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

對於蔡奎這種把皇帝當成吉祥物的行爲趙禎是哭笑不得的,你生不出兒子找皇帝有什麼用?皇帝又不是送子觀音!

趙禎看着蔡奎委屈的模樣無奈的撇了撇嘴,這麼大的一個漢子扭捏成這樣實在是受不了。

“也罷,朕給你指條明路,能生娃說明你夫妻二人身體沒問題,生不出男娃只不過次數少了,多試試吧!”

噗……咳咳……

一道紅茶從蔡伯西的鼻子裡噴出,嗆得他連連咳嗽:“官家……官家……聖明!”

這可是難得的事情,官家居然說出這樣風趣的話來。

蔡奎歡天喜地的走了,在他看來官家的話定然是沒錯的,自己回家後多和娘子敦倫便是,要是能生個大胖小子出來,定然是託官家的福,定要在家中坐北朝南的地方給官家立個長生牌位,那不管用的佛爺便可送走了……

蔡奎這樣的猛士居然在蔡伯西的府上端茶,趙禎扭頭道:“你這府中的侍者不會個個如此吧?朕可看着眼紅嘞。”

蔡伯西笑了笑:“官家說笑了,寒舍的侍者要皆是如此那可了得?早就被宋小乙給挖走了。但官家可知孔府又有多少的能人異士?據我所知不下百餘人!這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趙禎知道蔡伯俙的話是什麼意思,大宋所謂的江湖與武林其實真實存在,國家之大總能出一些能人異士,而且大宋自太祖以來便推崇民間百姓結社自保,什麼弓箭社、山水寨,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都有,自然也就形成了所謂的武林。

有些人打着行俠仗義的口號卻幹着偷雞摸狗的營生,書生結社多時以詩詞歌賦爲主,而武人結社那就是刀槍棍棒斧鉞鉤叉了。

結社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出現了一些超越常人的能人異士,比如蔡奎就是其中之一,又如黑手中的許多人都是從結社中挑選出來的,就連鼠三也曾經是其中的一員,可見大宋的武林還是相當繁榮的。

趙禎心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武俠夢嘞!

可隨着現實的發展,他的武俠夢早就破滅了,所謂的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只不過是一羣過街老鼠,原本躲在東京城的下水道中幹着男盜女娼拐賣人口的活計,隨着無憂洞的被摧毀改變也成爲人人喊打的存在。

如今的東京城別說是丐幫,就連乞丐都不會有多少,身體健全的自然能在工廠中謀得生計,即便是老弱病殘的也能得到福田院的照顧,現如今的福田院已經被趙禎嚴格管理起來,再也不是那人間地獄。

趙禎身爲大宋的皇帝對武俠這種東西越來越牴觸,富人的財富也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的,憑什麼就要劫富?濟貧也是個朝廷的事情,武人何以擅動?

所以那些所謂的武林人士在趙禎眼中也都變成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孔家的這股力量朕自會處理,大宋的所有結社皆需到地方州府備案,否則一律視爲亂民。”

蔡伯俙拱了拱手:“官家聖明,百姓多受結社之擾,如今官家做主必定一掃往日渾濁。”

趙禎笑道:“你就莫要說這些恭維的話了,雲南之地的情況如何,朕讓你帶去的工匠和司農可否正常運作?”

蔡伯俙雙手遞上奏章道:“臣以擬好奏疏,恭請官家過目!”

趙禎一邊翻開奏疏一邊道:“你詳細的說說,並且把一些不能在奏疏上說的東西也說出來。”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鬆了一口氣,果然還是官家瞭解自己,許多事情都無法在上呈的奏疏中說清楚,還需官家定奪纔好。

蔡伯俙稍稍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擔任一路長官,安撫使的差事可不是那麼好做,忐忑的說道:“啓奏官家,彭七留下的三千精兵已經爲匠人和司農建好城寨,並且有這三千精銳的守護定然不成問題,況且還有包拯的配合,推行良策對雲南之地的百姓多有照顧,最爲重要的是他能對我漢地百姓和雲南蕃民一視同仁。”

趙禎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道:“雲南的政事奏疏中多有詳述,你只說說朕交代給你的差事便可。”

蔡伯俙點頭道:“咖啡已經栽種,由最好的司農負責照料,此物多喜陽光和潮溼,雲南之地最適合不過,農人說了這咖啡伺候起來也不是很費事,澆水上肥即可。而玻璃匠人的工廠也準備妥當,所需的材料在雲南之地都能輕鬆找到,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且匠人已經能燒出半透明的琉璃,距離官家要求的純透明的琉璃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以趙小五爲首的大匠們也已經開始考究蒸汽機了。已經有一兩個簡單的模型做出,不用人力畜力便可驅使小車,端是神奇無比,可爲我大宋再添勞力。”

趙禎滿意點頭道:“如此甚好,有何困難定然要及時上疏,朕自然會大力支持。”

蔡伯俙趕忙開口道:“確實有難處……”

“哦?有何難處?”

趙禎明白,蔡伯俙一般不會輕易開口,一旦他說有難處,怕是問題還不小。

蔡伯俙吶吶的說道:“唯一的難處便是道路的問題,如今我大宋的公路遍及全國,但唯獨雲南之地後歸王化,這道路多是大理遺存,破敗不堪不可大用。”

趙禎明白蔡伯俙的意思,道路是個大問題,別看它不參與生產也不是主要的生產要素,可一旦離開順暢的交通,雲南之地還真的不容易和中原溝通,到時間雲南種植出來的咖啡和精美的玻璃還怎麼運送到中原乃至遼朝西夏?

“嗯,雲南之地的道路朕自會幫你解決,如今朝廷也有富餘,雲南路的所有道路皆由朝廷一力承擔,商人不得插手,就從大理城修道至鄯闡府,然後再途徑烏蒙部直至瀘州便可。”

蔡伯俙連連點頭:“官家聖明,咖啡園和匠人的工廠就在鄯闡府,那裡四季如春,溫暖異常,最是好地方!”

趙禎笑道:“嗯,晉書中說當地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既然如此,那便定名爲昆明好了。”

蔡伯俙笑道:“官家以夷人種族之名爲州府,當地百姓自然感恩戴德收歸王化,包拯的差事也好做了些。”

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
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