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

解縉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談,自從開口之後,他就意氣風發,這就好比上了戰場,對方不會因爲你慫,就饒了你。

想做富家翁足矣的人,最後多半要夷三族。

所以解縉一掃頹唐,全然沒有了裡急後重的扭捏,他開始全力輸出……

文官藉着欽天監,打出破壞風水龍脈這張牌,站在徐景昌的角度上,幾乎是無解的。難不成他還要給朝臣普及科學知識?

說不存在龍脈,風水也都是騙人的?

他要是敢說,朱棣都未必敢聽。

但是到了解縉手裡,卻顯得舉重若輕。

他用了三招,第一招是接……就是接住這個題目,並不進行辯解,你說有龍脈,那就是有吧!

然後解縉打出了第二招,化!

沒錯,龍脈風水之說,誰也說不清楚,既然如此,我就給推到建文帝身上。

不得不說,朱允炆簡直是大明的背鍋神,反正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能推給建文亂政,都能推給齊泰、黃子澄。

偏偏朝臣還不敢說解縉講錯了。

以更流氓對付流氓……徐景昌忍不住嘆息,我就是太君子了,所以纔會束手無策。

解縉順利化解了攻勢,就輪到他來發招了。

“啓奏陛下,戰火綿延,百姓流落京城,眼下大明的情況,已經和洪武年景大不相同。臣覺得這一次上天示警,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從城裡到城外,徹徹底底改建應天城。”

“在聚寶門外,建造新的軍營,安頓北平過來的將士,徵用城裡的土地,建造新的官署,安頓官員。然後將百姓遷居聚寶門之外,方便經商生活……這是臣擬定的詳細條陳,請陛下過目。”

朱棣點頭,“呈上來吧。”

解縉早有準備,他把一整套詳細方案拿了出來。

按照解縉的規劃,不只是在聚寶門外建造一些工匠房舍那麼簡單,

而是全套的規劃……要修建龐大的軍營,安頓三營禁軍。

整個軍營的規模要達到十萬之數。

京營禁軍乃是朱棣的根本所在,解縉一提出,天子就高興了。

那些靖難勳貴,也是喜笑顏開,大爲滿意。

應天自然是有軍營,但原本的軍營不是給北平兵馬準備的,靖難之後,鳩佔鵲巢,搶了不少軍營,但依舊不夠住的,而且北平的兵馬和原來的禁軍時常發生衝突,這也是所謂新舊勳貴矛盾的一個來源。

解縉提議,大修軍營,自然滿足了朱棣的需要,而且還讓新舊勳貴頗爲滿意。

在軍營之外,臨近城門的地方,可以作爲中下級將領的宅邸。

這一手簡直堪稱神來之筆。

連徐景昌都拍手叫絕。

朱棣領着十萬靖難大軍進京,像丘福、朱能這些頂級勳貴,自然都有屬於自己的大宅子。

但是那些指揮使,指揮僉事,甚至是千戶官,他們可沒有足夠的府邸可分。

這裡面有不少搶了原來建文朝官員的住處,有的就只能租房子住了。

所以剛剛靖難成功,朱高煦就在一羣將領的慫恿下,把矛頭對準大舅徐輝祖,丘福更是恨不得盡數剷除舊日貴胄……伱可以歸結成新舊交替,爭權奪勢……但也可以很具體一點。

數以千計的靖難新貴,想要住好房子,想要有人伺候,想要拿到符合他們身份的待遇……朝廷一時拿不出這些,他們就只有從開國勳貴手裡搶。

成王敗寇,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而且枯燥。

徐景昌的存在,維護了開國貴胄的基本盤,卻也加劇了靖難新貴的住房危機。

誰都想要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吧?

這可是上千上萬的人,而且還是有身份有地位的。

想要滿足他們的胃口,真的不容易。

過去一年,旨在恢復民生,充實國庫……勳貴這邊的事情,其實一直是拖着。

如今解縉站了出來,拿出了他的方略,在聚寶門外,給中下級武將修建宅邸。

這個宅子不需要太大,三五間房子,前後帶着小院子,也就夠一個千戶居住了。指揮使一級,也無非是兩層院子,最多三進的院子,也就說得過去了。

在安頓這些武將之餘,解縉也提出,預留部分房舍,給在京文官居住。

基本上是七品以下,俸祿不高的,可以挑選臨近聚寶門,上朝辦公方面的宅子。朝廷加恩臣子,等辭官或者升值之後,再把房舍讓出來。

這樣一來,文官的居所也就有了着落……而疏解了文武住處之後,剩下的邊邊角角,偏遠的地方,就是工匠們的住處。

徐景昌也拿到了一份解縉的方略,看到了最後,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絲無奈的苦笑,很快就消失殆盡。

這事情看起來是真的很無奈。

本來是要給工匠們安排住處,讓他們安居樂業,更好工作。

結果弄來弄去,最平整,最寬大的地方,給了武將勳貴。離着應天最近,交通最方便的地方,給了文官。

他們只能撈到一點偏僻的所在,說是喝湯了?

