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

“啓奏陛下,李公公回來了。”

正在商議,忽然聽見門外侍立的司禮太監李春說話,崇禎皇聞言一皺眉,說道:

“他怎麼提前回來了,宣!”

“奴婢見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鳳翔見到有一陣子沒見到的崇禎皇帝,心中不知爲何,有中幾近落淚之感,相比離開時的樣子,皇帝的白髮又多了些,臉上還是時刻都帶着深深的憂慮,不過卻變得自信了。

爲避免當衆出了洋相,他趕緊強笑着說道:

“陛下,奴婢帶着周總兵去查抄翟家府地,現銀就搬出來六百餘萬兩,將士們拿到銀子時都是高興萬分,喊着要爲大明、爲皇上和闖賊死戰呢!”

崇禎皇帝面色動容,趕緊問道:

“前線戰況如何,李賊可是突破了代州?”

“陛下,代州和寧化在三月十七日被流賊攻陷......”李鳳翔說着,見崇禎皇帝臉色大變,趕緊跪在地上,繼續說道:

“陛下,周總兵和寧武軍的將士們堅守代州二十四天,流賊橫屍滿地,兩名賊首被殺,已經是盡力了。”

崇禎皇帝聽到後點點頭,擺手示意無事,看李鳳翔這個樣子就是想歪了,還以爲自己要治周遇吉的罪,在這爲他極力開脫呢。

這確實已經出乎了崇禎皇帝的意料,據說代州就是一個普通的州城,本來在歷史上周遇吉只守了幾天而已,難道這全是軍餉的作用不成。

看這個樣子,有山西三大雄關之稱的寧武是不是會至少堅持一個月以上?

忽然間,崇禎皇帝想到一件事,自己還是太樂觀了。

寧武關後面,也就是周遇吉的背後並不安穩,大同總兵姜襄,還有宣鎮總兵王承胤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兩個在歷史上沒有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

姜家爲榆林系將門,姜襄掛鎮朔將軍印,鎮守大同鎮,其長兄姜讓是榆林總兵,前陣子與流賊戰敗下獄,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被釋放。

現在姜讓投奔姜襄留在大同,並沒有什麼職務,其弟姜瑄則是山西陽和副總兵官。

可以說,姜家世受大明皇恩,但是姜家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爲,卻稱得上是實實在在的三姓家奴。

姜瑄別看年齡最小,但卻是個硬骨頭,帶着幾千兵馬力戰身死,算是爲國盡忠,不過崇禎皇帝也不是百事通,這種小人小事壓根就不知道。

這個姜襄在歷史上竟是在扯周遇吉後腿,他哥姜讓也不是什麼好鳥,身爲人兄,自己老弟要做不戰而降的逆賊,他不勸慰倒是罷了,居然比姜襄還主動。

寧武之戰至關重要,周遇吉是不世出的良將,不該死在寧武,崇禎皇帝日後還想委以重用,所以必保周遇吉。

然而寧武軍畢竟還是孤旅,有姜襄和姜讓在,大同的兵權就握在這倆哥兄弟手裡,巡撫衛景瑗都成了擺設,根本不可能出兵援救。

欲保周遇吉,必殺姜襄,但是大同總兵下一個人選用誰呢?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腦海中陡然出現了一個人選——白廣恩。

前陣子崇禎皇帝接到周遇吉的摺子,說白廣恩已經重新歸順朝廷,並且在摺子中,周遇吉極爲罕見的替白廣恩申辯。

周遇吉詳細敘述了白廣恩在代州突圍戰中的功勞,粗略的提了提自己的意見,覺得白廣恩在固原投降李自成是無奈之舉,可以加以任用。

崇禎皇帝對歷史上白廣恩的情況有些瞭解,此人幾次戰敗都是大勢所趨,還沒怎麼打官軍就已經全盤崩潰,實際上和他的關係不大。

除了這些次必敗的戰敗之外,白廣恩功勞屬實不小,在邊鎮諸將中素稱驍勇,就連孫傳庭都對他極爲賞識。

這次反正,白廣恩甚至把李巖都抓來獻給自己,境地和給李自成戴綠帽子的高傑是一樣的,除了投奔關外韃清以外,也就只剩下跟着朝廷一條路可走,要不讓他試試?

實際上崇禎皇帝能選擇的餘地不多,白廣恩在軍中素有威望,而且據周遇吉所說,他還有一些戰力強勁的家丁,帶到大同也可以迅速穩定局勢。

斟酌半晌,崇禎皇帝開口說道:

“擬旨,姜襄密謀投賊,鐵證如山,其心可誅。姜家世代爲將,身受皇恩卻不知圖報,長兄數人皆謀議降賊,殊爲可恨,人人得而誅之!着北鎮撫司錦衣衛即刻出京,就地斬殺姜襄、姜讓二賊,株連九族,在大同鎮城堆疊成觀,以懾宵小。”

“又,周遇吉之見,朕深以爲然。白廣恩代州突圍有功,前事功過相抵,着領鎮朔將軍印,加五軍都督府右都督,代逆賊姜襄爲大同鎮守總兵官。茲令:大同鎮守總兵官白廣恩接旨後即刻赴任,到任後即刻與巡撫衛景瑗點將出兵,馳援寧武,不得有誤。”

說完,崇禎皇帝看向李鳳翔,又道:

“大明有今日之危,實乃朕之過,朕欲下一道罪己詔!”

“陛下,萬萬不可!”

說到罪己詔,這東西崇禎皇帝已經下了好幾次,但每次都沒下到點子上,除了第一次讓人驚異一番之外,在朝臣看來,其餘那些完全就是皇帝自己在玩,屁作用沒見到。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都是給士大夫和地主、商戶階層下罪己詔,盼望他們能回心轉意,可這些猴子個個心思鬼精,早就準備了無數冠冕堂皇的說辭來應付。

底層的百姓和兵士壓根不知道你皇帝罪己詔說的是啥,能有用就有鬼了。

罪己詔要下,就要貫徹到底層的百姓和兵士身上,到時候再讓廠衛們到處散佈有利朝廷的謠言,給崇禎皇帝壯壯聲勢,看誰還敢跟着姜襄造反!

自己可是皇帝,罪己詔就是向天下人抽自己的嘴巴子,聽着都疼,這種東西自然不能沒事閒着就下兩道,搞一次那就必須弄出效果來。

“李鳳翔,你從內庫中抽出一百萬兩銀子,帶去補發大同將士拖欠的軍餉,一定要親眼看每個人都能拿到銀子,明日就動身。”

“李若鏈,你挑兩個精明能幹的百戶與他同去。還有,去大同傳旨的錦衣衛一定不能怕死,兩個百戶要配上繡春刀,穿上大紅飛魚服,若是沒有,朕給他們發!”

“姜襄一死,你等皆有大功!”

崇禎皇帝今日的旨意有點多,但每道都在點子上,暖閣內一應的心腹們都有新的事情要去忙活,再也沒有從前那種眼看着大明不行,自己卻乾着急的感覺,接旨後各自都去加班加點的處理。

廠衛密奏姜襄要在大同造反,那可是鎮守邊鎮的實權大將,要是處理不好,那生出的亂子可就大了。

崇禎皇帝先後將兩個十萬火急的差事交到自己手上,那就是莫大的信任,說第二天出京,應該是看自己來回奔波太過辛勞,想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

李鳳翔心裡明白,備受鼓舞和感動之餘卻不敢怠慢,出了暖閣就和李若鏈直奔北鎮撫司官署而去。

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
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