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

片刻之後,李嗣業一手攙着李白的腋下,把他右臂搭在自己肩上,扶着他遠去。

“李太白,你住哪兒啊?飲中八仙,賀知章,焦遂他們怎麼不管你?”

李白迷迷糊糊地擡起頭,擡起長袖朝前方虛指:“長樂坊,青蓮酒肆……”

“還喝啊?”

李太白搖了搖頭:“青蓮酒肆……房間,睡,睡覺。”

他扶着李白往長樂坊而去,反正也不算遠,丹鳳門往西,進坊門後找個人一打聽,才知道這青蓮酒肆在長樂坊知名度很高,位置卻不甚好找,連着拐了三道巷,纔看到白色酒旗懸在屋檐下,是間普通的門鋪。

果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在這種偏僻的地方還能做到坊衆皆知,酒怎麼可能差了。待會兒走的時候一定要沽一罈子。

他將李白扶到酒肆門口,讓他在屋檐下石階上坐下,誰知太白卻軟軟地躺了下去。

店裡的一個小廝迎出來,口中道:“客您這是……”他低頭一看,聲音陡然大了幾分:“這不是李太白嗎?又醉倒了呀。”

他與小廝合作將李白扶起,又問:“李太白住在你們這兒?”

“嗨,李太白初來長安時,就住在我們青蓮酒肆,就連我們酒肆的名,都用了太白的號。這次又來長安,他還在這裡住了幾宿。”

酒肆的東家也連忙迎上來,替下李嗣業,將其扶進了後院中。

他左右打量了酒肆的佈置,僅有五六臺案几,地上鋪着羊氈,壚間做有酒櫃,櫃中擺着酒罈子。

他站在了酒壚前,對回到臺裡的店家說道:“給我沽一斗你們這兒最好的酒。”

“我們青蓮酒家只有一種撇醅酒,況且官爺你還穿着朝服,定然是從大朝會聖人賜宴處散席歸來,我們這酒後勁兒可大,您不能再喝了。”

“嘿,我不喝,只不過是聽着你家的酒香,沽一斗帶回去給我的兄弟們。”

“官爺真有情義。”

一斗酒沽了兩壇,用麻繩兜着壇口,李嗣業提在手中慢悠悠地往長樂坊外走去。

夕陽已經垂下,雲團繚繞被紅日之火燒透,長安正在慢慢沉沒在夜色中,隆隆鼓聲從地面上翻起,夜燈初上。

……

大朝會後的第二日,安西衆人各自開始安頓在長安的事項,回磧西已經提上了日程。李嗣業也決定去十六王宅一趟,答應李輔國去拜謝太子的事情,自然要信守承諾。當然這不止是守諾,還有日後長遠的打算。

太極宮所處的位置是長安的窪地,使得夏季潮熱,連東宮都不適宜久居。忠王李亨成爲太子後,將十六王府中的原先的府邸改爲離宮。他多數時候都居住在此地,照顧年幼的皇子,擔當兄弟們的表率。

李隆基倒也樂見其成,太子待在十六王宅,比待在東宮還讓他放心。

他進入王宅坊門,便翻身下馬,牽着馬繮悠哉行走,從他身邊走過的都是各王府的僕從和武將,對這身穿缺銙袍的四品武夫倒也不覺得稀奇。

原忠王府在王宅區的最北端,背朝城郭坊牆,正門朝南。他在王府大門前駐足,將黑胖拴在牆上的栓馬石窩中,來到側門另一側的邊門,握住銅環輕敲了三下。

一個身披絹布甲的軍漢拽開門扉,見是一名武官,連忙扶正兜鍪問:“尊駕前來太子離宮,可有公幹?”

