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

京師城外大營,中軍帳外環衛着一羣西廠番子。

“國公爺,皇上意思你可是明白了?”西廠提督曹化淳將幾個隨身的番子支出去,正色問道。

張世澤聽曹化淳說完,便是帶着團營總督董琦、參將齊正遠等一批新軍將領起身,皺眉問道:

“皇上怎麼會有這個想法?”

“國公爺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曹化淳冷笑一聲,見張世澤面露不解,不似知道,這才解釋說道:

“劉澤清那個犯上作亂的賊子留在山東就是一大禍害,此番朝廷兩次大捷,京、團兩營新軍名頭已經打響了。”

“聖上的意思,就是將軍餉發到山東官兵手中,趁此時機把劉澤清做了。”

張世澤先是毫不猶豫的點頭接下這份差事,而後面色沉吟的跟隨曹化淳走出帳外。

畢竟這劉澤清不比姜襄和王承胤,山東一帶各路官軍不聽約束已久,許多文臣武將不明不白的死在那裡。

原來的朝廷根本沒有現在這種京營、團營和各地忠君之士奉詔趕來的勤王大軍,既不敢過問,也不敢多管,實在是混亂。

看着幾十車的白銀,張世澤點頭道:

“那劉澤清的事在下也多有耳聞,左營聚衆幾十萬,朝廷管束不及,但劉部只有數萬,倒是可以一試。”

曹化淳聞言放下心來,這時候董琦伸出手摸了摸車輪,蹲下來問道:

“此次前往山東發餉,皇上是否下詔讓團營同去?”

良鄉大捷的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甲子營的牢獄罪犯奮勇,自那以後,崇禎皇帝便是下詔,將立有功勳的甲子營兵將赦免無罪,並且賜下銀兩,准許他們各自回鄉。

實際上,這些銀兩甲子營的兵士們雖然收下,但大部分人都是京城人士,此番戴罪立功,本來就是功勳之身,又有誰會回家無所事事?

新編團營主力除甲子營以外,還有駙馬鞏永固負責招募、編練的乙子營,再加上前段時間整合在一起的京畿一帶的各衛禁軍,總人數也有接近四萬。

新編團營戰鬥力等各個方面雖然都不如京營,但董琦還是非常有信心,他倒沒有什麼私心,深知一切都是崇禎給的,隨手一道聖旨就能再給收回去。

況且,自己以及部下的家人都在京師,在這種亂世,自然是要爭着出去立些功勳纔是。

曹化淳卻是搖搖頭,說道:

“京畿一帶尚且不穩,陛下對團營及騰驤四衛營另有安排,此次便只是京營和一些勤王軍出征。”

曹化淳話中有話,先是看了一眼天邊,又道: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錦衣衛的通令應當已是傳到山東千戶所了吧!接下來老奴要傳陛下口諭。”

張世澤和董琦等人對視一眼,帶着新軍將領紛紛半跪在地。

“大明皇帝口諭:英國公記住,敵退我進,敵進我退,不可與敵力戰。以保存實力,摧敵軍心爲上,劉澤清的部下,也都曾是大明的臣子。”

“臣等謹記!”

......

山東,臨清州。

在年初的時候,作爲山東總兵的劉澤清與唐通、黃得功等人分先後接到朝廷勤王詔令。

山東一帶的各路官軍雖然都聽聞朝廷詔令勤王的事,但人人只求自保,沒有誰敢於妄動,都是待價而沽的打算。

當時劉澤清正在青州府屯駐,作爲朝廷正選的山東總兵,接到詔令之後這貨的表現倒還中肯,先在青州府一帶聚齊兵馬,說是擇日誓師勤王。

傳詔的太監大概也覺得山東是虎狼之地,也沒管劉澤清是不是在演戲,反正傳完了詔便是馬不停蹄的離開了。

可誰也沒想到,劉澤清根本就沒安什麼好心,在青州一帶聚了兩個多月的兵,眼見崇禎皇帝爲南賊被虜的形勢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卻直奔臨清去了。

也是,那個時候朝廷忙於自保,根本無暇顧及劉澤清這支亦兵亦賊的官軍。

青州到臨清要穿過整個濟南府,由於朝廷的補發軍餉活動還沒有達到山東一帶,劉部多年無餉,再加上劉澤清因爲猜忌朝廷故意不給山東發餉,便是開始無所顧慮的劫掠百姓。

劉部數萬官軍,沿途所至卻和流賊毫無二致,影響實際上更甚於流賊。

現在這種時候,無論李自成、張獻忠還是多爾袞,但凡稍微有爭奪天下這種心思的,都是不約而同的開始約束部下,大家都知道,起碼要在明面上收攏民心。

在崇禎皇帝的詔令之下,現如今的明廷居於天時,所作所爲實際上也是收攏將士和百姓忠心的做法。

劉澤清尚且不如左良玉,歷史上的左良玉還動過清君側的心思,他卻不然,和吳三桂一樣都是打着坐觀成敗,好當一方走狗的心思。

劉部抵達臨清州城時,守城參將劉孔和聽聞劉澤清沿途所作所爲,便是又恐又怒,以朝廷旨意爲由拒納劉部入城。

劉澤清自恃所部數萬之衆,悍然指揮部卒圍攻臨清州城,大約是三個多月前,付出了較大代價的劉部總算是攻破臨清州城。

緊跟着,奮勇守城的參將劉孔和與知州都被劉澤清所殺,守城的兩千餘名朝廷官兵被屠戮一空,劉澤清則謊稱剿賊大勝,將首級封爲驗功。

劉部駐紮至今數月有餘,而臨清一帶已成鬼域。

但凡劉部官軍所至,百姓皆是哭嚎遍地,稍有姿色的婦女都要擔心自己被姦淫,百姓家中就算關緊門窗日夜不出,也還是會有官兵挨家挨戶的搜刮。

劉澤清種種行爲,幾乎和左良玉如出一轍,就崇禎十七年來看,造成的影響比左營還要更甚。

除此之外,有傳聞說劉澤清此前許多功勞都是利用職權搶奪武定州參將邱磊,兗州總兵牟文綬等山東軍將的功勞,實際由自己所立的是屈指可數。

然而就算這樣,山東一帶的文臣武將也還是少有人上疏彈劾劉澤清驕橫跋扈之事,因爲大家都知道劉澤清桀驁雖不如高傑,但這仍只會給自己招致殺身之貨。

早在許多年前開始,朝廷便是隻會處置無職無權的文臣,對劉澤清這等擁有重兵的實鎮總兵根本不會下狠手。

劉澤清深知此理,自己麾下的數萬兵馬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若是沒了這些兵馬,他比一個土寇尚且不如,誰又會當他是山東總兵。

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