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

記得上次吃朱棣的飯,還是在上一次。

今天的羣臣很高興,父子和睦,君臣和諧,春風化雨,大明朝堂,一片和諧,薰風微吹,必定又是一個大好年景。

“朕登基改元,天下望治,今年之內,朕必有大功業,方能告慰皇考在天之靈,諸位卿家要和朕同心同德。”

朱棣說完之後,又一次看向朱高煦,笑道:“吾兒打算放出多少錢款,有什麼方略沒有?”

“沒有!”

漢王朱高煦很乾脆回答,“父皇,孩兒不敢隨便承諾,畢竟做生意的事情,不是一道命令就行的。要有人願意借貸,還需要有還款的能力,不然錢借出去就打水漂了。孩兒還是要賺錢的。”

聽到這話,朱棣多少有點猶豫,他這個皇帝只管花錢,讓他精打細算,着實有點爲難了。

偏偏他又想盡快出成績,只能道:“這樣吧,讓你表弟徐景昌,還有戶部夏卿家,刑部鄭卿家,你們一起商議此事,務求圓滿迅捷,不負朕望。”

被點到名字的幾位只能一起領命,御宴結束之後,大傢伙一起出來,徐景昌走到了夏原吉身邊,趁機低聲道:“你超發了多少寶鈔?”

夏原吉瞪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徐景昌呵呵輕笑,“什麼清白?我前幾天還看到有人拿寶鈔糊窗戶,說這個比窗戶紙還便宜。”

“你胡說!”夏原吉紅了眼睛,爭辯道:“怎麼會比窗戶紙還便宜?不會的,根本不會的。”

徐景昌淡淡笑道:“夏尚書,就算比窗戶紙貴,咱也不露臉啊!”

夏原吉黑了老臉,讓這混小子給套路了,無奈道:“徐通政,上一次咱們約爲同志,結果你撈到了好處,把我害得好慘。這一回伱要是還耍手段,和我不是一條心,你就別怪我魚死網破,咱們來個同歸於盡!”

這個威脅,多少有點心虛膽怯,只能算是無能狂怒。

“行了行了。”徐景昌擺手,“你放心吧,這一次我比你還上心呢!畢竟我身上還擔着徵稅的差事,能不能充實國庫,應付陛下,就看這一次了。”

夏原吉稍微沉吟,他也明白,雖然不久前徐景昌賴在天牢不出來,逼着六部九卿做出了承諾,但到底徵稅的事情,還在通政司身上,如果到了年底,沒法交差,徐景昌就麻煩了。

“事到如今,咱們都沒有了退路,只有殊死一搏了。明天大傢伙齊聚戶部,共同議事。”

徐景昌點頭,到了第二天,四個人早早湊在了戶部。

漢王朱高煦和刑部尚書鄭賜都比較輕鬆,漢王朱高煦首先道:“我是按照做生意的規矩,放出多少,收回多少,交了利息稅,剩下就是我的。我想朝廷也不會勒索我,你們也不能劫富濟貧吧?”

徐景昌淡淡一笑,“是啊,漢王殿下,看起來你的負擔最輕,但是我可提醒你,假如寶鈔在一個月之內,貶值三倍,從一百文落到了二三十文,你又該怎麼辦?還有辦法賺錢嗎?”

“什麼?”朱高煦臉色驟變,徹底慌了神,他從朝廷兌換出寶鈔,放給老百姓,他是知道寶鈔貶值的,但是他有辦法能夠覆蓋一兩成的貶值,並且能撈到足夠的利潤。

但是一旦寶鈔驟然貶值幾倍,就算他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休想填平窟窿。

“朝廷這麼幹,肯定會大失民心,後患無窮!”

連朱高煦都知道以民心說事,足見這背後的可怕了。

徐景昌沒有繼續跟他說,

而是看了一眼鄭賜。

“鄭尚書,我知道你有拼命一搏的勇氣,這很好。但我可要提醒你,同樣的,寶鈔暴跌,老百姓必定拒絕寶鈔,依舊向士紳豪族借貸,彼時你要是強壓着士紳豪強,還砍下一堆腦袋,可就真的犯了衆怒,到時候你可就十死無生了。”

鄭賜這下子也被嚇到了,他確實想着拼一把,士紳饒不了他,他就靠向漢王這邊,好歹混個二爺黨,做個孤臣,沒準還能有一線生機。

可聽徐景昌一說,他怎麼覺得這邊的坑更大啊!

他上了一艘看似豪華,卻連底兒都沒有的大船!

“徐通政,夏尚書,你們別打啞迷了,趕快說,寶鈔到底怎麼了,這裡面有多少的虧空!”鄭賜在朝堂也聽到了許多消息,他死死盯着夏原吉,“我聽說你多印了一半的寶鈔,是不是有這事?”