態度出奇的好,讓他感到意外,李嗣業拱手道:“我並非是來公幹,前幾日宮中靜忠公公曾邀我來宮中,而且太子於在下有舉薦之恩,早就應當來拜謁。”

“是這樣啊,請尊駕在外面等一下,我這就進去通報。”

李嗣業又拱了拱手:“請便。”

武官合上邊門,李嗣業則揹負雙手在門口等待,過了片刻,有三四個年輕男子從側門而出,身穿絳紫襴袍神態隨和清閒,像是經常來串門。李嗣業知道這些人身份尊貴,不是皇子就是皇孫,只好站在一側躬身叉手。

這些皇子也沒多留意李嗣業,在十六王宅任閒職的武官不少,他們常見倒也不怪,只以爲又是跑腿傳信的。

李靜忠把這些皇子送出幾十步,才折返回來,笑着對李嗣業作揖道:“今日我還在惦記着這事兒呢,李將軍果然來了,快請。”

“靜忠公公請。”

李靜忠一邊引着他往前走,一邊低聲說道:“太子殿下還是那般謹慎,你是知道的,只是他如今入主東宮,已經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一味地低調躲避來自各方的交好投靠,反而不符合如今的態勢身份,雲麾將軍與他從小一同長大,情同手足,但王將軍自從成爲朔方節度使之後,殿下便限制與他的往來,兩年中只准他來十六王宅一次。”

李嗣業猶自迷茫,李輔國跟他說這個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讓他勸說太子?他們身爲身邊人都無法說服,他一個外人如何能說服得了?

這李亨確實是,與過去被賜死的李瑛完全是兩個極端,那位是過於有些張揚,這位卻過於低調。

“我倒是可以試着向殿下進諫言,但你是知道的,我們這些武夫嘴笨,最好別抱太大希望。”

“這個咱自然曉得,我們這些太子身邊的人,與他親近有糾葛,反而不太好勸諫,只能求助與將軍了。”

這離宮與他上次來沒多大變化,有影壁,倒座館閣,前殿和偏殿,穿過四五道大門和一道穿廊,直接來到了後院中。後院有水潭,譚邊亭子的一角臨近水面,太子頭戴平巾幘,身穿明黃色襴袍,胸前是綻放的團花,他正一隻腳踏在亭欄上,扭頭看見李嗣業,神情中露出吃驚的樣子。

他上前一步躬身叉手“末將李嗣業參見太子殿下。”

“李嗣業,你怎麼會突然過來?”他緊張兮兮地壓低聲音道:“有沒有人看見你來我這兒?”

李嗣業也有些迷惑,感情這事兒李亨並不知情,他扭頭望了李靜忠一眼,李靜忠連忙上前打圓場道:“李嗣業前來是感謝殿下昔日舉薦他前往磧西。這次好不容易回來長安一趟,才特意來宮中拜訪。”

李亨來到他面前,伸手託着他的雙臂扶正,躊躇着說道:“其實你能來我很高興,但是……”

“靜忠,這是不是你搗鬼?故意引李將軍前來?孤入主東宮纔不過三載多,若是讓外人看到,豈不是要落一個結交邊將的口實?”

還是這麼小心謹慎啊。

李靜忠慌忙拜伏在地,叉手說道:“殿下,李將軍是你舉薦前往磧西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他來拜謁感謝,無論誰挑不出任何毛病。靜忠邀請他的時候,也沒有想得太多,萬一就算有人問責,奴婢也願意一力承擔,李嗣業將軍乃是靜忠的舊友,爲何不能互相往來?”

“你!你一個太子府的宦官,結識了來自磧西的武官,你如何能承擔得起?”

李嗣業感覺應該說句話,不然就成了他動機不純了。他躬身叉手低聲說:“殿下,李嗣業這次入長安之前,還只是率領三個跳蕩團,三個戰鋒隊團的押官,不夠資格稱爲邊將。就算這次大朝會升賞過後,我勳爲八轉上輕車都尉,又加武散官忠武將軍。頭頂上還有各鎮鎮守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安西節度使,也算不上什麼實力邊將罷。”

李亨想了想,好像是有些反應過度,卻依舊執着地說道:“就怕某些人多心猜疑,更應該小心謹慎爲上。不過嗣業你既然來都來了,就多呆一會兒,靜忠,立刻吩咐人來煮茶,孤要與李將軍促膝長談。”

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
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