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

趙禎打算利用出巡的這段時間好好的研讀一下《韓非子》這本講述帝王之道與法家學說的古書,先賢的哲學與智慧不可小覷。

而且眼前的福伯就是韓非子的後人,他對法家之學應該是很瞭解的,否則也不會得到衛真縣百姓的推崇。

這一夜趙禎是伴着蟲叫蛙鳴入眠的,一覺無夢睡到自然醒,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高的睡眠質量了,清晨的陽光透過木質的窗棱灑進房間,趙禎悠然而醒。

鳥兒在枝頭鳴叫歡快無比讓人的精神也好上許多,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趙禎往日在後苑中躲清靜哪能和這裡的雅緻相比。

趙禎深吸一口氣對三才笑道:“看來在東京城呆得久了,這普通的小院也變成了世外桃源。”

三才吶吶的回道:“官家,這小家小戶的不適合您……”

趙禎知道他擔心什麼,笑着擺了擺手道:“朕當然知道,只不過感嘆一下不同的活法而已,瞧你彷徨的樣子端是沒出息。”

三才訕笑道:“在奴婢看來您就是大宋的天,伺候好官家就行了,何必有那些出息。”

整個衛真縣伴隨着太陽的升起而甦醒,城中的百姓之家多是這個時候上工,但在他們幹活之前都要在太清宮門口聆聽道藏,這已經是流傳許久的習慣了。

趙禎知道自己的儀仗冗長便不打算去打擾人家,坐在雅緻的庭院中細細翻看竹簡,上面的字跡被保存的很好,基本沒有掉色或刮花的痕跡,用福伯的話說這些竹簡上的內容他都默默背下謹記在心不敢遺忘,真正的寶貝不是這箱竹簡,而是上面的內容。

韓非子傾其一生所學著成此說,趙禎當然重視,此書詳細描述總結了法、術、勢三位一體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即便是知識在淵博的人也沒可能和趙禎一起討論帝王之道,而《韓非子》一書卻詳細記載了施政手段,帝王之道,御下之道等等,幾乎算是曠世奇書。

趙禎大致上先瀏覽一遍之後才猛然發現,其實《韓非子》一書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其觀點,而是博採衆長!

它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道的“勢”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大成者,並且還開創性的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爲一體,其內容之精妙,語言之簡練堪稱後世帝王的教科書!

《韓非子》一書的地位從他的同學兼對頭李斯處便可看出,李斯毒殺韓非子之後還能把他的著作奉爲秦國治國經要,大力宣揚和重用。

更爲可貴的是此書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極大。

如今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有不少都是出自這本書,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等。

趙禎讀着津津有味,甚至忘記了吃飯的時間,三才在一旁不斷的整理餐具,即便是碗碟叮噹都沒能讓趙禎分神,最後無奈之下只能悄悄靠近趙禎身旁,小聲提醒:“官家,已經晌午了,該用膳了……”

趙禎擡頭望了一眼天空,沒想到自己居然做了整整兩個時辰,怕是批閱奏摺一次都沒這麼久吧?

微微一笑道:“真是應了先帝的話,書中自有千鍾粟,朕看了許久甚至忘了腹中的飢餓,你把吃食擺上,朕邊看邊用……”

三才還想再說什麼,但且被趙禎揮手打斷,只能暗歎一聲開始佈菜,官家只要拿定注意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對於現在的趙禎來說眼前的食物完全沒有書中的知識來的重要,《韓非子》一書闡述了趙禎最需要的帝王之道,這是從任何儒家經典中也學不來的東西。

韓非子著書立說是給帝王看的,而孔聖人則是教化百姓以及士大夫,兩者從出發點就不相同。

自漢以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帝王之道便消失在歷史之中,帝王只能靠自己的雄才大略和前人經驗去管理整個帝國,並無系統的書籍可供參考。

而《韓非子》一書簡直是帝王的手冊,有最爲基礎的施政手段和御下之道,同時還完整的闡述了什麼是帝王之道!

爲大帝王者,一人爲天,大權在握,審時度勢,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心寬以容天下,胸廣以納百川。說白了,爲糴王者應該要有氣魄,口才,不一定博學,但不能缺乏常識,不一定什麼都會做,但一定要會用人,善於招攬人心。

書中分爲八類:因情,主道,起亂,立道,參言,聽法,類柄,立威。句句精闢,字字珠璣讓趙禎大爲稱讚,難怪這本書到了後世僅存五十餘篇,許多章節說的太過露骨和現實了。

甚至不避諱那些殺伐,陰謀,詭譎,掠奪,和震懾等在儒家學說中被批判的東西。

趙禎看了大爲過癮,這纔是真正的法家之道!其中更是直指儒家要害,宣揚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難怪這福伯不敢敬獻此書,這書中內容與儒家思想有很多背道而馳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離經叛道,趙禎終於明白爲何福伯在拿出此書之前的掙扎,並且在自己觀看這本書的時候一家老小躲得遠遠得等待趙禎傳喚。

三才奏報,福伯一家皆穿白衣,面容肅穆跪與西廂房中等待趙禎傳喚。

趙禎微微皺眉便對三才道:“讓親衛小心整理書籍擡上朕的車駕,朕是時候離開了,在待下去這家人的性命怕是難保。”

三才不知其中奧妙,但只要是官家說的他便一定用心去辦,對親衛吩咐一聲便開始整理趙禎翻看過的竹簡,並在趙禎最後看過的一卷上留下黃綢以做記號,官家在路上一定會看這些竹簡。

趙禎漫步走出福伯的小院,回首看了看跪在門口的福伯一家長嘆一聲道:“朕從未來過你家,也未在你家中帶走任何東西,你可記住?”

福伯帶領一家叩首道:“老朽記住了!”

趙禎的馬車緩緩啓動,福伯一家等待最後的審判,但卻沒有一絲動靜,直到皇帝的儀仗全數離開後,福伯的兒子才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道:“官家沒有怪罪?”

福伯微微點頭:“要是官家真的怪罪,就不會說出臨別的那番話了,咱們以後要忘去祖上的輝煌,一心一意耕讀傳家,畢竟東西已經按照先祖交代奉送給了有德仁君,咱們最後的使命也完成了……”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