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

“陛下,”李嗣業躬身叉手陳情道:“陛下可知如今大唐的軍事力量內輕外重,長安宿衛京師的部隊不過數萬,且不習戰陣紀律鬆弛。而范陽節度使有兵九萬人,平盧節度使有兵三萬五千人,萬一他們將矛頭對內,中原毫無屏障,關中何以禦敵?”

李隆基擡頭遙望遠處,扭過頭來深目凝視了李嗣業一眼,面無表情地問道:“連你也覺得他是胡人,不該受此殊榮,是胡人就一定會造反麼?”

皇帝的問題已經帶了自己的傾向,自覺地站在了對立面來維護某人。

“陛下,臣向你提起的防範只是針對外重內輕這一事實,並非針對任何一人,陛下對於臣子可以給予愛護與信任,但絕不是給予他妄想的機會。陛下也不必把天下的安危寄託在臣下的忠心之上。與其相信他忠心耿耿,倒不如相信制度完備使其不敢有虛妄之念,以此,陛下才能夠高枕無憂。”

李隆基難得地把頭腦從音樂中抽離出來,仔細地想了想其中的利弊,扭頭問道:“以你之見,應當怎麼做?”

“使,乃聖人欽差,代天子巡狩四方,既然是代天子巡狩,爲何會常駐在一個地方五六年甚至十年不挪地?”

“這,”皇帝微微張合着下巴,開口道:“治軍乃是上下同欲上下同心之道,一鎮節度使來到邊疆,爲了掌控軍心做到令行禁止,需要花費一定時間。等他與這支軍隊完全磨合,到時候再把他換掉用別人,這個過程豈不是要重新來一編,這樣做會不會削弱軍隊的作戰力?”

“陛下,”李嗣業誠懇地勸諫道:“大唐軍隊的最高一級統御者應該是軍使,而不該是節度使。一軍一萬人或兩萬人不等,軍使長久領軍,即使盤根錯結形成勢力,也因爲數量太少對朝廷無法形成威脅。而節度使本就該是流動的官員三年一任,手持符節有調兵指揮權而無治軍權,軍使只有治軍權而無調兵指揮權。爲了保證節度使對軍使的挾制,一切軍需糧秣及地方治理權由節度使掌握。這樣就形成了流動的節度使,鐵打的軍營,既保持了軍隊的戰鬥力,也能防止軍隊與節度使抱團以制朝廷。”

李隆基擡頭冥想,點點頭推導道:”范陽節度使麾下有九軍,各軍軍使均由朝廷任命,節度使由朝廷派遣,三年一任進行輪換,節度使負責協調指揮和糧秣和財餉。若是在三年之期的輪換中邊疆遇到了戰事,又該如何?”

“等到戰事結束,節度使回京敘功,再進行遷官輪換。陛下,李嗣業身爲北庭節度使,也深知節度使長久掌軍之弊端,特別是一任節度使執掌兩鎮大權,兵力強於京畿,實則遺禍無窮。只要使其不能根深蒂固,走馬輪換,勢必不能威脅到朝廷。”

李嗣業心中明白,他這樣說皇帝若真能頒佈實行下去,他自己長久鞏固磧西乃至隴右的計劃就失算了,不過這種操作叫極限一換一,若能換來安祿山的范陽平盧等老巢的瓦解,實是一件無需動手術就能完成的大好事。

他估計這事有點懸,首先安祿山在兩鎮經營多年,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其次對方暫時只有兩鎮的軍事力量,還沒那個實力造反,所以必然會糾集朝中一切能夠糾集的人,想辦法反對皇帝提出的節度使三年輪換制,並且使其流產。

他提出之後李林甫會有什麼反響,是唱反調還是支持按照李林甫所執行的極致利己主義,這事如果對他有壞處,他一定會極力反對。節度使三年輪換對他有什麼壞處?

