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

御書房中,風雨猶存的楊采薇緊緊的抱着趙禎這個世上最尊貴的人:“陛下若是能做到您說的條件,臣妾一定讓党項人降宋內遷!党項人的苦難已經夠多的了,打了這麼多年也該累了倦了!”

趙禎輕撫楊采薇略微消瘦的後輩道:“朕是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只要西夏人歸附,朕自會把他們當成大宋子民一樣對待,難道朕體恤百姓,慈民愛物的名聲是假的嗎?”

“陛下倒是頗有仁名,只不過與儒家的外聖內王不同,反其道而行之罷了!”

楊采薇略帶嬌嗔的聲音讓趙禎不服的翻了個白眼:“朕在大宋內聖就夠了,得到大宋百姓的讚揚便是最好的,別國如何評價朕關朕鳥事?!朕又不是他們的父君,但早晚有一天,朕要讓天下人都這麼說!”

“陛下打算讓天下人都變成宋人嗎?”

面對楊采薇的諷刺,趙禎習慣性的聳了聳肩:“有何不可?別忘了我漢家王朝一直流傳一句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楊采薇嬌笑道:“陛下耍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詩經》,其應解釋爲:以天下之大,都是王需要爲之負責。不應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趙禎驚奇的打量着懷中的美人:“沒想到你居然知曉其中深意?莫不是自己偷着用功?”

“昀兒喜好嬉戲,厭倦讀書,臣妾只好多看看書,以便能時時監督他。”

趙禎笑了笑:“昀兒可不是不學無術,他在學業上有着很高的天賦,經史子集熟讀背誦完全不成問題,甚至對其要義也都能說的清楚,講的明白,連師傅們都誇讚他,只不過他的心思不用在學問一道上罷了,相比做學問,這小子更習慣動手格物,頗有朕的習性嘞!”

“昀兒看得明白,他不願在學問一道上出頭……”

趙禎心中也是無奈,其實趙昀這小子最適合繼承自己的帝位,只可惜自己要的是守成之君,他的生母也不是中宮皇后。

今天楊采薇和自己說的話有點多,有點“不守規矩”,趙禎正在納悶的時候,火熱的紅脣便迎了上來,雖是在御書房中,但此時已經乾柴烈火的趙禎那裡還顧得了這些,一時間錦榻輕搖,玉人嬌喘。

待一番雲雨後,楊采薇躺在趙禎的懷中突然開口道:“陛下,臣妾覺得自己很幸福,若是能親自前往西夏勸降主任便更好了……”

這妖精居然是在這裡等着自己,趙禎大怒,照着她的翹臀便是一巴掌:“想也別想!若是要去,也不是現在,除非大軍在西夏徹底佔據優勢,西夏人已經被逼入絕境,否則朕決不答應!”

“到那時我黨項族還要死掉多少熱血男兒?”

趙禎拍了拍她的肩膀,起身穿衣道:“再等等吧!待時機成熟再去也不遲。朕也好久沒有御駕親征了,說不定朕會破例帶着你走一遭西夏,你可要先去哄好語嫣纔是,否則可去不成嘞!”

楊采薇眼睛猛然一亮,若是官家能親自去西夏,自己勸降族人便有了很大的把握,畢竟官家乃是大宋天子,可比自己的分量重得多。

趙禎的定心丸讓楊采薇安穩了些,沒想到今天居然在御書房裡敦倫了,這要是傳了出去,怕是上諫的奏疏又是以籮筐,想想包拯黑臉的樣子趙禎不禁情消欲退。

坐在御座上喝茶提神,右手邊山牆上便是楓葉狀的輿圖,他實在有些等不及了,西夏一日不平,大宋便一日如噎在喉,肥美的河套平原便晚一日復歸華夏。

趙禎的戰略便是以西夏作爲跳板,逐漸吞併河套並且蔓延至遼朝,即便是遼朝奪了前套又如何?早晚有一天也是大宋的!現在只不過是般大宋耕種而已。

一旦收了西夏,大宋便可從西,南兩面直逼遼朝僅剩數州之地的西京道,對遼朝形成一種鉗形攻勢!

趙禎越看越覺得蔡伯俙的話很對,確實楓葉狀的地圖更加好看,最少他把那位“擁有海洋四方”的人物出生地也包裹在其中,趙禎不準備殺人,只需要漢化蒙古人便好……

楊采薇斜斜的躺在錦塌上盯着趙禎看,此時的官家彷彿目光完全不在自己起伏的身軀上,而是盯着牆上的輿圖看的入神,左右不過是一張輿圖罷了,細細觀瞧她才發現,這張輿圖用紅線畫了一個細長的邊界,邊界的形狀……有些像楓葉,這是把西夏,遼朝都包裹進去的楓葉,甚至龐大到了連吐番也在其中……

“官家的輿圖可真大,連遼朝和吐蕃也沒放過嘞!”

酸酸的口氣讓趙禎微微不爽:“這有何難?對我大宋來說不過爾爾,若是朕想,甚至可以把邊界畫成任何模樣,莫要一股子酸氣,入歸華夏乃大勢所趨,大勢,非人力可擋也!

朕沒有多麼偉大,亦沒有那麼卑鄙,之所以這麼做乃是爲了組建大一統的王朝,讓各族人免去戰亂之苦,以戰止戰,以暴制暴,非我所願實乃無奈!”

“陛下就沒想過與這些國家和平處之?”

趙禎無聲的笑了笑,不屑的表情惹得楊采薇很想撲上去咬一口,但這種輕視卻有一種無可抗拒的魅力,讓她不由自主的沉淪傾倒。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見證過,若非大一統後患不絕,即便是如盛唐也在頃刻之間倒塌,朕不光要把所有土地納入朝廷的管轄,還要在文之以道上同化他們,知道嗎?其實我華夏最厲害的不是刀劍,亦不是戰陣,而是之乎者也的經史子集,是仁愛無邊的儒家思想!遼朝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楊采薇聽了趙禎的話微微驚詫,但稍稍一項便駭然的雙目失神,沒錯,身在大宋的她知道儒家思想的厲害,一旦外族在儒家思想下的薰陶下時間長了便成了地地道道的順民,這也是爲何李元昊要當初要創立文字,剃髮易俗的原因。

若是所有党項也淪落如此,必會徹底消失在大宋。

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
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