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

神廟的臺階上流下了國王的鮮血,這是從來未有過的事情。說明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文明內部的規則是完全無效的,只有武力是唯一的規則。誰的拳頭大誰來制定規矩。他們用自己的規則來懲罰別的文明的國王,對別的文明來說,反而是一種光怪陸離的野蠻行徑。

這些婆羅門如果熟讀中國兵法,就應該知道他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爲這一招叫做殺雞儆猴,國王的死已經震懾了他們,從今以後必然不敢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

殺完人之後,趙從芳才笑眯眯地指着那堆黃金道:“來人,用箱子把黃金給我裝起來,將來要呈送給遠在大勃律的李大夫。”

聖女有人笑納,黃金也有人笑納,婆羅門神廟的危機總算是解除了。他們相信唐軍在這座城市中呆不長久,戰神巴拉吉很快就會帶着他的軍隊歸來,把他們從人間地獄中解救出來。只要他能擊退唐軍,婆羅門神廟會獎賞他,會把天底下最美的女子徵擄來給他。

僧侶們引着趙從芳進入大殿中,向他介紹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有些雕像講述了神話故事,宛如3D版本的連環畫。均是一些正邪大戰,神與妖魔決戰最終神取得了勝利,更神奇的是他們在神魔大戰的框架之上,還有毗溼奴,梵天和溼婆三大主神。

傳說毗溼奴肚臍上長出的蓮花誕生了創世神梵天,梵天是一個嬰孩,在睡夢中創造世界,所謂的神魔大戰,王朝興起覆滅,衆生愛恨情仇都不過是梵天的一場大夢。還有神話說梵天是創造者也是毀滅者,他創造世界後便開始墮落,他的許多兒子都是惡魔,他庇護凡人,也庇護魔鬼,就像一個不分善惡的混沌之神,無善無惡便是他的本色。

趙從芳很快就搞明白了,婆羅門教的文化內涵不過就是三個,創造、維持、和毀滅,在這些長老僧侶的眼中,世界遲早是要被毀滅的。怪不得他們敢把少兒不宜的東西雕刻在柱子和尖塔上,敢情是抱着世界遲早要毀滅,不如及時行樂的想法去幹那啥。

不過女性在這裡所扮演的角色,僅僅就是被享用的工具而已。這一點從印度教的神話就能夠看出來,三位主神全部是男性,他們的身邊分別是吉祥天和兩位神妃,只是作爲主神的附庸存在,從來沒有過母系社會的他們自然不會產生女性的主神。也許這也和雅利安種姓的原身是遊牧民族有關,在遊牧捕獵生產活動中,男性通常占主導地位。

只不過有一點他實在是搞不明白,憑什麼只會唸經祭祀和玩女人的婆羅門,爲什麼會凌駕於負責征戰、生產的剎帝利之上,這兩者在力量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嘛,掌握着武力的人難道不是拳頭纔是硬道理嗎?

這個問題不用解釋,歷史的發展會給出答案,文武同等待遇的唐代很快就會過去,以文制武的宋王朝馬上就會新鮮出爐,事實證明文人掌握話語權和政權的穩定性最好,不會陷入各種軍事動亂之中。

婆羅門教在這一方面還是具有先進性的,不過有利必有弊,被僧侶或文人羣落掌控的國家會喪失其鋒利的爪牙,容易淪爲外來者刀鋒下的魚肉。曾經強悍的雅利安人在發展出婆羅門教之後徹底喪失了開拓性,又遭到了大月氏人的入侵。不過這次入侵併未對種姓制度產生破壞,因爲他們發現種姓制度對外來者非常有利,同時也能夠保證印度人不被外族所同化。

趙從芳跟着長老從主神廟走出,向內神廟走去,途經一個大理石開鑿的水渠,有清澈的河水從水渠中嘩啦啦流過,四名身穿紅色紗麗的女子跪在渠邊。

這水渠雖然不寬,但也需要助跑和大跨步才能過得去,他正疑惑這神廟裡爲啥不修個橋,這四名女子竟然躺了下來,靠着柔軟的腰肢和手臂相互編織抓握,背面朝上形成了一座人橋。長老恍若無事從她們身上踩了過去,把趙從芳再次給震驚了。

這婆羅門腦子怎麼長的,明明一塊木板就能辦到的事情,非要把四個女子放在這裡當橋樑。他低頭看了看自己,全身披掛甲冑重達七十多斤,再加上體重,一旦踩上去直接將四個小娘子給踩骨折了。

他繞過人橋大踏步地跨過了河渠,身後的親衛也都大步跨了過去。

長老慌忙回來給趙從芳道歉:“是我考慮不周,差點兒讓這些低賤的達利特廟僕玷污了客人的腳。”

說完他回頭惡狠狠地瞪了那四名依然搭着橋的低種姓女子一眼,她們則擡頭望着這些陌生的客人泫然欲泣。

這完全是雞同鴨講,趙從芳也不做理會,與他並肩進入內殿。

他們進入殿中才發現,這裡才真正叫做美輪美奐,金碧輝煌,設計也尤爲獨特。牆壁上掏有整齊排列的一人高的石龕洞窟,洞窟中鋪着華貴的動物毛皮,周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而殿堂的正中央則是一個方形的水池,水池的表面有水蒸氣氤氳,這裡很像是僧侶們開會的場所,更像是他們集中享受生活的地方地方。

正對面的石窟中盤坐着三主神之一的溼婆神,三位長老在聖像前跪下,默默地誦唸着經文。這種語言連戴望都聽不懂。他們也許口中唸叨的是希望巴拉吉帶着軍隊歸來,把這幫該死的敵人給趕跑。

趙從芳只是雙手合十,低頭行了一下禮,才與跪在地上的長老說道:“神廟依然是北印度最高貴最神聖的統治機構,擁有凌駕在王權之上的力量,對宗教和法律均有最終解釋權,如何?”

長老愣了一下,才知道對方是在和自己談利益分配,連忙雙手合十說道:“將軍果然開明。”

“耶薩婆曼犯下大罪被判處了死刑,但必須有人擔任國王來掌控世俗權力,我們準備安置婆曼的庶弟登位,聽說需要得到神廟的加冕才行?”

長老立刻回答道:“這個我們立即去辦。”

“婆羅門神廟負責掌控神權,國王負責維持統治,我們……”趙從芳指着自己的胸口說道:“我們負責派遣組建軍隊,北印度三分之一的賦稅用來維持軍隊,同時我們擁有一切地表和底下物產的種植和採集權,並且負責對外貿易。”

長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狠狠地點了點頭:“行,我們同意。”

趙從芳滿意地笑了,伸手摟着長老佝僂的肩膀大聲說道:“我聽說你們高種姓雅利安旁遮普人並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那些被你們視作第四種姓首陀羅,還有被排除在種姓之外低賤的奴隸達利特,他們纔是真正的印度人。只要你們與我們親密合作,我代表大唐皇帝和節度使李嗣業向你們保證,你們將永遠享受婆羅門教所擁有的特權。”

婆羅門長老聽驚了,沒想到這趙從芳還不是最高權力,他也只是惡魔的代言人,他的背後還有更龐大的勢力。

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
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