好像有相當明顯的壞處,節度使一旦開始輪換,安祿山,安思順,哥舒翰等人會失去盤踞經營的動力。但人的慾望是不斷向上的,如果奪取他們模擬經營的權限,他們就會玩另一種升官遊戲,爭先恐後入長安拜相做六部九卿,想必這是李林甫不願意見到的。

如果皇帝真能實施這個制度,帝國上下的問題的根源就得到了解決嗎?當然不會解決,但會給有朝氣的後來者改變現狀的機會,只要矛盾不在玄宗朝激發崩裂,能夠爭取到改善的時間總是好的吧。

他雖然對此不抱多大希望,但至少自己提出過,沒有留下遺憾就對了。至於說得罪李林甫,安祿山等人,他從一開始就不間斷地受到過這些人的敵對暗中下絆子。就算什麼都不做,他的待遇也不會得到改善。

老皇帝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口氣含糊地說:“此事再容我下去考慮一下。朕知道你一片赤誠,明日到興慶宮勤政樓裡來,朕有好消息要告訴你。”

李嗣業躬身叉手:“喏,陛下。”

他猶豫着退下去,對於明天的到來竟有了幾分期待,在這局勢晦暗未明的情況下,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

第二日,勤政務本樓上空豔陽高照,是個開壇作妖法,宣佈結果的好日子,也是深秋長安城中爲數不多的好天氣,李嗣業眯着眼睛擡頭望望豔陽,似乎預示着今天會有一個好兆頭。

他得到了皇帝的准許,不需要再靠楊家的人引薦,就可以直入南內。

穿過勤政樓的門洞,他在前面宦官的帶領下進入側殿,沿着大臣通道的專用樓梯,來到了二樓的正殿中。

皇帝還沒有到來,他安之若素地站在御階下,稍稍等了一會。沒有等到李隆基,卻等來了李林甫和王鉷。

他身爲外臣,自然要在京城的一畝三分地上給足兩位大佬面子,連忙上前主動向李林甫叉手拜見:“屬下參見右相。”

“嗣業,很好啊,某一直都很看好你,我大唐邊鎮中就需要你這樣多才多藝的人。”

雖是右相滿臉笑容,還是嗅到了一股諷刺的意味,他身體稍稍一頓,又轉向了王鉷:“王中丞,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王鉷卻表情陰冷的哼了一聲,那架勢就像是李嗣業欠他錢的老賴一般。李嗣業自然也不會拿熱臉去貼冷屁股,轉身站正面朝御階等待。心中卻猜想這二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難道又要針對自己搞什麼東東?

不管他們有什麼陰謀,只管來就是,咱雖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聖人駕到!”

高力士手執拂塵在前面引路,李隆基大步從後殿中走出,兩名掌扇宮女擎着兩把綠孔雀屏扇跟在身後。他緩緩走上御階,他一屁股坐在了檀木胡牀上,乾枯有力的大手撫摸着扶手。

三人同時向皇帝躬身叉手:“臣等參見陛下。”

“都坐吧。”

殿內當然沒有坐具,連蒲團都沒得一個,三人只能跪坐在冰涼的地磚上。皇帝念在李林甫身爲右相,年紀又大的份上,命宮女取出一個蒲團,讓他能夠跪得舒服一些。

皇帝直接了當說出沒有任何語氣助詞的開場白:“李嗣業才具出衆,忠心耿耿,朕欲使他爲隴右廄牧使,隴右募兵使,隴右採訪使兼任北庭大都護,北庭節度使,安西副大都護,伊州刺史,庭州刺史,交河郡太守,拔擢御史中丞爲御史大夫。由於他暫時沒有戰功,散官和勳官就暫時不往起擢升了。”

李林甫霎時倒吸了一口涼氣,竟然身兼了十職!這要是高仙芝在場,他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遠征小勃律都沒有得到這樣的榮寵,不過區區作了一首曲子,有誰敢相信

(ps:感謝活在夢中間飄紅打賞。)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