲得這樣一個樂營將的頭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無法得到的。

他立刻朝這兩位氣勢較強的兩位靚麗娘子叉手行禮:“卑職正是李嗣業。”

她們走到了近前,爲了不使自己有壓迫感,李嗣業連忙從涼亭上面下來,也看清了兩人的樣貌。

素衣女子身穿的素白襦衣上勾勒出妃色花朵紋路,下面是錦繡堆疊的紗裙,雖然上下均是一襲白,但色調和層次都斑駁分明。她頭頂留着雲朵髻,排列着叉着六根釵鈿,彷彿雲朵上被燦陽染黃的邊緣。她的下巴略尖眉眼狹長,鼻樑精緻,一剎那的驚豔略微超過了楊玉環,可能時間往長了說,楊玉環會越看越有韻味。

她身邊的女子也不似宮婢,因爲容顏和身材也不差素衣女子許多,草綠色的百褶裙穿在身上,很好地突出了她纖細的腰肢和豐滿的上身,而且她身上散發着靈動氣質,遠勝別的女子。

綠衣女子與他的目光相接,立刻顰起眉頭回擊了過去:“大膽,見了梅妃娘娘爲何不行禮!”

原來是梅妃江採萍,應該就是她了,有這樣的容顏確實能夠與楊玉環平分秋色。不過她應該是輸在了氣質上,稍微欠缺楊玉環大家閨秀的那種端莊柔媚。

這麼想來李隆基還真是個老渣男色狼,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如此美麗的女子,竟然還能夠做夢夢到去月宮裡與嫦娥跳舞,你是覺得枕邊人還夠不上你的審美嗎?

李嗣業九十度彎腰叉手:“臣李嗣業拜見梅妃娘娘。”

梅妃輕輕頷首道:“聽說這曳步舞舞三郎最喜歡跳,連楊玉環都學會了,李先生,你可以傳授與我嗎?”

李先生這個稱呼就感覺不舒服,梅妃難道沒看出來我肩寬體健是個武夫?像這樣刀頭舔血的武夫被冠以先生的稱號,是不是有點衣冠禽獸的感覺。

“臣遵命。“

梅妃又扭頭對身邊的綠衣女子道:“阿蠻,你不是也想學嗎?”

阿蠻矢口否認道:“誰說我要學,我又何必要學?我的凌波舞就足夠我受用了。”

李嗣業猜出了綠衣女子是誰,她便是梨園的另外一個樂營將謝阿蠻,主管立部的舞妓們,本着同行是冤家的特質,她應該是對他抱有敵意和怨氣的。

他立刻叉手對謝阿蠻叉手說道:“謝娘子說得對,你的凌波舞獨步天下,何必再去學一些旁門左道的外來舞蹈,反而會使得凌波舞不倫不類。”

謝阿蠻將眉角低了下去,進攻沒有收到回饋自然會生疑,撅着嘴脣說道:“你真是這麼想的?”

“那是肯定的,謝娘子自創凌波舞,我這個外門人對你真是佩服的緊。”

梅妃禮貌而不失優雅地咳嗽了一聲,提醒李嗣業說話跑題了,他連忙拐回到正題上:“梅妃娘娘,我近幾日都在梨園中,你要學的話,可隨時召喚臣。”

這位梅妃娘娘清冷地說道:“不必了,我今日帶來了畫師,你只管把曳步舞在他們面前完整地跳一遍,他們會把所有動作都畫下來。”

“喏。”

言語之間李嗣業便摸清了這位梅妃娘娘的脾性,她是那種高冷範兒,也真如她的封號如雪中臘梅,凌寒獨自開,孤芳自賞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起楊玉環的溫柔可人,牡丹內媚國色天香,她這種冰山美人的性格在皇帝面前終究不討好。

他跟隨在她們身後,來到了梨園的一處偏殿中,這裡栽種着幾株梅花,人跡較少顯得冷清,倒與梅妃娘娘的性子相當契合。

六名畫師坐在殿的四周,手中捏着墨管目光炯炯,等待着李嗣業跳舞。

在宮中跳舞這種事情好像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他也不再覺得違和難堪,即使當着衆目睽睽,擺動雙臂跳起了滑步。

他剛跳完第一個動作,畫師們就連連擺手說:“李中丞,你跳得太快了,能不能慢下來。”

李嗣業稍稍放慢速度,這些人還是直搖頭,他不得不把舞蹈拆解成爲了一個個的剪影動作,最終跳得他雙腿發麻,才使得畫師們將所有的動作都畫在了紙張上。

梅妃和謝阿蠻盤膝坐在旁邊,手中抱着暖手銅爐神情疏離地遠觀。隨後梅妃打了個哈欠說道:“我已經記得差不多了。“阿蠻也鄭重地點了點頭道:“我好像也學會了一點。”

兩位娘子分別站在了木地板上,開始擡腳滑步,李嗣業得了空閒,便坐到一邊出言指點。就算兩人在雙腿用力上出現什麼錯誤,他也只能站立示範,卻不能親手去指點,這是一大遺憾。

唐代雖然社會風氣開放,但依然由禮法主導,深知男女授受不清,更何況對面還是皇帝李隆基的女人,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落得個欺君罔上的罪名。

梅妃召喚畫師和宮中宦官侍女們離去,謝阿蠻和李嗣業在身後親自叉手恭送,等梅妃消失在街道的盡頭處兩人才折返回來。阿蠻疑心地問他:“我聽別人說你,既不會吹簫笙,也不會彈琵琶,更不會作曲,也不會創舞,只會這麼一個不知什麼地方學來的舞蹈。”

李嗣業差點就點頭了,不過樂營將這個職位對他來說極有好處,是日後與皇帝接觸的唯一可能性,所以這個藝術家還得冒充下去。

“這些樂器我自然是不會,但是我會吹嗩吶,也會作曲。”

“嗩吶?這嗩吶是個什麼東西?”

他尷尬地揉了揉腦殼,疏勒鎮往西中亞諸國中中確實有嗩吶這個樂器,但瞧上去大而笨重,跟現代的嗩吶有很大區別,音律也十分單調,還遠遠不能達到流氓樂器的地步,頂多算個奏響的號子。

不過謊話一旦出口,留着淚也要把它編完:“這是另一個來自西域的樂器,聲音透亮有力。”

謝阿蠻喜悅地說道:“能爲梨園添加一項新樂藝,聖人一定會高興的,等你從北庭回到長安時,一定要把這個嗩吶給帶回來。”

李嗣業心虛地點點頭,生怕她在聖人面前提起這個不成熟的嗩吶,連忙將她拉到了角落裡,使得阿蠻臉頰微紅,又惱怒地皺起鼻頭:“你想做什麼?”

“阿蠻,我有一件事想要拜託你,希望你能夠答應我,你能不能不要把嗩吶的這個事情說出去,等將來我帶着嗩吶進京時,想給聖人和娘娘一個驚喜,你看如何吶?”

謝阿蠻冷覷了他一眼哼道:“我都忘了,你就是一活脫脫混官場的人,你們這些人最擅長的就是溜鬚拍馬。”

李嗣業無言以對,在這些清高的樂藝人面前,他這樣的人充滿銅臭氣。

等她們從角落裡走出來時,楊貴妃宮中的太監袁思藝來到了梨園,正在四處尋找李嗣業,見到他後連忙叉手說道:“李中丞,貴妃娘娘讓你到興慶宮去見她。”

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
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