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

安祿山彷彿是從迷茫中清醒過來,擡手抹了一把胖乎乎的大臉,點點頭說道:“怪不得我剛纔從路過懷遠坊的時候,看見裡面的祆寺張燈結綵,教衆們點燃火把慶賀,原來是慶祝這件事兒。”

嚴莊又說:“這個事情也有個來歷,說是李嗣業進佔河中後,驅逐了大食教徒,拆掉了大食寺,大力扶持拜火教,還親自去聖火殿祭拜了祆神馬茲達,拜火教徒們認爲這是拜火教的復興契機。有些流亡在唐的波斯人還要跑去磧西當兵,說是要恢復故國。”

“呃,”安祿山乾嚥了一下喉結,咯吱咯吱地磨着牙說道:“他不光要搶走我的聖眷,連粟特族人的心也要搶到他那邊去了。”

“大夫,俗話說飛得越高,摔得越重。”嚴莊寬慰地說:“就讓他們把他捧得高高的,最好把他捧上神壇,讓他得意忘形。這種人以後就不能再打敗仗了,一旦打了敗仗,那就等於跌落神壇。想想蓋嘉運,不就是如此嗎?”

安祿山細細咂摸,摸着頭上的辮子道:“說得好像有點道理。”

“大夫不必妄自菲薄,你的長處不在打仗,而在你的忠心,會討聖人的歡心,眼下就算不能以功勳與其衡量,但憑藉聖人寵愛,也足以與他平分勝券。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啊。”

“還來日方長,今年我都快五十了,橫空殺出一個李嗣業,如之奈何”

“屬下的建議是,走一步,看一步,看看他到底能走多遠。”

安祿山突然閉上眼睛默不作聲,突然擡頭對身邊的管事吩咐:“去,叫兩個俊俏娘子來給某洗腳,暖牀。”

兩隻柔荑似的小手端着木桶進門,脫掉安祿山的黑靴,忍着沖天的臭氣眼圈發紅,把扁擔腳在放了香料的熱湯中細細揉搓。

嚴裝感覺待在這兒不合適,低頭對安祿山躬身叉手道:“既如此,屬下告退。”

“嗯。”

安祿山繼續閉目養神,嚴莊尚未走出門去,他突然坐正身體,擡手按住了洗腳婢女的頭說:“回來!”

嚴莊轉身返回問:“大夫還有什麼吩咐。”

他發賭注似地說道:“這地兒他媽的我一刻都不想多待了,明天就回去。”

“回哪兒?”

“廢話,當然是回范陽!”

……

聖人李隆基在靜室中薰香齋戒七日之後,終於結束了宅的日子。在宮女們的服侍下更衣,穿上了皇家祭祀禮服袞冕,冠前垂白珠十二旒,上披玄衣,下穿纁裳,青褾黼領,鑲玉革帶,上下花紋共有十二章。穿這樣一件禮物需要幾十個部件,前後浪費時間也有半個時辰。

去年和今年對於他來說頗爲不順,很長時間情緒都不高,天寶十載四月,鮮于仲通討伐南詔,召集七萬嶺南兵卒深入瘴厲之地,被南詔王皮閣羅打得全軍覆沒。八月,安祿山率三道六萬兵馬討伐契丹,以奚部兩千騎兵爲先導,被契丹打得敗退。奚部趁機反叛,安祿山僅剩八百人潰逃。等到十二月,李嗣業擊敗大食的消息傳至長安,皇帝枯皺的眉頭才稍稍舒展一些。

但等到今年三月,又發生了河東節度副使阿布思叛唐一事,四月份,御史中丞王鉷又陷入其弟王焊的造反案件中,玄宗命楊國忠去審問王鉷,李林甫都爲其求情,但最終還是被賜死。李林甫因爲阿布思叛唐和王鉷謀反案的牽連,也逐漸被玄宗冷落,楊國忠開始與李林甫平分秋色,甚至有壓李林甫一頭的勢頭。

