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

李隆基心中頗不舒服,但慣常以愛百姓如子自居的他,也不好給李適之臉色,只好擠出些許笑容道:“適之考慮甚是全面吶。”

他突然把目光轉向了李林甫,問道:“右相以爲如何?”

李林甫抱着笏板上前,略作思慮,卻不直接發表意見,扭頭朝向鴻臚寺卿問道:“時至元正大朝會日,入長安的各國使節共有多少人?”

鴻臚寺卿不明其意,老實回答道:“如今鴻臚會館中已有三千兩百餘人,預計等到臘月底將共計有五千餘人。”

李林甫又問:“久居在長安城中的海內夷人共有多少,又有多少胡商、番僧、各路教派,海外遠客暫留在長安城內,等着參加明年的上元燈節”

“這個……我們鴻臚寺沒有計算過,不知確切人數。”

李適之不知想到了什麼,那張長臉頓時拉愈發拉長了。

秘書省秘書監賀知章抱着笏板上前,面帶肅容看了李林甫一眼,面朝聖人回答道:“長安城中久居的胡商、番僧共有三萬六千餘人,如今暫留在長安城中的胡人共達六萬人。”

李嗣業站在後面聽得清清楚楚,同時深感佩服,不知道他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來的,難道說賀監的手底下還有統計人才

“不錯,差不多就是這個數。”李林甫將笏板單手提着大聲道:“臣一直在問自己,我大唐長安洛陽兩都,爲何會有如此多的使節紛至沓來,他們爲何要不遠萬里遠來長安投誠歸順爲何!僅僅是因爲兵威伏遠,武功卓著嗎大謬!他們爲何歸順我大唐因爲景仰,爲何景仰”

“心嚮往之!所以景仰!”他抖着袖子將二指禪指在空中。

“蠻荒之地,未開化之人,未見繁盛,未識禮教,得知長安禮樂昌盛,安能不心嚮往之天子與人同樂,粉飾太平,頌揚盛世!一年一度長安上元燈節,天子與百姓共賞,不正是宣揚教化之舉哉放眼天下,四海之內,還有誰能夠建得出這高聳於萬千宮闕之上的太上玄元燈!此舉可使這些番邦使節,胡商遠客跋涉萬里至長安朝聖,使天下人心盡歸我大唐,其效果不比兵戈相向嗎”

李林甫情緒高昂,語句鏗鏘有力,非常具有煽動性。坐在高臺之上的李隆基身體微微後靠,倔犟地擡起下巴,目光越過衆人的頭頂遙望遠處,似有慷慨雄心勃發之意,連下巴上的髯須也根根挺立抖動。

他將視線收回樓中,目光裡擠出一絲失望看着左相,問他:“李適之,你還有何話要說”

李適之萬萬沒想到會受到李林甫這種暴擊,早已訥訥不能言語,只作出面癱樣,用笏板擋住臉說道:“臣無話可說。”

李嗣業站在後方暗暗琢磨,這番話該如何反駁即使能夠反駁,說出的理由也遠不及李林甫具有煽動性,這倆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辨手,更何況唐玄宗這個裁判的心理傾向已經很明顯。

對於李林甫來說,對方辯友已經丟盔棄甲,他也無需再趁勝追擊。

太子和賀監站在一旁,也沒有要發表意見的想法,只是沉默以對。至於其他人,他們更是李林甫身後的應聲蟲。

李隆基面對李適之這個不合心意的臣子,緊跟着又補了一記暴擊:

“你以後說話之前,最好先跟哥奴商量一下。”

“喏。”

衆人彷彿聽到了玻璃心碎裂的聲音,估計左相恨不得手中的笏板變成一尺寬,正好能擋住他那無處安放的臉面。

別人可能都不清楚,他是被哥奴這奸險小人陰了一記。若不是剛剛從李林甫口中聽到對於修建太上玄元燈勞民傷財的憂心,認爲他對於此事持反對意見,纔會下決定向皇帝進諫。就算這老兒不願意與皇帝唱反調,也應該委婉些當做稀泥和過去。誰知這傢伙乾脆上演一場川劇變臉,簡直踩着他臉來取悅皇帝。

他已經打定決心,以後無論在哪種場合,李林甫的話半句都不能相信。

想到這裡,李適之憋着怨氣看了李林甫一眼,只是對方手持玉笏高擡着頭坦蕩望向臺上,形象偉正絲毫不假。

皇帝將目光投向了毛順,他撐起手臂拒絕高力士的攙扶,從臺上站起來一步步走下臺階。他來到左右相面前,眼睛卻不是瞧着他們。李林甫和李適之連忙退到一旁,他踱步來到了雙手合擎着笏板的毛順面前。

毛順慌忙躬身低頭,笏板始終擋着臉,把頭也壓得更低了。

皇帝伸手託着他的雙臂將他扶正,點頭說道:“毛順,你是我大唐將作第一匠,亦能當得起大師稱謂,朕就將玄元燈樓交給你啦,建造期間我準你直入南內奏報,朝中各部也要鼎力配合。別的你什麼都不用想,你只要記住,上元燈節,這燈就是長安的臉面,大唐的臉面。”

毛順有一些鬱氣,但此刻全部都按耐進了胸口中,雙手持着笏板躬身,宛如一聲長長的嘆息:“喏!”

“好了。”皇帝撐開雙臂抖着袖子,然後雙手負於身後,走上了御階背朝衆人道:“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來了嗎”

夫蒙靈察連忙躬身上前,由於他沒有事先準備笏板,只能將雙手叉在臉前:“臣在。”

“你平定莫賀達幹反叛,功勳卓著,朕特准你兼任涼州都督,涼州刺史,河西節度使之職,到任後需盡心竭力,防備吐蕃、突厥之敵,不可辜負朕對你的一片厚望。”

夫蒙靈察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聲音洪亮地叉手道:“喏!”

“至於此戰中立下功勳的安西諸將,你擬定出奏疏出來,交與兵部依次按奏報戰功升賞。”

躲在後面的程千里和李嗣業愕然地擡起頭,沒想到皇帝把程序給簡化了,只對節度使一級進行任免升賞,剩下的全交給夫蒙靈察和兵部來辦。省去這一項皇帝倒是挺輕鬆,程千里和他可都是安西都護府的四品官員,如果連四品的官員任免權都交到節度使手中,他不敢想象是個什麼局面。

這將意味着藩鎮體系內的所有官員都要仰節度使的鼻息,他們將不再得到皇帝的親自任命,而唯節度使的馬首是瞻。長此以往,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軍閥體系,聖人與他們來說,還有什麼可依仗的。

李嗣業數了數從他腳下到李隆基御座下的磚塊數量,有將近五十步,這五十步就是一個天大的鴻溝,他此時若是走過去直言相諫,在這個一意孤行的李隆基面前,怕是得不到什麼好果子吃,還會把夫蒙靈察給惹了。

現在只能是涼拌了,與其等着陛下低下高高的頭顱去發現,倒不如自己想辦法一步步向前拱。

皇帝此刻已伸了個懶腰,轉身走向了樓的一側,把他的聲音拋給了衆臣子:“都退了吧,各回各司,勤於任事。”

李嗣業在心裡暗自唾棄了一口,丫丫個呸的你個老懶蟲。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