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

從火銃響起開始算,小半個時辰也沒有到,斜坡躺着約莫七八十具雷家屍體,寨子上還撲着十幾個,其餘的都是潰散。

方家拉開寨門,其實是想殺雷家一個措手不及,沒料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李世遙帶着禁軍直接突入。

剛剛打贏雷家的方寨子,面對千人左右的禁軍,幾乎是一邊倒,這些官兵動作太快了,進來之後第一時間就控制住形勢。

大多數寨子裡的人還沉浸在打贏雷家的喜悅當中,反應過來的時候,卻見着眼前被許多明甲持銳的官兵圍住。

這個時候,便是想反抗也不成了。

對方的盔甲和裝備,鋥光瓦亮的,一看就和自己隔着十萬八千里,很多人甚至都懷疑,就自己手中那杆破舊土銃和馬刀,能不能破掉他們的防禦。

萬一激怒了這些官軍,發起火來,又是一場無妄之災。

方家滿門除了一些女眷和孩童躲在山寨裡面之外,其餘的人都沒有來得及逃跑,全都被李世遙一個閃電戰給甕中捉鱉,拿個正着。

雷家在外更慘,迎頭碰見李世遙的本部突擊,雷老爺死在亂陣之中,撤退回來那幾百號人也就逃了個兩三成,餘下七七八八都躺到了寨子外的平地上。

然後沒過多久,遠遠傳來一陣馬蹄聲,卻是皇家火槍騎兵呼嘯而來,遠遠就向逃跑的那些雷家人發射。

一陣短促卻更爲強勁的爆響過後,便是那剛逃走不遠的雷家人,也都是一個個倒了下來,只餘下零散的十幾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連喊饒命。

騎兵就是靈活多變,大明的皇家火槍騎兵更是如此。

這些騎兵離得遠時會輪番射擊,近了可以掏出佩劍搏鬥,甚至在一些特殊場合,他們還會抽出揹着的馬槍,充當一回衝擊騎兵。

也就是幾盞茶的功夫,李世遙帶本部千總隊迅速拿下了當地正在火拼的兩家豪強,事後查問,發現是雷老二和方大筒的勢力。

不久崇禎與吳啓華帶大部隊靠攏過來,見李世遙已經完成戰鬥,並且寨子內外也都清掃乾淨,便也沒什麼好說。

按吳啓華的想法,是要讓李世遙摸清情形,再稟明皇上怎麼個插手法,沒想到這小子直接就帶人上去,三下五除二,全給解決了。

也好,這倒省了些麻煩。

太原府是王光泰的駐地,他也算是早年便跟隨崇禎的將領之一,戰功不小,所以纔會讓他屯守在重鎮太原。

起先陳奇瑜制定方略的時候,太原也是被當做後方屯備重地。

多年以來,這本是流賊出身的王光泰,倒是將此地管理的井井有條,對文官也是互不相犯,時常率兵入援,已經相當不錯了。

本來朝中對王光泰多有微詞,崇禎起先是力排衆議,就要用這個人,後來見到他的表現,很多人也就逐漸閉上了嘴。

在方家寨作短暫停留,帶着方家遺留的女眷和孩童,以及寨子中多年累積的糧草、軍械等各種物資,大軍便繼續前進。

前進了大約兩日光景,崇禎見到前方來了一批太原府本地的兵馬,領頭的,正是太原總兵王光泰。

見到崇禎身後約莫兩三萬的禁軍之後,王光泰臉上了然的神色也就表現的很是清楚。

來接駕之前,他就曾聽說傳聞,這次皇上御駕親征,是打着‘不平闖賊誓不還’的心思,看見這批禁軍時,也就全都明白了。

上次從這經過的京軍就有英國公張世澤統領的幾萬禁軍,這是第二批禁軍了,京中只留下城防軍戍守,自崇禎十七年以來,這還是頭一回。

當然,若你說京畿防務就此空虛,那也錯了。

‘錦州條約’纔剛剛簽訂,從遼東回調了不少兵馬,所以京畿和山東一帶的防務並不會很空虛,可以應急調動的兵馬還有很多。

去了這些,京中城防軍戰力也不低,有總督董琦坐鎮,人數不下五六萬,各種配備也都一應俱全。

看來,這李自成的皇帝日子要到頭了。

“這方家和雷家,算得上是太原府本地最大的豪強了吧!”騎在馬上,崇禎皇帝忽然問道。

聽到皇帝發問,王光泰趕緊下意識的說道:

“回皇上,方家的方大筒原是駐紮在邊關的百總,早年還曾是曹文昭的部下,後來趁亂脫逃,拉着一百多人馬來到這裡起家。”

“說起來,方家如今的確是本府最大的勢力,但雷家卻不是,雷家在山西中,都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豪強。”

“雷老二有這麼大的能耐?”吳啓華有些好奇。

因爲據指揮此戰的千總李世遙上報,說這雷家幾乎是和方家一觸即潰,對上禁軍更是被砍瓜切菜,就連雷老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雷老二沒這個能耐,雷老大卻有。”王光泰苦笑幾聲,道:“皇上,說起來,這還是末將到任以前的就成的定局。”

“方大筒曾是邊軍將校,起碼是軍籍,這雷家全然不同,他們是徹頭徹尾的響馬、悍匪出身,可沒少到處作惡。”

原來,雷老大和雷老二,曾是山西境內最大馬幫的首領,起家底子是三百響馬,也是叫人聞風喪膽的大豪強。

雷老大爲人狠辣,收攏的手下多也是各地被擊潰後無處可歸的流賊和土匪,他本家在遼州境內,便是當地的守備,都不敢輕易前去招惹。

最過火的一次,崇禎十三年,因新上任的守備官田錫怒罵雷家乃是毒瘤,誓要斬而除之。

雷老大聽見以後,做出了一個當時轟動山西的決定。

他糾集了遼州、汾州等地的各大馬幫及賊匪勢力,聚衆三千餘人圍攻汾州城,已經和亂賊無疑。

進城之後,各土匪劫掠而走,雷老大卻直奔守備府,他將朝廷任命的守備田錫頭砍下來,親自帶着遊街,稱是讓當地人看看,在遼州是誰主家。

自此以後,新上任的守備官向是對雷家的事睜隻眼閉隻眼,事更不可爲。

曾有一任守備在暗中訓練兵馬,被雷老大知道以後,悍然再次圍城,只不過這次他是圍城施壓,並沒有強攻。

當時的山西巡撫範志完有些懦弱,聞訊很是害怕,爲免朝中非議,疏通關係,將那個守備革職撤換。

沒多久,這個巡撫範志完因政績卓越而升遷,一直坐到了薊遼督師的位子,最後又因爲在韃清入寇時避退不戰而論罪下獄。

說起來也合乎常理,這個年頭,莫說遼州官軍,就是太原的王光泰麾下又能有多少戰馬?

能有三百匹馬,那來如如風的,就是王光泰去了都非常棘手,最主要還不是能不能打得贏,是抓不抓得着。

要算武力,雷老大這差不多在遼州、汾州、太原府,都算得上最大了,放在整個山西,那也是頭幾家。

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
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