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

在無意之中,趙禎發現了一本來自三司官員的奏疏,而這本可有可無的奏疏奏報的也是尋常的事情,不過其中有一段內容讓趙禎大爲驚訝。

“臣聞蜀中有商賈王叔文之言,西域不通,商賈無以出路,然,南下海運頗費,其率百十人攜瓷南下,經泉州,出南海,過大洋,方至阿巴斯。轉乘其國之船,不遠萬里抵達歐羅巴,然卻見遼人商賈早已在此買賣,所售之貨品不及大宋,然價廉,一度使之脫銷。”

遼人也開始從西域向神聖羅馬帝國買東西了?

趙禎皺了皺眉頭,顯然這個消息太過驚悚,那個叫王叔文的蜀商真的瞧見了遼人商賈?若是真的,那便是遼人和西域聯手了,以圖遏制大宋,這是一個對大宋極爲不利的現象。

趙禎發現,自己留給西域苟延殘喘的時間是否太長了,以至於西域諸國誤認爲大宋是在忌憚他們和遼人的聯手?

這個想法使得他如夢初醒,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把西域人看的高了一些,西域人和遼朝聯手完全是爲了給大宋施壓,自己放任他們是有限度的,之前劫掠大宋商賈,趙禎忙着倭國的事情把奏疏留中不發,爲的就是徹底平定西域。

眼下倭國已經變成大宋的海東路,東面之患以除,遼朝和西域聯手通商一事便要提上案頭。

西域是大宋的路上走廊,是連接大宋和歐羅巴的主要通道,在沒有蘇伊士運河的年代,西域至關重要,大宋的商賈不願行商歐羅巴的主要原因便是海運不便。

大宋船隊雖然能抵達阿巴斯,但要想抵達歐洲,最大的障礙便是要繞過整個非洲!或是從阿拉伯借道前往地中海。

其中的艱辛和剝削誰能知道?趙禎當然知道,但卻無能爲力,爲此他甚至慫恿了羅馬人提前展開十字軍東征,以一種巧妙的槓桿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現在的阿巴斯王朝已經在與十字軍打的火熱。

再加上一賜樂業人的參與,阿巴斯人急需大宋的財富,所以纔沒有刁難大宋的商賈,否則大宋的對外貿易將極具減少。

而西域卻在這個時候與遼人勾肩搭背,這便觸犯了趙禎的底線。

大宋最大的敵人是誰?當然是遼朝,自始自終都是遼朝和草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而敵人的朋友也就是敵人!

西域雖然和大宋聯手消滅了西夏,可那場戰爭只不過是爲了打擊西夏的西部,而真正承擔主力的已久是大宋,所以趙禎不認爲大宋欠西域什麼,甚至大宋幫助西域擺脫了西夏的劫掠和屠殺。

但朝臣中有不少人卻覺得,大國的威儀就要體現在給予上,不斷的給予西域好處,不斷的容忍西域的胡作非爲,不斷的退讓。

他們覺得無力威懾西域根本就是不划算的買賣,而趙禎卻極難改變他們的思想。

所以他才一次次的放縱西域,可現在不同了,有了三司官員的奏疏,有了西域和遼朝勾結的證據,那接下來就該趙禎揮師西征了!

趙禎一直奉行那句話:什麼時候開始你說的算,什麼時候結束朕說的算!

對待西域完全不用像對待倭國一樣,這裡的本就是化外之地,和倭國最大的不同,這裡分分合合數百年,從未出現過一個強大的王權,倭國尚且是大宋承認的國家,但西域在大宋眼中甚至是無數王朝的眼中只是一個模糊化的地理位置而已。

所謂的征服西域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只要擊敗幾個較強的小國便可以平定整個西域。

但歷代王朝真正征服西域的卻少之又少,即便征服了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這片土地,究其原因便是對商業的不重視,以及西域東北方向始終盤桓着強大的遊牧民族。

華夏王朝往往會把草原民族當作是真正的敵人,而西域卻會被忽視掉,實在是因爲西域的民族和國家沒有什麼侵略性。

自漢以降,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後世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但很奇怪,華夏曆代王朝強大的標誌之一就是擁有西域。

而所謂的擁有並非是佔據而是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但趙禎可不要這樣的西域,獨立的王權存在必定會使得西域擁有野心,要想讓他們徹底臣服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西域的王權,把西域納入大宋的統治之下。

當年玄奘法師爲何不從吐蕃入天竺?誰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可他不能,海拔高度導致的高原反應雖然那時的人不知道,可也知道吐蕃的氣候不是中原人能涉足的。

所以西域纔是連接中亞的通道,也是抵達天竺的最理想方式,西域早在漢代便成爲東亞文明與中亞,以及歐洲文明連同的走廊,只不過這條走廊危險重重。

現如今大宋行商天下,成爲這個世界上的貿易大國,怎麼可能缺少西域這個重要的貿易走廊?別說是西域人現在報復大宋,即便是西域俯首稱臣趙禎也會打這片神奇土地的主意。

這個狹窄的走廊對大宋來說意義太過重要,完全就是路上的貿易樞紐,豈能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趙禎明白大宋現在的定位,所以更加明白西域的重要性,眼下這封薄薄的奏疏,三言兩語的提到了西域與遼人之間的關係,這便已經足夠趙禎對西域動手的了。

並且他認爲時機已經成熟,朝臣們也會絕對的支持自己,原因無他,實在是隻要和遼人沾邊的事情,大宋的朝臣都會十分緊張,這是大宋幾代帝王和遼人交戰留下的陰影,揮之不去。

但也是趙禎最好利用的東西,想要發動一場戰爭可不是趙禎這位皇帝一道旨意的問題,在乾宇殿中便有好幾場大朝會等着自己,並且要找一個合適的藉口,當然有人會替自己找,那些商賈早已是急的不行而他們卻能影響一批朝臣。

這纔是趙禎壓下西域奏疏這麼久的意義,發動戰爭,需要大宋全國上下一心,趙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如今的大宋在飛速的成長,但國內的問題也有很多。

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
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