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

趙旭明白父親的用意,他也知道史官的出現不光限制了皇權,同時也限制了朝臣們的權利,在雙方都被同一力量所限制的時候,皇權依舊是高於一切。

“父皇整頓史官,重整國史院,開史家之輝煌,孩兒明白此舉所爲,但不知這些人當以何官位居之?”

趙禎知道趙旭的心思,搖了搖頭道:“不可把這些人置於麾下,既然要整頓史官,就當給他們以獨立,不受帝王羈絆,不守文官侵擾,至於讓誰來擔任,朕以爲當從民間招募,以古板大儒爲之甚妙!旭兒以爲如何?”

商量的口氣趙旭的紅着臉道:“孩兒謹遵父皇之命!”

趙禎笑了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朕是在和你商量,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是不能說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能商量的,當然有些觸及根本的問題也不會商量。最近府中可好?”

這下趙旭是真的臉如紅布:“父皇,兒臣不日便帶婉婉入宮來瞧您和諸位娘娘……”

趙禎擺了擺手道:“沒事,儘管帶來,只不過暫時沒有身孕而已,你娶的是太子妃,未來的皇后,又不是下蛋的母雞,別聽你母后和那些宮人胡柴!”

趙旭連連點頭,這事情他堅決的和父親站在一邊,也就是因爲婉婉沒有誕下子嗣,所以後宮的諸位娘娘都不待見她。

但趙禎自己並不着急,用父親的話說還年輕着能,最好是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誕下皇子,那是最好的年齡,雖然不知父親爲何這麼說,但他覺得父親的話一定沒有錯。

從小趙旭就崇拜趙禎,把自己的父親當作是榜樣,後來他從王語嫣那裡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父親的,要學會做自己。

自那時候開始趙旭便知道父子之間的差距,他並不可以追趕父親的腳步,而是紮紮實實的爲自己的將來謀劃。

但這並不影響他對趙禎的崇拜。

待趙旭走後趙禎輕輕舒了口氣,眼下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按照計劃完成,給趙旭鋪路算是差不多了,他現在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場獨自獲得的戰功。

以仁著稱的趙旭若是有一場戰功撐腰,那他繼承皇帝位便是順理成章。

現在的趙禎已經在逐漸的把權利過度給他,和以前不同,趙旭現在不光能在朝堂上聽取朝臣們的奏報,還能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連趙禎的御書房都能隨便使用。

而這些都是趙禎給他的,朝臣們有過疑議,在他們看來君是君臣是臣,君君臣臣不可亂套。

從來都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太子也是臣子,豈能和皇帝混淆?

不過趙禎的解釋很清楚,他要把兒子扶上皇帝位,那就必須進行權利的過度,對此中樞的相公們是默然的。

華夏王朝更迭,有多少的帝王做不到這件事?

便是漢武帝都要殺掉鉤弋夫人以放母壯子幼的出現,而沒有想過把權利逐漸過度,說到底便是放不下手中的至高權力。

官家做的一切都是在穩定大宋,也是在開創一段全新的歷史,提前禪讓皇位,讓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坐穩,這是多大的公德?

只要能延續下去,大宋便再也不會出現皇嗣爭奪皇儲之位而流血,也不會出現皇儲臨危受命初登大寶而亂了分寸的事情。

對於范仲淹等人來說,他們巴不得這樣的規矩一直延續下去,成爲大宋的永例,成爲大宋的祖宗之法。

而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便在於朝臣,他們必須起到監督的責任。

趙禎這邊按部就班,但在倌驛之中的仁欽桑波卻如熱鍋上的螞蟻,不是他不想見大宋皇帝,而是見不到了!

這段時間鴻臚寺的官員帶着他在神都城中各處遊覽,神都城有多大?三天時間還沒逛完外城,更別說內城了。

外城熱鬧,內城繁華,那些鴻臚寺的官員好似傻子一般,總是帶他走回頭路,明明穿過朱雀門就能抵達外城,穿過春華門就能到達西外臣,但他們總是帶着自己從朱雀門走,而且一定是從朱雀門回。

這一路上浪費的時間比遊覽的時間還長,自己當然知道他們在拖延時間,可這沒有道理啊!

拖延的時間不光是吐蕃的,還是大宋的,大宋晚一日援助吐蕃,角廝羅就有可能早一日統一吐蕃,到時再支援吐蕃便是天方夜譚了!

爲此仁欽桑波覺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他需要主動去找大宋的相公們談一談,遊說他們諫言皇帝,儘快對吐蕃進行支援。

倌驛中的宋人官吏對他的出入並沒有進行限制,鴻臚寺的官員聽說他要自己在神都城中逛逛更是沒有任何疑議。

只是提醒他什麼地方不能去,至於要去東城,那便是沒有阻止,還特意告訴他東城乃是大宋最爲富貴的地方。

仁欽桑波知道這些人在看自己的笑話,但他依舊堅持,最少他知道做總比不做要好。

上門遊說大宋的朝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此之前仁欽桑波便打聽清楚了消息,每個相公有什麼嗜好,人品如何,主管何事,脾性是暴躁還是等溫和等這些。

這一切都謀劃好之後,仁欽桑波才前往東城準備遊說大宋的朝臣,他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機會,所以很堅決,勝敗在此一役。

雖然仁欽桑波準備好了一切,但他選錯了開始,東城大街上最富貴的人家不一定是相公們的宅邸,而是蔡伯俙的府宅。

在仁欽桑波看來這位當朝駙馬雖然是個外戚,但在大宋的影響力頗爲驚人,最重要的是他是皇帝的近臣,甚至是皇帝離不開的人。

否則他哪來的大富大貴?誰不知道大宋最隱秘的黑手當初便是他一手執掌?

對於這樣的人,仁欽桑波不打算用財物去遊說他,再精美的財貨在他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蔡伯俙每年從蔡記拿走的分成可謂萬巨,什麼樣的珍寶沒見過?

聽鴻臚寺的官員說,每次蔡伯俙從蔡記提取分成之後,皇后重要下旨斥責,而朝臣們卻哈哈一笑不以爲意。

仁欽桑波跟着笑了笑,在大宋錢算什麼?用那些身外之物讓一個天子近臣遠離權利,這買賣划算的緊!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