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

崇禎皇帝和斐迪南三世是心照不宣的。

後者知道前者這麼處心積慮的想把自己幫起來是什麼心態,不是那些蠢貨口口聲聲的閒着沒事兒幹,這正是富有遠見的表現。

斐迪南三世雖然貴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他心裡明白,憑大明的勢力,要是真想對付神羅,不出三個月,自己就得退位讓賢。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壟斷了帝國皇位,在東方,朱家在大明更是人人都知道的正統存在。

哈布斯堡家族主動提出和朱家結盟,就像斐迪南三世和崇禎在說,大哥,你只要同意,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小弟了。

要知道,埃利諾和朱慈烺結婚,是要入贅大明的,也就是說,神羅在這場聯姻上是處於下層的。

崇禎點頭同意以後,神羅與大明就形成了一東一西“雙雄並立”的這樣一個局面,絕不會讓世界上再出現第三個強權。

說是雙雄並立,實際上神羅只能位居二線,但這對於曾經搖搖欲墜的帝國統治而言,這已經是天賜的恩典了。

斐迪南三世很知足,他不會再去向大明苛求其它的好處。

但是反過來說,世界第二的神羅會心甘情願的當大明小弟,但他能讓世界上再多出幾個和自己一樣的小弟嗎?

不可能。

這就和後世崇禎穿越來的格局一樣,老美是超級大國,歐洲還有英法等強國,世界上的大事小情,總少不得他們來分一杯羹。

可這些“一超多強”能再讓其餘的國家崛起嗎,這就好比現在華爲搞出5G,被老美瘋狂打壓是一個道理。

格局已經定型了,無論歐美之間怎麼爭鬥,歸根結底都屬於爭奪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利益,鐵定是會有好處拿的。

可要是再多出個華夏呢,這不確定因素可就多了。

所以崇禎強行搞出來的這個格局,其實也沒什麼遠見之名,無非是把後世格局搬過來,然後學洪武爺朱元璋那一套而已。

把多餘可能管不過來的領土分封給皇室,就算版圖內因爲太大亂起來,那也是大明自己的事兒。

說到底,後世要是有什麼國家敢於跳出來挑戰大明的世界霸權,第一個不同意的鐵定會是神羅和西班牙。

神羅和西班牙跟着大明拿好處已經有點拿到手軟的意思了,哈布斯堡家族不可能讓其他人搶自己吃飯的傢伙。

只要大明的霸權地位穩定,神羅世界老二的地位也就穩如磐石,萬年老二不好聽,但利益和好處卻是實打實的。

另一方面,作爲大哥,大明這邊也不可能讓世界上出現一個無法控制的國家。

神羅作爲小弟,目前來說是忠心耿耿的,這樣一個可控的小弟,要比收那些名義上的藩屬國有用得多。

有些時候,聯合神羅和西班牙,甚至是全世界的藩國、屬國,去打壓那一個跳起來的國家,都成了後世皇帝的必要之舉。

崇禎已經把這一條放到《皇命崇禎大帝遺訓》之中,給後世皇帝在某些可能的問題上出點主意。

奧斯曼帝國說是已經步入衰落,但這貨絕對不是什麼善茬,甚至有可能成爲崇禎消滅滿清以後遇到最棘手的敵人。

穆罕默德四世是現任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放在大明,就是和崇禎皇帝一個級別的存在。

早在數年以前,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大權都還握在一個女人的手上,便是——“皇太后”柯塞姆蘇丹。

柯塞姆是希臘人,被認爲是最危險最聰明的蘇丹皇太后。

雖然是女人,但她卻對帝國的統治權尤爲上心,柯塞姆通過控制她的兒子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和她的孫子穆罕默德四世來維持她漫長的統治。

爲了確保自己的兒子成爲蘇丹,柯塞姆使用過各種陰謀詭計,也因此爲人們所熟知。

在崇禎二十一年,柯塞姆暴死,取而代之掌管後宮的皇太后是圖爾汗蘇丹。

圖爾汗是烏克蘭人,該讓默罕默德四世感到幸運的是,這位新的帝國皇太后對政治事務並不感興趣,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建設工程項目中。

至今多年以來,圖爾汗在伊斯坦布爾城外艾米諾努金角灣一帶建成了耶尼清真寺。

因爲圖爾汗的刻意放權,奧斯曼的蘇丹默罕默德四世總算開始一步步抓起了帝國的權柄,開始施行自己的統治。

作爲封建王朝的長者,蘇丹皇太后必須確保有一個男性繼承人來執掌這個寶座以確保王朝的連續性,因此她會通過教育來培養合適的候選人。

儘管在傳統上,土耳其男人是一家之主,但是由於一些蘇丹的無能或年幼,各種爭奪皇位的鬥爭必須有一些強者來負責,這就催生出了許多幹預國家事務的女強人。

回望奧斯曼帝國曆史,最重要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女人,那便是蘇丹皇太后。

大明則與之截然相反,大明歷史上,還從未有任何一個皇后、皇太后因皇帝的年幼而執掌整個帝國。

作爲帝國皇帝,崇禎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這一點,即便是已經親政多年的默罕默德四世都無法與之相比。

......

伊斯坦布爾,這座曾名爲“君士坦丁堡”的千年古都,上空正飄揚着奧斯曼的星月旗幟。

宮殿之中,現今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默罕默德四世臉上正露出難以名狀的陰暗,在他面前,正擺放着幾份來自各行省的戰報。

今年三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忽然宣戰,率領神羅帝國軍、德意志、法蘭西及波蘭聯軍向維也納推進。

到上個月,中歐聯軍已經兵困維也納,迫不得己,默罕默德四世派出一直五萬人的奧斯曼軍隊前去救援。

但這份桌上的戰報卻稱,三天前,奧斯曼帝國的五萬大軍在維也納被以神羅爲主的多國聯軍擊潰,喪生同三萬多人。

默罕默德陰着臉無可奈何這個時候,神羅聯軍正在無法阻擋地向這裡前進。

然而壞事總是一件接着一件,相對於神羅,讓默罕默德四世感到大勢已去的,還是大明帝國對奧斯曼突如其來的宣戰。

那份維也納之戰的戰報旁邊擺着的,正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向奧斯曼宣戰的詔書,而明軍的推進速度甚至比神羅聯軍還要快。

在戰書送達皇宮的這個時候,他們的軍隊和艦隊已經由不列顛和法蘭西爲跳板,從意大利境內登錄巴爾幹半島。

大明的那支大軍據稱人數至少有三十萬,他們海陸並進,直插向奧斯曼帝國的心臟“伊斯坦布爾”而來,沿途的各個國家要麼選擇臣服,要麼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與此同時,亞洲方向也有無數明軍開始向中東壓迫進軍,不斷蠶食着奧斯曼帝國龐大的版圖。

很快,默罕默德四世發現,這就是一場有預謀的世界大戰,神羅和大明,根本就是妄圖統治整個世界的兩個瘋子!

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
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