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

作爲皇帝想要在大宋找到一個人非常的簡單,沒人會拒絕皇城司的要求,除非不想在大宋生存下去,王實也是如此,當他看到皇城司特有的高帽子時,心中一驚,難道是東窗事發了?

不過王實也心存僥倖,若無其事的跟着皇城司的勾當官走了,走的時候輕鬆,可當他到了位於承天門之側的皇城司衙門時便開始了雙腿發軟,瑟瑟發抖了…………

俗話說的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既然皇城司的人找上了門,便說明了一切問題,東窗事發了!

王實擔心宗室和將門的兩位掌櫃已經把所有問題都交代了,到時間把罪責都栽贓到自己的頭上該如何是好?每個人都有弱點,也許他很聰明,也許他很機警,但總有害怕或是恐懼的東西。

王實即便是再能幹,再精於算計,但看到天下人爲之側目的皇城司時,也是一陣肝顫。

他原本以爲自己隱藏的非常完美,而且計劃也是相當的縝密,不會有什麼問題,但誰想到,居然被識破了,王實非常的不解,皇城司到底是怎麼識破這場完美的陰謀的?

和普通人一樣,王實並不是十分了解皇城司,大宋的軍制是樞密院掌軍機,而三衙統兵。

三衙中主要負責宮廷宿衛的是殿前司的諸班直,如招箭班,金槍班等這些都是從軍中選出的最爲驍勇的軍士。於此同時,皇城司也負責一部分的周盧宿衛,不過他們的職責更細。

在外人看來,他們不過是看守皇宮的各門而已,進出皇宮的令牌和門號也是由皇城司負責發放和管理。

可一般人並不知道,在皇宮中,從皇帝身邊起的警戒線一般有六條,以皇城司和殿前諸班相交叉分佈,最裡一條,也就是最靠近皇帝的都是皇城司的護衛,他們還有一個名字“親從官”。

親衛司其實就是親從官的統帥司,由趙禎親自組建。

皇城司本身不是軍隊,但裡面多有才力武勇之士,也用了一些軍官統領。如此設置,就是讓皇城司和殿前司互相制約,防止異動。

在拱衛皇城的同時,皇城司還承擔一些公衙的警衛任務。比如文思院,負責宮廷的器物製造,其中多有金銀之物,故一直有皇城司的親事官四人在監護,崇文苑自從趙禎親自重組秘閣之後,皇城司的勾當官也進駐其中。

皇城司最讓人害怕的地方並非是這座衙門,而是衙門最深處的一個小院,院子不大,和整個皇城司相比只不過是巴掌大的地方,不知是因爲邊上就是宮牆,還是因爲前面的公衙太高,這裡終日不見太陽,彷彿永遠在陰影之中,只有日上中天的時候纔會有陽光照射進來。

王實擡頭看了一樣小院上同樣不大的牌匾乾嚥了一下口水,只覺得背後升起一股寒氣——探事司。

探事司乃是皇城司中最神秘的衙門,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但像王實這樣的精通世事的人卻知道它的存在。

走進小院之中,王實便覺得自己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院中並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也沒有駭人的刑具,但身穿常服的皇帝他卻不會不認識,趙禎的“天顏”他是見過的……

他王實不過是個“職業經理人”而已,即便是手段再高明,才華再出衆也不過是平民百姓,在見到趙禎這位大宋皇帝之後,驚駭的表情立刻顯露出來,瑟瑟發抖不敢言語。

趙禎驚訝的望着他,眼前的中年男子相貌平平,屬於扔進人堆中也難以發現的那種,而且在看到自己後便膽戰心驚的模樣,一點也不像是策劃宋遼邊境摩擦的幕後黑手。

本以爲王實是個膽大心細,面不改色,睿智無比之人,現在看來真是應驗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來自己是着了定向思維的道。

皇城司的勾當官輕輕鬆手,王實便跪倒在趙禎的面前,雙手撐在地上抖似篩糠。

“擡起頭來,讓朕看看是什麼樣的人用的如此高明手段挑起宋遼摩擦,從促使朕下旨揮兵遼東的。”

趙禎的話就如同一記重錘,粉碎了王實心中最後的幻想,如同一個脫水的魚掙扎在土地上。

見他還是不說話,趙禎起身走向王實道:“你可知曉自己犯下的乃是夷九族的大罪,在朕的眼中你的所作所爲視同謀逆!”

夷九族!

這幾乎是罪大惡極之人才有的罪行,可以說完全斷絕了一脈的傳承,可謂是斬草除根完全不給機會的惡刑,在大宋開國以來從未有過株連九族的大辟之刑。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草民萬死!可…………”

“萬死難恕爾之罪過!把那倆個逆賊也帶上來!”

趙禎的話讓王實徹底絕望,顯然不光是他一個人,宗室的錢掌櫃,將門的顧掌櫃也都被抓來了,這也說明皇城司的人已經查明瞭事情的真相,自己根本無從狡辯。

兩條“死狗”被皇城司的人拖了出來,三人稍稍對視一眼,錢掌櫃和顧掌櫃剛剛還一副虛弱的狀態,但在看到王實之後便一齊的指向他道:“陛下,便是此人!是他攛攆蠱惑我等!還請陛下恕罪!”

面對兩人的攀咬,王實絕望的閉上了眼睛,這時自己無論怎麼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計劃是自己出的,張德昌也是自己安排的,宗室和將門不夠是順帶手的事情…………

趙禎望着眼前的三個人,心中波濤涌起,這三個人的背後是什麼他再清楚不過,沒想到資本的影響如此之大,已經能挑動一場戰爭了。

但趙禎並不打算殺了他們,也不打算夷三族,夷九族,一是手段太過殘忍,牽連人數太多,二來這樣的大辟之刑在大宋還沒出現過,更不能在自己這裡開了口子。

稍稍揮手,錢掌櫃和顧掌櫃就被帶走了,小院之中再次剩下王實一人,連皇城司的人也悄然離開,三才則是站的遠遠的一句話也不說,可他寒冰似得眼神不斷的在王實身上游走。

趙禎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不殺你,也不夷你三族,九族,但你卻要爲朕所用!永世不得與家人親友見面!”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王實叩首連連:“謝陛下不殺之恩!草民萬死難報…………”

“別說那些沒用的,把朕的差事辦好纔是,否則皇城司不養閒人!”

皇城司?自己這算是入了皇城司了?這麼說來自己也是官身了?巨大的落差讓王實目瞪口呆,從地獄到天堂的刺激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巨大的喜悅讓王實呆呆的跪在原地許久,和他一樣呆若木雞的還有不遠處的三才…………

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
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