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

就在衆人苦思冥想之時,後方跑來一個匠頭,帶來了令他們激動不已的消息。

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自當年收歸澳門之後,就和聖寶祿學院一同被朝廷強行徵歸位大明所有。

據說這卜加勞鑄炮廠,乃是遠東技術最好的鑄炮廠,就連湯若望和南懷仁等洋人都對其擁有的先進技術讚不絕口,這第一批洋人來了,對大明可能是個機遇。

“快請他們過來,別忘了腳上湯若望和南懷仁。”畢懋康趕緊說道。

不多時,一批十幾個此行領頭的老練澳門洋人來到了大明六局精英們的面前。

很快湯若望和南懷仁也各從廠中趕來,有了他們兩個半洋半漢,雙方倒也可以愉快的開展中西方交流。

六局匯聚了大明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這些洋人則是來自遠東第一鑄炮廠的老技工,兩方相見恨晚,一談就是半宿。

對於目前所有的疑問,這些老外幾乎都能對答如流,說出的方法很多都是六局精英們一聽就懂,但又不輕易敢放手去做的。

按畢懋康他們所保證的,澳門的洋人可以到六局供職,從大明這裡獲得庇護和較高的薪俸。

而他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將現如今大明六局仍不足西方的技術加以改進,指導六局的匠戶們進行技術革新。

對葡萄牙人來說,他們並沒有此時中國傳統的忠君一人思想,給誰幹活不是幹。

從洋人口中,很早以前,西方就不再用人力了,就算是他們那比較落後的小地方,都已經普及了鑽牀工藝。

現在六局趕製火槍進度跟不上軍隊擴充步伐,原因之一就是人力太慢,而且很吃手藝。

這些葡萄牙人從六局官員口中得知大明此時有些問題,可能不會很容易獲得鑽牀所需的全部材料,但他們很快提了一個適用的點子。

首先,卜加勞鑄炮廠的先進鑽牀可以直接向京師這邊調運,但路途畢竟艱遠,等過來時起碼也要是幾個月乃至半年以後,遠水救不了近火。

其次,他們又提出大明可以套用西方如今正在普遍使用的一種水力軋輥機。

這種機器以水流發力,可以同時壓數塊熟鐵板,洋人們稱可以指導六局的工匠,先行試驗製作個樣品出來。

葡萄牙人也把形勢看得很明白,卜加勞鑄炮廠如今雖然還是他們在運營,但就和聖寶祿學院一樣,整個都是大明的軍隊在控制。

就算你不去主動提,崇禎得到六局上疏之後,也會想到將那裡的先進器械運往京師。

如果可行,就可以用這種機器暫時代替人力,出產火槍的速度起碼也會是幾倍的差距,所幸的是,京畿一帶似乎並不缺少河流。

很快,這個方法被六局的官員們採納。

按照葡萄牙人的要求,他們需要六局最出色的工匠當助手,而且湯若望和南懷仁等精通漢語的傳教士,也需要他們全程負責翻譯。

這些根本不是問題,這個機器很有用,據說還能用於制銅錢,以後就算不用於製造火槍,也可能會用得到。

看過如今大明的遂發槍之後,來自卜加勞鑄炮廠的葡萄牙技工們有些驚訝,不過這些洋毛子很快還是提出不足。

照他們來看,這個遂發槍還缺少一樣東西——“刺刀”。

十三世紀中葉,火槍由中國率先發明出來,此後逐漸流傳到西方。

奧斯曼土耳其利用火炮徹底擊潰了曾經打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騎兵,葉爾馬克只靠八百四十名哥薩克,運用火器輕鬆滅掉西伯利亞汗國,而歐洲的騎士們更是在長矛加火槍的戰術下,慢慢變成了百無一用的廢物。

這麼多年以來,火槍成爲了西方戰爭的主流,在發源地中國卻發展緩慢,大明雖然不是很完善,但起碼在盡力追趕。

歷史上,發展火器的大明被韃清取代,徹底中斷了這一歷史進程,可以說奠定了日後的喪權辱國。

洋人們提出來的刺刀,其雛形最早也是永樂年間就有,西方甚至是幾年前纔出現了第一把刺刀。

六年前,也就是崇禎皇帝穿越過來的兩年前,處於三十年戰爭期間的歐洲,出現了第一支裝配了刺刀的近代線列步兵。

刺刀技術,如今即便是西方也並非很完善,大明就更別提了,永樂年間出現雛形以後一直都沒有任何發展。

不過在這方面倒是不急,歷史上刺刀火槍兵成爲主流,那更是近半個世紀以後的事。

照這看來,大明在近代步兵方面,倒也並沒有落後於西方很多。

韃清就別提了,歷史上就是從他們入關開始,中國的火器進程徹底中斷,騎射代替火器成爲主流。

最可笑的是,晚晴八旗騎兵面對八國聯軍的線列步兵,仍然傻不拉幾的用騎兵集羣衝鋒。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野戰無敵的八旗鐵騎,以全軍覆沒卻未傷敵毫毛的戰績,向世人宣告了它到底是有多麼愚昧無知。

話說回來,洋人們也只是象徵性的建議了一下,其實刺刀這個玩意兒他們也才發現,並不太信任它的作戰能力。

因爲前不久的比利時戰爭期間,使用刺刀的西方軍隊作戰效果並不理想,他們發現,刺刀這玩意兒不僅連接不牢靠,而且十分妨礙射擊。

洋人們建議刺刀方面要慎重,但其實,六局早就在這東西上下了心思。

刺刀連接不牢,妨礙射擊。這他孃的也算是個事兒?

你搞個套式的從上面進去不就完了,當初永樂年間的槍頭就是強套進去的,效果比現在西方的刺刀還好。

那種雖然看起來粗糙了點兒,但能剛好裝到槍上,只是當時火槍還沒成熟,威力不理想,所以一直沒發展。

現在火槍都發展成遂發槍了,給套裝一個刺刀上去,這不就完美了,這樣連接牢靠了,不妨礙射擊,還能在近戰中當長矛使,簡直就是神器。

和滿清騎兵作戰多年的大明,自然知道刺刀這玩意對付騎兵的作用,要是搞出來,韃子末日可就不遠了。

火器兵遠可射近可戳,你拿什麼和老子打,頭鐵嗎?

那不好意思,咱可不只有火器兵,大明軍陣,專治各種頭鐵,蠻子來了有奇效。

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
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