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

趙禎的這次北伐是建立在國內經濟,科技,軍事,補給等一系列遠勝與遼朝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是趙禎挑選的時機非常好,遼朝對西夏作戰處於劣勢的時候,趙禎率領大軍悍然越過宋遼邊界劍指燕雲。

當然趙禎不否認這行爲是背後捅刀子,可大宋從未把遼朝看作是兄弟之國,之所以如此相稱主要還是那場勝利卻付出代價的檀淵之盟。

如此千載難逢的時機一旦丟失,下次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趙禎可不想在丹青史書上留下自己錯失良機致使大宋沒有收復燕雲的機會,他可是知道後世人的嘴毒得很嘞!

最佳的時機,最佳的軍隊,最佳的補給,趙禎就不相信大宋沒有收復燕雲的可能,即便是籠罩在大宋頭上的詛咒趙禎也要打破它!

站在沙盤前,趙禎把可能出現遼軍的位置插上黑色的旗幟,大宋火德以紅旗爲軍,遼朝自認爲能克宋的火德一直用代表水德的黑色,自然在沙盤上便是黑色,但在趙禎看來火大則水涸,相互之間乃是相剋的。

遼人是必須來救援析津府的,這是南京道的重要府城也是遼朝的陪都,一旦被大宋攻克後果不堪設想,整個南京道都會成爲大宋的囊中之物。

雖然遼朝南京道是燕雲的一部分而已,可這一部分對遼朝來說太過重要,商業,科技,農耕發達的南京道一旦淪陷,對整個遼國的士氣打擊可爲是毀滅性的,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宋便可長驅直入燕雲其他州府。

在沙盤上比劃半天的趙禎頭也不擡的對狄青問到:“漢臣你來看看沙盤,你覺得遼人會從何處來援?”

狄青皺眉在沙盤左右來回渡步,他和趙禎不同,沒有在可能的地方隨意插上旗幟,而是把趙禎的旗幟都扒掉唯獨留下昌平的旗幟道:“臣以爲必是昌平!”

趙禎頓時沾沾自喜的說道:“你和朕的想法一樣,昌平距離析津府最近,且是我軍唯一沒有攻克的州府,遼軍到達昌平後前面便是一馬平川,可隨時馳援析津府!”狄青的話讓趙禎覺得自己的軍事才能也是不的嘛,誰說皇帝只有大局觀而沒有統兵作戰的能力,趙二爺爺留下的帽子終於被自己摘掉了!

但狄青接下來的話讓趙禎老臉一黑:“臣以爲此地與其說是距離析津府最近不如說是距離居庸關最近……”

嘎……趙禎臉色不善的望向狄青,這白麪小子居然真的不給自己一點臉面,如此直來直去的話也不考慮皇帝的感受,難怪會被朝臣們排擠不是沒有原因啊,情商是硬傷!

此時的狄青根本就沒有注意趙禎的鬱悶的表情,指着居庸關道:“此關城所在的峽谷屬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爲險要,可謂是易守難攻,且此關城早在春秋時期便是燕國的咽喉要道,經過漢唐修建之後已然是一座頗具規模的雄關。遼人如若從此出兵近可保昌平不失,遠可馳援析津府!”

趙禎仔細觀察沙盤還真是如狄青所說,通過狄青的分析和講述,居庸關道昌平再到析津府的地形生動的展現在趙禎的眼前,沙盤不再是死物,而是變成立體的一般,事無鉅細一覽無餘,每一個小道,每一個溝壑,每一個山丘都有它的作用。

果然是狄青狄漢臣,通過簡單的沙盤便能分析出遼軍必經之路,看似小小的猜測卻能影響整個戰局,趙禎不得不佩服他的厲害。

此時的地方彷彿察覺到自己這麼說是對官家的否定,想了想道:“官家猜測也不是不對,只不過官家登高臨遠如雲端之日……”

這時候挽救還有用嗎?

趙禎無奈的嘆了口氣道:“漢臣啊!以後即便要否定某人,無論這個人是誰,都先想一下自己的措辭,你知不知道朕本來是想誇讚你的,可你的一番話讓朕覺得自己很愚蠢,先別急着解釋,你可知道在朝爲何受到排擠,即便是武將同僚也不喜與你爲伴?”

狄青紅着臉道:“臣說話難聽……”

趙禎搖了搖頭:“非也!你不是說話難聽,而事情上太低,你知不知道爲何朕把你招到中軍?”

官家的跨越式問題讓狄青摸不着頭腦,小心的回答道:“官家想歷練臣?”

趙禎哈哈大笑道:“你還需要歷練?這幾年你征伐不斷,用兵之道無人能出你右,可以說你狄青便是我大宋將來的柱石!此次調遣你到中軍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讓你指揮這次攻城之戰!”

趙禎的話讓狄青又驚又喜,這不是讓自己和官家搶功勞嗎?但這一戰的意義非凡,他糾結半天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狄漢臣啊狄漢臣!你就是個不知人情的傻子,朕調遣你來是讓你攻城不假,可更爲重要的是讓你和夏竦學習如何當官!否則你這一戰即便是有天大的功勞也不能獲得相應的犒賞,情商是個好東西,朕希望你能有……”

狄青此時在明白趙禎的良苦用刑,即便是他這種不通世事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更知道夏竦是出了名的官場老狐狸,要是能從夏竦那裡學的人情往來,也是一件對他大有裨益的事情。

“臣謝官家栽培!”

感動萬分的狄青眼圈一紅,自己本事一個看守倉庫的小校,一路上都是官家提拔纔有今天的地位才能施展自己的所學,如今大戰在前,官家擔心的依然是自己不通人情世故,生怕自己吃虧,有這樣的帝王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視爲知己者死,狄青早已把自己貨與帝王家了!

其實趙禎的目的很簡單,幫助狄青就是在幫助自己和大宋,這樣有勇有謀的武將在朝中遭到排擠對大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趙禎可不想他如歷史上一般遭受猜忌排擠鬱鬱而終。

狄青爲人縝密寡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功的把握,選準制勝的機會然後進行。行軍打仗,先整頓隊伍,明確賞罰,又與士兵同艱共苦,這樣一個良將怎麼能遭受別人猜忌的屈辱?

這樣一個沙場將軍怎能落得鬱鬱而終的下場?!

趙禎心中一萬個不答應,自己就是要保護狄青,就是要讓他成爲軍中的軍神!

即便是他成爲了軍神,也是自己這個聖君明主造就的,狄青這樣重視名節的人豈能有謀逆的可能?俗話說捧得越高造反的風險就決大,造反的可能就越小,這是趙禎的御下之道。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