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

在無意之中,趙禎發現了一本來自三司官員的奏疏,而這本可有可無的奏疏奏報的也是尋常的事情,不過其中有一段內容讓趙禎大爲驚訝。

“臣聞蜀中有商賈王叔文之言,西域不通,商賈無以出路,然,南下海運頗費,其率百十人攜瓷南下,經泉州,出南海,過大洋,方至阿巴斯。轉乘其國之船,不遠萬里抵達歐羅巴,然卻見遼人商賈早已在此買賣,所售之貨品不及大宋,然價廉,一度使之脫銷。”

遼人也開始從西域向神聖羅馬帝國買東西了?

趙禎皺了皺眉頭,顯然這個消息太過驚悚,那個叫王叔文的蜀商真的瞧見了遼人商賈?若是真的,那便是遼人和西域聯手了,以圖遏制大宋,這是一個對大宋極爲不利的現象。

趙禎發現,自己留給西域苟延殘喘的時間是否太長了,以至於西域諸國誤認爲大宋是在忌憚他們和遼人的聯手?

這個想法使得他如夢初醒,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把西域人看的高了一些,西域人和遼朝聯手完全是爲了給大宋施壓,自己放任他們是有限度的,之前劫掠大宋商賈,趙禎忙着倭國的事情把奏疏留中不發,爲的就是徹底平定西域。

眼下倭國已經變成大宋的海東路,東面之患以除,遼朝和西域聯手通商一事便要提上案頭。

西域是大宋的路上走廊,是連接大宋和歐羅巴的主要通道,在沒有蘇伊士運河的年代,西域至關重要,大宋的商賈不願行商歐羅巴的主要原因便是海運不便。

大宋船隊雖然能抵達阿巴斯,但要想抵達歐洲,最大的障礙便是要繞過整個非洲!或是從阿拉伯借道前往地中海。

其中的艱辛和剝削誰能知道?趙禎當然知道,但卻無能爲力,爲此他甚至慫恿了羅馬人提前展開十字軍東征,以一種巧妙的槓桿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現在的阿巴斯王朝已經在與十字軍打的火熱。

再加上一賜樂業人的參與,阿巴斯人急需大宋的財富,所以纔沒有刁難大宋的商賈,否則大宋的對外貿易將極具減少。

而西域卻在這個時候與遼人勾肩搭背,這便觸犯了趙禎的底線。

大宋最大的敵人是誰?當然是遼朝,自始自終都是遼朝和草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而敵人的朋友也就是敵人!

西域雖然和大宋聯手消滅了西夏,可那場戰爭只不過是爲了打擊西夏的西部,而真正承擔主力的已久是大宋,所以趙禎不認爲大宋欠西域什麼,甚至大宋幫助西域擺脫了西夏的劫掠和屠殺。

但朝臣中有不少人卻覺得,大國的威儀就要體現在給予上,不斷的給予西域好處,不斷的容忍西域的胡作非爲,不斷的退讓。

他們覺得無力威懾西域根本就是不划算的買賣,而趙禎卻極難改變他們的思想。

所以他才一次次的放縱西域,可現在不同了,有了三司官員的奏疏,有了西域和遼朝勾結的證據,那接下來就該趙禎揮師西征了!

趙禎一直奉行那句話:什麼時候開始你說的算,什麼時候結束朕說的算!

對待西域完全不用像對待倭國一樣,這裡的本就是化外之地,和倭國最大的不同,這裡分分合合數百年,從未出現過一個強大的王權,倭國尚且是大宋承認的國家,但西域在大宋眼中甚至是無數王朝的眼中只是一個模糊化的地理位置而已。

所謂的征服西域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只要擊敗幾個較強的小國便可以平定整個西域。

但歷代王朝真正征服西域的卻少之又少,即便征服了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這片土地,究其原因便是對商業的不重視,以及西域東北方向始終盤桓着強大的遊牧民族。

華夏王朝往往會把草原民族當作是真正的敵人,而西域卻會被忽視掉,實在是因爲西域的民族和國家沒有什麼侵略性。

自漢以降,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後世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但很奇怪,華夏曆代王朝強大的標誌之一就是擁有西域。

而所謂的擁有並非是佔據而是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但趙禎可不要這樣的西域,獨立的王權存在必定會使得西域擁有野心,要想讓他們徹底臣服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西域的王權,把西域納入大宋的統治之下。

當年玄奘法師爲何不從吐蕃入天竺?誰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可他不能,海拔高度導致的高原反應雖然那時的人不知道,可也知道吐蕃的氣候不是中原人能涉足的。

所以西域纔是連接中亞的通道,也是抵達天竺的最理想方式,西域早在漢代便成爲東亞文明與中亞,以及歐洲文明連同的走廊,只不過這條走廊危險重重。

現如今大宋行商天下,成爲這個世界上的貿易大國,怎麼可能缺少西域這個重要的貿易走廊?別說是西域人現在報復大宋,即便是西域俯首稱臣趙禎也會打這片神奇土地的主意。

這個狹窄的走廊對大宋來說意義太過重要,完全就是路上的貿易樞紐,豈能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趙禎明白大宋現在的定位,所以更加明白西域的重要性,眼下這封薄薄的奏疏,三言兩語的提到了西域與遼人之間的關係,這便已經足夠趙禎對西域動手的了。

並且他認爲時機已經成熟,朝臣們也會絕對的支持自己,原因無他,實在是隻要和遼人沾邊的事情,大宋的朝臣都會十分緊張,這是大宋幾代帝王和遼人交戰留下的陰影,揮之不去。

但也是趙禎最好利用的東西,想要發動一場戰爭可不是趙禎這位皇帝一道旨意的問題,在乾宇殿中便有好幾場大朝會等着自己,並且要找一個合適的藉口,當然有人會替自己找,那些商賈早已是急的不行而他們卻能影響一批朝臣。

這纔是趙禎壓下西域奏疏這麼久的意義,發動戰爭,需要大宋全國上下一心,趙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如今的大宋在飛速的成長,但國內的問題也有很多。

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
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