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

蕭惠舉起手中的銅骨朵砸向眼前的敵人,沉重的銅骨朵輕鬆的砸斷西夏人手中的長刀,支離破碎間另一個銅骨朵如迅雷般砸在他的臉上,骨骼斷裂的聲音讓人牙根發麻。

遼人騎兵的戰力絕冠一時,豈是西夏人所能比擬的?

大遼騎兵在西夏人可恥的偷襲下含恨出擊,帝王的擊鼓聲傳遍整個戰場,讓遼人士兵悍不畏死,在精銳的御帳騎軍率領下,整個遼朝大軍就如一支發狂的猛獸向西夏人吐露猙獰。

李元昊基本上已經絕望,他的這次豪賭基本上是輸的徹徹底底,遼人的強悍和瘋狂讓他膽寒,西夏人一直打的是順風仗,第一次遇到像遼朝一樣勢均力敵的對手。

無奈之下,李元昊只能讓大軍撤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時撤軍雖會被遼軍追着掩殺,但多少還能保存一些力量,如若不然必定是被遼人屠殺殆盡,到時就萬事休矣!

西夏的撤軍號角再次被吹響,已經疲於應對西夏軍隊如蒙大赦,前軍變後軍,後軍轉前軍,狼狽撤走,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撤退了,對遼人的戰鬥經驗沒多少,撤退的經驗倒是積攢了下來……

蕭惠帶人掩殺一會便退走,對於李元昊的陰險狡詐他是深有體會的,回到軍營中來不及卸甲便跪倒在耶律宗真面前道:“陛下,李元昊已經帶領所部潰逃,我大軍也是糧草告急,不如就此撤軍如何?”

撤軍……

這個詞在耶律宗真的腦海中出現過不止一次,但想起他立下的志向,想起大宋皇帝趙禎的成就,耶律宗真稍稍有些猶豫,此時撤軍雖能保住大軍,可大遼除了佔下那四百里的草場之外別無斬獲,連一城一池的優勢都沒有,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最重要的是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錢財也在這次征伐中揮霍一空,耶律宗真心疼的很,相比大宋的富庶,遼朝的經濟實在不怎麼景氣。

張儉看得出皇帝的猶豫,整了整衣服上前躬身開口道:“陛下此時不撤更待何時?我大遼勇士的口糧所剩無幾,殺馬果腹必定讓將士們寒心,草原上的勇士沒有的馬兒就像天上的雄鷹沒有了翅膀!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即便是有萬般的無奈,耶律宗真也只能下令撤軍了,如今大遼軍隊所到之處,處處焦土,根本就不能獲得補給,而大軍深入西夏境內太遠,即便是從國內運來補給也來不及了,相比斬殺李元昊所部,自己手中的力量纔是最重要的!

恨恨的揮了一下拳頭,耶律宗真道:“撤軍!”

彷彿是在迴應他的話,隨着耶律宗真的撤軍一出口,整個天地爲之變色,旱雷驟響,風起雲涌!黑壓壓的烏雲從天邊襲來,天上的太陽爲止暗淡,烏雲遮蔽太陽在地上留下一道行進的陰影,慢慢的吞噬了整個遼朝軍隊。

風勢越來越大,烏雲也越來越濃重,彷彿要滴出水來……

咔嚓……吱呀……

隨着又一聲旱雷炸響,大風居然刮斷了高高聳立的中軍帥旗!

大風起,帥旗折,這在戰場上乃是大不祥!

古人迷信,契丹人更是信神信鬼,他們認爲連自己的始祖都是天上騎着青牛的仙女與騎着白馬的仙人繁衍出來的,何況是其他的迷信?尤其是軍中的薩滿,更是向北方跪下,口中唸叨着誰也聽不懂的話語。

大風一吹,烏雲蔽日,將士們本就是心驚肉跳,再加上薩滿的胡亂作法一時軍中大亂,膽寒者有之,跪地祈求者有之,惶惶不安者更是有之!

張儉臉色大變,他知道此時軍中的混亂比西夏人的進攻更爲可怕,轉頭對目瞪口呆的耶律宗真道:“陛下,此時當登高一呼,鼓舞將士們的膽氣和雄心!”

面對煌煌天威,耶律宗真此時早已是微微顫抖,巧合的事情往往讓人不能理解,他剛剛一句撤軍出口,天地就變了顏色,難免讓這個年輕的帝王走進死衚衕。

當張儉和蕭惠請他登高吶喊的時候,他卻微微顫抖的說道:“這煌煌天威氣勢驚人,彷彿毀天滅地的末世之兆,難道是朕的話引得天地震怒,還是朕討伐西夏本就是個錯誤?”

шωш•тTk an•¢O

都這個時候了皇帝自己居然還迷信了起來,張儉和蕭惠大急:“陛下!此時無論天象如何也該整頓軍心啊!即便是上天示警也該逆天而上!”

耶律宗真苦笑道:“朕如何逆天?!如何敢逆天?!”

人們往往把不能解釋或者自己知識不能解釋的東西歸結到鬼神的身上,人類自古以來對鬼神都是敬畏的,天威這種東西更是讓人畏懼,連耶律真宗這個大遼皇帝都是如此,何況一直崇拜鬼神,篤信迷信的士兵?

一邊的遼人已經大亂,而退走的李元昊在收到探馬來報的時候大喜過望,他和他的西夏軍隊已經習慣了自己地盤上這種風沙乍起的天氣,別說是西夏,就連在西域也常有這種極端天氣,開始的時候西夏人還不習慣,可見識的多了也就習以爲常,這哪是什麼上天示警,這不過是每年秋季都會有的沙暴而已。

野利仁榮大喜的上奏道:“陛下,遼軍惶惶不可終日,軍心以亂,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一直被蕭惠壓着打的沒藏訛龐上前請命道:“陛下,此時遼軍大亂正是我西夏軍立威之時!末將願以三千鐵鷂子爲先鋒,爲陛下殺進敵營!”

鐵鷂子乃是西夏的重裝騎兵,從戰爭開始就被李元昊雪藏,並未在遼人面前展露猙獰,此時遼軍大亂,天時地利皆對西夏有利,李元昊這個梟雄豈能不抓住機會?

“好!三千鐵鷂子豈能打出我西夏威風?朕這裡的六千鐵鷂子全數歸你統帥,務必衝擊遼朝中軍!擒賊先擒王,一旦遼朝中軍潰散,遼軍也就成了一盤散沙!遼人必敗矣!”

沒藏訛龐抱拳道:“末將遵旨!如若不敵願自刎謝罪!”

這算是立下了軍令狀,李元昊眼睛一亮哈哈大笑道:“如若功成,朕必有厚賞!”

沒藏訛龐一言不發的起身,翻身上馬帶着李元昊的半塊虎符集結鐵鷂子去了,他要利用這個機會讓自己擺脫妹夫野利遇乞的陰影讓自己成爲西夏的權臣!

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
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