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

年關並非是一個充滿喜悅的詞語,之所以叫年關便是因爲過年如同過關,人們要在年關之前清理掉所有債務,這在大宋是舊俗,但人們依舊遵循。

在吐蕃,年關是不存在的,因爲吐蕃人現在所用的歷法乃是“時輪歷”,這是一個能推算出具體日食月食的特殊曆法。

高僧大德們相信,在日食月食的日子裡進行修行,要比平日裡苦修更勝百倍。

因此修行者非常需要預先知道日食、月食的準確時刻。《時輪經》給出了推算日、月、羅睺和金,木,水,火,土星的運行公式和數據。

這是一件極爲了不起的壯舉和奇蹟,同樣,時輪歷也被收錄到了大宋的學宮之中。

而這些對吐蕃人或者說對角廝羅並不重要,他需要尋找的是《時輪歷》的出處,那個在雙層大雪山之中的苫婆羅國。

苫婆羅國還有一個名字叫“香巴拉王國”或是叫“香格里拉”這裡的香格里拉和後世的香格里拉並非是一個地方。

在吐蕃人的無數書籍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地方,一個隱秘地方,有一個被雙層雪山環抱的王國,那裡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及純淨的空氣。

這個王國就是香巴拉王國,在苯教和藏傳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國”這樣美麗、明朗、寧靜、和諧的“淨土”也被稱爲“香格里拉”。

整個王國四周被雙層雪山環抱,有八個呈蓮花狀的區域,城市爲人們居住的地方,中央又聳立着內環的雪山。

這個被稱做卡拉巴王宮的地方,住着香巴拉王國的國王,這裡的居民有着超凡的智慧,摒棄了偏執、癡迷和貪慾……

一切一切的描述都是來自與書籍之中,甚至是吐蕃人口口相傳的記憶裡,連古老而神秘的“時輪經”也是出自那裡。

所以角廝羅急迫的希望找到那個地方,他派出了許多搜尋的隊伍,但都是一無所獲,可即便如此他也要找遍吐蕃的每一個地方,尋找到“香格里拉”的蹤跡。

老天總是會眷顧虔誠刻苦的人,角廝羅派出去的隊伍中有一支在聖山岡底斯附近迷路了,誤入了一處峽谷地,在這裡他們發現所見到的景象和口口相傳的香格里拉是如此的相似。

並且據史書記載,“香巴拉王國”就在聖山岡底斯附近。

爲了證明這裡就是香巴拉王國的所在,他們在聖山的東段開始了瘋狂的挖掘,兩千人足足用了十天時間終於在地下發現了銅礦,金礦,以及鐵礦。

高原上的歡歌在飄蕩,吐蕃人終於找到了祖先口中的香巴拉王國,只要找到這裡,吐蕃就會再次變得強盛起來。

角廝羅率領邏些城中的各部頭領和族人一路浩浩蕩蕩的抵達了所謂的香巴拉王國,雖然是凜冽的寒冬,但這裡卻是水草豐美,只要過了岡底斯山的主峰,繞過幾個山脈下的小徑,很快就會暖和起來。

彷彿聖山在庇護所有抵達香巴拉王國的人免受嚴寒的侵襲。

他們在這裡看到了如同星空般純淨的湖泊,碧藍色的湖泊倒映着天空中的白雲,地上的青草讓人忘卻了現在是寒冬的事實。

無數的角羚羊在遠處奔跑,鹿、野驢、野犛牛甚至狼、熊也不時的出現,這是上天對吐蕃的饋贈啊!

族人們不斷的跪倒親吻大地,讚頌佛祖引領他們抵達神聖的彼岸,角廝羅被高高的擡起,盤坐在蓮花寶座上的他一臉的慈祥,太陽的光輝從他的身後蓬勃而出,如同佛光籠罩在了所有人的身上。

各部頭人虔誠的對他禮拜,各部的族人匍匐在他的腳下稱他爲吐蕃的王,大讚普的呼喊傳遍了整個山谷,傳回的聲音卻是“活佛”二字。

這是真正的神蹟,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知道自己喊得明明是贊普,爲何在山谷中迴盪之後就變成了“活佛”?

難道是神的旨意?

仁欽桑波給角廝羅獻上了潔白如雪的絲綢,角廝羅輕輕的把手覆蓋在他的頭頂,最終念着熟悉的經文,仁欽桑波的臉上滿是幸福和開悟的笑容。

不斷有僧人前來給角廝羅獻禮,開悟的人越來越多,各部族人瘋狂了,他們圍坐在四周,如同蓮花的花瓣圍繞着角廝羅。

梵音不絕於耳,不斷的從人們的口中傳出,匯聚在山谷之中,形成一陣陣激流。

而誰也不知道,一羣人在山谷的盡頭不斷的呼喊,是他們把角廝羅早已定下的聲音傳播出去…………

仁欽桑波覺得自己真的開悟了,眼前的景象就是他所期盼的,即便是巫瑪坐在了他的身旁他也不覺得擔心。

雖然知道巫瑪從大宋帶來了壞消息,可那又如何?現在的吐蕃人已經有了牢不可破的信仰,現在的吐蕃各部都已經忠誠的團結在了角廝羅的治下。

即便是巫瑪帶來了壞消息又能怎麼樣?又能壞到哪裡去?

在巫瑪的額頭上輕輕一點,仁欽桑波眼睛微眯的開口道:“此去大宋萬里之遙,他一路上所見所聞如何?”

巫瑪艱難的開口道:“比大相見識過的還要聳人聽聞,宋人已經走向了另一個繁榮的巔峰。”

仁欽桑波點了點:“是啊!那個巔峰我等不能相比,所以我們走另外一條路,現在大讚普走的這條路便是對的!”

巫瑪恭恭敬敬的行禮道:“大相所言極是,宋人的器械已經是我吐蕃永遠追逐不上的,那就不能再去追趕,只要追趕我等就永遠會在宋人的後面。”

驚訝的望向巫瑪,仁欽桑波笑道:“不虛此行,你既然知道了,那就要想想該如何把各部團結在贊普的坐下,而不是讓他們對大宋的恐懼矇蔽了吐蕃勇士的驕傲內心,我等比蒼鷹飛的還高,比聖山上的雪還要純潔!”

“月賢、天自在、威嚴、月施、天大自在、衆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都傳授“時輪根本經”;他們掌管着九百六十萬個城邦組成的幸福王國,這裡沒有貧窮和困苦,沒有疾病和死亡,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更沒嫉恨和仇殺……

這裡花常開,水常清,莊稼總是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是掛在枝頭,這裡遍地是黃金,滿山是寶石,隨意撿上一塊都很珍貴…………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膩了,感到長壽苦,想嚐嚐死的味道,纔會快快活活地死去…”

角廝羅渾厚的聲音在山谷中講經,所有人都在虔誠的聆聽,仁欽桑波和巫瑪露出笑容,他們知道,經過這一次的遠行,他們讓吐蕃人的心凝結在了一起,大宋的強大已經不再重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