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

代州城下,屍橫遍野,周遇吉和山西官軍憑藉頑強的抵抗再次擊退大順軍瘋狂的進攻,正在緊急修整。

城外一處大帳內,不斷傳出摔打東西的聲音,還有憤怒的咆哮。

“飯桶,都是一羣飯桶,二十幾天了,竟然連一個小小的代州都打不下來,再派流民營去頂,用人堆!”

李自成滿臉漲紅,說話的同時直接大腳一踹,將面前擺放的木椅踢了個稀爛,衆人都是面面相抵,說不出話來。

被罵成狗血淋頭的一名大順將領如蒙大赦,倉皇退出大帳再次組織進攻。

說來也是,自打在西安發佈《討明檄文》出兵以來,大順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汾州、陽城、蒲州、懷慶、太原、忻州等地,沿途官軍無不望風而降,可誰能想到卻卡在代州一線不得寸進。

莫說李自成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就連下面的將領各自都覺得面上無光,闖王心情不好,這時候誰敢出去?

還別說,有這麼個人還真敢當着李自成的面走出來,衆人側顏一看,原來是大軍師牛金星,也便見怪不怪了。

“闖王不必憂慮,據說那崇禎在城中設了個名叫李鳳翔的太監當監軍,當可從內下手。”

李自成聞言一楞,從憂轉喜,道:“牛軍師的意思...?”

牛金星見其他人都向自己看來,自覺風光無限,揮揮手中羽扇,輕蔑一笑:

“這些太監向來都是貪財怕死,李鳳翔雖貴爲司禮秉筆,卻也不會例外,闖王只需派一雙方都信得過之人喬裝入城,代州便可不攻自破矣。”

李自成聞言恍然大悟,盛讚:“軍師好計謀,不過這派何人前往,倒是一大難題。”

“白廣恩——”

牛金星剛說完,後方立時傳來一聲大叫,李巖風塵僕僕的趕來,人還在外面,聲音卻先傳了進來。

“糊塗!愚夫!”李巖怒視牛金星,張口道:

“難道牛大軍師不知道崇禎的聖旨內容?這李鳳翔是專爲周遇吉‘發餉’而來,此人並不掌實權。”

牛金星聞言呵呵樂了,“那昏君有無聖旨,與本軍師何干?”

李巖走進大帳尋了個位置坐下,並沒有理會牛金星的冷嘲熱諷,稍喘幾下便繼續說道:

“自崇禎聖旨下達至通州,周遇吉掛討賊將軍印,率兵抄沒翟家產業填至軍餉,麾下寧武軍受兵部直轄,可謂兵精糧足,就連地方的督撫大員都不能形成掣肘。現如今是個什麼情況,牛大軍師還不明白嗎?”

李巖的話可謂是一言驚醒夢中人,雖然逆耳,但卻對時局有異常清醒的認識,看着衆人哄亂起來,他繼續說道:

“闖王,方纔牛軍師所言,實乃愚夫之策!那白廣恩本就是勉強投降我大順,如今再逼此人入城,豈不是縱虎歸山?”

“若在下所料不錯,白廣恩一旦入城,那便是魚入江河,再也回不來了!”

牛金星被李巖當着衆人的面‘啪啪啪’打臉,儘管他聽到這番話後已經明白什麼纔是正確的選擇,但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不多時,牛金星陰陽怪氣的道:

“那依李先生之見,有什麼破城良策?”

“破城良策沒有,周遇吉已得後援,而寧武勁旅堅守代州,我等不可直向其銳,可棄代州、寧武兩地,而轉往豫北,東出固關,進入畿南。”

“憑我軍浩蕩天威,固關定可傳檄而定,與劉制將軍所部會合後,百萬之師可席捲真定,進而直趨保定,沿途並無朝廷勁旅,只需半月,大軍可達京師!”

“到了那時,任憑崇禎如何苟延殘喘,暴明必亡都是天命所歸!”

