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

李嗣業一連三日入宮,被皇帝賜予近侍而坐,無論出門賞花還是遊曲江池都命他伴隨身邊,就連皇帝與楊玉環同乘一馬嬉戲笑鬧,他也得跟在身邊當電燈泡,幸好他把麪皮磨得足夠厚,不但不覺得尷尬,還插科打諢說出兩句俏皮恭維話,惹得皇帝和楊玉環在馬上笑着直哆嗦。

楊國忠也時常陪伴在君王左右,但一看到李嗣業,臉色就不由自主耷拉了下來,那個表情就像是在後宮爭寵的小妾一般。他與李嗣業安祿山最大的區別就是,他把自己的藤蔓都纏在李隆基這棵大樹上了,雖然成長速度極快,但樹幹枯朽倒下,藤蔓也將死去。而李和安就如同成長在皇帝傘蓋下的小樹苗,雖然也受皇恩庇護,但其成長之後,但足以自立。

趁着李嗣業不在時,楊國忠趁機在皇帝面前進言:“陛下,李嗣業身爲邊鎮大將,長時間呆在朝中,恐對於邊防不利。他自己滿足於長安繁華生活,卻忘記了邊疆百姓兵士之苦,實在是不應該啊。陛下若是不願意明令怕傷他臉面,可由臣親自去以言辭令他離京。”

“嗯,”李隆基思慮片刻,點了點頭說:“行,國忠,此事就交給你言談,但千萬不要言辭過甚,傷了李大夫的顏面。”

聽着這君臣的對話,站在一旁的小宦官眯了眯眼睛,然後不動聲色地低下頭去。

楊國忠意滿志得地走出宮門,正準備親自到李嗣業的府邸上耍一下威風趕他離京,但仔細一思索,他自己口才不怎麼樣,應該回府找人寫一段發言,用最激烈的言語去驅趕李嗣業。說罷他內心懷揣着笑意向楊府而去。

宮中的小太監尋了個機會出來宮門,沿着橫街來到廣福坊的李嗣業府邸外,輕輕叩敲側門。門子與其相見後領入內室,李嗣業請他就座,然後聽他把皇宮中發生事件的微枝末節講述了一遍。

“多謝公公相告,來人,拿些銀鋌犒勞公公。”

“李大夫客氣了。這是我應當所爲。”

等太監走後,李嗣業站在堂中沉思,愈發感覺可笑,捋着鬍鬚輕蔑地哼了一聲:“害怕我在長安奪你的寵,我還不想留在長安呢,如今河西,北庭,安西纔是我如魚得水之地,倒要瞧瞧你在長安能夠和安祿山碰出幾個火花。”

他自然不會等到楊國忠來這裡找了,省的受他一陣嘴炮氣,直接提筆給皇帝寫了封請歸奏疏,表示雖然捨不得陛下,但邊鎮不可一日武將,只好割捨對於陛下的感情。

皇帝還以爲楊國忠的祖安話已經直接傳給了李嗣業,心中頗有些過意不去。又賞了他一些財物,命文武百官在城外柳岸送行,纔打發他離開了皇宮。

李嗣業走出皇宮後,並沒有回到府中,直接去河西留後院叫了自己這一波人馬儀仗,經過一夜修整等明日離開長安,他自己當晚也留在河西留後院中。

且說楊國忠回到自己府邸,叫了五六個手底下的御用文人,每個人都寫了一封慷慨激昂的罵詞,大抵都是批評李嗣業留戀長安,不思變患,有些口氣重些的,直接把李嗣業與死去的那些如蓋嘉運相提並論。楊國忠當然是要採納口氣最重的。

他前往李嗣業府邸的路上,還不忘拿着絹布上犀利言辭背誦,以保證到時候能夠發音準確些。

結果楊國忠來到李嗣業府,聽得門人說此人竟然不在府上,心中實在是遺憾。他立刻呼喝李府的管事去外面找,藉着皇帝的雞毛令箭要把他叫回府邸中來,不過在此之前,他是可以受累等待一下的,只要他還在長安城中,天黑宵禁前也一定會回到府上的。

可他帶着一幫奴僕從白天等待到黃昏,直至天邊的丹鳳門上傳來禁鼓聲,楊國忠終於支撐不住了,對着李府看門的管事們破口大罵道:“我奉陛下的口諭前來痛斥李嗣業!他不在府邸也就罷了,遣你們這些狗奴婢出去尋找,你們竟然也敢欺瞞!當真不怕王法嗎,小心我今日鞭撻爾等!”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李嗣業府邸的大管事回來了,朝着楊國忠叉手垂拜。楊相公上前揪住了他的衣襟右衽,怒聲問道:“李嗣業何在?他爲何不敢前來見我。”

大管事擡首挺胸坦然道:“今日上午我家阿郎已經以書信呈奏陛下,已決定提前拜別君恩前往河西,現在與大隊人馬同在留後院中。我家阿郎叫我轉告楊相公。感謝楊相公如此惦記,他已絕意離開長安,希望相公不要留戀。”

楊國忠表面上笑意呵呵,內心中卻是在發飆:“老子留戀你個屁!好不容易借了陛下的恩威來罵你一頓,只是沒想到你小子這麼滑頭,竟然提前向皇帝稟告要離開長安,讓我的準備落到了空處。”

第二日清晨,長安晨曦亮起,雞鳴聲遍起樂遊原,宮闕飛檐挑鬥拱,紅柱如星斗排列。三鎮節度使李嗣業離開長安,朝廷百官在城外柳岸相送。

距離上一次他受到過這樣的禮遇已經是一年多以前了,當初他新立下不世之功後離開長安,皇帝也如今天這般派出文武百官在這城外的驛站中相送,當時來送他的不止有文武百官,還有楊國忠和李林甫這一對冤家,不過今天的陣容也不差。陳希烈、韋見素、還有崔融崔圓,楊氏似乎在家中慪氣,不肯前來相送。

李嗣業笑着朝衆人拱手抱拳,以他現在的資格,對除去皇帝外任何人都無論行叉手禮儀。

“李大夫,山高水長再會。”

“諸公再會。”

“李大夫請珍重。”

“諸公也請珍重。”

他跨上戰馬帶着隊伍,兩旌在前,六纛在後,旗幟獵獵在西風中搖曳,朝着渭河方向而去。

渭河的的河畔有一座古亭,亭中已有人備好了酒席,一名男子身穿硃紅色衣衫坐在案几後。亭外有一名俊逸非凡的年輕道士手執拂塵,牽着馬匹,似在等待,但李嗣業的馬隊到來後卻表情冷淡。

李嗣業擡起手掌指揮衆人停下,自己則翻身下馬,慢步來到這亭子前,目視前方的道人,兩人心照不宣擡手行禮。

他又朝向亭中的這人躬身叉手道:“卑職李嗣業參見太子。”

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
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