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

既然他們兩個都笑了,李嗣業自然也要乾笑幾聲,然後也對高仙芝拱手祝賀:“自從安西都護府升格爲節度使軍鎮以來,經歷數任節度使諸如湯嘉惠、王斛斯、蓋嘉運、田仁惋、夫蒙靈察諸人,他們或有功勳,但能夠達到高中丞如此高度的有嗎?沒有。你自任節度使以來算上小勃律已經是連破三國,再加上即將要討伐的突騎施,那就是連破四國。現如今放眼神州,誰能有這樣的成就,你就是今日大唐將領的天花板!”

高仙芝先是呵呵一笑:“李大夫謬讚了。”突然問:“什麼是天花板?”

“我說錯了,應該是藻井。”

高仙芝又問:“爲什麼是藻井?”

“藻井是一種高度,就好比一個房子裡的傢俱,什麼案几,屏風,胡牀,他們就算再高,也不能高過藻井去。”

邊令誠在旁邊插嘴笑道:”我已瞭然,什麼安祿山,哥舒翰,安思順,他們都是傢俱,高中丞纔是藻井!”

“李大夫的這個比喻太費腦子,不過,藻井,的確是高!”

三人又相視大笑。

他們的笑聲沉澱下來,並肩而騎行出山谷,氣氛顯得有些凝固,可能是山巒的遮擋使得衆人都在陰影中。

隊伍走出山麓,李嗣業對高仙芝抱拳提出辭別:“高中丞,今夏庭州乾旱,已有三月未降雨水,他們都等着我回去撥錢開渠灌溉,我就不能在這裡隨你出征跋涉了。”

“哦,是嗎,甚是惋惜啊,不過民生乃第一要務,這個可不敢耽誤,仙芝親自送送你。”

“不,不,你執掌中軍,豈能輕易離開。”他扭頭望向邊令誠:“邊監軍可否送我一程?”

邊令誠指着自己的臉問:“我?”

“沒錯。”

邊令誠拱手:“榮幸之至。”

……

兩撥人沿着河畔的商路故道一路向東行進,最終在一座廢棄的驛站前停了下來。跟在邊令誠身後的,都是左右監門衛的侍衛。

他從侍衛手中取過酒罈和酒碗,拔開封泥給李嗣業倒滿一碗,又給自己倒滿,兩人捧在手中,邊令誠笑道:“李大夫走得不是時候啊,聽說突騎施的汗帳所在碎葉城中,金銀珠寶也有不少。接下來高仙芝帶兵攻破碎葉城後,那些搶劫繳獲的財物,怎麼也得見者有份兒分給你一白駝。”

“怎麼還提駱駝的事兒呢,這樣的分享,嗣業可不敢享用,也享用不起。”

邊令誠聽得話裡有異味,微訝地問道:“哦,此話怎講?”

李嗣業看了看左右,伸手邀請道:“邊監軍請借一步說話。”

邊令誠顰起眉頭,跟着李嗣業走到了驛站土牆的背後。

李嗣業直接了當問他:“以邊公之見,高仙芝這一路征戰過來的功勳,上報給朝廷,聖人會給他什麼樣的封賞?”

“若真如將軍之前所說,破三國之功,怎麼也得封一個國公,視同從一品,食邑三千戶,授永業良田四千畝。”

“那你認爲,他能獲得這國公的封賞嗎?”

邊令誠愣了一下,說道:“我怎麼認爲無關緊要,關鍵是要聖人認爲他能當得起這個國公。”

“說得好,你就是聖人的眼睛,你所看到的,就是聖人所看到的。那你覺得石國該被滅嗎?突騎施該被滅嗎?兩個苟延殘喘的小邦,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就因爲他要立功,便要覆手滅之。他怎麼不去滅大食,他怎麼不去滅吐蕃?”

邊令誠笑了:“我怎麼聞到一股酸味兒。”

“不,我沒酸,是你酸了。”

邊令誠瞠目:“你憑什麼說我酸?”

李嗣業轉身指着遠處牽在燕小四手中的白駝:“邊公,那是高仙芝送給我的,現在我轉贈給你。”

邊太監暴跳如雷:“李嗣業,你什麼意思,我是在乎那一白駝黃金的人嗎!”

“你且聽我說,”李嗣業連忙擡手安撫道:“你可以不在乎,我也不在乎,可有人在乎。高仙芝將這兩駝黃金送給你我,就是認爲這些錢就能買你我爲他表功喝彩助興。這是他從石國皇宮裡搶來的九牛之一毛,也是他獲得皇帝封賞良田百傾,食邑千家之九牛之一毛。他可以當國公,郡公,但他不能認爲憑着兩駝黃金就能換來你我的違心之言,助他平步青雲!”

邊令誠瞪大了眼睛,覺得這話好像不該從李嗣業的嘴裡吐出來。

“你以爲聖人遠在萬里之外,就什麼也看不清楚?他非常明白,石國和突騎施怎麼可能說反就反?毫無一點徵兆?高仙芝滅了石國,昭武九國人人自危,要知道這些小國有不少遠裔身在長安,拜火教的薩寶們也可直入宮廷。他這張紙包不住這麼大的火。到時候聖人降罪,高仙芝有大批繳獲獻上,有先前的戰功相抵,你我有什麼?就這麼兩白駝黃金能抵得了包庇瞞報的罪過嗎?”

邊令誠終於下定了決心,咬咬牙道:“當然抵不了。”

李嗣業雙手叉腰說道:“所以嘛,我纔要把這一駝黃金給你。”

邊令誠驚詫地問:“怎麼還要給我?”

“因爲你不在乎,我也不在乎,你應該把它們送給在乎的人。”

“誰在乎?”

“當然是聖人在乎,你應該把它送到聖人面前,告訴聖人這些黃金怎麼來的,這纔是你作爲一個監軍的職責。”

邊令誠低頭沉吟,又擡頭問道:“我給聖人送白駝,你呢?”

“我會把高中丞在石國的所作所爲寫成奏疏,送到長安,由國舅楊國忠代爲上稟,到時候是黑是白,聖人自有定奪。”

邊令誠突然想明白過來,對着李嗣業哼笑一聲:“說到頭來,還是你收穫甚多啊,到時候高仙芝屁股不穩,不再適合待在安西節度使的位置上,李大夫你不就趁勢身兼兩鎮了嗎?”

“沒錯,我確實是有這樣的可能,但我不會再犯高仙芝所犯的錯誤,不會倨傲恃強,因私忘公,也不會貪戀錢財,只給邊監軍分一駝的黃金。”

“哈哈哈!”

說罷兩人發出會心的大笑聲,只是一個笑聲粗獷凌厲,一個笑聲尖細悠長。

“邊監軍,箭矢發出必須集中目標,此事需你我二人同心合力,若真如兄所言,嗣業必有重謝。”

邊令誠拱手道:“好說,好說。”

兵卒抱着酒罈,重新將酒水倒滿,李嗣業雙手捧着碗仰頭灌下,翻身上馬與邊令誠拱手道別,一隊人馬踏着煙塵消失在起伏的山川之間。

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
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