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牆再高,也有人渴望返回到這高高的宮牆之中。榮明太妃在七月初五回到京城。這一日,她所經過的地方,都墊土掃街,宗室王妃和公主們,出城十里迎接。
迎接到榮明太妃,衆王妃公主跟隨在榮明太妃的車駕之後,進到宮中。
秦貴婦早帶了後宮諸妃在宮門口迎接。榮明太妃的車駕進門停下,秦貴妃帶人行禮下去。車停下,榮明太妃車邊宮女掀起簾子,榮明太妃慈愛地看着面前的後宮諸妃。
秦貴妃已站起身上前對榮明太妃微笑:“太妃回宮,妾等奉皇后娘娘之命,在此迎接。”
“多謝娘娘費心!”榮明太妃比杜太后要大上幾歲,但長久在外,已讓榮明太妃的面貌染上了風霜,僧帽下面的發,已經白多黑少。
秦貴妃往榮明太妃身上瞧了瞧,神色驚詫:“太妃回宮,爲何還不改妝?”
“出家人本不應再涉紅塵,不過是因天恩難違,這才勉強回宮。”榮明太妃的話讓秦貴妃瞭然一笑,接着秦貴妃恭敬地道:“既如此,太妃還請先往寧壽宮中,老孃娘和皇后娘娘,都在那裡等候。”
等候?榮明太妃的脣微微抿住,笑容裡難免帶上一絲嘲諷,等候如此婉轉,其實是等着自己前去朝見吧?
杜氏,你這狼心狗肺的女人,別以爲你當初趁人不備做下的事沒人知道。奪我兒的皇位,把我送進廟裡。這些仇,我一直記得。
榮明太妃看向寧壽宮的方向,脣邊的笑漸漸溫柔:“請貴妃上車來與我同行,免得老孃娘久等!”
這讓秦貴妃有些不知所措,秦貴妃曉得,自己是該站在杜太后這邊的,畢竟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杜太后所給的,但榮明太妃似乎有知道些什麼,也許,能借榮明太妃的手,把自己從這種境地之中掙脫出來。
秦貴妃在短暫的猶豫之後就笑道:“多謝太妃!”
秦貴妃上了榮明太妃的車,後宮諸妃和王妃公主們,簇擁着榮明太妃的車駕,往寧壽宮行去。
榮明太妃剛進宮,就有人報到杜太后面前。杜太后今日嚴裝,聽到宮人來報就淺淺地嘆了口氣:“算來,已有十五年沒見到太妃了,每年節慶,都請太妃進宮來,可她總以出家人不好出門爲理由拒絕了。”
“也是天幸,若非吳姐姐病了,皇后娘娘知道了,和陛下說了,陛下孝心一動,成全了老孃娘您和吳姐姐的見面呢。”劉太妃不失時機地在旁邊說了一句。
殿內衆人都笑了,在一邊的朱皇后也笑了,宮人已經傳報,榮明太妃來了。
除杜太后和朱皇后外,其餘人等都站起身,快步走到門前等候。
榮明太妃一身緇衣出現在殿門前時,杜太后已經往她身上打量,脣邊現出一抹嘲諷笑容。榮明太妃在殿門口停了一瞬,接着就走進殿來。
秦貴妃和諸妃王妃公主跟在榮明太妃身後走進殿內。
榮明太妃進殿時候,朱皇后也站起身,含笑看着榮明太妃。榮明太妃眼一掃,就曉得這個年輕婦人,就是當今皇后。榮明太妃對朱皇后微微頜首微笑,這才轉向杜太后,對杜太后露出笑行禮下去:“參見太后!”
榮明太妃一行禮下去,殿內衆人除朱皇后外,都跟在她身後對杜太后行禮。杜太后已經站起身親自去攙扶榮明太妃:“快些起來吧,說起來,今兒都是自家人在這殿中,你遠道回來,又何必拘泥禮儀?”
“禮不可廢!”榮明太妃恭恭敬敬地對杜太后行了禮,這才站起身瞧向杜太后:“數年不見,娘娘您風采依舊,妾卻老了。”
說着榮明太妃眼中的淚已滾落,要哭,誰不會哭?杜太后眼圈一紅,也滴淚下來:“什麼風采依舊?我都有了白髮,倒是你,瞧着精神極了。”
榮明太妃微笑,劉太妃已經上前:“吳姐姐,可還記得我?”榮明太妃瞧一瞧劉太妃,對她笑笑:“你是劉昭儀?我記得你有一個女兒,離宮之日,她才八歲?出城去迎接時候,我也不好問哪個是你女兒?”
