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

對於蔡伯俙與劉娥的見面,趙允讓並沒有什麼懷疑,放出消息的同時必會有天家最信任的人前來一探虛實,而蔡伯俙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他是皇帝的妹婿,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剛剛好。

劉娥的掩飾非常好,趙允讓並未生疑,也就自然的理解爲蔡伯俙是王語嫣派來的,而他也沒有刁難劉娥與劉家父子,但小心謹慎的趙允讓加強了對他們的看管。

但趙允讓的所作所爲在陳琳看來卻很幼稚,要不是蔡伯俙有官家的旨意,不許在東京城再起大的波瀾,他早就用黑手的力量把趙允讓給剷除的乾淨。

在絕對的權利面前他趙允讓什麼都不是,手中擁有大錘不去用,反要迂迴而行,世間哪有如此麻煩的道理?任何出頭的東西都是釘子,皇家只需掄起大錘把它砸下去便是,官家行事一向雷厲風行,怎生到了宗室身上便步步退讓。

陳琳微微苦笑,還真是“子承父業”當初先帝對待趙元儼也是如此,如今官家也算是繼承了先帝的寬仁,對待宗室也捨不得下死手……

計劃的越是複雜便越會出問題,要不是蔡伯俙的一再堅持,他也不會提出禍水東引的辦法,也不知蔡伯俙能否把這件事辦好,反正東京城的遼人已經是臭大街了,多一個少一個罪名也無所謂……

鼠三小心的靠近陳琳的所在,瞧見陳琳皺眉思索便大着膽子的瞧了瞧邊上的小几道:“陳大官,國丈差人遞來了名帖……”

陳琳露出特有的笑容,看的鼠三毛骨悚然:“名帖是遞給你的,你去便是,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你是知道的,何須來老夫這裡稟報?”

鼠三尷尬的說道:“卑職一向是負責做事,這還是第一次去和國丈打交道,心中惶恐生怕辦錯了事,特來稟報陳大官……”

陳琳瞥了一眼道:“你在我面前還裝?速去便是!何必讓老夫給你背書,一旦牽扯到宗室你便如此膽小了?當初你可是去過趙元儼密庫的!還是和那位一起!”

鼠三渾身一緊便腳底抹油的開溜,沒想到陳琳居然知道自己和官家去過趙元儼的密庫,大概也知道傳國玉璽的來歷吧?可鼠三着實覺得冤枉,那日可是官家作爲主導,他不過是打下手而已……

相對於去和王蒙正打交道,鼠三更羨慕蔡伯俙,他是皇帝的妹婿,也是太子的姑父,事成之後便讓會得到皇帝與太子的重視,以後可謂是前途無量,而自己去和國丈打交道,說錯了可就把皇后孃家得罪了……

但此時的蔡伯俙哪有這個閒心,他在自家的花廳門前轉來轉去,就是不知該如何對王語嫣說,陳琳給出的建議太荒唐了些,居然讓真的讓太子去見劉娥,這不是讓自己找死嗎?還他來說,你倒是來啊!

“蔡伯俙,予都見到你了還不進來!”

王語嫣的聲音如催命符一般鑽到蔡伯俙的耳朵裡,嚇得他一個哆嗦,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趕緊整理了一下衣物便進入花廳,上前行禮道:“參見娘娘……微臣從陳大官處得到一個絕妙的計劃,正準備向娘娘上奏……”

噗哧……

孩童的小聲從門外傳來,靈兒領着倆個弟弟一蹦一跳的向王語嫣走去,一邊還嚷嚷:“姑父羞羞羞……剛剛還在外面徘徊呢!”

趙旭則是小聲道:“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蔡伯俙心中大喊冤枉,望着趙旭真誠的模樣氣的哭笑不得,自己也是爲了他而已,這小子真是氣煞人!

王語嫣白了一眼蔡伯俙道:“既然是從陳琳那裡回來,他必然是知道的清楚,你便說說那大相國寺中的貴人可是劉太后?又爲何要在寺中?予可方便去見上一面?”

蔡伯俙躬身道:“確是劉太后不假,並且她已經看看淡權利,並無回宮之心,況且她……與那……劉家……生活的很好……”一說到劉娥的生活,蔡伯俙便的舌頭便忍不住打結。

果然王語嫣和坐在她身旁的趙妙元臉色一變,劉娥的事情她們自然是知道的,但知道和親耳聽到卻是完全不同,深受禮法教育的她們對劉娥的行爲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官家贊其曰敢愛敢恨,但她的行爲又與禮法相悖。

駙馬府的花廳頓時安靜了下來,唯獨靈兒在一旁道:“皇祖母端是真性情!”

王語嫣頓時火上心頭,瞪了她一眼:“休要胡說,大人的事情你勿要插嘴!回去把女戒抄寫十遍!”

靈兒什麼都不怕唯獨害怕母親,王語嫣一句話便讓她老實下來,癟着嘴在一邊生悶氣,但經過她的調劑,花廳中的氣氛變得寬鬆了些,不再那麼緊張。

王語嫣轉頭道:“予何時去見她?”

蔡伯俙渾身一顫,看了眼四周蔡伯俙嚥了一下口水道:“還請皇后屏退左右,臣單獨奏報……”

此言一出,趙妙元立刻便豎起了眉毛,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蔡伯俙還要避諱自己?!簡直是豈有此理!但當她看到幾個孩子的時候便明白了蔡伯俙的用意,起身拉着靈兒三人道:“走,姑姑帶你們去吃桂花糕去。”

幾個孩子也是懂事,牽着手便走出了花廳的門,蔡伯俙在後面長舒一口氣,自家婆娘的性子她還是知道的,雖然對自己管束較嚴,但在這種問題上還是聽自己的。

花廳中只留下王語嫣和蔡伯俙兩人,蔡伯俙恭敬的行禮道:“啓奏娘娘,您暫時還不能見劉貴人。”

王語嫣奇道:“這是爲何,她是官家名義上的嫡母,如今出現在大相國寺,本宮當然要去見見!若是怕外人知曉,你們做好遮掩便是,怎麼做不用本宮教你們吧?!”

蔡伯俙苦笑道:“倒不是因爲這個,劉貴人的出現還沒有幾個人知道,也不會再有多少人知曉,但此時牽扯到汝陽郡王趙允讓……”

“趙允讓?!”王語嫣驚聲說道:“和他有何牽連?!”

王語嫣清楚此事一旦和趙允讓有關便不會是小事,原本她以爲劉娥的出現不過是遇到了什麼麻煩,亦或是對趙禎還有思念之情,沒想到卻是被趙允讓所脅迫而來。

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
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