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

趙禎和晏殊在蔡伯俙的府邸吃了一頓大餐,沒想到這小子居然把蔡記的大師傅請到自己的宅邸中當家廚,每月的例錢肯定不少,看來他爲了以後的精緻生活下了不少的心思。

宋人是極其貪念口舌之慾的,這點就連趙禎也不例外,有佳餚當然少不了美酒,一罈清泉白拍開封泥,濃烈的酒香就如脫繮的野馬往外飄散,就連三才都腆着臉要上一杯。

所有的菜品都是他先是吃的,這是宮中的規矩,蔡伯俙和晏殊兩人稍稍的有些不滿,試吃這種活他們也能做啊!何必麻煩三才……

雖然三才得寵,可是作爲趙禎的貼身內侍上桌吃飯這種事情他想都別想,作爲宦官的他必須要在朝臣面前遵守禮節,在深宮中趙禎即便是和三才一起吃飯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但必須要在私下裡。

趙禎喝了一口清洌的美酒,清泉白的美名就是因爲它的味甘醇正清洌如泉,微微的哈了一口氣趙禎對晏殊說道:“朕打算讓你任職禮部侍郎,中書門下省判省事,年後你就回京述職吧!”

“謝官家恩典,可柳永……”

“待會吃完酒後,蔡伯俙親自去找一趟柳永便是,朕相信以柳永的才學應該能在今年高中進士,到時讓他權知應天府便是,但話一定要和他說個清楚!”

蔡伯俙塞了一大塊羊肉道:“官家放心,臣一點把他打醒!”

酒宴是豐盛的,趙禎對羊腰子這種滋陰補腎的食材很是感興趣,三才極有眼色的對蔡府中掌廚的大師傅吩咐了一聲,在臨走的時候喜滋滋的拿了這道爆炒羊腰的作法。

而蔡伯俙則是拉着晏殊一起去找柳永了……

在城中找了半天,兩人站在妓館的門口面色難看,此時的柳永正在一羣清倌人中飲酒作詩,那模樣用放浪形骸描述都不妥帖。

豔色的錦帳之中,數位清倌人或臥或坐,精美的點心放在几案上,旁邊便是一壺梨花白,柳永坐在人羣中高聲吟唱:“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這首《玉蝴蝶》當真是極好的,就連怒其不爭的晏殊和蔡伯俙都停下腳步,不忍打斷如此佳作。

一壺美酒送上,柳永提壺暢飲一番又繼續道:“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詞罷,引得無數的清倌人叫好,也不乏文人附和之聲,端是一片祥和花團錦簇,但蔡伯俙卻忍不了,怒氣衝衝的打算上樓呵斥,但被晏殊拉住:“不急,柳永對詩詞一道的造詣怕是已經登峰造極,對於這樣的人你還沒呵斥怕是就被那些清倌人抓撓了!”

晏殊說完便上樓笑着對柳永道:“三變兄應天府一別可好?”

柳永放下酒壺擡頭便見到晏殊的小臉,神情寂寞的說道:“原來是晏知府,你怎生回了東京城,哦!公主即即將大婚,你是回來爲那位蔡神童恭賀的吧。”

晏殊笑了笑算是默認了他的話,隨即道:“不知三變兄剛剛所吟誦的佳句詞牌爲何?”

柳永驕傲的笑了笑:“乃是柳永自創,名爲《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晏知府覺得如何?”

蔡伯俙再也忍不住冷笑道:“好詞牌,意境詞句都是上佳之作,可惜出自廢物之口,可惜可惜!”

這句話算是捅了馬蜂窩,一幫清倌人杏目圓睜:“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柳三變要是廢物你又是何物?奴家看來你連廢物都不如嘞!”

微微一笑,蔡伯俙望着那清倌人道:“你信不信明日便叫你這妓館關張歇業!就是因爲你這句肆意妄爲之言?”