“吳太妃你記性好,劉姐姐的女兒就是榮華長公主。”王太嬪含笑去拉榮華長公主,榮華長公主出嫁已數年,聽到自己被提起,越衆上前給榮明太妃行禮:“見過太妃。”
榮明太妃伸手拉住榮華長公主的手:“方纔在外面,我瞧着你和劉昭儀很像,還想問問,又怕問錯了。”
榮華長公主抿脣一笑。杜太后已道:“且慢些敘舊,皇后今兒命人設了酒席,等會兒你回到壽康宮歇息一會兒,再出來坐席。”
榮明太妃微笑應是,又對朱皇后行禮:“妾見過皇后娘娘。”若論身份,皇后此刻是天下母,太妃只是先帝嬪妃,該太妃對皇后跪行大禮。不過因着太妃好歹也算長輩,此刻又在杜太后殿中,折中些太妃只對朱皇后福下去。
朱皇后已伸手攙扶住榮明太妃:“太妃請坐,方纔老孃娘說的好,今兒殿中都是自家人,只論長幼,不論旁的。”
衆人都跟着賠笑:“皇后娘娘慈愛,我們都久知,不過禮不可廢,還請老孃娘和皇后娘娘先坐下罷!”
如此衆人這才分了位次坐下,杜太后居上,朱皇后坐在她下,榮明太妃更居下方,剩下的依次而坐。
大家都說幾句閒話,杜太后和榮明太妃幾位太妃太嬪說些別後的話,朱皇后也就辭了出去,說幾位王妃公主許久沒見,出去花園裡散散。
朱皇后帶了王妃公主們出去,秦貴妃和後宮諸妃也要跟着去服侍。
殿中只剩下先帝的后妃,榮明太妃這纔對杜太后笑着道:“瞧着皇后娘娘待諸位妃子,想起昔日娘娘待我們,也是這般慈愛,只可惜……”說着榮明太妃微微黯然,嘆息:“先帝去的太早,若……”
“先帝去的雖早,但去之前,把這江山社稷都安排好了,這麼些年,我也算沒有辜負先帝期望。”兩人是多少年的對手,杜太后能在後宮諸妃中脫穎而出,成爲皇后。雖然有先帝爲人太過隨心所欲,但能討那樣一個隨心所欲的帝王歡心,讓先帝決意立杜太后爲皇后,而不立有寵的柳貴妃爲皇后,就可見杜太后昔日的手段了。
榮明太妃聽到杜太后這話,眼神微微一閃,接着微笑:“娘娘素來都是這樣,善……”接着榮明太妃就停口:“這些,先帝當日也早知。”
這幾句話,除了劉太妃曉得其中訣竅,別的那幾位當日受寵日子淺的人都不曉得。
劉太妃不由嘆了口氣,昔日吳賢妃,不,那時她還不是賢妃,不過是個昭容。懷孕將產,柳貴妃忌憚她生下兒子,將會登上皇后寶座,百般針對吳昭容,誰知竟被杜太后漁翁得利,在吳昭容生下兒子之前,先帝下詔立杜太后爲皇后。
僅僅在冊後大典過去兩天,吳昭容爲先帝生下皇長子,先帝,進吳昭容爲賢妃。
這件事讓柳貴妃大怒,由此甚至遷怒之後生下皇二子的妃子。當初,若非這件事,是不是吳賢妃就能在產下皇長子,皇長子得封太子之後,成爲皇后?劉太妃已不得而知,但坐在太后寶座上的杜太后心計有多深,劉太妃是再清楚不過的。
好在杜太后不會像柳貴妃一樣胡亂遷怒別人,只要不惹她,她從來不管別人做什麼。但若是惹了她?劉太妃瞧向榮明太妃,皇帝不會無端端地把一位久居宮外的太妃請回來,也許這宮中,將不平靜了。
宴會之上,已經換掉僧衣的榮明太妃坐在杜太后身側,和杜太后不時說話,兩人似乎十分珍惜這久別重逢。
秦貴妃坐在劉太妃下手,端着酒杯往榮明太妃那邊瞧去,到底榮明太妃的歸來,會不會讓那個秘密,就此暴露在衆人面前?
甚至,危及太后?秦貴妃想着喝下杯中的酒,感覺到皇后瞧着自己,秦貴妃對朱皇后恭敬一笑。
“依依,你說榮明太妃性格到底如何?還有,玉秀姐姐去了那邊,榮明太妃會待她好嗎?”寧壽宮和壽康宮今日很熱鬧,但昭陽宮內,就沒有平時這麼熱鬧了。
柳依依聽着吳娟的問話,伸手點下她額頭:“你好好的學針線不好?”吳娟微笑,伸手去拿絲線,就聽到耳邊傳來腳步聲,吳娟當是小內侍,順口就道:“可是娘娘少了什麼……”
吳娟並沒聽到傳來回應,而聽到柳依依已經站起跪下:“見過陛下。”陛下?這兩個字讓吳娟慌了,擡頭看見果真是皇帝走進。吳娟急忙跪在柳依依身邊給皇帝行禮。
皇帝不在意地讓她們起來:“皇后還沒回來?”
“是,方纔有人來說,娘娘總還有半個時辰纔回來。”柳依依努力壓抑住心裡的激動,恭敬回答。皇帝正想轉身,聽到柳依依的聲音就看向柳依依:“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