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

最近兩天,朝廷關於稅收的決議,還是沒能過得了崇禎皇帝這一關。

羣臣早該料到,崇禎皇帝看了內閣與六部的摺子以後,開始還不斷點頭,可後來卻越來越不對勁,連珠炮似的加了一大堆稅。

不少人聽了都笑了,前面還說廢除苛捐雜稅,自己不知又加了多少種雜稅,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其實不然,聽這些稅的名字你就能聽得出來,全是針對地主、富戶和商人的稅,乾脆就叫了地主稅和財主稅,這名字叫的。

不過話說回來,聽了這名字老百姓可是高興一場,全是興高采烈的奔走相告,朝廷要對地主收稅了,還一下子要收這麼多!

地主稅和財主稅施行下去的時候,在新成立的稅務局總領之下,朝廷每一天都在中止各種苛捐雜稅,什麼雞鴨豬鵝魚蟲蝦,能找見的全都給廢了個乾淨。

起初崇禎還想着要不要查一查再說,那天在暖閣忽然就開了竅,想想還是全廢了的好。

這些稅收不收實際上對自己沒屁點的影響,反正最後一毛錢都到不了自己手裡,更搞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崇禎要是穿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穿,那肯定要好好學學稅收制度方面的知識,可這廝關鍵是對這方面壓根沒什麼瞭解,直接全廢了來的簡單粗暴一些。

滿朝文武和富人階層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可炸不炸的現在對崇禎也沒什麼影響,反正也鬧不起來,前後多少人看着。

還當現在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崇禎十七年?現在是崇禎二十年了!

建奴眼看着要不行了,蒙古各部都稱臣了,軍政大權也在朕手上,朝廷上是說一不二,你拿什麼和朕鬥?

只要你敢跳出來,有一個算一個朕保管把你們安排的明明白白,現在崇禎是不怕人多就怕人少,處置的越多,後續也就越穩定!

崇禎是不可能光處置的,處置的同時,那定然也是要挑一些老實的扶正上去,這對朝廷有幫助,要是他也不老實,家產充公來一波再扶上去一個,反正不缺人。

......

山西太原府太谷縣,曹氏商號。

“老爺不好了,老爺不好了!”商號掌櫃的顫顫巍巍跑向後院,在這裡正有一箇中年人和不少曹家人在熱熱鬧鬧的吃飯。

曹三喜面上掛着短小精悍的八字鬍,身上穿着紫黃色綢袍,就是他帽沿上鑲綴的那塊璞玉,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本來面帶笑容的曹三喜,聽見這腳步聲臉色一下就拉了下去,周圍較爲融洽的氛圍一下子消失不見。

曹三喜坐南朝北,另一位中年婦人徐娘半老卻風韻猶存,此時就坐在他的身側,見到字號掌櫃的一副害怕模樣,也是微擰蛾眉,道:

“老爺怎麼不好了,八伯,你可不要多說。”

這老人是曹家人,排行第八,由於深諳經商之道這才被曹三喜看中,成爲如今曹氏在太谷乃至整個山西字號的頭人。

曹氏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就是關外最大的商戶,崇禎十五年曹三喜回到關內設立分號,十七年五省總督陳奇瑜收復太原。

當時的太原城久經戰火,被流賊和官軍你爭我奪,早已不復當年繁華,許多商人都不肯去設立分號,曹三喜去了,而且還是跑着去的。

事實證明,曹三喜又一次對了。

陳奇瑜收復太原以後,官軍便開始以此爲基石,諸部收復了被流賊侵佔的整個山西省,幾乎是連戰連捷。

官軍每收復一城一地,曹氏便立即在此處增建分號,從糧食、布帛再到兵械交易,那是什麼買賣都做。

憑藉在太谷設立的分號,關外來的曹氏在一年之內就成了整個山西最大的商戶,發展之迅速,直教人歎爲觀止。

曹三喜設立“太谷”字號,一面以關外營州三座塔村爲大本營,擴大商號,在關外七廳、大坪坊、建昌、赤烽、新民、凌原等地經辦典當、雜貨等商號。

同時,在崇禎十七年,曹三喜敏銳的看出朝廷的中興之象,開始以太谷分號爲跳板,由關外向關內發展。

曹三喜利用官軍收復山西,其餘中原商戶觀望的機會,親臨太谷分號,在山西各地建立爲數衆多的分號,就是一些由流寇多年作亂而萎靡不振的小城亦不放過。

到了崇禎十八年底,曹氏的太谷字號已經成爲山西省最大的字號,曹三喜便於崇禎十九年初在太谷縣設立總商號。

同年六月開始,曹三喜看出關外滿清的頹勢,決定逐步放棄關外,主打關內,並於八月開始在太谷縣建立“曹家大院”。

他不在的時候,就由這喚做曹八的太谷分號掌櫃打點曹氏在關內各處的分號事宜。

崇禎十七年京師鬧鼠疫,各商戶低價拋售房屋和分號,曹三喜便趁機將分號開到京師,用極低的價格,購置了一大批門店。

後來沒多久,崇禎皇帝啓用遊醫吳又可掌太醫院,鼠疫很快消退,這樣一來,曹三喜當時看似賠本的買賣,卻又狠狠賺了一筆。

而且當時的太醫院大量需求草藥和各種物資,曹三喜就在大疫之時親臨京師,高價買空京師各處藥房的所有存藥,專門購置太醫院治療所需的各種物資。

在這之後,他又用更高的價格賣給朝廷,崇禎現在纔想起來,自己在當時是被這廝又給狠狠敲詐了一筆竹槓。

說起來,曹三喜這個人很善於抓住商機。

牟文綬最初任山東總兵時,曹氏便趁機進軍山東,先是向牟文綬低價出售高品質的軍需物資,再利用與牟氏的這個關係,在山東瘋狂開設分號。

到如今這崇禎二十年,在京師、天津、濟南、太原、歷城、南京、武定州等地,曹氏皆有商號,且數量甚巨。

更讓人不敢置信的是,金氏在南京以布帛生意起家,多年都和朝廷有所聯繫,而曹氏的布帛分號在南京與鼎盛時的金氏可以鼎足而立。

曹氏的燒酒剛來到關內一年,燒酒行業就開始大紅大火,曹氏更是直接壟斷了全國上下的上燒酒行業。

崇禎皇帝規定財產超一萬兩便是收稅的富商,那麼如今的全國富商第一家曹氏,算得上是富商中的富商,因爲曹氏的財產根本難以估量。

“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老曹家的賣買。”

這是關外流傳的一句諺語,山西太原一帶對擁資鉅萬的老財東曹三喜,更是直呼爲“曹百萬”,由此可見曹氏影響力之巨大。

崇禎皇帝在後世就聽說過這個清初版“阿里巴巴”的曹氏,就曾在暖閣當衆點名,太谷曹氏爲必收之鉅商之一。

說來也巧,耗費巨資興建快兩年的曹家大院剛剛完成,曹三喜本人也才帶着全家老小來到太谷打算定居。

這個時候,東廠的人到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完結感言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一些相關通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隨便說說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
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完結感言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一些相關通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隨便說說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