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

遠遠望着,這些被木柵圍起來的簡單營地中到處都是身着白色衣甲的大順軍兵士進進出出,人喊馬嘶的,再加上這幾桿正在獵獵作響的高招旗,倒也有些肅殺的氣氛。

可你若是再仔細一看,卻就又會搖頭失笑不已,陳奇瑜正是如此。

大順軍的營帳雖然粗粗一看氣勢十足,旌旗蔽日,滿眼都是連營,然而內中雜亂不堪,各營雖然都統一穿戴了白色的甲冑,可建制並未有所好轉,依舊混亂不堪。

這個時候的大順軍似乎犯了與往常京營一樣的毛病,各種將軍和營官統帶的部下有所重疊,李自成在西安稱帝時曾分封諸將,乃是廣邀人心之舉。

當時,這個做法的的確確使得衆人歸心,一心一意想要東征滅明,然而時間拖到現在,李自成如此做法的弊端便是逐漸顯現出來。

所謂的大順,實際上在開朝時就已經是弊端叢生,人心不整。

陳奇瑜居然還見到不少早年闖營時期的流民營,很顯然,靠流民底子起家的李闖明知流民會極大的擾亂軍中秩序,但卻依舊選擇將流民脅裹帶入軍中,正是不想放棄以往自己的主力炮灰部隊。

目前看來,這些流民的的確確有他們存在的價值,在固關城下雖然和官軍打了十幾天,但是大順軍的正兵敘列基本沒怎麼動,損傷的都是這些流民營。

按陳奇瑜的想法,且不說一位名將、統帥親自設置的營帳該如何盡善盡美,最起碼來說,應該在柵欄邊上挖掘壕溝這種道理都是淺顯易,就連白廣恩都知道。

眼前大順軍的營帳外並未看見任何溝壑的跡象,不知是這些賊將不重視,還是沒讀過兵書,所以壓根不知道這回事。

除此之外,營門的設置也是非常重要,一般是按照一支軍隊的人數來設置,這些都是成有定規,以李自成目前麾下人馬的數量來看,營門起碼要比一般營寨大上好幾倍,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兵士和後勤雜物人員進進出出,在混亂時也更好疏通。

可眼前大順軍營門處卻是最爲擁擠之地,流民、正兵和一些老營兵擠的直叫,各式推車雜亂不堪,根本看不出一個正經改朝換代的軍隊該有的整齊劃一。

一支真正的強軍,不僅從戰鬥力上有所體現,就連平日一些常人難以注意到的細枝末節之處,也能觀察出他們的戰鬥力和士氣,從而推斷出這支軍隊真實的情況。

陳奇瑜雖然是文人出身,但卻投筆從戎,在剿匪事業上一干就是大半輩子,各式各樣的官軍和匪軍自然見得多了。

李自成率領的這支,雖然和最初差點被自己剿滅的那支流賊有了本質上的變化,但依然沒有任何開朝之軍的氣勢。

看見眼前這個景象,任憑關下戰鬥如何慘烈,陳奇瑜也是毫不動搖,因爲他看不出來眼前這樣一支所謂的大順軍,在將來能有多大的成就。

......

“闖王,爲什麼還不下令?”

在大帳之中的劉宗敏說出這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他看來,眼前這所謂的固關雖然堅固,但是和寧武關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去年被周遇吉擋在寧武關,照眼下這麼看來,怕是又要被擋在固關之外一年半載,性子暴躁的劉宗敏等不下去,他手下那些各懷鬼胎的軍將,更是等不下去。

“汝候說的對,依我看,就該直接下令拿下固關,不然這個時候咱們早就攻破京城,踩着那狗皇帝的腦袋當夜壺了!”張鼐也是大大咧咧的喊道。

他們二人說完,其餘大順軍將領頓時議論開來,喊出話的大部分都是支持劉宗敏,說的也是,若是李自成下令全面進攻,衆將定然爲了自己的劫掠大業爲他拼了命的打江山。

可這時候他遲遲不下令,到底是要幹什麼,拿兄弟們的肚皮不當肚皮?

張鼐是劉宗敏手下中權親軍帥標正武威將軍,也就是劉宗敏的人,說話自然要向着他,可接下來喊話的人中除了中權親軍以外,也有不少前後左右四營的軍將,多是馬世耀、劉希堯、袁宗第和李過、賀錦他們的部將。

這些人各自都有利益在身,雖然平日稱兄道弟,但爲了區區一點蠅頭小利大打出手之事也不是一次兩次,此時這麼整齊的喊出同樣的話,自然有逼迫李自成下令進攻的意思。

其實這些人急也能理解,畢竟現如今的大順軍還是老樣子,奉行走到哪搶到哪的做派,根本沒有自己的稅收體系,銀糧也就是用一點少一點。

這種事崇禎也在犯愁,往日崇禎用來建新軍和發展的銀糧都是來自抄家的大臣和晉商,這時候基本快要坐吃山空了,自然要考慮一個新的賺錢方法。

李自成沒有想過這檔子事,依舊是我行我素,反正天下這麼大,到哪兒搶不行?

崇禎則不然,現在的崇禎思前想後,覺得唯有收取商稅一條路可走,所以已經打定主意,等這次把李自成的事糊弄過去,回去就要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收商稅,讓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商人把銀子都吐出來!

大順軍四大營諸將各自手底下都有不少要吃飯的人,下面的人沒有軍餉就約束不住,約束不住就要到處劫掠,保不齊還要互相火拼。

到了那個時候,損失的不是他李自成,是自己,衆將自自然要向上催。

劉宗敏被人當槍使不是一次兩次的事兒了,雖然李自成心知他對自己很尊敬,但有時候卻又過於囂張跋扈,讓李自成有種想處之而後快的感覺。

“皇帝之權歸我大哥,統兵拷掠之權歸我劉宗敏!”

自從田見秀把這句話暗自報告給自己,李自成每看劉宗敏的時候,就有一種他在意圖自己做皇帝的感覺,劉宗敏一日不除,自己就一日無法安心考慮戰策。

可從另一個方向來講,劉宗敏手下那些軍將可能就連李自成的話都不聽,少了劉宗敏,大順缺少一位能征善戰的悍將倒是其次,劉部那些人很可能就此解散,各回各家幹山賊和土匪去了。

“咳咳咳...”李自成擺擺手,繞過劉宗敏的問題不答,反而看向田見秀,問道:

“提督將軍以爲如何?”

這個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想接,田見秀看衆人目光看過來,尤其是劉宗敏那種欲將自己一口吞之的眼神,更是讓他瑟瑟發抖。

當下,田見秀後退幾步,抱拳彎身說道:“末將覺得,還是汝候所說爲上,弟兄們都乏了,正該到固關休養生息。”

“若是我們拿下了固關,真保一帶定會傳檄而定,望風再降,正如軍師所說,我等儘早進至京師,便儘早多了正統名義。”

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隨便說說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
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隨便說說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