也算是喝到了,徐景昌更願意稱之爲刷鍋水。

如果是一個道德感強烈,嫉惡如仇的人,徐景昌多半會爆發,痛斥無恥。

但是此時此刻,他選擇了閉嘴。

因爲他很清楚,這是應天,是大明朝堂,不是意氣用事的地方。

不安撫好前面的兩撥人,甚至這點刷鍋水都撈不到。

解縉最高明的地方,就是拉來了勳貴力量。

把這幫人綁上了戰車,如此一來,蹇義爲首的六部尚書,想要阻止,難度就成倍增加,雙方的強弱之勢,已經逆轉!

那些一直木雕泥塑的國公勳貴們,大說大笑,備受鼓舞。那些底層官吏,此刻也是充滿了希望,眼神冒光。

反而是朝中重臣,一個個都覺得後背發麻,再也不敢輕易反對。

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許多了。

只是停留在細枝末節的爭執上面,比如戶型多大,不同品級享受有什麼不同,還有什麼時候交工……

這些瑣碎的內容,朱棣也懶得聽了,“如果沒有人反對,就讓工部擬個詳細的條陳上來吧。”

天子一錘定音,這時候一直在聽着的徐景昌突然道:“陛下,如此安排,是不是要問問欽天監,看看會不會傷損龍脈?”

一句話,讓人們又把目光落在了這個倒黴蛋身上。

最初的他,那可是全體文官的希望。

仗義執言,爲民請命,偉大的不行……就算被打死了,那也是名動天下,成爲士林讚頌的對象。

可是到了現在,局面已經變了。

他能明顯感覺到,六科廊,督察院,還有翰林院的那些人,全都死死盯着他,敢亂說一個字,這些人就會撲上來,把他活活掐死。

而且他也沒有必要反對,畢竟按照這個標準……他也是有資格獲得住房的。

俺也想要給應天城外,三進的宅子啊!

“吾皇聖明!”

欽天監的官員,高高撅起屁股,用力磕頭,宣佈這一件事終於落下帷幕。

盤點得失,官員們輸了嗎?

其實並沒有,他們依舊拿到了最好的一塊肥肉。

而且他們也沒有讓百工之人騎在自己頭上。

最最重要,君臣並沒有發生激烈衝突,沒有產生不可挽回的結果……總體只是小輸。

這也反應了當下的朝局。

哪怕強如朱棣,只要不想掀桌子,也必須尊重文臣的利益。

勳貴在這一次算是撿了大便宜,他們沒有參與,卻撈到了新的軍營和宅邸,屬於出門被大餡餅迎頭砸中的那種。

全都回去吃席了。

不過要說起來,真正得利的那個,還是通政使解縉。

他是真正贏麻了。

其次就是通政司,作爲一個機構,也賺大了。

解縉又是通政司通政使,所以可以認爲是雙贏!

這貨贏麻了!

過去徐景昌擔任通政使,做出種種改變,還可以認爲是他身份特殊,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隨着解縉的成功,大傢伙終於意識到,通政使這個職位,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

身爲大九卿之一,地位足夠高,而且溝通內外,是天子近臣。

天生就是協調百官的。

而且解縉這一次,等於是幫着下面的官吏,爭取到了偌大的好處,從此之後,咱們在應天城,都是有房一族了。

這幫品級低,又沒什麼權勢的官吏,其實並不是那麼顯赫。

他們要租房,要養活家人,還要人情往來。很多人坐不起轎子,養不起馬,只能徒步行走。

還美其名曰安步當車。

現在好了,有了房子,或許可以考慮弄個馬車,或者僱個轎子,也體會一把人上人的滋味。

解縉這個名字,漸漸洗去了翰林學士的名分,開始和通政使掛鉤了……時至今日,解通政開始取代徐通政,在朝堂崛起。

“定國公,這個方略陛下是同意了,但是距離把房舍修建起來,還有好些日子。要是沒有定國公的幫忙,卑職簡直不知道怎麼辦。”

徐景昌大笑,“解通政,你客氣了,說到底,咱們都希望大明朝更好,而不是掀桌子。你這個身份,比我更適合發揮出通政使的威力。輔國治民,你要把自己放在更合適的地位上。”

解縉連連點頭,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不管怎麼說,都是定國公造就了卑職,卑職永遠銘刻肺腑。”

……

“這就是朝政嗎?”

面對這個結果, 漢王朱高煦怒了,他沒有參加廷議,等徐景昌回來,聽完了經過之後,朱高煦暴跳如雷。

“我要照顧自己的工匠,讓他們給我賣力氣做事,結果卻是便宜了那些文臣武將,他們白白撿了那麼多好處,簡直可惡!”

朱高熾無奈長嘆,“二弟,不可意氣用事,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哼!這是你們的,不是我的!”

說完之後,朱高煦拔腿就往外面走。

徐景昌道:“漢王,你要幹什麼?”

朱高煦冷哼道:“不幹什麼,你們能弄出這種狗屁的事情,我能花錢!我要讓工匠的房舍比官員的更好一百倍!”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