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科舉之危

踩踏事件一旦發生便很難受得住了,場面會不受控制的混亂起來,越是混亂所殃及的人越多,從而產生驚慌、加劇的擁擠和一些原本好好的人跌倒,這就是一場惡性循環的災難,更多的人被捲入其中。

歐陽修原本溫文爾雅的臉變得極爲扭曲,剛剛他開口就是爲了讓禁軍迅速離開,並把人潮引向更爲寬闊的御道上,可沒曾想那些禁軍居然被撞倒了。

發現人被撞到之後,所有人的下意識動作便是停下腳步,或是躲避倒地的人,於是這羣落榜學子的隊伍便出現了停頓,但後面的人不知道,已久推搡前進,更多的人摔倒,更多的人被踩踏……

當巡城的虞侯趕來時,東道口已經一片狼藉,慘叫的人有氣無力的倒在地上,而更多的人是打算一瘸一拐的離開,這時候又豈能走得脫?

歐陽修冷冷的盯着劉幾等人,一言不發的他更顯冷峻,宛若眼神中帶着刀子!看的劉幾等人渾身發毛,戰戰兢兢,已然是快站不住了。

“歐陽相公,下官巡城虞侯方漸來遲,請相公恕罪!”

歐陽修擺了擺手道:“快去救助傷者,尚有慘叫之人勿急,先救助倒地無聲之人!”

“下官遵命!”

方漸出自軍中,對這些事情再清楚不過,倒在地上沒有聲音的人,多半是昏厥或是已經死去,這個時候及時救助還有一線希望,而有歐陽修這個參知政事在,罪魁禍首便跑不掉!

歐陽修冷冷的看了一眼盯着劉幾等人,依舊一言不發,他更多的是關心最先倒地的禁軍和那些無辜的小販,照剛剛的架勢來看,死傷慘重絕不是一句誇大之言。

巡城虞侯派人救助傷者,而歐陽修則是上前對劉幾等人說道:“此事傷亡無辜者不知凡幾,爾等雖有不滿儘可去本官的府邸爭論,是打是砸悉聽尊便,在這京中要道,蠱惑落榜學子,圍堵朝廷官員車駕,至使無辜者喪命,其罪難逃!”

說着說着歐陽修便停了下來,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以及恐懼的有些顫抖的劉幾等人,再次開口道:“多說無益,聖上定然知曉,爾等此生入仕無望,甚至會連累家門…………”

歐陽修最後一句話纔是誅心之言,不單單把自己的仕途徹底葬送,還連累了家人,太學的學生都是官宦子弟,一旦連累到了家中,他們更是沒有好果子吃,被長輩責罰也就算了,更是會連累他們錦衣玉食的生活!

自始自終他們都沒想到自己會被治罪,更沒想到會連累到家中,但事情就是這麼的突然,很快皇帝的儀仗便出現在了御道上,遠遠的便能感受到氣氛的凝重,禁軍將士每人的一個步伐都在這些落榜學子的心上敲下了重重一棍。

本朝學子上街阻攔官員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遠的不說,單單是真宗皇帝一朝便有發生,皇帝重視讀書人,也尊重讀書人,擡舉讀書人,並沒有做出多大的懲罰,饒恕了所有人的罪過,連罰銅都沒有。

只不過是沒有鬧出人命罷了……

而現在,死傷不下數百人,官家若是不治罪誰也不會相信,流放沙門島可能都算是輕的,只要不是斬首棄市便可……

歐陽修微微皺眉,事情突然演變到這種地步也是他不想看到的,但是人確實死了,傷者不計其數,若是不能給百姓一個交代,官家的君威何在?

但眼下涉及到讀書人,不單單是太學的學生,還有有些無辜的落榜考生,這些人中亦有來自寒門的,或是受傷或是慘死,眼下一個不好便可能造成民心浮動。

而此刻和歐陽修一樣糾結鬱悶的人便是趙禎了,望着眼前人仰馬翻的慘狀,趙禎以手握拳,輕輕捶打自己的腦門,怎麼會出了這檔子事?

在北京城出現踩踏本就大條,現在倒好,居然是落榜考生和主考之間的矛盾引起的,不論誰對誰錯,最先受到衝擊的不是落榜學子,也不是主考歐陽修,而是今年的科舉!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自己要改變今年的科舉而引起的,所有人也都會把矛頭指向今年的科舉。

微微苦笑,趙禎望着三才道:“你說,會不會有人說就是因爲今年朕改變了科舉纔會鬧出任命?”

見三才臉色急變,趙禎無力的加一句:“朕要聽實話!”

無奈之下,三才諂笑着說道:“官家這是哪裡話,錯怎麼能在您?您是天子啊!您的文治武功何人看不見,怎麼敢牽連到您的身上,是那鬧事的太學學生的錯,是……是歐陽參政的錯!”

趙禎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時候所有人怕是都會這麼說,但心中的想法卻不得而知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眼前這一幕便是由科舉所引發的,之前的科舉一直沒有出事,爲何到了改革之時便會出事?

那問題便一定是出在改革上!

趙禎最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了,他一直擔心此次科舉改革的力度太大,牽扯的利益集團太多,最後還是證明了他的猜測,有的時候皇權並不能主導一切。

照顧了一些人,必然有另一些人不滿,他們甚至不用自己動手,只是站在人羣的最後便可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並且迫使皇權妥協。

眼下,歐陽修是被利用的棋子,劉幾等太學的學生也是被利用的棋子,落榜的學子更不用說,利用他們只需稍稍的煽風點火便可,而那些倒黴的路人和小販,則是意外的收穫。

事實證明,有些人不希望歐陽修推行科舉改革,不希望看到大宋的科舉改革,於是纔有今天這一幕。

趙禎在文德殿退朝之後的經筵日講時聽到了消息,所以這事情是發生在文德殿朝會剛剛結束沒多久的時候,所有的相公和重臣都能輕鬆的把自己撇乾淨,因爲他們還在皇宮之中,比歐陽修還晚出宮。

但趙禎卻把所有的在宮中的官員列入了懷疑對象之中,雖然不知道具體是誰,但卻不影響他的懷疑。

趙禎望向跟隨在皇駕一側的晏殊,微微皺眉,此前在科舉改革消息一出的時候,他便是最爲反對的一人,可不知爲何在別人反對的時候,他卻偃旗息鼓。

雖然出於本能的認爲晏殊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也不屑於這麼做,但趙禎依舊把他在心中劃上個問號,最少他應該知道點什麼,因爲晏殊最近總是與自己欲言又止的模樣。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