今年是天寶年間最大的政局動盪,出現了三個讓人沒有料到,首先是沒有料到王鉷會以這種方式滾出政壇,此人雖然權勢滔天,家人張狂到了極致,但他有皇帝和李林甫的雙重保障。第二是沒想到打敗宰相李林甫平分權力的竟然是楊國忠,熟悉兩人的人都知道,他倆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就算真有亂拳打死老師傅這種事情,楊國忠也沒有出亂拳的本事。還有一個是沒想到,李嗣業一個普普通通的邊將,剛剛上任成爲安西節度使,就順利完成了職業戰爭生涯的五連勝,親自打敗了超量級對手,代表了大唐軍事能力的天花板。

最後一個想不到讓皇帝最爲驚喜,也讓他爲之揪心。當去年李嗣業在渴塞城擊退大食人,那是唐軍四方皆敗中唯一一場勝仗。但當他聽說李嗣業要繼續往西進攻時,心中便開始緊揪,希望他能夠見好就收,不要讓天寶十載成爲皇帝的黑暗年。結果第二年安西又傳來消息,說是李嗣業攻下了康居城,可還沒等他激動狂喜,後面又有讓他緊揪的消息。說是李嗣業竟然還要往西打。

唐玄宗的心情此刻就像賭桌上的莊家,一邊欣喜地期待着更大的收穫,一邊又有些憂慮,擔心李嗣業的勝利成爲賭徒最後的狂歡,得到一切之後又失去一切。所以他給李嗣業的聖旨中似乎提到了見好就收,似乎也沒有提。

不過等到最終的消息傳來時,這場賭徒的狂歡變成了真實。老皇帝想要一場場勝利來填充空虛的晚年,他等到了最好的饋贈。他端坐在花萼樓中親眼見到邊令誠帶着捷報歸來,親眼見到大食使臣低下高貴的頭顱,敬獻上白駝白馬,也親眼見到帝國的疆域邊界線上重新延伸到高宗龍朔年間的最邊陲。

朕的大唐盛世到這兒才最圓滿。

夢境終於變成了現實了。

“聖人,太廟到了。”

李隆基坐在步輦上睜開了眼睛,高力士弓着背上前要攙扶他,被他伸手掙開。

他倔強地走下步輦,頭頂着沉重的袞冕,文武百官跪坐在兩旁的石磚上,擡起頭來看着老皇帝獨自一人顫顫巍巍地往前走。

他踏上了太廟的三重石階,進入了正殿中,裡面供奉着九室先祖先宗。

僅在祭祖這一項上,唐朝皇帝就把歷代的規矩玩壞了。儒家正統思想中最初是天子五廟,除了先祖與開國皇帝不祧外,其餘皇帝都要根據世襲的久遠把先宗給祧出去。唐初延續北周和隋朝也供奉五廟,但等到李世民時動起了小心思,把太廟祭祀擴展成七廟,把李虎之前的李天賜和李熙都保留下來,等到李隆基時,由於中宗睿宗兄弟接續,七廟就又不夠用了,他就厚着臉皮加到九廟。

其實李隆基還抱着別樣的小心思,思慮到了自己百年之後,難免被子孫祧出太廟。高祖開國不能祧,太祖李虎爲始封之主也不能祧,太宗皇帝功蓋社稷被大臣們建議永世不祧,這是模仿漢武帝所立的規矩。他也想在死後享受這一殊榮,永遠受子孫香火,如果有四個不祧之祖,必須有九廟才能夠容得下。

今日他站在太宗高宗的神牌面前,滿臉激動拜伏在地:“隆基秉承高祖太宗高宗遺志,今日向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告祭,大唐擴土千里,得河中九國,吐火羅十六州,重拾昔日河山。”

有了這樣的功勳,會不會也如太宗,更如昔日的漢武帝一般,能夠永世不祧,受子孫香火。

李嗣業就是朕的衛青、霍去病。

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
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