不知此時身在紫禁城的崇禎皇帝聽到李巖這番話後會不會驚出一身冷汗,然後大喊‘你作弊’。

李巖這個想法,可以直接避過崇禎皇帝寄予厚望的寧武軍,甚至避過上面易守難攻的宣大兩鎮以及居庸關,直接去與劉芳亮會合,大軍緊緊攥成一個拳頭,打蛇從七寸下手,從最薄弱的環節朝京師攻去。

“大哥,俺以爲李先生之計可行!”劉宗敏忽然間站出來,開始大大咧咧的嚷嚷。

高一功也是起身道:“闖王,弟兄們在代州折損不少,更有兩員大將戰死,後面還有寧武關,要是再打下去,難免損失慘重啊!”

眼見衆人的想法都在朝李巖靠攏,牛金星和宋獻策對視一眼,心中自然是極度不甘心,牛金星趕緊冷笑着說道:

“本軍師原以爲李先生會有什麼妙計呢,原來就是教唆闖王狼狽逃竄!現如今我大順雄兵百萬,要是連一個小小的周遇吉都打不過,何談入主京師?”

“李巖,你這是妖言惑衆,擾亂軍心之罪!”

李巖正要說話,宋獻策拿着龜殼撥弄幾下,鬼使神差的道:

“流入順河干,陷於十八灘。若要上雲天,起自寧武關。闖王開始起義就是馬上稱王,十八孩兒當主神器,闖王若要入得龍庭,就不能有任何退避之舉。”

宋獻策精於鬼神圖讖之術,李自成深信不疑,甚至於每次開戰之前,或者是迷茫不決的時候都會聽從他的意見。

其實說實在的,宋獻策這牛鬼蛇神的一頓瞎吹,到現在基本上還沒出過什麼紕漏,往往給大順軍衆將一種山人不露相的感覺,聽到宋獻策的話,就連高一功都有些猶豫起來。

李自成聞言,深深看了一眼李巖,毫不猶豫地說道:

“孤意已決,修整一日,自明日起再攻代州,權將軍爲先鋒,定要一舉破城!”

事到如此,劉宗敏也不再強求,帶着衆將出列表示贊同,畢竟在他眼中從哪打其實都一樣,反正不可能打輸就是了。

......

“什麼,李自成真是這麼說的?”

“千真萬確呀將軍!”

入夜,白廣恩在自己的營帳中聽見心腹稟報,頓時驚大了眼睛,李自成應該不是個傻子,明擺着必死的差事派自己去,難道是想趁機吞併自己的部衆?

周遇吉一個鐵桿保皇黨,這是世人皆知的事,崇禎皇帝許以重用,如今在寧武一帶他說的話就是軍令,地方總督和巡撫都管不住,自己要是進城招降,被周遇吉當場斬了報功的可能性很大啊。

“他孃的,前幾日還跟老子吃喝,說的天花亂墜,沒成想今日就要借周遇吉之手殺老子,你說怎麼辦?”

白廣恩罵罵咧咧,不服不忿的一把將酒碗摔到地上,心裡別提多鬱悶了,這可真是飛來地橫禍。

那心腹眼珠滴溜一轉,道:

“唯今之計,只有自陳罪狀,將計就計降於李鳳翔,就說先前降於闖賊是迫不得已。”

白廣恩一拍大腿,指着心腹道:

“你說得對!本將如今能調動的人馬還有幾千,都帶着投過去,那周遇吉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該留我性命。”

說着,白廣恩忽然想起什麼似的,擺手道:

“不行不行,只帶着這些人馬還不夠,最好把牛金星或者宋獻策幫綁過去獻給朝廷才能萬無一失。”

心腹卻是微微搖頭,說道:

“將軍綁此二人用處不大,而且此二人在營中威望甚高,容易打草驚蛇,依小人看,要綁就綁李巖!”

“李巖無甚名氣,綁他做啥?”

白廣恩起初直接否認,就要綁走宋獻策或牛金星,以報一坑之仇,但是當他聽完心腹最後幾句話後卻哈哈笑起來,大手一揮:

“好,就這麼辦,今夜便動手!”

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
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