久居商場的蔡伯俙自然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氣質,也許在旁人面前沒有展現,可一旦他發怒,即便是富商巨賈,也會瑟瑟發抖,常年執掌蔡記的他已經站在了大宋經融的高峰,豈是一個妓子能承受的。

柳永疑惑的望着蔡伯俙,這樣位高權重的人怎麼會跟一個清倌人計較難道就不怕失了顏面?傳去可不好聽,想到這裡他隨即明白這樣的奇葩也只有那個準駙馬都尉蔡伯俙了。

看了一眼瑟瑟發抖的清倌人,柳永向蔡伯俙拱了拱手道:“敢問這位官人可是蔡給事?”

蔡伯俙瞥了他一眼:“正是本官!瞧你的懶散樣,真是辱沒了一身的好才華,虧得同叔兄還在官家面前極力推薦你,真是丟人現眼!”

整個妓館頓時安靜了下來,不少人悄悄的離開,蔡伯俙雖然官職不高,但誰都知道他是官家面前的紅人,即便是將要迎娶公主成爲駙馬都尉,也不是一般人能得罪的。

拿起一個定瓷花瓶,蔡伯俙毫不猶豫的澆在柳永的頭上,惹得一旁的清倌人尖叫連連:“既然你不清醒,那本官就幫你醒醒!”

清水伴隨着花瓣從頭澆下,打溼了柳永身上的錦衣,衝散了他頭上的髮髻,狼狽不堪的柳永怒道:“你這是何意?”

晏殊一言不發的站在旁邊看着蔡伯俙的動作微微點頭,這時候他不好親自上前,畢竟他和柳永也算作舊相識,一起談天說地作詞喝酒過,即使說是半個知己也不爲過。

但蔡伯俙不同,他現在代表着官家來訓斥柳永,即便是再怎麼辱罵他也不算過。

蔡伯俙甩開花瓶冷笑道:“我是何意?你自幼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東,曾爲沙縣縣丞,在州郡頗有威信。汝父柳宜,出仕南唐,爲監察御史;南唐滅亡後供職大宋,任雷澤縣令,不久,改爲費縣縣令、濮州任城令是也不是?”

見蔡伯俙揭開自己的身世,柳永微微臉紅道:“是又如何?”

“如此家世的你少時便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但瞧瞧你現在的模樣,真是枉費官家的期許,你本是能高中進士的,可一首《鶴沖天》斷送了大好前程,官家有意磨鍊你恣意妄爲的性子故意不取,可你非但不解聖意,反而沉淪如斯,真是枉費官家的聖意!”

蔡伯俙的話如刀一般扎進柳永的心中,呆呆的望着皇宮的方向自言自語:“居然是這樣的!官家……柳永愚笨枉負皇恩!”

唱完白臉的蔡伯俙搖頭不語,對晏殊使了個眼色。

晏殊拉起跌坐在地上的柳永道:“柳兄,你的才華我是知道的,所以纔在官家面前舉薦你,官家說了,要說你柳永沒有才學官家是不信的,可你過於放浪形骸,這種人的好處是不會墨守成規,但壞處是容易恣意妄爲,官家原本有意磨鍊你,可惜你沒有看透官家的本意,如今我和蔡給事前來,就是爲了敲醒你!柳兄可還記得在應天府時和本官所說的豪言壯志?”

柳永的身體開始顫抖,突然對着皇城的放下拜下:“柳永愧對陛下的期許,愧對晏賢弟的舉薦!”

微微的嘆息一身蔡伯俙小聲說道:“其實最對不起的人是你自己,本有一展才華的機會,但生生的把自己墮入這紙醉金迷的生活中,空有壯志卻貪戀鶯歌燕舞,醒醒吧,文人不能入仕爲國效力,肚子中的儒家經典豈不化作無用之才?”

柳永站起對這蔡伯俙和晏殊躬身施禮道:“兩位肺腑之言,柳永拜謝!當頭棒喝之下,柳永定將痛改前非,此後再也不以豔詞爲自傲,離開這鶯歌燕舞之所!”

說完他便紮起亂髮,擰乾身上的衣服頭也不回的走了,腳步不再輕浮而是充滿堅定踏實,人一旦找清楚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目標之後就會有了前進的動力,柳永被蔡伯俙和晏殊敲醒之後大徹大悟。

但他卻沒注意到妓館的欄杆處一個清秀的麗人笑着流淚目送着他的離開……

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
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