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

丁謂的話說到了趙禎的心坎裡,自己對耶律賈說的話就是在提醒蕭撻裡,現在遼朝最大的威脅不是大宋,也不是耶律重元,耶律洪基已經繼承大統,還有什麼能威脅他的?

耶律重元最後的機會都沒有了,能威脅遼朝的只有西夏這匹餓狼,如果蕭撻裡聰明的話便會迅速剷除耶律重元之患,把注意力放在西夏身上。

這是很明顯的挑撥離間之計,但卻實實在在的管用,主要是趙禎對症下藥了,李元昊的人品實在太差,天下人皆知他的奸猾,再加上他與遼朝撕毀盟約之後便頻頻騷擾遼朝。

更是在大宋北伐的時候突襲了遼朝的東勝州,因爲這裡有廣袤的沙漠,使得遼朝並不在意,但卻給了西夏一座進攻西京道的跳板,遼朝忙於應對大宋沒有發現,但趙禎卻看得清楚,豈能讓李元昊坐收漁翁之利?

此刻趙禎不擔心遼朝,也不擔心党項,而是擔心身旁的丁謂,這個三朝老臣已經快要油枯燈盡,即便是站一會都累得不行,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三才端上一個錦凳。

扶着丁謂的胳膊讓他坐下,趙禎緩緩開口道:“不知不覺丁相公的年歲也大了,朕自己倒是沒有察覺,你我君臣二人相識在皇宮禁中,一轉眼彷彿就在昨日似得,現在卻……”

丁謂笑着打斷趙禎的話道:“人老了,時間就過的極快,老臣本打算再爲陛下多操持幾年三司,現在看來真的做不下去了,陛下要早早尋一個妥當的人選才是!”

趙禎微微點頭道:“朕亦有此意,但一時還真找不到能接替三司使這一職位的人,不知丁相公可有人選?”

“老臣確有一人,此人若擔任三司使一職,則國庫充溢而日多,但身份有別,此人乃一外戚……”

不用丁謂說完,趙禎便知道他說的是誰,蔡伯俙這小子可是丁謂的關門弟子,一手財計之術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只可惜他外戚的身份使得他很難得以文資,自己封了他一個小官都要被朝中文臣參奏。

要是調他擔任三司使一職,還不知自己御案上的奏疏有多少!

“蔡伯俙外戚的身份實在難以讓朕打破常規,一旦開了先河,後世子孫怕是壓不住這道口子了。”

丁謂笑了笑:“陛下,那老臣便再推舉一人,此人若是任職三司使,雖不如蔡伯俙那般開源,卻能節流,調度有方!而且最大的好處便是剔除三司之中的蛀蟲碩鼠,此人便是包拯包希仁!”

趙禎哈哈一笑:“沒想到,丁相公居然與朕想到一塊去了,這包希仁辦事講規矩,重規矩,知法度,老成持重,最是穩妥之人,由他擔任三司使,大善,畢竟聊勝於無不是?”

丁謂緩緩起身行禮道:“陛下聖明!”

趙禎擺了擺手,天空中的雲遮擋了太陽,只有幾道金光從雲間穿過,照射在大慶殿之上,此刻的他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搖了搖頭把這種感覺驅散,趙禎緩緩開口道:“丁相公還記得當初朕在馬車中對你的許諾嗎?”

丁謂微微一顫,擡頭望向成熟許多的官家澀聲開口道:“陛下當年在馬車中的一言一行老臣記憶猶新!老臣叩謝陛下之重用,其實從那時起老臣便知曉陛下的手段非常人所及。

如今看來,老臣沒有走眼。大宋之盛況空前,國運之昌盛,歷代罕有!陛下北伐燕雲,南滅大理,不世之功世所罕見,老臣歎服!然西夏又起,遼朝未滅,雖無邊患但依然是虎狼環伺,我大宋亦不可止步不前!臣願陛守持神器,廣大宋之輿圖!”

跪在地上的丁謂嚎啕大哭,當年他的所作所爲即便是被趙禎砍頭都不爲過,誰知道官家非但沒有治罪,反而重用他,並讓他參與到了大宋的復興之中,可以說官家做的每一件大事中都有他丁謂的身影和功勞,最重要的是讓他洗去了奸相的名聲。

趙禎望向丁謂笑而不語,就如先帝一般,自己看重的便是丁謂的才能,他丁謂迎合上意先帝豈能看不出來,但這老倌是真的有才,用人之道在於才能,而自己要做的便是看透這個人,抓住他的本心。

三司案牘複雜繁多,一般官吏長久難以解斷,而他一看案情,一言判決,衆人都釋然而悟,聽憑滿座賓客各自陳述,他從容應接,隨口解答,條分縷析,統懾滿座,沒人能超出其意。

這樣天才式的人物豈能不爲自己所用?趙禎抓住了丁謂的本心,看透了他的本質,只這一點便把他死死地釘在三司使的位置上。

見皇帝笑而不語,丁謂自己也在地上跪的雙膝發酸發疼,隨即恍然大悟緩緩拜下:“臣年老體衰,在公案前久坐便吃力的緊,如今太平盛世,三司充盈,天下財計步入正軌,還請陛下體恤老臣,放歸宅邸,含飴弄孫安度晚年!”

趙禎點頭道:“也罷,既然如此朕也不能拂了你的心願,爲大宋出力如此之久,丁相公也該安度晚年了!准奏!”

隨着趙禎的話音,丁謂叩首道:“臣謝陛下隆恩!”

三才在一旁看的真切,這是官家在罷相啊!丁謂這麼多年來從人人喊打的奸相變成官家的輔弼之臣,也算是把他洗白了,自官家登基以來推行改革,到收復燕雲,其中都有他丁謂的功勞,煌煌史書上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時候該退位讓賢。

官家的手段他三才是知道的,連丁謂這樣的人都能被官家知人善用,可見官家的御下之道爐火純青,待丁謂緩緩退走,三才撤了錦凳給趙禎搬來一把椅子:“官家,坐下歇歇吧……”

趙禎緩緩坐下,丁謂的辭官了卻了他的心中大事,也算是自己與丁謂之間的君臣關係善始善終,現在的朝廷之中可是能人輩出。

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龐籍老成持重,參知政事夏竦計謀頗多,晏殊中規中矩,還有龍圖閣大學士即將調任三司使的包拯,以及路政院的范仲淹和崇文苑的歐陽修,遠在雲南的蘇洵,軍械司將作監的曾公亮丁度等人哪一個不是難得的人才?趙禎不怕手中無人可用。

天空中的白雲被風的大手推開,琉璃瓦在陽光下反射着刺目的金光,趙禎享受着清閒與安詳,但這一切卻突然被一陣汽笛聲所打亂,這尖嘯的汽笛聲打亂的還有整個東京城……

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
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