夏原吉翻了翻眼皮,淡淡道:“你瞧不起誰啊!區區一半,本官不屑爲之!”

鄭賜愣了片刻,突然明白過來,“好啊,你多印了幾倍?你想害死我們啊!”他張牙舞爪,撲向夏原吉,就要掐死這傢伙!

夏原吉哼道:“我不這麼幹,那麼多藩王的俸祿,還有你們的津貼,都從哪裡來?我也不瞞着了,從年後開始,我就在用新的寶鈔,悄悄回收舊鈔。但是要不了多久,現在的新鈔依舊會變成舊鈔,而且發行數量越來越多,老百姓遲早會察覺的。”

鄭賜聽到這裡,一聲慘叫,直接要昏過去了。

朱高煦幹了放貸的生意,也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大明寶鈔,從一開始,就有超發的問題,等到建文年間,一貫票面一千文的寶鈔,只能換一百五十文銅錢,這還是官價,到了市面上,那就更慘了。

等到朱棣登基,寶鈔進一步貶值,一貫寶鈔也就換五六十文,而且由於折舊的問題,貶值更快,舊的寶鈔,可能只有一二十文。

朱高煦的賺錢小技巧就在於他能從戶部兌換出來最新的寶鈔,放貸之時,只要新舊寶鈔搭配一下,就有暴利。

至於夏原吉,他也是發覺市面上的寶鈔太多,大有崩盤的危險,不得不用少量新鈔,收回舊鈔。

可問題是這個戲法玩不了多久,也會有崩潰的風險,到了那時候,財稅體系必定遭受重創,後果是什麼,夏原吉還不好說。

但是大元朝就因爲變鈔開河亡國的。

夏原吉不知道大明朝會怎麼樣,但他的生命估計是到頭了。

四個人湊在一起,彼此溝通之後,鄭賜直接撂挑子了,“我現在請求陛下千刀萬剮,還能保住九族不?”

朱高煦幽幽看了眼徐景昌,苦笑道:“表弟啊,你到底還是幫了老大啊!”

徐景昌哼了一聲,“你要是不想玉石俱焚,一起完蛋,就給我老實點。”

朱高煦翻了翻眼皮,一肚子不滿,到底還是壓了下去,乖乖閉嘴。

鄭賜卻道:“徐通政,事到如今了,你趕快說,要怎麼辦,如果沒有妥當辦法,不光是天下士人,就算老百姓也不會感激咱們的。”

徐景昌深吸口氣,“到了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戶部必須承認寶鈔的價值,當然了,我們通政司徵收商稅的時候,也不能拒收寶鈔,我們要讓寶鈔流轉起來,而且是以穩定的幣值流轉。”

夏原吉哼道:“你當我沒想過?朝廷開支那麼大,陛下又逼迫太緊,寶鈔多發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到時候收上來一堆廢紙,你讓我怎麼辦?”

“所以纔要漢王幫忙!”徐景昌突然厲聲道:“我們現在藉助漢王的名氣, 把寶鈔貸給鄉下的百姓……過去這部分人,用糧食繳納稅賦,用錢就向士紳大戶借,有好些地方不承認寶鈔,依舊用金銀銅錢,甚至是糧食,朝廷鞭長莫及,根本管不了。如果我們能把農村搶到手裡,有了佔全部人口九成的農民支持,以農村爲蓄水池,就會吸收數倍寶鈔。到時候城鄉之間的交易,也可以使用寶鈔,又是十倍不止的寶鈔數量。夏尚書,到時候你還怕寶鈔變成廢紙嗎?”

夏原吉怔住,他一個理財高手,哪裡能不明白這些,只是想把朝廷的手伸到農村,實在是太困難了。

“徐通政,你有足夠把握?”

“不超過三成。”徐景昌老實道:“我打算先在應天試行,然後向蘇鬆常鎮推行,哪怕只是江南之地能接受寶鈔,就算我們贏了。這事情光靠着朝廷的政令肯定不行,必須以漢王爲先鋒,戶部爲後盾,刑部保駕護航,這樣才能一往無前。”

夏原吉下意識點頭,可很快又追問道:“我們都是有事,你幹什麼?你不會想抽身吧?”

徐景昌氣哼哼道:“我想抽身,我能去哪?你們各自忙活,不需要居中協調?邸報那邊不搖旗吶喊能行嗎?放心吧,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跑不了的。”

四個人終於商議妥當,大傢伙也都知道情況緊急,不敢怠慢……首先就是漢王這邊,重新發出消息,借貸依舊,利錢不變,還是一成五!

聽到消息的人們,無不感嘆:漢王仁義啊!

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八章 大寧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上架感言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
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八章 大寧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上架感言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