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

官軍集結圍剿大順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襄陽。

襄陽府城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襄陽”,位於湖廣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易攻難守,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

因此,時人也有人稱襄陽爲襄樊城,其意就是表示襄陽與樊城歸爲一地。

有明一代,督師楊嗣昌曾將襄陽作爲轉辦流賊的大本營,歷史上,襄陽與樊城一個是軍事重鎮,一個則是商業重地,至崇禎年間,已是愈發的繁華興茂。

楊嗣昌所謂“八面張網,十面埋伏”之計,成則歸於襄陽統籌戰守之地,敗亦歸於失襄陽陷親藩之罪。

崇禎年間十餘年的時間裡,襄陽先後被張獻忠、李自成、官軍來回搶奪,那個時候的流賊還不如現在,那是徹徹底底的流賊。

他們來了要搶上一遍,官軍來了又要再搶上一遍,百姓死死的死、逃的逃,失者十有八九,後來早就是十室九空,成了空城一座。

崇禎十六年正月,闖軍攻下承天,李自成自稱爲“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三月,闖軍破襄陽,李自成將其更名爲襄京,稱“新順王“。

依照軍師李巖的建議,李自成以武威將軍謝應龍屯駐襄京,守漢川,目的在於防左帥之泝流而上。

闖軍在當時的各路流賊之中是第一個有些建國意識的,襄陽稱新順王之後,李自成實際上就已經在李巖和宋獻策的建議下,有意歸攏民心,至今更是如此。

到了如今這崇禎十八年,襄陽一帶雖還不如幾十年前,但卻也是安穩許久,有些恢復。

“報!左良玉集湖廣、山西等地官軍,號稱八十萬自武昌渡河北上,連破漢陽、德安,前日已破承天。陛下有旨,命將軍嚴守待援,襄陽重地不可失!”

這天,一向平靜的襄京城內卻是亂作一團,一名標兵將十分不可思議的消息帶到城中,就連謝應龍都爲此驚異。

謝應龍屯駐在此最大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李巖害怕李自成忘了南邊兒還有個左良玉,所以纔會建議李自成派他來此屯守。

謝應龍記得李巖當時還私下裡找自己說過這件事兒,那意思很明確,就是說自己別的不用管,看住左良玉就行,看住了他,就是看住了張獻忠,襄陽這個地方只要不丟,湖廣就還是大順的天下。

這三年來,謝應龍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屯駐於此,一直明裡暗裡盯着左良玉。

前段時間聽聞李巖被抓,謝應龍已經是對屢獻讒言的牛金星深有恨意,如今聽聞左良玉北上的時間第一時間求援,等來的竟然是讓自己固守的旨意。

很顯然,這又是那牛鼻子所爲。

“衆位說說,如今如何把守漢川?”謝應龍氣不打一出來,強自鎮靜說道。

“哼。”一名大順軍將領起身說道:“還能如何守,那左營不過是我大順手下敗將,闖王既是不來,我等去將左賊擒來便是!”

“說得好,這左賊幾年沒有與我大順交過手,聚攏些烏合之衆,竟敢來犯襄陽,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謝應龍見諸將不斷請戰,算了算自己手下兵馬,以前些年那左營的戰力來看,若諸將皆是這般敢戰,那倒未嘗不能一戰。

說起來,對與左營這支官軍,所有大順旗下將領都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不足爲慮!

左良玉和大順軍大小數戰,未嘗一勝,尤其是朱仙鎮那仗,左營早人數和環境上佔盡了優勢,但卻被打的潰不成軍,足足逃了三百餘里,左良玉自己還是換上小兵衣甲才僥倖逃脫。

就這樣一支官軍,再加上那些各地的散兵遊勇,又能對大順的開朝之兵造成什麼威脅不成?

再者來說,謝應龍留守在襄陽這個地方四年了,西安開朝的時候也就封了個小小的武威將軍,有些不少履歷不如他的,好比張能、馬崇僖等人,現如今卻盡數位列五大制營之內,威望和待遇又不知強了多少。

從心底來說,謝應龍一萬個不服,不論履歷還是能力,他自問都不輸給以上任何人,但卻一直在襄陽這個地方未有寸功。

現在的謝應龍心思很亂,但他很明白,自己急需軍功證明自己,恰好,這個時候,左良玉這手下敗將過來找死了。

“好!”

謝應龍熱血上涌,拍案而起,抽出刀大聲道:“既如此,諸將速速整頓兵馬,出城迎戰左賊,再殺他個屁滾尿流!”

“哈哈哈,這次俺一定要親自砍了他那小兒的頭乘酒喝!”

......

兩日後,襄陽城外約二十餘里。

一支衣甲糜亂,精神頭也不是很足的官軍行至於此,這支官軍旌旗蔽空,長長一條隊列足足延續到了天邊,看樣子,人數絕對不在三十萬之下。

嘈雜的腳步聲之中,跟着形色各異的兵士和將領。

這其中好一些的是各將大力培養的家丁私軍,這些家丁每日好吃好喝供着,各自都有些拳腳功夫,大部分還都騎着坐騎,人人精神抖擻,與其它那些衣甲不整,懶懶散散的兵士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殺,殺乾淨了這些狗官兵!”

忽然間,前方和兩側響起震天的喊殺聲,方纔還空無一物的四周陡然出現了無數面刻印着“大順”二字的揚旗,無數身披白色衣甲,手持刀槍的大順軍兵士蜂擁衝來。

щшш▪ T Tκan▪ ¢ o

“怎麼回事?”左良玉騎在馬上,雖然第一時間抽出佩刀,但並未立刻下達作戰命令,面色猶豫不定,顯然還沒決定好是留是走。

“父帥,有埋伏,我們遇到順賊的埋伏了!快撤吧!”左夢庚親眼見到自己身側一個家丁被疾射而來的箭簇擊中面門,已經是嚇得屁股尿流,不由分說,拽着左良玉的馬就要走。

大順軍就像是打了雞血,不知人數,但其餘跟在後面的官軍見到左營遇伏,第一時間就已經潰散,左營稍微抵抗了一下,損傷慘重,也是潰退個七七八八。

“跑?”左良玉反問一句,擡起頭仔細看了一眼前方,忽然注意到什麼,倉促間舉起刀大喊:“不要逃,跟着本帥把那賊將砍了,他們人數不多!”

儘管左良玉喊的痛快,但左營大多數軍將卻並沒有和往常那樣聽從他的號令,這時候都是忙於逃命,部衆四散,聚攏不及,大概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場面。

此刻還跟在左良玉身邊的只有那些家丁,其餘兵馬早把旗幟扔到一邊,就連平日裡咋咋呼呼的軍將們這個時候都沒幾個留下來的。

眼前這一幕,和朱仙鎮之敗又何其相似。

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隨便說說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隨便說說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